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枭雄-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着余姚县勇营的辎重团士兵开始射箭。
历史上八里桥之战的一万多蒙古骑兵是怎么打仗的,他们冒着联军的炮弹和子弹冲到联军阵前四五十米左右的距离,然后他们做什么呢?
弯弓射箭或者干脆下马用鸟枪射击!
他们没有直接冲击敌军的方阵,为什么?因为他们是传统的东方骑射轻骑兵,从蒙古时代开始就没有过用骑兵冲阵的传统。
于是他们死伤惨重冲到四五十米左右的后继续被人家当靶子打!
不过,眼前的这些太平军骑兵可不是什么正规的传统东方骑射轻骑兵,这倒不是夸赞他们,而是太平军崛起的时间实在太短了,而且实话骑射这玩意对骑兵要求非常高,太平军还没有这个底蕴可以组建一支骑射劲旅出来。
他们的骑兵是什么类型的呢?
实际上就是一群骑马的步兵,你让他们以骑射的方式作战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他们的战术简单而粗暴,那就是一股脑的冲上去肉搏。
平心而论,这一群骑兵如果遇上骑射骑兵,那绝对是会死的很惨很惨,但要是他们遇上的是余姚县勇营,那么效果绝对比骑射骑兵好得多。
因为如果敌军骑兵如果冲到四五十米的距离再和余姚县勇营对射,甭管是弓箭还是火枪,余姚县勇营都能够把对方打出翔来,米尼步‘枪的射程和威力可不是吹的,而且装填速度由于采用定装纸壳子弹,也要比以往的滑膛枪要快得多。
当然更重要的是,人家余姚县勇营本来就是一支奉行排队枪毙战术的近代军队,你一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和他们对射,比军队纪律以及对伤亡的承受能力,这不扯淡嘛!
然而对面的太平军骑兵却不是正规的骑射骑兵,他们只是一群拿着各种乱七八糟武器的骑马肉搏步兵而已,所以他们在四五十米的距离上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冲了上来。
数十米的距离对于骑兵的速度而言,不过数息而已,就当辎重团的士兵们放了最后一轮射击后,那些太平军骑兵就已经挥舞着马刀、长枪等各种冷兵器冲进了辎重团的阵列之中。
后方的林哲看着敌军骑兵冲进了辎重团的阵列中,他闭上了眼睛!
他知道辎重团已经完了!
第四十章 五十对八百
当董阳红身穿盔甲,挥舞着马刀率领麾下骑兵冲进辎重团中大肆砍杀的时候,战场上其他方向的战斗也是变得激烈无比。
林成庭已经是亲率大营里的步兵发起反攻,并且不顾伤亡!
第一步兵团和第一炮兵连的士兵们拼死抵抗,不过好在太平军虽然人数多,但是他们到底只是步兵而已,没有骑兵那样的快速冲击力,他们要想跨过四百多米的死亡地带靠近第一步兵团的阵地,其难度相当大。
太平军的那些步兵们虽然素质要高于这个时代的清军,历史上国内诸多史料对他们的评价也是训练有素,但是他们到底也只是比清军里的什么八旗、绿营强而已,如果放在整个时代来对比,他们依旧只是一支冷兵器时代的封建军队而已。
他们可没办法和近代军队那样,在承受四五成的伤亡下依旧发起决死的冲锋。
所以现在第一步兵团和第一炮兵连的情况虽然危机,但是依旧牢牢的守住战线,没有一个太平军的士兵可以冲到他们两百米以内。
此外,余姚县勇营的第二步兵团在林安飞的率领下,全体转向,以两列的纵队跑步前进救援辎重团、第二炮兵连所在的后方。
但是他们要救援的辎重团现在却已经是陷入了全面的崩溃,三百多名士兵几乎是各自为战,一个接着一个被太平军的骑兵砍翻倒地,众多士兵甚至开始扔下枪支转身就逃,也有少数有血性的士兵主动抗击,用手中步‘枪上的刺刀和敌人的骑兵进行肉搏。
如果不看这些细节,只从大方面来看,当太平军的前锋骑兵突进辎重团阵列中,到后面的太平军骑兵跟上,前后只有一分钟左右,整个辎重团就已经全面崩溃。
看着已经崩溃的辎重团,林哲深呼吸着,他在等待,等王吕云的出现!
距离辎重团和太平军骑兵混战的四百米外,王吕云带着他的亲卫队悄无声息的出现了。
王吕云此时和平时不太一样,以往他都是穿着常服,然而现在他却是和传统的武将们一样,穿上了一身盔甲,他身后的十余名骑兵也是一样穿上了盔甲。
不过后面的骑兵也有相当一部分没有穿盔甲,这是因为余姚县勇营的骑兵一直按照轻骑兵训练的,部分骑兵们不习惯穿盔甲,喜欢穿着常服作战。
余姚县勇营里的亲卫队是一支没有准确定位的骑兵!
他们有的时候是龙骑兵,配属火枪下马步战。
有的时候,他们是骠骑兵,配属马刀进行侦查等任务。
他们有时候是枪骑兵,提着长达数米的空心长枪列阵冲锋。
一直以来,由于余姚县勇营里骑兵数量太少,林哲恨不得他们肩负所有骑兵兵种的任务,所以这才造成了亲卫队这支规模骑兵的定位非常模糊。
而今天,这支只有五十多人的亲卫队骑兵就是变成了有些不伦不类的枪骑兵,有些人穿了盔甲,有些人没穿。
不同非常统一的是,他们全都手提一柄长达数米的空心长枪。
王吕云拉下了头盔下的面罩,然后夹紧了长枪,口中大喊着:“跑前进!”
当即他双脚一提马肚子,瞬间战马就是从步行转为跑。
随着王吕云控制着战马跑起来,身后的其他骑兵也是相继控制战马跑起来,整个骑兵方阵的速度慢慢提起来。
虽然都是骑兵的冲锋,但是亲卫队的骑兵冲锋和太平军的骑兵冲锋却是截然不同。
太平军的骑兵冲锋是分成了前后多轮,而且骑兵与骑兵之间并没有严格的距离,换句话,太平军的骑兵冲锋是一种散漫的、自由的冲锋。
然而亲卫队的骑兵冲锋呢,却是形成一个密集的整体!
亲卫队是严格按照近代骑兵训练的,而近代骑兵相对于古代传统骑兵而言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那就是严格的纪律、完善的军事制度!
从始至终的紧密队形,不管是冲锋还是突入敌军阵中,他们一直都会保持严密的队形,不会停下来和敌军进行缠斗,他们冲过敌军的阵列不做停留,哪怕是身后的敌军朝着他们射箭开枪。
冲过敌军的阵列后,有着严格纪律的他们会收拢队形,然后掉头再一次发起冲锋,反复冲锋一直到敌人彻底崩溃或者自己被消灭为止。
如今的亲卫队虽然因为训练时间尚短,无法那些西方的正规骑兵无法相提并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也是一支近代骑兵。
所以当他们发起冲锋的时候,五十余名骑兵如同只有一骑那样,彼此间的速度一样,骑兵和骑兵之间距离非常近,并且在冲锋过程中始终保持了统一的阵型。
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双方同样使用冷兵器作战,近代的肉搏骑兵和传统肉搏骑兵的战斗当中,从来就没有失败过的战例!
因为近代肉搏骑兵虽然依旧使用冷兵器,甚至捡起了几百年前的空心长枪,但是他们依靠的并不是武器也不是个人勇武,而是纪律和制度。
其性质就类似于近代步兵对上封建步兵一样,起个人勇武,封建时代的冷兵器部队里的武士打一个只训练了几个月的农民火枪兵轻而易举,但是一百个武士绝对无法胜过一百名只训练过六个月的火枪兵。
如今的亲卫队骑兵们就可以勉强算得上是一支近代化骑兵,哪怕它只是徒有其表,战斗力和那些久经训练的正规近代骑兵比起啦算不上什么,但是它们现在又不是和列强的近代骑兵交战,甚至都不是和传统东方骑兵的满蒙骑兵交战。
他们的对手只是一群骑马步兵而已!
所以当王吕云率领着亲卫队的骑兵们,保持着高速冲锋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紧密的队形,这让那些太平军的骑兵们惊呆了。
这些太平军的骑兵虽然不算什么正规骑兵,但好歹也是打了好几年仗的人,而且能够被选上成为一名骑马步兵,其个人武艺自然是没的的,这从他们冲进辎重团阵列后的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些个人武艺了得的太平军骑兵冲进辎重团的阵列后,就和所有的传统骑兵一样,开始进入缠斗阶段,用着马刀、长枪等各种兵器杀伤辎重团的士兵。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股骑兵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他们的最大威胁:那就是冲击力!
辎重团的队列崩溃前后只用了一分钟不到的时间,然而实际情况是接下来的数分钟甚至更久的时间里,太平军的骑兵依旧只能陷入一片同样的混乱砍杀辎重团的时间,想要重新整队进行冲击,至少也得半个时以后。
然而,王吕云可能给他们半个时吗?
不可能,别半个时了,王吕云连五分钟的时间都不给他们!
就当董阳红率领着大批骑兵杀进辎重团的阵列当中后,左侧方的王吕云就是率领麾下骑兵对太平军骑兵的侧翼发起了冲击!
五十对八百!
这是一个绝对的劣势兵力对比,这个兵力对比甚至足以让任何一个军事将领绝望,然而王吕云却是毫无畏惧之色的朝着超过自己十五倍的太平军骑兵发起了冲锋。
这不仅仅是因为王吕云是个悍将,具有超越常人的勇气,而是因为对面的太平军骑兵虽然整体数量上远远超过亲卫队。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前文过,太平军的骑兵冲击是和传统骑兵冲锋一样,是采用多轮冲击,以形成多层次的冲击力量,虽然这种冲锋方式效果不错,让他们冲击辎重团的时候伤亡大大减少,并且顺利突进了辎重团的阵列当中。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就是,太平军的这种战术就导致了前后骑兵拉的非常远,甚至出现前锋骑兵已经在和辎重团的士兵短兵相接了,但是最后面的骑兵依旧还在数百米开外。
此外,这种多排的冲锋模式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纵队。
而现在王吕云要做的就是,从这条纵队中选择一个进行冲击,冲过去之后把敌军骑兵分割开来,然后再掉头冲锋,直到自己战死或者敌军崩溃为止。
如此也就造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当王吕云朝着八百敌骑发起侧翼冲锋的时候,实际上他直接面对的敌军骑兵数量不会超过一百骑。
要不然你以为王吕云真是莽夫啊,用着五十多骑的兵力冲击人家八百骑,这不是勇敢,而是犯傻了!
直接冲十多倍的敌军是一回事,但是如果集中在一个,那么冲击不过两倍数量的敌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王吕云相信,自己麾下训练有素的兄弟们是不惧怕区区两倍数量的敌军的。
战马的速度越来越快,王吕云手中的长枪已经是开始放下,在他的身旁,其他骑兵也是和他一样放下了长枪。
一支支两七米长的长枪形成了道道密集的枪林,这是标准的近代枪骑兵冲锋队形。
看着一群排着密集队形,挺着长枪冲过来的清妖骑兵,那些太平军骑兵们有些是被愣住了,待在原地竟然没有任何反应,而有几个反应过来的骑兵军官则是大喝着,勒令自己麾下的骑兵跟着自己进行反冲锋。
第四十一章 三冲敌阵
太平军骑兵已经反应了过来,并有一部分骑兵在军官的带领下进行反冲锋,此外前后方的太平军骑兵也是有一部分跑过来试图进行夹击。
面对这一切,王吕云浑然不管不顾,他眼中只有眼前的敌军!
三十米,二十米!
十米,此时王吕云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