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咨询商-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绍做出一副难以抉择的样子,其实他也很担心自己在河北的地盘,他在来之前就跟公孙瓒的幽州军打了好几场,而公孙瓒虽然这一次带来了白马义从,但是他的主力部队可还留在幽州的,不过袁绍也将自己的几员大将,包括颜良文丑几人,都留在了河北,短时间之内没什么问题,但是若是时间一长,只怕就会生变,河北地界上这个时候不仅还有数十万黄巾军残留,而且还有乌桓这样的异族在一旁虎视眈眈,西边还有实力强大的黑山军,局势十分的复杂,袁绍也不想在洛阳这里拖下去。
第十八章 离开江东军
众人见袁术将话题撤到了粮草上面去了,一个个都想到了之前袁术扣押自己的粮草,于是当着袁绍的面,跟袁术吵了起来,起初还有人劝架,只是到了后来,劝架的人反倒是自己打起来了,原因自然离不开地盘的争斗和之前的恩恩怨怨。
曹操苦劝无果,众人根本不听,他于是向孙坚借兵,想要前去追击董卓,曹操的心很大,他想要从董卓的手中将汉献帝抢过来,这样的话他就能在道义上占据制高点,挟天子以令诸侯。
江东军军中的骑兵并不多,孙坚也不吝啬,就借给了曹操,曹操带着一群骑兵前去追击,而孙坚的带着士兵进入了皇宫,因为刘志告诉他,大汉帝国的传国玉玺还在宫中,并没有被带走。
孙坚得到这个消息自然是十分欢喜,于是趁着众诸侯还在吵架扯皮的时候,悄悄的带兵进入了皇宫。
洛阳城中的皇宫分为南北两宫,宫中的枯井的数量倒是不少,按照三国演义中的记载,这传国玉玺乃是被一名老妇人抱在怀中,在南正殿外面的一口枯井里面。
刘志于是将这个消息告诉孙坚,孙坚不疑有他,带着士兵前去正南殿外寻找,果然在一口枯井里面找到了这枚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始于秦朝,是丞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使用和氏璧所镌刻,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这八个字是李斯用篆书亲笔所写的,秦灭了之后,秦王子婴将传国玉玺交给了刘邦,后来被大汉帝国历代传承,成为了皇权的象征。
传国玉玺代表着什么,孙坚不会不知道,而他对这个东西还是和历史上一样上心,显然他有极大的野心。
而刘志在将这个消息告诉他了之后,就离开了江东军,表示要出去云游四方,孙坚自然再三挽留,而刘志也一再坚持,最终,孙坚还是妥协了,不过出于对刘志的安全的担心,他还是给刘志安排了一支卫队,如果刘志什么时候在外面想要回到江东,这支卫队还能够将他送回来。
孙坚的安排让刘志感到比较的意外,因此他最后给了孙坚一个忠告,传国玉玺的事情一定是守不住太久的,肯定会被其他诸侯知道,而天底下觊觎这枚传国玉玺的人肯定很多,有实力去争夺的人一定不少,所以他劝孙坚赶快率军离开洛阳,星夜兼程赶回江东去,以免被袁绍袁术等人拦截,而除此之外,他一定要提防荆州的刘表,这个人胆小怕事,不敢招惹袁绍,所以很有可能会被袁绍收买,出兵拦截江东军。
孙坚此时还沉溺于获得传国玉玺的喜悦之中,对他的话并没有加以重视,刘志也不再多说,带着他的队伍就离开了洛阳,向南去了,他准备到襄阳去,襄阳此时聚集了大量的学子,还有刘表建立的襄阳书院。
刘表这个人给人的感觉非常的奇怪,他在襄阳城外的隆中建立的书院里面明明有很多有才华的人,如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但是刘表却根本不去重用他们,蒯良、蒯越两人虽然也有才华,但是他们的背后却有庞大的家族势力,因此顾及家族利益,使得他们不可能尽心尽力的辅佐刘表,而刘表也无意进取,只想守成,于是寒了很多士子的心,最后像诸葛亮和庞统这样的人,都在荆州碰了一鼻子的灰之后投向别处。
不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可能会将三国时期的荆州和后世湖北境内的荆州城混淆,甚至认为关羽大意失荆州就是丢掉的是这座荆州城,殊不知这个时候荆州只是十四个州之中的一个,荆州只是一个称谓,并没有实际的荆州城,而荆州的治所在襄阳,这里的襄阳也不是后世湖北的襄阳(以前叫做襄樊),后世的襄阳是襄阳和樊城的总称,两座城市合二为一组成的,在三国时期,襄阳城是荆州的治所,而樊城则和襄阳城只有一江之隔。
洛阳距离襄阳并不是很远,直线距离大约是七百余里,不过这个时候的交通工具很简陋,而且路上也不太平,黄巾军的残部在南阳一带还很活跃,因此刘志也不想拿自己的小命去冒险,虽然孙坚给了他一支卫队,不过这支卫队的人数也不是很多,才五十余人,能不能对付黄巾军和山贼还真的难说。
于是刘志也不急,暂时去不了襄阳那也没关系,先到别的地方去转一转也还行。
就在孙坚率军急匆匆的离开后不久,率军前去追赶董卓的曹操满脸是血的回来了,刘志这个时候也准备出行,见到曹操这幅样子,显然是追击不成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于是上前问道:“曹将军无碍吧?此行必定不顺,我看你的部下十不存一,一定是遭到了西凉军的伏击了,董卓虽然是一介莽夫,但是他的手下还有李儒这样的谋士,曹将军护驾心切,值得嘉奖,但是却低估了敌人的实力,这才造此大败。”
曹操听了他的话,也十分后悔,说道:“董卓这厮,先让徐荣在半路设下埋伏,我军前去追击的时候他并不出手,我们不知有计,只想着快点追上西凉军,迎回陛下,没想到遭到了吕布大军的拦截,而就在我们和吕布交战的时候,李傕郭汜两人分别带着军队从左右两侧冲击我军两翼,我军人少,难以抵挡,一下子就被西凉军冲散了队形,只能向后撤退,而还不等我们后撤三十里,徐荣的两万军又从后面杀了出来,又将我们的残军再次杀退,要不是曹洪誓死保护,只怕操也死在乱军之中了。”
曹操说完之后又怒道:“袁绍匹夫,五十万大军在洛阳城下裹足不前,我军新败,回来告诉他之后他还嘲笑我当初不听他的劝告,自行前去追击才有此败,而丝毫不理会我的建议。”
刘志心中好奇,问道:“孟德将军给袁盟主提了什么建议?”
曹操气愤的说道:“董卓派徐荣设下一道伏兵,在伏击了我之后,势必会撤掉这支伏兵,西凉军裹狭着大量的百姓,难以快行,因此,我向袁绍建议,如果这个时候派出精锐骑兵前去追击,董卓势必不会再有任何的防备,一定能将天子迎回,可他袁绍倒好,说什么人心思变,有说什么粮草不济,不愿意出兵,白白错失这样一次大好的机会!竖子不足与谋啊!”
第十九章 南下颍川
联军最终还是散了,而十八路诸侯也是各自回了自己的地盘,而刘志也跟着曹操向东而行,他想要先去一下颍川,颍川是汉朝末期人才辈出的地方,包括颍阴灌氏;阳翟薛氏、原氏、褚氏、赵氏、李氏、郭氏;颍阳王氏、姚氏;舞阳韩氏;长社钟氏;郏臧氏、申氏在内的诸多豪族都在这里,可以说,这里是关东豪族聚集最多的地方。
颍川此时还没有遭到战争太过严重的破坏,因此大量的士子还没有难逃,使得这里教育兴盛,私学遍布,学风盛行。
刘志在后世是一名文化工作者,所以对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尤其是士族之间流行的文学十分感兴趣,而想要了解这些,那就势必要进入到颍川和襄阳这两个地方去了,其中颍川马上就要遭受黄巾军的进犯,所以他的动作必须要快,如果等到黄巾军扫荡之后再去,颍川就变成了一片焦土了。
孙坚留给他的卫队一共只有五十人,领队的是一名牙将,人很年轻,刘志知道他的名字,叫做许曾,今年只有二十岁。
本来按照汉朝军队的军制,从下到上依次是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杂号都尉(骑都尉)…杂号校尉(但五校几乎成清贵武职,偏文)…杂号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裨将军、偏将军应该就是杂号将军之末,但与其他两字将军地位有别)…四征、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骠骑、车骑将军…大将军这样的一套制度,五十人的队伍顶多分到一个都伯或者百人将,而孙坚给他安排了一个牙将,也算是对他特殊照顾了。
卫队的人虽少,但是全都是骑兵,而且是经过战场上的真刀实枪的厮杀过的,所以确保基本的安全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考虑到刘志不会骑马,所以许曾特意给他弄了一辆马车,让他坐在马车上面进行赶路,刘志也没有拒绝,江东军的战马都是一米三四高,骑上去十分困难,而且骑马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需要骑手拥有很强大的腿部力量,能够在马背上面稳定得住,这个时候可没有后世那样平坦的道路,即便是骑上战马,也是坎坎坷坷的,十分颠簸,这对于刘志而言有点难度,于是先在马车上将就一下,等以后有时间了就再去研究。
一行人向南而行,颍川距离洛阳不过五百余里,他们日行七八十里,不到七天就能抵达。
这一路上,刘志才算是见识到了黄巾起义对于东汉王朝的深刻影响了,到处都是破败的房子和断壁残垣,遍地的村落虽然不是十室九空,但也是人烟稀少,遍地都是枯木和皑皑白骨,不时还能见到几面残破的军旗和一些锈蚀的兵器,显然这里是曾经的古战场。
刘志心里十分吃惊,因为洛阳是大汉朝廷的国都,黄巾军虽然在184年发动了黄巾起义,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威胁到洛阳,最远也恰恰是打到了颍川,然后就被黄埔嵩和朱儁两人联手在颍川将他们击退了,而虽然在之后黄巾军再度卷土重来,但是影响力却没有第一次那么大,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汉灵帝在第一次黄巾军起义之后,接受了司马刘焉的建议,在各地设置州牧这一官职,州牧不仅是各地的文官,甚至还能够统辖军权,这对于各地剿匪比较有利,但是却给之后各地群雄并举、军阀割据埋下了伏笔,而刘焉这人也顺利的离开了洛阳,来到了蜀中,成为了第一任益州州牧。
洛阳周边一带在刘志的记忆里面是没有大规模的黄巾军出没的,出现在这里的只有可能是小股的黄巾军,或者是在颍川之战之后被击溃的黄巾残部,但是即便如此,这些地方依旧因为战争的原因而变得残破不堪。
黄巾军和后世明朝末期的农民起义一样,都是喜欢裹狭着百姓一同前进,比如青州、徐州两地的黄巾军,对外号称百万,而实际上他们的数量确实是打到了一百多万,但是其中有大量的老弱妇孺,真正有战斗力的人还不到二十万人,后来这些人基本上都成了曹操的发家本钱,成为了他在官渡之战中敢于和袁绍叫板的底气。
黄巾军每到一地,都会将当地的百姓全都掳掠走,这样一来,他们就像是蝗虫一样,越聚越多,声势也越来越大,甚至在黄巾起义被挫败之后,依旧有包括黑山、白波、黄龙、左校、青牛角、五鹿、羝根、李大目、左髭丈八、苦蝤、刘石、平汉、大洪、白绕、司隶、缘城、罗市、雷公、浮云、飞燕、白爵、杨凤、于毒等黄巾余部的残存,他们之中势力大的二三万人,势力小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