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清末枭雄-第4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阁那边所属的外务部,则是给驻美公使那边发去指令,让驻美公使全权负责裕祥号事件,至于怎么处理,你们驻美的外交官看着办,谈判还是直接灭掉夏威夷王国都你们自己决定。

海军那边则是电令还驻扎在日‘本的‘帝国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让他们适当抽调战舰前往夏威夷,听从驻美外交人员的安排。

那些外交官让你们炮击港口就炮击港口,登陆作战就登陆作战!

总之这两条指令发下去后,帝国的军政高层就是直接把这事抛在了脑后,唯一还在关注此事的就是帝国皇帝林哲了。

和帝国内的其他人不关心,甚至鄙夷夏威夷不同,林哲却是非常清楚夏威夷的巨大战略意义!

准确的,是夏威夷对美国的战略意义!

夏威夷如果掌控在美国人的手中,那么就等于让美国人向太平洋突出了数千公里,让他们得以插足中太平洋海域。

相反,如果让帝国控制了夏威夷,并把这地方建设成为一个庞大的海军基地,那么帝国海军就能够涉足东太平洋海域,甚至是直接威胁到美国的西部海岸,后世大名鼎鼎的好莱坞就得被帝国的舰炮阴影所笼罩!

因此虽然从现在的很多方面上来看,夏威夷都是无足轻重,各国虽然都表示过对夏威夷的兴趣,但是却是没有一个大动干戈直接选择吞并这个群岛国家,一直要到**十年代以后,夏威夷群岛的重要性才是逐渐凸显,最后被美国强势吞下。

之前林哲忙着诸多国事,虽然也想过把夏威夷控制下来,但是受限于帝国海军的实力有限,这跨越数千海里攻略夏威夷不太现实。

而现在嘛,既然有了借口,尽管这个借口非常勉强,而且还是属于自己理亏的那种的,但不管怎么总算是有了借口不是,至于理亏,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是随便更改一些记载,谁还会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啊!

海军方面的实力虽然还不咋地,但是远洋船只还是有一些,大规模的行动维持不起来,但是规模的登陆作战应该问题不大。

至于万一遇到英法美等国的反对,甚至是直接动用武力发对帝国对夏威夷的吞并,大不了退回来呗,反正这夏威夷本来就不是帝国的,能抢就抢,抢不到也没损失啊!

为此,林哲是越过了外务部,亲自给帝国驻美公使发起电谕,要求驻美公使利用裕祥号事件占据夏威夷群岛,为帝国取得在太平军中部的前沿阵地。(未完待续。)

ps:  二合一章节

第五百二十二章 殖民时代的外交官

接到来自国内的电谕,帝国驻美公使施业志有些纳闷,陛下什么时候突然关注起夏威夷这个太平洋上的土著小国了?

虽然电谕上没有明说,只是说要取得一个前沿阵地,但意思非常明显,那就是想要吞并这个太平洋小国,就算无法吞并但是也最好是占据一个岛屿或者港口。

这样对帝国有什么好处?

难道只是为了让帝国前往美洲的商船取得一个中途补给站吗?

施业志虽然身为帝国的高级外交官,各方面的见识已经是远超国内的普通官员,但是他以及无法想象到数十年后进入二十世纪后的国际关系会如何发展,美国竟会成为在太平洋的最大势力存在。

如此也就难以想象未来夏威夷的战略地位会有多重要了!

不过纳闷归纳闷,不理解不代表着他不去执行林哲的指示了,不管皇帝陛下为什么对夏威夷这么关注,他要做的就是把夏威夷给拿下来!

至于为什么要拿下夏威夷,那是皇帝陛下所需要考虑的事,身为臣子的他要做的就是把这夏威夷拿下来,为什么要拿下来就不是他所需要考虑的事了。

而且这一次的指令并不是外务部发来的,外务部给他的指令是维护帝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并没有明确的要求。

而来自林哲的电谕却是明确要求取得夏威夷全部或者一部分!

如果自己能够办成这事的话,那么施业志不难想象自己将会获得陛下的重视,以后成为和李博仓这样的外交明星也是指日可待了。

帝国的诸多外交官员里,能够在帝国政坛里闯下偌大名声的外交官并不多,首屈一指的早年负责和英法等国谈判事务,并签订1858年上海条约的宋关前,现在他已经是帝国外务部大臣了。

宋关前之后,前任驻英公使,过去多年来实际负责处理英法外交事务的现任外务部协办大臣韩庆升。

不过这两个人一个是外务部大臣,一个是外务部协办大臣。如今可以说已经脱离了普通外交官的范畴,踏入了帝国核心权贵的行列,不像如今帝国活跃在全球各地的职业外交官们们那样大多名声不显。

也许宋关前、韩庆升这两个人是那些官员们的向往,但是这两个人到底和大多殖民时代的外交官有所不同。

什么才是殖民时代的外交官?为帝国开疆扩土。一声令下即派军队横扫落后国家,逼迫对方签订一条又一条不平等条约!

他们在驻扎国家里,就等于是殖民地总督一般的存在!

这种人在其他国家里有不少,而在中华帝国的短暂历史里就没几个这样威风凛凛的外交官。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帝国驻日公使李博仓!

这个李博仓乃是帝国诸多外交官里的特例,从来没有那个帝国的外交官能够如此深入地插足当地国家的政治。

当帝国其他外交官基本上都是干着普通外交事务。尤其是驻扎欧洲的一些外交官,平日里都是没什么事可干,大部分时间都是干着传递消息,要么就是参加酒会吹牛打屁的无聊外交生涯。

然而李博仓却是不同,作为帝国驻日全权公使,他一手挑起了日‘本内战,然后还主持了一场针对萨摩藩的战争,前后已经为在日‘本为帝国获得了虾夷地、萨摩藩、江户一共三块的租界。

同时还和德川幕府签订了关于琉球王国的协议,幕府方面承认中华帝国拥有对琉球王国的宗主权。

从来没有那个帝国的外交官能为帝国博取如此庞大的利益,从来没有那个中国人能够和李博仓一样。在日‘本的一举一动,都能深刻影响着日‘本的局势走向。

而对于一个职业外交官而言,还有什么能够比片言只语即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更让人激动的!

在中英萨战争之后,为帝国取得了多块租界,签订了多项对日条约的李博仓一举获封男爵,尽管这是只是最低等的男爵,但是帝国的贵族一共才多少人?满打满算也才一百三十多人而已,最低等的男爵已经是无数将领和官员梦寐以求的爵位了。

李博仓却是凭借着在日‘本的外交功绩踏入了帝国贵族的行列,成为了帝国里仅有的一百三十多名贵族中的其中之一。

可以说,现在的李博仓就是帝国诸多外交官员的偶像。尤其是那些驻外的外交官们,哪一个不是想着能够和李博仓这样能够为帝国谋得巨大的利益,进而获封爵位,成为别人羡慕嫉妒恨的贵族啊!

施业志自然也是期望着能够和李博仓一样闯出偌大名堂来的。可惜的是他来美国担任驻美公使的时间太迟了些。

早几年帝国驻美公使不是他,施业志是在1864年,也就是去年下半年才被任命为驻美公使,而那时候美国内战已经是进入了尾声,根本就没有什么外交事务可以处理。

等计入1865年美国结束内战之后,他这个驻美公使就更加没有什么存在感了。顶多就是处理一些商贸之类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然而现在,夏威夷那边爆发的裕祥号事件却是让他看到了机会,一个可以让他获得高升,甚至获封贵族爵位的机会!

数遍历朝历代,对于一个臣子而言什么功绩最重要?大体上只有两样,分别是拥立之功以及开疆扩土。

为什么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都能获得那么高的爵位?因为他们把这两样都给占全了。

而对于现在的帝国而言,拥立之功是肯定不可能的,要想获得拥立之功,至少得等上几十年林哲死掉以后,然而新皇登基才有这个可能性,然而作为一个年近五十的人来说,那时候他施业志估计都死好多年了。

基本上,不出什么大意外的话,如今帝国政坛里大部分高级官员都是没有希望等到新皇登基的那一天的。

因为林哲还很年轻!

1830年出生的林哲,今年不过三十五岁,而帝国里不管军政里的中高层要员,基本上都以四五十岁这个阶段的人为主,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比较少,至于三十岁以下的基本都是属于重点栽培的储备人才,比如董离这种,而这种人自然就更少了。

不出意外的话,现在大部分的军政要员都会死在林哲的前头!

因此不要博取一个拥立之功来登上高位了。

要想升官发财,嗯,最重要的是获封爵位,最靠谱的还是开疆扩土!

很多人可能以为开疆扩土就一定需要进行大规模战争了,然后在战争里捞取功绩,但是这是对于普通官员以及大部分军方将领来说,而对于外交官,尤其是派遣到外国的外交官,他们却是能够利用各种条件来获得这种战绩。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李博仓了!

如果他施业志把夏威夷作为礼物献给皇帝陛下,恩,虽然这是一个孤悬海外,而且目前看起来没啥用处的群岛,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是开疆扩土啊!

每每想到这里,施业志就恨不得脚下的船只跑的更快一些,这样他才能够早日抵达夏威夷啊!(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三章 千里最强兵力

和后世的随便爆发点什么矛盾,然后不用几分钟就全世界都知道了,随便有一场战争爆发,短短几天里就能够机动数百甚至数千公里抵达战场。…,

现在的消息虽然有着电报的支持,已经是能够极大的缩短信息交流周期,如果是重大事项的话,直接发以一封电报就能够跨越万里。

但这也只限于电报信息的传递了,如果是人员以及物资的运输速度,这速度却是非常缓慢的。

这个时代里,速度最快的自然是军舰了,但是最顶尖的风帆蒸汽混合动力的战舰,其航速也不普遍在十五节以下,少有能够超过十六节的,而且这说的还是最高战速,除非是战斗时候,不然的时候没哪家的舰长会用让蒸汽机保持在高速状态下,那样不用多久这昂贵的蒸汽机就得报废了。

而上述说的还是军舰,如果是民用船只的话那就更低了,施业志乘坐的乃是南洋航运公司的环球航线。

这是一艘风帆蒸汽混合商船,属于客运和货运相互结合的船只,由上海造船厂制造,排水量约为一千七百吨,航速较快,顺风顺水的情况下以风帆为主,蒸汽机动力为辅,无风或者微风的时候则是加大蒸汽机的出力,平均航速要比纯风帆的商船快得多,同时航程又比纯蒸汽动力的商船远。

由于这年代的巴拿马运河尚未开通,美国国内的东西大铁路也没有贯通,因此从中国上海去美国东海岸的纽约还是比较麻烦。不能和数年后东西铁路开通后那样直接从中国沿海横渡太平洋,然后抵达美国西海岸。然后乘坐火车直抵东海岸的纽约。

这个时代的从上海到纽约,就必须坐船。而且坐船的话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上海出发,横跨太平洋后绕道南美洲南端进入大西洋,再一路北上抵达美国东海岸。

还有则是上海出发,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然后绕道非洲南端进入大西洋,再横跨大西洋进入北美。

而不管是那一条航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