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听他道:“东林死敌,小老儿冯铨,见过三位将军!”
第548章 分化瓦解破社团 王烁不是活菩萨
公元1655年开春伊始,王烁跟着李定国、郑成功抵达南京。
怎么才到南京?
那当然了,把满清从中原驱赶到北京,再把北京拿下来,半年时间已经十分迅速了,这还得说是有王烁搞的那四个热气球帮忙。
如果全凭硬打,一年也解决不了问题。
他们抵达南京的时候,江南大地已经是春暖花开,遍地春色了。
这时候,李定国、郑成功投降了王烁的消息,在江南已经甚嚣尘上,传的沸沸扬扬了。
复社首领张溥等人,已经秘密开过多次会议,研讨对策。
王烁是不要皇帝的,他的政府执行的所有政策,复社和东林党都研究过。
王烁就是所有土豪劣绅的死敌,投靠他,他们就再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了!
于是,集会,游行,示威,早已在江南各处搞的如火如荼。
钱谦益年纪大了,又投靠过满清,在复社日益壮大,声威熏天的情势下,他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猫在家里,尽量不抛头露面。
你们复社爱怎么搞就怎么搞吧,我不参与。
王烁不是崇祯,更不是弘光,那是杀人不眨眼的万人敌。满清都怕他,你们连满清都对付不了,还对付王烁呢?这不要找死吗?
他那位如夫人柳如是可不是省油的灯,前番老头子投靠满清,她就觉得丢人现眼抬不起头来,这会儿他又缩脖子,柳如是当然不干了。
咱们是东林领袖,领一代风骚,怎么着也得跟上形势,带领东林士子们战斗在风口浪尖上吧?
钱谦益就不干了,你个妇道人家,知道个屁!老实在家给我呆着!
这柳如是也是,要不是李定国打到南京,不计前嫌重新启用钱谦益,如历史上那般,她劝的钱老头辞官回家,不为满清卖命,他们现在已经债台高筑了。
钱老头一死,亲戚上门催债,逼的这位“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只得上吊自杀,悲惨结束自己的命运。
现在靠钱老头在李定国那里当官领高薪,翻过点来了,她又要撺掇这老头反对李定国,真是不知道炕头哪头热了。
可不管怎么撺掇,钱老头就是不出山了,你说怪不怪?
一点也不怪。钱老爷子自有了投靠满清那段经历之后,再无法在学生们面前骄傲,从此性格大变。
没了傲气,年纪又大了,自然就可以心平气和想问题,向滑头那方面靠拢了。
这就给了王烁空子可钻。他让胡琏器派人暗中联系钱谦益,答应他,只要他不去和复社掺合,不反对西北政府,西北政府可以保证他衣食无忧。
钱老爷子不仅知道命重要,还知道钱重要啊。
满清占据南京那段时间,他让柳如是逼着告老还乡。两口子平日挥霍惯了,不知节俭,只得向周围亲戚借贷度日。
弄一屁股债啊,那日子忒难了。既然西北政府保证他衣食无忧,他干吗吃饱了撑的学那些小青年,自己去找死?
钱谦益死活不出头,那帮老东林们就闹腾不起来,要么加入了复社,要么就跟钱谦益一般,老实在家呆着了。
老东林在王烁没过江之前,就被他各个击破了,只剩下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复社。
王烁到达南京,并没有露面。冯铨跟过阉党,名声不好,也没有出头,只李定国和郑成功出面干事。
李定国干事,历来干脆利索,过江当天就让刘文秀派兵包围了皇宫,什么也不说,让永历带着家眷,坐船过江去西安。待遇和光武帝朱以海一样,学重新做人去吧。
永历还想见李定国一面,问问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李定国不见。不管怎么说,他和永历算是共患难过,还是有些感情,此刻执行冯铨给他制定的计划,不能儿女情长。
只有等到以后再去西安,看这位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吧,他将来如果生活有困难,他再设法帮他。
接着,刘文秀率军封锁了皇宫大内,将所有宫女太监嫔妃都驱赶出来,由西北政府派来的政工队接收安置。
先集中在一起学习新政府的政策,学习结业之后,有家愿意回家的,发路费回家,没地方去的政府给安排工作,学习生活技能,自食其力。
这动作太快了,等复社那帮领袖反应过来,永历已经坐船过江了。
张溥、冒襄、侯方域等人率上千人要闯皇宫救驾,皇宫门前出现了江北王烁的火枪军,火枪密布,荷枪实弹,枪口对着过来的人众。
你敢过来,老子就敢在你身上戳个窟窿眼儿,不服就试试!
接着,西北军进驻南京、苏州、杭州等江南各大城市,宣布戒严令,同时施行宵禁,胆敢聚众闹事,不服从法令者,一律射杀。
一时间,整个江南风声鹤唳。
大家虽说听过不少西北军的传说,可这是第一次真正看到活的西北军。
这些军人着装已与明军完全不同,一色的深绿制服,脸色严肃,军纪严明,绝不像满清鞑子那般无故袭扰老百姓。
但你非要聚众闹事找死,人家也毫不手软,真敢开枪杀你。
碰上这样的军队,一般学子还是心有余悸的,毕竟他们见识过满清兵的肆意屠杀。
这些学子,平日里跟着复社起哄凑热闹还可以,真碰上事儿了,那是比兔子还跑的快的。
闹两回事,复社的几个首领终于明白了,西北政府不是大明朝廷,才不顾忌他们的所谓声望,那是真敢杀人的。
大街上火枪军排成密集方阵,谁敢往前走杀谁。
军队勒令集会人群限时解散,超过时限,马队骑兵就上来了,根本不和你客气。
马刀雪亮,碗口大的马蹄子直接往人群里踩,给踩上小命就没了。
所谓政权与政权对抗,那是双方都有军事力量的情况下才发生的,比如满清和西北政府的对抗。
复社不是政权,手里除了几万手无寸铁的粉丝,没有任何军队。还没听说过东林党们敢学李自成,主动造反的呢。
毕竟他们都是秀才,让他们主动出来惹是生非,去和掌握军事力量的新政府对抗,在西北军亮出屠刀之后,他们就全都蔫儿了。
特么这王烁和满清鞑子、李自成的土匪军一样,是真敢动手啊!
废话!你敢对抗老子的政府,老子又不是活菩萨,还能不下手杀你?
第549章 问半天不得要领 不出招无的放矢
镇压了复社的聚众滋事之后,西北政府没再出台任何其他措施,也没有捉拿复社带头闹事的首领,江南恢复平静了。
各城市市井做买做卖,依旧如常,当然你害怕新政府不敢出来做买卖,也没人强迫你,爱干不干,不干饿死拉倒。
南京各衙门也照样运行,复社的领袖们还可以继续到衙门里主事,西北政府也没有派人接管。
打官司、巡街、分派钱粮,官员各司其职,该干什么干什么,只要不公开造反,没人过问。
那帮复社成员就纳闷了,王烁这是要干什么呀?他不打算在江南推行他向着穷人的新法令?
他们得找李定国或者郑成功问问,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啊?结果一去问,还让人家给训斥一顿。
不要皇帝了我们就不是江南老大了,嗯?我们这不好好的还在主持江南军政吗?
你们不在衙门里好好干你们的事,跑街上闹的什么事,嗯?杀人命令就是我们下的,造我们的反,我们不杀还留着他们不成?
你们要是敢跟着造反闹事,我们一样杀!
得,还怨他们了,是他们想多了。
可是,这皇帝陛下都给弄走了,我们这算是给谁当官呢?
废话!当然是给我们当官了。
国家不能分裂,华夏更不能分裂搞窝里斗,要不早晚还得让异族打进来。
满清下江南杀的人头滚滚,这才几天功夫,你们就全忘了?这都什么记性这是?
噢,原来如此。可是,哎,不对呀。要说这江南是你们哥俩的,可王烁的军队为什么都过江了呢?
那是我们请人家过来的。我们的军队无论是组织还是战斗力,都没法和人家比,需要向人家学习,将来还要换装江北的火枪和大炮。
要不然遇到战事,我们的军队根本派不上用场。
这次去打满清,我们人丢大了。二十万骑军,还有王烁支援的二百门新式大炮,愣让人家十万鞑子骑军给杀的大败而逃!
不重新培养军队行吗?所以,军队需要整编,整编懂不懂?
噢,这个我们还真是不懂。
你们又不掌军,懂不懂的吧。意思就是把军队集中起来,按西北军的编制重新组合,还要按人家的练兵方法练兵,配备人家的火器。
这个一时半会弄不成。我们的军队都在整编,我们不调江北的军队过江,江南不就空虚了吗?
噢,可是这样,咱们是不是就要受西北王烁管束啊?
什么叫受王烁管束?是西北政府统一领导,待消灭满清之后,西北政府也得改为国家政府,至于取什么名字,大家一起商量,你们也可以参与,明白吗?
不明白?就是王烁也是西北政府官员,我们,你们,都是西北政府官员了。
总之,以后国家就没有皇帝了。
噢,那王烁和你们,到底谁管着谁呢,我们又听谁的呢?
你们当然听我们的。我们和王烁,不存在谁管谁的事,只有职务不同,没有高低之分。
在这事儿上,兴许他当家,管着我们,在那事儿上呢,我们当家,他就得听我们的。明白没有?
不明白!
不明白就不明白吧,以后慢慢去学习,慢慢明白去吧。你们各自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得了。
我们现在很忙,要去各大军营里巡视,讲话,搞军队整编工作,没功夫和你们解释。
一家人问半天,还是弄了个稀里糊涂,再问那俩人就烦了。
赶紧回去干你们该干的,我们这么忙,哪有时间和你们啰嗦?
得,全不得要领,基本算是白问了。但有一点大家还算是明白,他们还是官员,还说了算。
既然什么都没变,那大家还闹个什么劲儿啊,这不自己给自己添堵吗?得,都老老实实回去当官得了。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话不是没有道理。
西北政府过江之后,除了把永历皇帝弄走,其余什么也不动。
土豪劣绅们依旧是土豪劣绅,复社政要们依旧领俸禄,吃喝嫖赌,雅集诗会。
除了街上的大兵,你不闹事他不抓你。西北政府再没有任何官员露面,也不参与江南的任何政务。
复社党团们原先准备的各种应对策略,对方一招不出,他们无的放矢,也就算是白准备了。
至于西北政府为什么会这样?嘿嘿,你猜,你猜,你再猜。
那么,王烁果真就不打算动这帮复社成员了吗?
那哪能呢,不把这帮家伙彻底制服,江南就永远变不成西北政府的真正辖地。
王烁还指望着把江南这国家最富庶的地方弄好,他好有财力打出去征服世界呀。
复社成员集中的地方,也就是江南沿海最为富庶的江浙一带,而最为集中的地方,无非就是南京、常州、苏杭这几个大城市。
只要把这些地方的复社党团肃清,其余地方也就不足为虑了。
王烁把打击的重点,就放在了这几个主要城市。
冯铨有过和东林党斗争失败的经历,失败之后,这些年来,他也是在不断思考,总结自己的失败教训。
冯铨投靠满清之后,也同样投靠了满清朝廷的许多东林党徒并没有放过他,曾经组织言官大举弹劾他,连明朝灭亡的罪责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