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清末枭雄-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施清瑄把第七步兵团和第二协防师都派了出去。就代表着他手中还剩下两个皇家陆军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以及一个协防师。

之所以没有一股脑的派出所有部队。是因为也总不能把所有部队都派出去,任何一个有理智的将领指挥作战的时候,手里头都会留下一支预备部队,不到生死关头绝对不会把最后一支预备队拍上去的,而现在第一师的剩余两个步兵团就是施清瑄手中的预备队。

至于说第十四协防师嘛,这支部队战斗力本来羸弱,兵员乃是当初镇江里投降的太平军降军,当初这一批降军中素质好的几千人已经被挑选出来分别补入了第一协防师、第二协防师等各现有的协防师部队,只剩下素质一般的老少残弱才分别建立了第十二协防师、第十三协防师、第十四协防师。和第十一协防师是同属十五个协防师里战斗力垫底的部队。

而等第十一协防师调入皖南,第十三协防师调入皖北连续作战,替换了诸多在皖南、皖北俘虏的诸多清军、太平军青壮俘虏,这两个协防师的战斗力上升到平均水平后,就只剩下第十二协防师和第十四协防师战斗力最弱。

至于番号更靠后的第十五协防师,该部队的兵员比较特殊,乃是中华军在江宁府、镇江府就地招募的兵员,虽然装备和待遇都和其他协防师一样差,不过好歹并不是那些老少孱弱的战俘。经过数月训练后如今这个驻防在南京的协防师战斗力实际上还比较客观的。

第十四协防师战斗力羸弱,施清瑄也没有打算把他们派上去参加残酷的城头争夺战,免的还没打呢就是崩溃了,所以一直都是放在后面充当辅助部队。比如说构筑炮台,搭建营地,在前线运输弹药补给等。

手里头要留着一定的预备兵力。而第十四协防师又不堪用,所以施清瑄现在派出去的第三师和第二协防师实际上已经是他在扬州西城墙能够动用的最大攻城兵力了。

不过相对应的。施清瑄在西城墙能够投入的兵力不是全部,但是城内的清军也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堆积在西城墙啊。

这东南西北。四面城墙清军都得守着呢,不然的话中华军固然无法攻破西城墙,但是从东面城墙或者北面,南面城墙打进去其效果都是一样,所以黄宗汉等人也只能是侧重西城墙这边,多派遣的兵力,但是绝对无法把所有部队都放在这里的。

整个扬州攻防战,实际上是围绕着整个扬州城进行,西城墙不过是其中一面而已!

如今这个战场上,却是成为了决定扬州攻防战胜负的关键,随着中华军的第八步兵团涌入并控制了爆破缺口后,第九步兵团又是掩护了第二协防师一个团爬上了城头,而现在第九步兵团已经派兵兵力直接爬上城头,而一旦让第九步兵团那些拿着米尼步枪的步兵们大规模涌上城头,依靠他们的火力足以横扫城头上的任何敌军。

而接下来的战局也没有让施清瑄失望,尽管反应过来的清军集结了大量兵力试图反攻炸开的缺口,同时也是试图向城头增援,试图把爬上城墙的第二协防师以及第九步兵团赶下去。

但是如果清军的反应再快多十几分钟的话还有这个可能,但是如今第八步兵团已经牢牢控制了缺口以及周边城墙。

而另外一边的第九步兵团和第二协防师的一个肉搏团更已经是全部爬上了城墙,他们向着两侧城墙推进的同时,甚至是派出了兵力下了城墙,然后涌向城内,其中一个步兵营更是向绕到了城墙缺口背后,和第八步兵团第一营前后夹击,击溃了试图反攻缺口的近千名清军。

当第七步兵团也是带着第二协防师的一个肉搏团和一个火枪团通过缺口涌向城内的时候,就已经代表着清军在扬州西城墙的防御体系已经全部崩溃。

尽管此时此刻还没能彻底拿下扬州城,但是中华军已经撬开了扬州清军的乌龟壳,接下来的清军要么夺路而逃,要么是龟速在扬州城各处,依托各建筑进行垂死挣扎!

所以当第三步兵师和第二协防师占领扬州西城墙的时候,施清瑄就已经是笑容满面,寻思着该怎么写报捷送到南京去了。(未完待续。。)

ps:  晚上还有一章u

第一百八十六章 黄宗汉的选择

第三师和第二协防师在扬州城率先取得了突破,占据了西城墙后。+◆+◆,

不过按照中华军一贯攻城作战时的小心谨慎,避免伤亡的管理,他们并没有着急着向城区纵深推进,而是开始接应南面以及西北面更多的部队攻占北面,南面的城墙。

这个时候,城内清军已经是大乱,西城墙的失守让扬州城内的守军失去最大的防御体系,只能龟缩在城区,等到傍晚时分,西城墙,南城墙,北面已经相继失守,不过好在东面由于第五军的攻击力度不大,暂时还能守住。

虽然夜幕已经将领,但是中华军却是没有停止进攻的步伐,已经征战一天的第三师和第二协防师没有充当先锋部队,而是由第一师以及第九协防师充当的进攻主力,打着明亮的火把向城内纵深发起进攻。

不过虽然打着火把,但是由于夜色的存在还是导致进攻存在诸多障碍,众多清军士兵藏身在各个建筑里,偶尔出来袭击,让先锋部队遭到了一定的损失。

看着报上来的持续伤亡,施清瑄牙一咬:“好嘛,既然你们把城内建筑当成掩护,老子就一把火全烧了,看你们还怎么藏身!”

当即就是下令部队进攻的时候不要缩手缩脚,看见房屋就烧,同时也是把诸多四磅的步兵炮拉倒城内,充当入城步兵的火力支援。

为了驱赶清军,中华军采取了大规模的纵火,实际上也不止中华军纵火。为了阻挡中华军向城内纵深挺进,清军也是大规模纵火。试图阻拦中华军的进攻步伐。

至于当夜整个扬州城是火光冲天,尤其清军抵挡激烈的西城区更是被双方一把手烧了个精光。

而火光冲天之际。东城区的清军大营内,黄宗汉和李鸿章,德兴阿,张国梁等清军主要将领却是发生着争吵。

“如今逆军已经进城,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德兴阿的声音都是带有一丝颤抖:“现在还有夜色可用,此时突围出城还有希望,但是等待天明之后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向来和德兴阿不对头的张国梁也是对黄宗汉道:“大人,此战非我等不用命,而是逆军太狡猾。数万将士拼死相搏,光光今日一战就死伤五千有余啊,实在是不能打下去了,再打下去可就全拼光了!”

张国梁说到这个时候,那脸色是相当的难看,要知道防守西城墙的部队绝大部分都是他的绿营军,而李鸿章的江淮新军虽然也派了人去,但是只有两千多人,后续退入西城区继续顽抗。其两万主力也是张国梁麾下的绿营,江淮新军只有五千人上下。

而更悲剧的是,今天一战里,虽然江淮新军虽然也死伤不少。但是江淮新军好歹是李鸿章麾下的新军,这打不过中华军的皇家陆军,但是一系列的撤退还是比较有章法的。这要是遇上中华军里的协防师,往往还能取胜。所以目前为止,江淮新军大量死伤是发生在缺口作战里。大约有四五百人,而后续城区作战以及城头作战反倒是没死伤多少。

死伤最多的是张国梁的部队,已经是死伤、失踪至少三千多人,这些可都是张国梁多年一手带出来的部队,别人不心痛,他张国梁不可能不心痛。

此时李鸿章也是出口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我们冲出去整合兵力,日后这扬州城还能再攻回来!”

黄宗汉也是面如死灰,当初他打定主力死守扬州的时候,不管是张国梁还是德兴阿,又或者是被自己寄予厚望的李鸿章,一个个都拍着胸脯说,野战他们虽然没啥信心,但是依托坚城而守,至少也能够守上一年半载,甚至张国梁还拿中华军去年进攻常州来说事。

说什么当初龟缩在常州的太平贼军也不过万人,但是中华逆军却是无法硬攻只能靠围困,

最后还是行了围魏救赵才迫使常州的太平贼军主动退却。

而扬州城内的朝廷天军众多,足以死守扬州坐等逆军自行崩溃!

但是黄宗汉没有想到的是,这前后才多少天?

连中华军占据瓜州,镇江逆军渡江开始算起,这也不过十来天功夫。

如果说从逆军围城后发起总攻算起,前后不过三四天功夫,但是现在呢,原本以为固若金汤的扬州城却已经是被攻破了。

继续守下去吗?

怎么守?扬州城虽然大,但是城内已经没有和城墙一样的坚固防御工事,怎么抵挡潮水般的中华逆军?

难道要突围退走?

但是这样一来,丢城失土的罪责就得背上,他黄宗汉一世清名绝对不能被玷污。

自从他当年进入江南地区剿贼开始,历任浙江巡抚、江苏巡抚,两江总督,他还从来没有弃城而逃过。

在浙北,他有效的抵抗了太平军的南下,虽然其中由于当初余胜军的因故,但是能够保证浙江不失,他黄宗汉可谓是居功甚伟,如果说他任职浙江巡抚期间有什么污点的话,那就是扶持并放任了林哲余胜军的做大,以至于酿成今日之祸。

在江苏,他一边安抚压制余胜军的扩张,一边又是辛辛苦苦抵挡太平军,算是维持了两年局面,功劳不算后来江南大营、江北大营连续被破,那也是向荣等人的失职,和他关系不大。

后来被委任为两江总督,为了扼制中华军的北上,重建了江北大营,汇集江淮新军,张国梁所部,德兴阿所部等五万余人驻防扬州,也算是守住了江北大半年的安宁。

但是现在,随着扬州城破,他过去多年的一切努力都随之化为东流!

黄宗汉心里头想着这些事。但是一旁的德兴阿和张国梁乃至李鸿章的脸上却是越来越急,现在时间不等人啊。距离天亮已经没有几个时辰了,现在还有夜色掩护。突围的话虽然会散乱一些,但是好歹有希望,但如果到了天亮,人家大军彻底合围之后,可就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只能坐困等死了。

焦急的这三人相互对视一眼,都是从对方眼中看出了退却之意,但是现在黄宗汉却是迟迟不说话。

而他们前后已经劝了多时,可谓是多话无益。现在只能等着黄宗汉最初最后的决定。

良久后,才见沉默不语的黄宗汉开口:“现在你们各部还有多少人马?能带出去多少人?”

听到黄宗汉这么一说,张国梁等人面露喜色,当即张国梁就是率先道:“下官麾下还有两万人,现在突围的话大约能够汇集一万五千人左右。”

德兴阿也道:“我这边也还能凑出五千人左右!”

李鸿章道:“我部损伤不大,状态也比较好,应该能汇集八千人参加突围!”

黄宗汉道:“两万八千人,如果能突围出去的话也不算少了!”

当即眼神又是扫向了李鸿章等人,继续说着:“此次突围。一切号令以李巡抚为准,以江淮新军为先锋!”

“你们突围后,不要停留,直接北上淮安。在那里新建大营,务必要拖延逆军北上的速度,只要拖上一两个月。朝廷的援军也能到了,到时候就能阻挡逆军于苏北之地。”

听到这。张国梁等几个人面露疑惑,后面的一些战略安排都还算妥当。这北逃后肯定不能乱跑,最好的就是沿着运河北上,然后在淮扬道淮安府一带继续坚守,依托淮安城死守北上运河通道。

但是让李鸿章发号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