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枭雄-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钱有粮才心里不慌,林哲可不愿意学太平天国,只顾着攻城略地。却是不考虑建一个稳固的后方根据地支撑霸业,一心想要西征和北伐。导致太平天国都起事那么多年了,粮食和武器依旧靠抢掠为主。
如果没有清军这个运输大队长的话。太平天国早就自己饿死了!
如此也就导致了起事之初,林哲虽然在苏南地区囤积重兵,但是丝毫没有渡江北上或者西进镇江的打算,他需要时间!
需要时间来把苏南、浙北这一片精华地带全拿下并消化掉,然后他才会去考虑西进或者北上,又或者继续派兵南下。
然而要实现这些战略意图,徐言青能不能攻下杭州,要多久才能攻下杭州就非常关键了。
数天后,当徐言青抵达杭州城下安营扎寨,坐在营帐内的他手摸着肩章上的那枚金星,回想起自己率兵南下前林哲对他说过的话,心中就是忍不住激动起来。
上海起义后的当晚,林哲把他叫进了书房,亲手为他别上了陆军少‘将的军衔,并一脸郑重的对他说:“此番慕白你去杭州,把你当初奔袭镇江,威逼江宁的本事拿出来,我余胜军能否一举成事,我中华能否崛起,一切都拜托你了!”
就算是现在想起林哲一脸郑重的说把浙江攻略托付给自己,徐言青依旧是感到心情无法平静。
为臣者,能让主公如此看重,徐言青自诩是此生无憾了!
徐言青读书读的不多,他不过是林家护院出身,虽然因为识字而被选入随营学堂就读,但是他和其他士子出身的人还是不太一样,他从来都不会摇头晃脑咬文嚼字,四书五经之类的也只是一知半解。
看的最多,最熟悉的就是三国演义了,他对那些三国名将崇拜无比,时常把自己自诩为关张赵典,把林哲视为主公。
而能够有这样一个对自己如此看重的主公,徐言青也算是体会到了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滋味了。
当然了,除了这些外,让徐言青激动的还有其他,林哲已经对徐言青、林安飞、施清瑄等几个余胜军的核心高层暗示过,待时机成熟之际,他林哲绝不吝惜王侯之赐!
这把脑袋别在裤头上玩造反,他娘的谁真的是为了天下苍生,黎民百姓啊,还不是为了封侯拜相,搏一个荣华富贵!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被封侯,甚至有可能被封王,他徐言青的的心脏就是很不争气的快速跳动起来,当年谁能够想到,我徐言青一个靠力气吃饭的护院也能够封侯拜相!
现在王爵厚禄已经向他在招手,只要他拿下浙江!
而要拿下浙江,就得先把这座该死的杭州城给先攻下来!(未完待续。。)u
第一百四十七章 围攻杭州
拿下杭州关乎到余胜军能否一炮打响,彻底掌控浙北,其战略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徐言青也想要立刻拿下杭州城,但尽管信心十足但是他也知道现在还不是对杭州发起正式进攻的时候。∮∮,
他徐言青从上海带着第八混成团一路南下,沿途威胁并逼迫了松江、嘉兴两府的各州县归附,并带兵攻下了不愿意投降并归附的嘉兴府城。
这一路上,他收编、俘虏了大量清军绿营、地方乡勇民壮等,总数超过了五千人。
自从1856年初开始,余胜军对战俘,投诚的敌军已经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处理方式,那就是甭管这些收编部队的素质好坏,一律收编。
其中那些老少残弱则是编为丙等协防团,这些丙等协防团根本不能上战场,连充当炮灰的资格都知道,但是也不能顺便放了,一方面是把这些乱兵放掉会让他们失去生计,进而骚乱地方。为此余胜军的解决方法就是把他们充当劳动力来使用,在后方各地干活或者运输辎重补给等。
另外一些则是挑选出来的青壮,这些青壮组成的乙等协防团就成为余胜军体系内的协防团基本构成,就地取材装备冷兵器或者火绳枪等各种乱七八糟的武器,充当余胜军的炮灰兵力。
最后则是少量的甲等协防团,甲等协防团的士兵都是从乙等协防团中选拔出来的,凡是在乙等协防团服役过程中立功的士兵就可以获得进入甲等协防团,享受和余胜军正规军士兵同等待遇。装备余胜军换装后退役下来的旧式林德步枪或者滑膛洋枪、冷兵器。
这个甲等协防团里的士兵基本上个个都是在一大群炮灰士兵里幸存下来的人,比起普通士兵而言各方面素质要好得多。作战的时候甚至比余胜军的正规军士兵还要勇猛,不过甲等协防团还是比较少。目前近二十个协防团里,只有第一协防团和第四协防团而已。
实际上,除了余胜军正规军和三种协防团外,余胜军体系内还有巡警这支非正式武装力量,不过巡警只是一种武装警察,基本上都是各府县的捕快、衙役、少量乡勇转化而来。主要负责地方治安,抓抓小偷,追捕下江洋大盗之类的,不属于军队体系内。
徐言青根据督练处事先制定的对这些俘虏、收编部队的规定条例。配合督练处派遣的随军官员把这些收编部队统一整编为协防团部队。
累计编有三个协防团,其中的第十六协防团都是挑选的青壮,兵员素质尚可,是为乙等协防团。所以徐言青也是把这个协防团给带上了,准备把这个协防团充当自己的炮灰兵力使用。
至于新编的第十七协防团和第十八协防团,其素质太差,只能编为丙等协防团,根本无法上战场,只能是充当民夫负责运输。
手中只有第八混成团和第十六乙等协防团可堪一战的徐言青。就算再有自信也不会选择在现在就对杭州发起总攻。
现在的他只能是选择对杭州实施有限的封锁,防止附近其他地区的清军涌入杭州城内,增加城内清军的防守力量。
“现在第九团和第十团都到那里了?什么时候才能够抵达杭州?”徐言青把视线从杭州城头上收回来,问向自己的参谋长林茂。
林茂的年纪要比徐言青小很多。徐言青今年已经三十九岁,奔四的他正是一名将领的黄金年龄,这在余胜军中军官阶层里年龄普遍偏小中算是比较少见的了。
余胜军的军官主要来源于随营学堂。随营学堂招生一般都是要求考生年纪在十八岁到三十岁之间,主要是集中在二十岁左右。至于年纪更小的也收,不过一般都是进入幼年班学习。
所以余胜军的军官阶层主要是集中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超过三十岁的都是比较少。
林茂同样如此,他今年二十八岁,虽然他和林哲同一个姓,不过和林哲没半点亲戚关系,实际上他也不是余胜军里占据主体的余姚以及附近州县的人,他是浙江湖州人,1853年秋加入余胜军,并进入随营学堂就读,和其他人一样随着余胜军的扩军逐步高升。
此人历任副连长、连长、督练处参谋司副司长,参谋司司长,督练处军令司司长,1856年秋夏之际林哲大规模扩充余胜军,相对应的提高了余胜军司令部各部门主管的军衔品级,他以督练处帮办兼署军令司司长授予中校军衔。
最近两年他一直在余胜军司令部内打转,升迁速度极快,而且长期在督练处任职,属于非常典型的参谋型人才,起事后林哲成立若干步兵师,他被调任第四步兵师担任参谋长,作为徐言青的副手,并再一次晋升为上校。
听见徐言青的问话,他当即回答道:“中午时分第九混成团的传令骑兵回报,他们在昨天攻克德清后继续南下,目前距离杭州应该不足十五公里,有望明日午时抵达!”
“第十混成团在攻克绍兴后,目前也已经抵达钱塘县境内,不过他们渡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预计两天内应该能够抵达!”
听到自己的参谋长林茂这么说,徐言青点了点头:“虽然慢了点,但总算是赶过来了!”
实际上,徐言青对第九混成团和第十混成团的行军速度还是略有不满的,徐言青自己带着第八混成团一路奔袭而来,路程上可比第九混成团和第十混成团到杭州的远多了。
但是结果反而是自己先抵达杭州,其他两部反而因为路途受阻,进抵杭州的时间一拖再拖。
第九混成团虽然很早就开始行动,但是为了汇集主力部队就是等到了好几天,然后在德清又是遭遇抵抗,德清知县以及其他官绅凭借绿营以及乡勇丁壮愣是挡住了第九混成团数天,以至于第九混成团到昨天才攻克德清并继续南下。
第十混成团的情况也大体如此,陈云陶把前期宝贵的数天时间都放在了控制余姚县上来,延误了数天才进攻绍兴,虽然说第十混成团抵达绍兴当天,就在黄培志的心腹家人的配合下夜袭绍兴城成功。
但陈云陶还是低估了黄林汉的能力,城墙被破后,他竟然龟缩到城内各要地继续顽抗,以至于第十混成团破城只用了一天,但是清理城内的清军残敌却是花了足足两天时间。
随后又是在萧山县浪费了两天,以至于整个北上杭州的路程被拖延了四天以上。
一直到十二月十六日,陈云陶带率领所部两千人度过钱塘江,然后屯兵杭州西侧,和杭州东北侧的余胜军主力部队遥相呼应。
十二月十七日,徐言青下令全军对杭州城发起总攻,而在这之前,第八混成团的炮兵部队已经对杭州城进行了多日的持续炮击,极大的威慑了杭州城墙上的清军守城部队。
当天,第四步兵师的攻城一如既往的发挥了徐言青的作战风格,那就是余胜军正规军充当火力输出部队,而作为炮灰的协防团士兵充当了攻城主力。
第八混成团和第九混成团的火炮以及步兵们的强大火力完全压制了杭州城头之敌,随后第四步兵师通过各种手段,包括俘虏、投诚、强行收编等方式编练出来的两个乙等协防团手持各种冷兵器或者是落后的火绳枪、滑膛洋枪等冲向了杭州城头。
他们几乎没有遭到半点阻碍就是填平了护城河,并且抵达城脚下,然而这个时候,城头上突然冒出来了大量的清军士兵,他们用弓箭、火绳枪、洋枪朝着城下的协防团士兵们猛烈射击。
还有人抬起石头、巨木、滚油等向城下砸下,一时间,城下的余胜军协防团士兵死伤惨重,最前头的部分协防团士兵已经是有人转身逃跑了。
然而在这看似糟糕的情况下,后方观战的徐言青却是露出了一丝讥笑:“清军不如太平贼军多矣!”
同样面对余胜军的攻城,太平军的防守力度要强得多,不管是放弃城墙,主动在城墙外挖壕沟,还是说一直缩在城墙之后。太平军面对火力强大的余胜军,基本上很少会主动现身和余胜军比拼远程火力,他们都是等到余胜军冲上来后直接打肉搏战。
但是这些清军呢,竟然敢直接出现在城头上,难道他们当真以为城下那一排排的余胜军火枪兵是假的?
果然,这些清军刚冒头试图打击城下的协防团士兵,后方的余胜军正规军步兵方阵中,一个个军官已经是齐齐挥下了他们的指挥刀!
清脆而密集的枪声连接响起,无数的子弹齐齐打在了城头上,有些打的城墙上的砖石四溅,而有的则是击中了那些从城墙上探出身子来的清军士兵。
几乎就是这么一瞬间而已,城头上的清军士兵就是齐刷刷的倒下一大片,更有些是直接栽下了城墙!
而城墙下的几个协防团军官们看见才城头上的清军已经火力减弱,一个个都是大声叫嚷着:“冲上去我们就赢了,杀敌领赏啊!”(未完待续。。)u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