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枭雄-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对于太平天国和镇胡军而言,满清对中华帝国的威胁更大,别的不说,仅仅是满清这几年编练新军就是一大威胁,北方数十万清军,数万新军对于中华帝国而言是极为庞大的压力。
如今的中华帝国是专注于北方战事,在福建和皖南方向都只算得上是次要战线而已。不可能因为次要战线上的得失就影响到中华帝国的北方战略的。
这从皖南方向的第四军从皖南方向进入赣北后,止步于九江,也没有直接翻山越岭直接进入江西腹地,和镇胡军虽然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交火,但是很快就是停止就可以看得出来,目前的中华帝国并没有扩大在赣北方向战事的心思。
在这种情况下,陈云陶就必须考虑到自己在福建这边的的军事行动会不会影响到整个帝国的战略安排。
陈云陶把自己的担心写成战报,然后通过海军的蒸汽轮船送往南京。
林哲接到陈云陶的战报后,不由得苦笑一声。看来自己当初选择陈云陶为第三军军长还是过于乐观了。
自己明明之前就给陈云陶下了非常明确的命令,那就是拿下福建,不管敌人是清军还是镇胡军又或者是其他乱七八糟的敌人。
但是过于谨慎的陈云陶还是没敢第一时间动手,反而是千里迢迢送回战报来请示。这要是换成徐言青或者施清瑄的话,估计早就把延平拿下来直接给林哲送上捷报了。
虽然说上位者不会喜欢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在通讯落后的时代里。在外领军的将领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做出判断,毕竟事事都请示的话。必然会延误战机。
纵观帝国诸多高级将领,在这方面最出色的就是徐言青。
此人率兵打仗从不拘一格。甚至有时候会偏离统帅部的预定战术,不过他带兵打仗的本事的确不错,去年初率领第二混成团奔袭镇江,进攻天京,去年底率军拿下浙江全省,今年率领第四军攻略皖南,大,而且很重要的是,由于其出色的用兵策略,他率领的部队打仗时受到的伤亡是非常少的。
去年率领第二混成团奔袭镇江,进攻天京时,其主力第二混成团前后死伤不超过两百人,到最后非但实力没有减少,反而是收编了三个协防师,又是创新了协防军部队在中华军内的重要炮灰作用。
相对来说,其他将领虽然也能领军一方,但是没有徐言青这么全面,比如说以往被视为余胜军第一将领,林哲麾下头号战将的石琅翼,去年开始就已经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其中固然有林哲的刻意压制有关,但是也和他的作战风格偏向于稳重,不打无把握之仗有关,石琅翼擅长的堂堂正正的野战对决,汇集绝对的优势一举击溃敌人。
指挥大兵团进行决战才是他擅长的作战方式,至于说远途奔袭或者攻坚战之类并不是他擅长的。
而施清瑄又要更次一筹,施清瑄打仗都是中规中矩,没有大错但是也没有惊喜,这从他领军在江北地区作战就可以看得出来。
打仗完全就是依靠己方的兵力和火力优势,就没有用过什么战术之类的!
而实际上这也不仅仅施清瑄一人如此,实际上中华军的绝大部分高级将领,中下层军官大多如此,他们带兵打仗,往往是比较呆板的用随营学堂教授的战术,很少说会和徐言青或者石琅翼这样有着让人惊喜的举动。
而这也是任何一支军队的主要特性,优秀将领不是那么容易出现的,大部分还是平庸将领。
但是话又说回来,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实际上并不是体现在少数几个优秀将领上,而是体现在绝大部分的平庸将领上,尽管平庸但是只要能够严格的执行所学的战术计策,那么带领军队获得胜利也不是多困难的事。
陈云陶的谨慎林哲是知道的,虽然对陈云陶的谨慎有所不满,但是林哲也不打算怪罪什么,而是直接批复了命令,让陈云陶尽快拿下延平,掌控福建后进军广东。
尽管有些波折,但是目前中华帝国的军事情况总体上还是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再走,福建、赣北方向不必过多担心,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北方越来越多的清军。
根据第五军沈驰云的回报,苏北那边的清军是越来越多,而且也得到消息北方山东、直隶等省份的清军也是持续南下,未来极有可能在苏北一地爆发一场规模更多的战役。
为了尽早的准备在苏北地区的会战,彻底粉碎清军的南下反攻的企图,中华军有必要尽快的结束皖北方向的战事,抽调第一军以及第二军北上增援。
“统帅部这边,还要加大对第一军和第二军的支援力度,尽快拿下六安和安庆!”林哲如此对着联合参谋部总长石琅翼道。
石琅翼道:“昨日军训部已经给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三部送去了最新总数两千人的新兵补充,用以补充各部在过去一个月的减员!”
林哲点点头,然后道:“福建那边的第十师自从改编一来,一直都没能整整满编制,陈云陶已经多次请求兵员和武器的补充,虽然说北面的威胁要更大一些,但是福建那边也不能放松,你和军训部以及军械部商讨一些,酌情给陈云陶补充一些!”
说道补充兵力,石琅翼彷佛想到了什么,然后道:“陛下,前些日子我和军训部的威廉商议过,看是不是能够在浙江一省、苏松太一府以外的地方招募兵员!
目前军训部那边的征募兵员依旧局限在年初的定下的浙江一省,苏松太一府,而这一地方虽然人口不少,但是优质兵员已经接近匮乏了,军训部上个月在浙江招募的兵员不足三千人,苏松太更是只有千人不到!”
林哲道:“哦,你们是怎么想的?”
“以臣之见,江苏各府,皖南数府已经拿下我们掌控多月,已经初步稳定了各地民心,虽然这些地方因为过往的战争创伤导致优质兵员可能不多,但是多少还是能招一些的,对于后续我军的扩军以及减员补充还是非常必要的!”石琅翼朗声说着。
林哲听罢道:“既然你们觉得可行,那么就拿个章程出来,不过要注意宁缺毋滥,兵员的素质必须保证!”
从余胜军时代开始,中华军的兵员绝大部分都是从浙江招募,后来也是在松江府招募一部分,去年开始则是在整个苏松太地区招募兵员。
虽然上述地方的总人口不少,但是由于中华军对新兵的素质要求实在太高,这也就导致了能够招募的新兵数量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清末时期北洋为了凑足六镇兵力,可不仅仅在直隶招兵,同时还在山东、河南甚至山西、安徽等地招兵,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的北洋对兵员的素质要求太高,同时很多符合要求的人也不是都愿意来当兵的,所以导致在数千万人口里也挑不出几万人来。
现在中华军招募新兵的要求同样非常高,如此也就导致了合格的兵员稀少。(未完待续。。)u
第两百零二章 宫斗初现
随着前线的减员越来越多,同时中华军内还在持续扩军,对新兵的缺口是想打大的,如果固执在现有地区招募士兵,很有可能满足不了需求,因此扩大募兵地区也就成为了必要。∈♀,
扩大募兵地区,在新占领区设立征兵站之类的事,自然会有军训部以及统帅部的其他部门协同处理,林哲要做的就是批准而已。
处理完石琅翼报上来的一堆事务后,林哲又是见了内阁的几个人,这一次内阁来说主要还是说司法问题,司法部和财务部、工商部等部门一起,制定了针对工商业的迹象法律法规,包括出台专利法、商税法、金融法等。
这些法律的出台,也不是内阁的人自己瞎搞,而是林哲亲自指示,同时还聘请了诸多洋人作为顾问,编写的初步的法律法规。
包括最早施行的公司法外,司法部已经根据以往的大清律、大明律等制定了新的刑法、民法、婚姻法等一系列传统的法律法规,诸多罪行都是变化不大,但是惩罚却是废除了打板子,发配之类的不符合现代法制的东西。
而且也规定了,犯罪行为只能由各地巡警部门侦查,抓捕,审讯,只能由**于内阁之外的督察院的直属各地督察院提起公诉,由同样**于内阁之外的**院下属各地法院进行审判。
尽管这种体系还非常简陋,但是已经初步把行政权力和监察、审判的权力分了开来。
至于立法权嘛,如果是其他现代国家估计会有国会之类的机构拥有,但是现在中华帝国可没有国会之类的东西。立法权是被皇帝**掌控的,至于司法部。只有起草法律法规的权力,各项法律由皇帝批准之后才能够施行。
如今中华帝国的权力体制是比较模糊的。尽管诸多带有现代名词的机构出现,但它本质依旧是一个帝制政权。
由于帝国刚成立不久,为了完善帝国的法律空白,司法部那边的人是天天忙碌着起草各种法律法规。
但是总体上,和以往的传统法律其实变化不大,比如说刑法里的杀人偿命,伤人坐牢,只不过把以往的砍头改为枪决,发配边疆改为苦役之类的。
此外民法中的婚姻法。依照传统继续执行一夫一妻制,很多人以为中国的传统是一夫多妻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夫一妻制度。
至于妾嘛,古代的妾是和奴仆差不多的身份,并和男主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婚姻关系,再者不管什么时代有权有势的男人都不会只有一个女人的,古代的是妾,民国的是姨太太。二十一世纪里的二三四奶都是明证。
因此婚姻法里是找不到和妾有关的内容,基本上就是直接无视掉了这种关系,并没有和后世的民国一样把‘妾’作为‘家人’,因此帝国内的民众娶妾的话。实际上不能算娶,只能说养了个‘情人’,所生的儿子将会成为私生子。其实就和现代人包个**差不多。
不过万事有例外,虽然婚姻法里规定国民们甚至那些贵族们都必须是一夫一妻制。但是林哲却不是如此。
身为帝国的皇帝,按照君权天授的理念。林哲是受命于天的‘天子’。
身为天子,林哲制定颁发法律统治民众,也就是说帝国一切法律只限于管理臣民,可不能说反过来管到林哲头上。
其中最大例子就是:民政部门的户籍名单里,是绝对没有林哲以及皇室诸人。
因此林哲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人’,他是‘天子’。
身为天子自然有着独特的一套规矩,比如林哲只能娶一个皇后,但是却是同时拥有诸多嫔妃,而这些嫔妃和林哲是具备合法的婚姻关系,嫔妃的儿子是拥有皇帝位的继承权的。
帝制王朝里,就算林哲自己不想三宫六院,臣下们都不会答应,因为这涉及到帝国继承人的问题。
事关国本,朝野上也不关注才怪了!
和内阁的大臣们商讨了几项法令后,林哲并没有第一时间批准,而是觉得专利法等几项法规多有漏洞,所以让司法部的人继续完善后在批准施行。
处理完军政事务后,林哲也是放下了工作回到后院,林哲虽然喜欢抓权,不过他可不会和朱元璋一样把大小事务都亲自处理,一般而言他的工作只限于抓总,至于事情具体怎么办自然有着内阁诸多大臣们去商议。
而且现在的林哲也不和后世的领导人那样,天天有事没事就开会传达什么指示,基本上林哲需要处理的公文并不多,他相当多一部分时间都是用来接见军政人员上。
今天的事不算多,所以下午三点多他就是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