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理想年代-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我不知道此次日俄密约的具体内容,但是没有你想象的这么简单。可能是汉口事件的刺激,还有美国意图染指东北对他们构成的威胁,使日俄之间的妥协,已经转化为军事同盟。”水仙如是结论,语气平静而又肯定。

李想又惊又喜,一扇子敲在额头上,碰到伤口,痛得嘴角的肌肉抽筋。他想到自己亲手把这段历史提前,如果这个历史的结局还是与另一个时空一般,那他就是历史的千古罪人。李想头痛的摇摇头,要成大事,便要有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李想把心思放到这两个将来注定要碰上的敌人身上,他先分析俄国的目的,说道:“老毛子在满洲的展受到小东洋的限制之后,即把现阶段侵略中国的重点放到外蒙。老毛子对外蒙的侵略野心,我估计有以下三点考虑:第一,处于其远东战略目标的考虑,使为了老毛子在远东的命脉,西伯利亚大铁路不被中国打断,必须完全控制外蒙。”

“第二,我知道。”水仙嘴角挂着笑意说道,“为了逆转中俄在外蒙贸易的巨额贸易逆差。俄国商人和中国商人实力差距甚大,俄国和中国在外蒙的贸易逆差连年增加。我就听说不少的俄国商人向他们的沙皇强列要求控制外蒙,以改变被动的对蒙贸易状况。俄国商人最痛恨的两个o中国商团,一个是大盛魁,还有一个就是你的新华财团。”

“你说得完全正确,如果没有经济利益,老毛子不会对外蒙有兴趣了。”李想看向水仙以示嘉许,她只是矜持回以的淡淡一笑。李想好像又找回了当初的默契,便追问道:“那第三呢?”

水仙指尖缠着一缕被风吹散的青丝,低头思索,一时不语。忽然间道:“我想到了,因为对满清开满洲和外蒙的不满和恐慌。自闯关东的大移民政策开始,清廷一改外蒙,满洲的禁垦政策,鼓励赴关东垦荒,推行新政,无形中加强了外蒙对内地的联系,自然使对外蒙早有野心的俄国感到恐慌和不满。”

水仙得意的媚眼流转,一道秋波横度而过,撞上李想。李想心中一颤,看着美丽的水仙无语。本是想出题难倒她,然后再在她面前显摆一番,谁知这样问题在她面前就像是小儿科。李想也是读过一百年后历史才知道,那可是叫兽,砖家化华了不少的心血得出的总结,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被她破译。

李想抬头看天,很好的掩饰了刚刚的一点失落。天边一朵火红色的云霞低垂,暮色亦深。“俄国一直都是在派遣特务潜如外蒙,煽动一些活佛和王公贵族,进行叛国活动。”

“我也得到消息,自武汉起义以来,俄国便认为时机到了,操纵着外蒙古王公委员会,正准备闹独立。”说到特务活动猖獗的外蒙,水仙想起听到这些事情,只是这些事情李想现在无能为力,先前也便没有报告。

“独立我也不会承认,迟早要收复。”李想不屑的说道,现在也知道逞逞口舌之利。“老毛子胃口大得不得了,岂止是要外蒙o独立,满洲和新疆他们都想要。在老毛子的远东战略里,整个亚洲都是他们的领土。”

水仙同意道:“俄国人已经借着汉口的事情,出兵乌梁海。虽说只是占据乌梁海,但是远东战略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虽然这是俄国人早有的野心,但是是你给了他们一个借口。等这事情闹开了,肯定会有人跳出来骂你。”

水仙有些担心,他在汉口大手大脚打得痛快。但是洋人对中国的任何动作,毫无理由的都会算在李想的头上,甚至还好背负历史的骂名。为国家和民族而不惜自身,却总一些人不会理解。李想是个洒脱的人,他不会在乎,但是身后的人又要如何去面对这段历史?

乌梁海地区现有丰富的金,铁,盐等矿藏之后,老毛子就像闻到屎的苍蝇蜂涌而至。俄**方组织“堪探队”,进入乌梁海,并私自毁坏界碑,后又拒绝阻止满清政府从新察堪界线,重立界碑。

因为汉口事件,给了俄国出兵极好的理由。蓄谋已久的俄国在汉口事件出现后的第二天,突然出兵霸占了这块中国领土,并公开宣布,大俄罗斯帝国将“唐努乌梁海置于她的保护之下”。

“原在乌梁海从事贸易的中国商人被洗劫一空,全部被赶出境外。俄国人简直与强盗无异。”说起老毛子的行径,水仙都忍不住不顾风度的咬牙切齿。

知道历史的李想轻笑道:“老毛子也得意不了多久。”

“难道又会日本狗咬狗,又被日本打败?”水仙有些不相信的问道,疑惑的表情有些天然呆,直看得李想心乱跳。水仙也只以为是李想以夷治夷的手段,但是在她接触的人物当中综合所知,老毛子比小东洋要危险的多。虽然日俄战争,是日本胜利,但是俄国的资本底蕴毕竟要日本深厚。何况这个时代,普遍都认为白种人比黄种人更牛'逼。

“我可不少李鸿章,玩什么以夷治夷。”李想好笑的摇摇头,何况他也没有这个心思去设计这样的陷阱。洋人也不会这么笨,李想也不想这样做。以夷治夷就像是两个强盗进了家里,为了强一件东西大打出手,无论两个强盗谁赢谁输,屋里的主人永远只有被打劫的分,永远不会变成鹬蚌相争的渔翁。要想改变被人打劫的命运只有自强,碰上强盗要有亮剑和他拼命的勇气,即使打不过强盗,也要咬得强盗一身伤。强盗下次再来打劫,就会三思了。

“那你凭什么说俄国得意不了多久?难道还能从湖北调兵去蒙古?”水仙更是不解,连声追问。

看到不断追问的水仙,李想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得意洋洋的说道:“俄国国内不是也在闹革命嘛,和大清国一个样,分蹦离兮也不远了。”

水仙噗哧一声笑出来,银铃般悦耳的声音随风飘荡。“你就指望着敌人自乱阵脚,好幸灾乐祸。要是俄国的革命被扑灭了,自乱阵脚的就是你了。我看就是不负责任的偷懒,不在眼前的事情不管。”

水仙娇笑着不肯相信,李想瞪着眼睛也急得没办法,总不能告诉她,这便是历史吧。

—://。。

卷一辛亥风雨94鹿正肥(十五)

更新时间:2011…11…197:03:57本章字数:4247

李想都不记得多久没有看到水仙的欢声笑语,此刻夕阳无限好,也好不过她的笑颜如花。李想略带微笑,浮现云淡风轻的温暖。他还想多与水仙待一会,多看一眼她的笑颜,多说一句不着边际的闲话,可是又不得不说再见。“回去吧,天就要黑了。”

水仙开心的笑容慢慢淡去,河畔的风放肆拼命的吹,吹得一颗心慢慢变冷。她潜伏的日子谨小甚微似煎熬,难得一刻的开怀却这样的短暂。她情愿从来没有体会过李想云淡风轻的温暖,离别时也便少了这份惆怅,不用再希望,也没有了绝望。

李想看到她的笑颜淡去,只剩下清冷的眼神,莫名的怜惜萦绕心头,却只能说道:“你先潜伏着,现在还不是你该出动的时候,有任务我会给你指示,没有指示,你就是听到再大的情报也不能联系我。”李想双手按着瘦弱的肩膀,看目光似强迫,语气认真凝重的说,“你的安全非常重要,无论是对我,还是对国家。”

“我累了。”水仙迎着李想的目光,清冷的眼神泄露一丝苦涩的笑意。他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她已经身心疲惫,带着面具做人,有人没人都没有解下的时候,看似风光无限,其中的酸楚只有自己能够品味。

李想刚刚硬起的心肠又软了,清冷孤傲的水仙心志坚毅胜过男儿,“我累了”三个字是不会轻易说出口的。李想暗自一声叹息,自己又何尝不累?

所罗门王说,累积知识就是累积悲哀。那么李想累积百年后的历史知识,就是累积百年的悲哀。中华民族百年的悲哀,因为李想的先知而成为不可推却的责任,压在他的身上,累得他喘不过气来,这种责任也是他不顾一切努力挣扎的动力。

“不要忘了,你还有理想。”李想鬼使神差的张开双臂,把她拥入怀里,细声安慰,勉力。他的语气也充满了疲惫,混合着水仙从没有听到过的叹息。

水仙温柔如水的依偎再他怀里,他的胸怀温暖一如从前,可是如今的他竟然也有疲惫的时候。

是啊,李想也要疲惫的时候。不要以为凡是穿越的人,都能逆天,都能大开金手指。知道历史更是一种原罪,因为清楚的知道前路即将生的悲剧。他有时情愿不知道历史,后面是自己走过的路,前面是未知的将来。他可以尽情的幻想,想自己想要的,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不用担心历史的悲剧在眼前重演,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会有这一出历史悲剧。

未知的将来使人害怕,也使人期待,因为还有希望。李想往常飞扬跋扈的眼神竟然略带一丝消索,水仙本只想在他面前个牢骚,却惹起他的感叹。

“与其奴隶以生,不如不奴隶而死。这个世道,女人的命运还不如奴隶。为了理想,我连死都不怕,还会怕累?”水仙出声打断李想闷闷的思绪,轻轻的用鬓摩挲着他的脸颊,她更情愿看到一副没心没肺样子的李想。

李想感动的看着眼前柔弱的女子,她可以为理想赴死,心里必须早有着最坏结局的打算。而眼前的历史,最坏也只能坏到,沿着原来李想所知道的历史前进。

水仙一如从前的坚持着自己的理想,牢骚,也还是在继续追寻。李想也不该怀疑自己的决定,原于最初的那份感动,是这个年代的人使他相信革命的精神。他亲眼看到大好男儿把青春献给革命,愿以命酬国,以身殉志;人为其难时,革命者却我为其易;他们为民请命,慷慨赴死,只为浇铸新中华民族之魂。

穿越到此的李想无时无刻不为大时代的革命潮流所感动,直至把自己卷进革命潮流。尼采说,永远不要轻蔑你少年时曾经感动过的东西,那是因为,放弃,就意味着对于自己信念,以及过去的背叛与否定。

李想眼中的一丝萧索烟消云散,心绪的反复波动即说自己的心志不坚,也是这小妖精太能媚惑人心。她的这份能耐使她行事事半功倍,李想也不知道是该头痛,还是该高兴?李想恋恋不舍的推开怀里迷死人的妖精,“好啦,回去吧。”

此时的夕阳已经极愈沉入西山,朦朦胧胧中,余辉被江面反印过来,两岸四周一片血红。水仙不舍的离开他怀抱,努力去记住这片刻的温暖,是在将来寒冷的日子里最美的回忆。

李想看着一页小舟漂流远去,直至被岸边丛生的芦苇挡住视线。他的眉宇之间是深深的落寞,嘴脸嘀咕一句,“一切都是浮云。”

李想骑马一口气跑回孝感,在府衙跳下马冲进府衙,下令集部下开会。

他已经做好决定,北上抵挡北洋军。袁世凯已经和洋人有了默契,这是一个危险的讯号。洋人趁着汉口事件打劫,袁世凯肯定会拍着胸脯答应,其中一个条件肯定是要灭了他李想。但是日本还没有和袁世凯有默契,日本的二十一条没有递给袁世凯,而是递给了载沣,这便值得好好商榷一番。

曾高等人66续续的走进大厅,各自寻找座位坐下。李想皱眉苦思,急得日本还答应过贷款给南京临时政府,与袁世凯的合作也是在后来。日本一开始并没有选择袁世凯,这与日本对待中国的目的也一致。日本一直希望中国越乱越好,与英美所期待“和平”刚好相反。英美只是想在中国捞钱,日本却是想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