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庆丰军-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的盛文郁、罗文素,自然也都出来周旋,郝仁与与刘福通闹了个半红脸,最终不欢而散。

在刘福通看来,他是龙凤政权的丞相,郝仁不经过他的允许,擅作主张,丝毫没有把他这个堂堂丞相放在眼里,所以才前来争论,这才是问题的所在。争论到最后,最然了讨了个没趣,没有一点结果!

颍州军如今已经实力大损,收复亳州,北定汴梁,还要指望庆丰军为后援呢,此时庆丰军六万,颍州军不过两万,郝仁不出兵兼并他,就算是给足他面子了,惹恼了郝仁,自己的远大志向,就无法实现了。

孛罗帖木儿确实骁勇,吴六玖、俞通渊的两支步兵,用梨花枪盾牌阵,像老鹰捉小鸡一样,阻挡着他撤退的路线,他却硬生生的带着两千骑兵,从合围的缝隙中冲了出去,收拢了溃兵,直接撤退到亳州立足!

他曾经与刘福通多次大战,双方早已经结成了死仇,如今父亲也已经战死,这笔血帐,自然要算到刘福通头上的,虽然父亲实际是被庆丰军的火炮打死的,他却没那么记恨郝仁,毕竟,郝仁挺会做事,把父亲的尸首送来回来,大军新败,想以‘抢回主帅尸体’鼓励士卒,进而进行反扑的可能,也让郝仁提前的预料到了,他也只能一面慰藉亡灵,一面写表上奏朝廷。

目前,被面的地盘不是庆丰军的重要利益所在,郝仁知道自己的兵力尚且不足以两线作战,真正的核心利益在江南,所以,他也并不贪图北面这些被红巾军和蒙元军队反复争夺的土地,这些城池民生凋敝,剩不下多少人口,意义不大,只要守紧自己的门户,也就可以了。

郝仁任命吴六玖为庆丰军北方军行军总管,寿州太守宋克副之,代行自己的权利,负责节制杨正泰、郭天叙二军协同作战,并召集杨正泰、郭天叙前来,亲自宣布自己的任命。

郝仁一再强调,吴六玖代行自己的权利,其军令,政令,如同自己一般,违吴六玖的命令,就为违抗自己的命令云云,二军垂首听命。然后才让杨正泰军取颍州西面的蔡州,郭天叙取颍州西北的宿州,吴六玖回军镇守宿州与寿州之间的蒙城!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既然已经将刘福通救了出来,索性在扶上马送一程!

庆丰军与颍州军联军,一路北上,直之亳州,孛罗帖木儿一见‘庆丰’二字的旗帜,知道自己手下残兵力不能敌:“给郝仁送封信,就我我孛罗帖木儿给足他面子,这亳州城,我让给他了!”

孛罗帖木儿也别有用心,既然郝仁下书,送回父亲遗体,表示哀悼,反正也是打不过了,干脆写信过去,把城池送给郝仁,没准还能挑起郝仁和刘福通的矛盾,若是让这二人打起来,孛罗帖木儿就有机可乘了。

郝仁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亳州城,北方目前不是自己核心利益,土地贫瘠,地盘多了反而要分兵防守,分散战力,郝仁自己也没等刘福通提出要求,就主动的把城池送给了刘福通!

“年关将近,士卒思乡,恕国祚不能与刘大帅并肩作战,此战所得,一分为四,颍州军、飞山蛮、濠州军庆丰军各分其一!“郝仁准备与刘福通分手了。

刘福通心里不舒服,濠州军、庆丰军、飞山蛮名为三股,暗地里实其实一股,这等于郝仁独自分了三份儿!

不过没有郝仁救他,他早就在颍州被蒙元大军围歼了,刘福通虽然心里不痛快,也不好说什么。郝仁见他没有异议,才又道:“我运抵在颍州的十万石军粮,五十门火炮(三磅炮)兵弹药,送与刘丞相整军之用!”

刘福通此时才眉开眼笑:“贤弟真是慷慨仗义,我这就奏请陛下,加封贤弟为红巾军天下兵马副元帅!”

郝仁先把战利品分四份,让杨正泰、郭天叙各领一份,是为了收拢二位,叫他们知道,跟自己作战,可以喝刘福通平分战利品,至于接济刘福通,一来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显得枣更甜了,而且刘福通实在太弱,不接济一下,怕这个老哥,实在顶不住!

第二百三十九章 诸葛连弩

1355年十二月初五,(至正十五年、龙凤元年、治平四年),郝仁都帅庆丰军大部分兵马,准备从亳州班师回庐州,龙凤政权皇帝韩林儿母子,刘福通、盛文郁等天完在亳州的文武官员,悉数敢到亳州城外,来为对龙凤政权有再造之恩的郝仁送行。

龙凤政权的文武官员,再三感激对龙凤政权再造之恩的郝仁,不少文人引郝仁的离开儿垂泪。

韩林儿想着师父就要离去,心中更是难过,母子二人早在密室中商量过,与专权的刘福通、杜遵道比起来,郝仁是对他们最赤诚的。韩林儿回味自己憋屈的一生,最快乐的日子,莫过于与郝仁同行的日子,郝仁将他架在脖子上。

他想着当傀儡的日子没有止境,不由他泪水连连!他想去庐州依附郝仁,种地也罢,读书也罢,他是彻底当够了这个傀儡皇帝了,他不想参与朝廷和义军的任何纷争,只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可是,一旦登上造反这条没有归路的大船,他就再也没有下来的机会了!

龙凤政权满朝的文武,不肯放他去,郝仁此时也不想收纳他。

龙凤政权的皇帝,对外号称是宋徽宗的九世孙,又有明教教主的名号,乃是龙凤政权号令天下群雄的一面大纛(音同道),刘福通等一应文武,视他为宝,一心要笼络在身边,郝仁则视他为烫手的山芋,放在手边,束缚自己的手脚。

“师父,恐怕我不能再活着再见到师父了!”韩林儿垂泪悲伤的说。

“徒儿勿忧,答失八都鲁的大军已经被我与刘丞相击溃,目前亳州外围无大敌,而且李武、崔德两位将军,也率领大军来亳州汇合,刘大帅的兵威复振,何况,我又留下许多兵马在亳州附近,徒儿尽管安心做皇帝,就算是有危难,为师也不会坐视不管!”

郝仁也不知道自己这次南下,下次韩林儿在遇见危难的时候,自己还能不能来得及回来救援,也不知道哪个时候还有没有救的必要,却是拿好话安慰这个孩子。

“遥祝师父旗开得胜,早日再来与徒儿相会,林儿如盼甘霖!”韩林儿唾弃着无奈道。

郝仁确实也觉得韩林儿是一颗可怜的孩子,可是,郝仁自己手下有那么多的将领,还等着跟郝仁吃饭呢,郝仁必须放弃心中的善念,一切,从庆丰军的整体利益考虑。

刘福通对郝仁的离去,心中颇感欣慰,至少,郝仁没有想留下来,像杜遵道一样的和他争夺龙凤政权的核心权利,也不会干扰他北伐的大计,而且又得到郝仁的大量援助,自然满心欢喜的相送。

郝仁此时与刘福通依旧订下了君子协定,郝仁向南,刘福通向北,遇见危难,互相支援!他也知道,这个口头协议,只是心里的安慰,谁也约束不了谁。

郝仁与龙凤政权文武一阵寒暄,都帅兵马,启程南行,杨正泰、郭天叙分别从蔡州、宿州赶来,一直送了三十里,郝仁自然少不了向二位将领一再强调,庆丰军的核心利益是保护住蒙城以南的土地,其他的攻城略地,进退问题,就由他们与总管吴六玖商议了!

飞山蛮与濠州军,算是庆丰军的附属军了,郝仁没有将他们统一改编,而是留着他们自由发展,又一定的自主权,给他们留下足够的空间,这两军,虽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建制,一切都听从郝仁的号令!

留此二军,策应庆丰军北面的地盘,只要不触及郝仁的核心利益,郝仁也没有理由兼并他们,引起各路诸侯的忌惮。

郝仁路过寿州,再次对寿州进行了人事任免。

宋克已经由文官调任北方军的副总管,太守职位空缺,自然要有新太守任命。

郝仁经过与余阙商议,任命余阙为寿州太守,总督原先寿州的民政,以及此次北进所攻占的并不稳固的土地,悉数划入寿州管辖。

此时的寿州,虽然没有大敌人,但是,天完政权的势力,已经扩散到寿州西面的边界,而且与刘福通之间的地方,必然也要有人治理,划清界限,以免引起摩擦。

余阙虽然经过一年的育种生涯的磨砺,早已经看清郝仁统治下,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他一心归顺了庆丰军,可是,若是用他打蒙元,让他出卖蒙元,余阙还是不能违背自己的原则,出卖旧主元惠帝,但是,用他防备天完、龙凤两路义军,余阙十二分愿意。

他痛恨除了庆丰军以外的所有义军,他尤其痛恨天完军队!

余阙出镇安庆时,曾与天完军鏖战数年之久,死了自己不少的亲戚部将,治下不少地方遭遇兵祸,百姓流离失所,他已经与天完政权结了死梁子。

在他看来,没有义军,朝廷不会遭遇连年的兵祸,若是和平数年,‘脱脱更化’(脱脱拜相时,推行的一系列缓和********的新政)能够得以很好的执行,大元绝对能够中兴,甚至能达到大汉时的文景盛世。

忠臣,总是对自己的旧主,报有美好的愿景,余阙也不能免俗。

余阙肯出来做官,这对郝仁绝对是一件大好事,虽然他已经将余阙雪藏一年,余阙也从公众的视线中,足足消失了一年,但是,余阙官声和威名,在淮南乃至华夏,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余阙出山,不但能吸纳大量仰慕余阙文人,而且,对蒙元朝廷对淮南的统治,也是巨大的打击!

堂堂朝廷的二品大员余阙,都出任庆丰军的官职,那些在地方的朝廷三品以下的小虾米,自然都要合计了!

余阙管民不管军,无非就是发挥他最擅长的治理手段,招徕流民,继续扩大垦荒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以太守的身份,兼管作物培育改良,顺便督促一下治下,已经过了一年免税区的赋税罢!

以余阙十足的工作经验,只要他稍微用心,都会比其他地方上的任何一个镇守大员做的好,余阙出镇一方,郝仁都感觉有点大材小用了!

不过,按照庆丰军的用人标准,余阙绝对算是火箭提拔了!

余阙出镇寿州,再次有了父母官的权利,自然不肯安分守己,依靠自己的威名,兵不血刃,为郝仁招降周边的大部分城池,间接的导致天完政权与庆丰军开战,这些都是后话,先按下不表!

寿州的将作坊,是郝仁与焦玉一手建造起来的,为庆丰军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器,郝仁此时无战事,路过寿州,必然要拜访这个元帅府直辖的机构!

郝仁的到来,如同给工匠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在元末,工匠地位低下,约等于编户奴隶,是郝仁解放了他们,让他们拿着让百姓羡慕的高额薪酬,工匠们走在大街上,都自豪的拍着胸脯‘我是庆丰军的工匠’,工匠们深深以自己的身份为荣。

郝仁曾经与这些匠户们,一块制造水车,一块打铁,如今官已经做到红巾军天下兵马副元帅,还是那样的平易近人,与众工匠们有说有笑,没有丝毫的架子。

“十夫长根据古籍记载,复制了号称是诸葛连弩的弩箭,请主公上眼看看!”将作坊总管焦玉拿出一个大号手弩,对郝仁进献道。

郝仁心道‘火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我让你造枪,你居然又拿冷兵器来忽悠我!’

他却不能怠慢工匠们创造发明的热情:“工匠们辛苦了,那就看看吧!”

第二百四十章 庆丰连弩

颍水旁,寿州将作坊的演射场,本就是用作将作坊武器试场地,工匠十夫长葛小大,操着自己设计的诸葛连弩,瞄准三十步外的木人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