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枭雄-第5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两个孩子各自拿着桂花糕吃起来,老李则是走到母亲身边。然后接过了只有一岁多,现在已经睡着的三女儿!
抱着女儿的他走进了房间,自己的妻子正躺在床上。现在的她生下孩子没几天,身子还有些虚弱,看见老李进来了,露出了笑容:“回来了!”
老李嗯了声!
然而上前了两步,看到妻子身旁正在甜睡的小儿子,然后口中还说着:“就回来看看,等下还得回去呢,明天一早老爷要出去!”
身为车夫,老李的工作其实说不上多辛苦。基本上就是每天跟着宋朝江出去,把宋朝江送去上班后。他基本就是只能等着宋朝江下班,又或者是中途出去。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和其他的车夫们闲聊。
不过虽说不算多辛苦,但是有一点却是不怎么好,那就是必须是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宋朝江不管什么时候出去,他都得跟着,有时候宋朝江不出去,但是夫人要出去的话,他也得驾着马车接送。
所以大多时候,他还是会睡在宋家,只是得空了就会回家看一看,看完了就走。
看着小儿子在甜睡,老李先是把三女儿也放在床上,然后在口袋里掏出了一小叠纸币,这些纸币里清一色的纸币。
帝国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中,虽然有一圆、五角、一角以及分币、厘币,不过日常使用中,那些五角和一圆的纸币还是很少用到,因为价值太大,很多农村地区的贫寒之家,积攒一年也积攒不了几圆钱。
城市里的各种务工人员,除了各种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外,普通的中下层工人的周薪也是只有一两圆而已,有的甚至更少。
如此也就造成了一种情况,那就是一圆的纸币使用的非常少,大量使用的是一角或两角的纸币,然后则是一分、两分的纸币。
那些一圆的纸币,一般都是用来进行大额的商业交易。
“这是这周的工钱!”老李这周的薪资交给妻子,这一小叠一角纸币加起来是三圆整,六张五角的纸币。
老李的周新在生活在上海的一大群外来务工人员来说,算是中等了。
这年头在上海,普通缫丝厂的普通女工,周新一圆都不到,一些体力劳动者,比如码头上的工人之类的也不高,大约也就一圆多的周薪。这个时代,对于身无一长之技的普通劳动力而言,是非常残酷的,他们往往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养家糊口都很困难。
不过一些技术人员以及通文识字的人来说,收入要好得多,那些工厂里一个最普通的低等技术人员,其周薪往往也能够达到三四圆以上。
老李虽然只是一个车夫,听上去不咋地,但实际上也算是一个有着技术的人,这驾驶马车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年轻人想要去学都很难找到什么途径,这年头的马车车夫,比后世的司级大体上要稀缺一些。
此外,老李除了车夫外,还在宋家兼职了马夫以及园丁的工作,平日里也要帮忙做一些其他事。
可谓是身兼多职,这薪水自然也就要比普通雇工高一些,他的周新是三圆,相当于一个月差不多十二圆。
只不过这个薪水要养活他这一家子还是非常勉强,母亲、妻子和四个孩子,光光是吃就不是个小数目,所以平日里他的母亲则是专门带这几个孩子,他妻子则是帮成衣铺里刺绣,缝缝补补,虽然所得不多,但是也能略微补贴一二。
只是现在他妻子还要做月子,这缝补自然是要暂时停下来,而家里又多了一张嘴,如果不是这两年略微积攒了些钱,怕是这几个月要很难熬。
不过这几个月虽然能够凭借积蓄度过,但是老李却是知道,距离自己要买一栋房子的目标,怕是要更遥远了。
老李当初带着一家老小来上海的时候,虽然是投靠老乡,并顺利在宋家找到了工作安顿了下来,不过却是买不起上海的房子,哪怕是最便宜的那些房子,现在只能是租住了一间小平房。
来上海三年了,老李做梦都想着买上一套房子,免的以后一家老小流落街头。
但是现实却是无情的击碎了他的梦想,三年了,他依旧没能存下哪怕只够买一个厕所的钱。
上海虽然说是当代帝国最发达,最具备商业火力,同时也是让人拥有最多机会的城市,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对所有人都友好的城市。
那些有才华,敢拼搏的人很容易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但是对于一些普通人来说,虽然看似拿到的薪资比在农村老家搞的多,但实际上依旧挣扎在温饱线上。
在十九世纪里,大名鼎鼎的工业革命的主要作用并不是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而是让一个国家更加的强盛。
而国家强大与否,和它的人民生活水平高低并没有直接联系。
当代强大如英国,它的绝大部分普通百姓依旧生活在非常低的水平之下,十九世纪里的伦敦,有着强大的金融、工业等,同样也有着规模庞大的贫民窑。
上海也同样如此,有着光鲜的外滩大道,有着整天都冒着浓烟的北岸工业区,同时也有着大量低收入人群汇集居住的诸多社区。
这是一个发展的非常畸形的社会!
帝国可以建造庞大的万吨铁甲舰,但是国内依旧有无数的民众吃不饱饭,要解决温饱问题,比打造一支全球第一的舰队还要困难的多。(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九章 筹办新战舰
次日一大早,老李就是早早的起来,先是洗刷了拉车的马,再把马车擦拭的洁净如新,然后才是和其他人一起吃了饭,这刚放下饭碗,墙边的铃声就是响了起来,看了眼,那正是叫车的铃。()
所以老李很快就是驾着马车绕道了大门前!
不多一会,就看见了宋朝江驾着一个皮质的公文包大步而出,上了车后宋朝江道:“走把!”
上海造船厂规模庞大,员工众多,而且受限于历史因素,上海造船厂的厂区分有两个,一个是位于苏州河北岸的主厂区,这也是上海造船厂的总部所在,第二则是位于淞沪炮台附近的宝山分厂,也有人称之为北岸船坞、宝山船坞。
北岸船坞是目前上海造船厂的主要造船基地,拥有大吨位干船坞四座,中小船坞以及船台也有比较多,除了承建军舰意外,实际上北岸船坞造的最多的还是各类民用船只,该厂基本上包揽了国内远洋货轮、客轮的半数一定订单。
宝山船坞则是出于刚建设阶段,其第一座船坞去年才完工,而且未来的一座船坞也是大吨位,其意图是比较明显,那就是用来建造大吨位的船只,包括万吨铁甲舰以及后续民间的大吨位船只。
不管是主厂区还是宝山分厂,都是规模庞大,占地广阔!
宋朝江的马车一路北上,过了苏州河大桥后,一路继续沿着江边的道路走,穿过大半个北岸工业区后,才是进入了上海造船厂的厂区范围。
进入厂区后,宋朝江先到办公室里,召见了自己的几个下属,现在新式战舰即将开始建造,而宋朝江作为项目总经理,需要做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
上午见人,开会。等到了下午时候,宋朝江就是亲自带着人前往二号船坞进行视察,主要是了解船坞扩建以后的事务,还有一些新增的大型设备等。
紧接着,他直接离开了厂区,然后去了趟江南矿务公司。
江南矿务公司的总部并不是设立在南京或者当涂,而是就在外滩大道。在那里拥有一栋五层高的砖石建筑大楼,隔壁左手边就是皇家银行的上海分行。右手边就是信德洋行的新总部。
而附近这一段外滩大道,密密麻麻集中了二三十家大型企业以及政府的行政机构,凡是国内叫得上名号的大型企业,其总是总部一般都在这里,即便总部不在这里,但是在这里也肯定有一个最重要的分支机构。
这一段区区一两千米长的外滩大道,以原英租界为核心向两边延伸,汇集了当代帝国的大部分致命企业。
和上海造船厂的总部设立在北岸工业区不同,江南矿务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矿务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都拥有大大小小的矿山,所以要选择公司总部,没有哪里比上海更适合的了。
宋朝江来江南矿务公司,自然不是因为江南矿务公司的总部大楼是在自己回家的路上,所以才会顺道过来,他这一次来可是带有非常针对性的目标,主要是来找江南矿务公司的煤铁部门的人商谈造船用铁、钢的事。
造船所用的锻铁和钢材不仅仅数量多。而且对质量要求比较高,那些小作坊里出产的钢铁根本不能用,现在国内出产质量最好的钢铁,自然是江南矿务公司的产品。
不过现在江南矿务公司的钢铁产量也是有限的,由于是原钢产量就那么几万吨,而全国上下等着钢材用的地方多了去。
如果新式战舰在建造过程中。因为钢铁短缺而被迫停工的话,可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所以这一次宋朝江是专门过来找几个江南矿务公司的高官聊一聊,让他们尽可能的保障新式战舰的钢铁需求。
“这锻铁嘛好说,我们的锻铁产量是越来越多,虽然也有其他订单压着,但是挤一挤。还是能够给你们挤出来的!”和宋朝江说话的是江南矿务公司钢铁销售部的副经理,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了。
“不过钢材嘛,这怕是有些麻烦,你也知道,现在不仅仅是我们江南公司,国内的其他几家公司所产的原钢也是没有多少,全国加起来才那么几万吨,而现在用钢的企业也多,到时候怕是有些困难!”
宋朝江心里暗道,这不废话,要是不困难的话,我至于亲自找过来和你谈嘛!
帝国国内的原钢产量不高,嗯,准确的说应该是全球范围内,原钢的产量都不高,强大如英国,一年也才几十万吨的原钢产量而已,除了英国以外,其他国家基本都是十万吨以下。
而钢材的好处是大家都知道的,谁都想用!
现在帝国用到钢材的地方主要还是国防工业和机械制造,在军舰、火炮甚至步枪上,都能够看见钢材的身影,除了这些外,还有机械制造业,比如某些机器是需要高强度的零部件,在锻铁无法应对的时候,只能用钢材。
需求量众多,而现在的刚才产量又少,造成价格昂贵就不说了,而且很多时候想用都用不上!
而且现在使用钢材的大多都和军工有关,上海造船厂制造的军舰是拖不得,但是人家皇家武器公司生产的火炮和枪支等武器也是一样不能拖啊!
面对这种情况,江南矿务公司一方面是身为皇室企业,有着不可推卸的政治任务,另外一方面也是受到利润的推动,要知道现在钢材价格那么贵,能够生产出更多的钢材就代表着更多的利润啊。
所以这几年江南矿务公司一直在试图引进或者自主改进技术,以扩大钢材的产量。比如说直接一直都在试验并研究碱性平炉炼钢法,只不过人家法国人不肯出售技术专利,江南矿务公司只能是自己进行试验,不断的进行尝试然后找出最优的办法。
虽然目前的试验还没有全部完成,但是野心勃勃的江南矿务公司已经是打算在当涂投资建设一座大规模的厂区,并且预计采用碱性平炉炼钢法,如果能够顺利投产,不仅仅可以让江南矿务公司获得大量的利润,同时也会让帝国的原钢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解决目前钢材短缺的问题。
然而这都是以后的事,现在嘛,帝国的原钢产量还比较低,所以宋朝江要想获得稳定的钢材供应,还是要花不少心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