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乡平八郎笑道:“旅顺港有炮台,他们有来无回,别的适合登陆的地方,我们已经布设了水雷,他们敢来,就把他们炸进海底!”
北京舰本来打算让琉球第一师在金州湾登陆,登陆之后,先取大连,再取旅顺,不过它们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因为他们担心金州湾的海域,已经被日军布设了水雷。
北京舰于是决定,趁着把日军军舰引出旅顺的机会,派出反潜机,在金州湾展开扫雷行动。
一架反潜机和两架直升机离开北京舰,向着金州湾的海域进发,他们的目标是,侦察并摧毁金州湾的附近海域的水雷。
直升机和反潜机构成了一个海上扫雷组,反潜机是由小型客机改装的,载重量在十五吨左右,所以可以在机身上搭载大功率的水声探测装备和磁探测装备,还有大型的数据处理设备。
当反潜机发现水雷之后,就把位置信息传给直升机,直升机飞过去,进行更加精确的定位,并用深水火箭弹将水雷摧毁。反潜机很快就发现了水雷的踪迹,日军布设的水雷都是锚雷,这种雷自带浮具,用锚固定在一定的水深位置,这个时代的水雷,没有经过消磁技术的处理,所以自身的磁信号比较大,在反潜机电磁探测器之下无可遁形。
直升机飞临海面,投掷了声呐浮标,声波在水中可以远距离地传播,而电磁波的能量进入水中之后很快就耗散了,所以水下探测设备都是以声波来进行探测的,它的主体由一系列传声器组成,传声器能够把水声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人根据电信号对水下状况进行判断。声呐浮标是主动式的水声探测设备,它在内部电池的供能下,能够发出声波,然后接收回波,从而判断出水下的情况。
我国最新生产的这型声呐浮标,采用了驻极体式电容传声器,这种传声器不需要高达二百伏的电压,所以声呐浮标可以工作更长的时间。
传声器接收到的信号是杂乱无章的,风推动海浪的声音,鱼群游动的声音,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和筛选,终于锁定了第一枚水雷的方位,直升机向着水雷的位置飞去,直升机向着水雷的位置发射了一枚深水火箭弹,由于探测到水雷的深度是八米,所以火箭弹在入水之后,在八米深的位置爆炸,爆炸推动着水流,形成的巨大水压一瞬间撕裂了水雷的外壳。
这个时代的水雷采用的大多是触发引信,所以没有被引爆,而是被打散了,浮筒进了水,锚链被炸断,深深地沉入了海底。
随后直升机又如法炮制,很快在登陆水域,清理了三十枚水雷,而这些,被北京舰诱离旅顺的日军舰队,还一无所知。
北京舰一会儿加速,一会儿减速,始终在日军军舰的射程之外,每当东乡平八郎下定决心不再追赶的时候,北京舰就会减速,让他以为,神秘船不行了,刚刚的加速只不过是回光返照,就这样,日本军舰竟被诱离旅顺港一百多海里。
借着这个时间,邓世昌率领琉球第一舰队,从金州湾开出的水路进抵岸边,十艘由货轮改造的运输船,借着涨潮在海岸登陆,直扑大连。
古往今来的登陆作战,登陆方没有不掌握制海权的,所以日军根本没有想到清军真的敢登陆,大连守军在见到清军的时候,还以为是自己的部队!
琉球第一师拿下了大连之后,又顺势拿下了金州,兵分两路,向旅顺扑来。
而旅顺的日军,还茫然无知。
第242章三百公里强行军
旅顺留下的日军,大多都是守卫炮台的炮兵,真正有战斗力的步兵不超过一个中队,而他们,还完全不知道琉球第一师登陆的消息,琉球第一师的高层骨干都是海军陆战队的成员,在他们的指挥下,第一师沿着驿道扑奔旅顺。
驿道上的最重要的防御据点就是二龙山炮台和松树山炮台,等到日军步兵中队仓皇赶到的时候,发现这两座炮台已经被第一师占领了。
进退维谷的日军很快和第一师的士兵展开了遭遇战,他们装备上的劣势很快就凸显了出来,第一师士兵装备的是林远组织科学家研制的半自动步枪,这种步枪带有一个装弹二十发的弹匣,打完一颗子弹之后,火药气体自动完成开闩,抽壳,上膛,闭锁等一系列动作,再扣下扳机的时候,就可以打出下一发子弹了。
在射速上日军就落后了一大截,日军引以为傲的射击准度也没挽回多少颓势,因为第一师的士兵射击技术也很高。
第一师更大的优势是火炮,他们不仅装备了一百八十门迫击炮,还有二十门舢板炮,所谓的舢板炮,就是普通的榴弹炮,它们是放在军舰上的,当士兵登陆的时候,这些炮就给士兵们使用,于是就又给它起了一个新名字。
这些炮原来都在日本军舰上,全是德制的75毫米榴弹炮,装在炮车上,可以由马拉着行军,在第一师的强大火力之下,一个中队的鬼子很快就灰飞烟灭了。
旅顺城中也没有多少守军,所以很快就被攻占了。旅顺港被西方人称为“远东的直布罗陀”,地理位置之精妙让无数人向往,在林远的时代,新中国成立以后,苏联人甚至想要长期占据旅顺港,这里最绝妙的地方,莫过于它的港口是被陆地包围的,只有一条水路可供进出,敌舰想从外面打进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清廷在面对外海的陆地上,修筑了馒头山炮台,黄金山炮台等防御工事,都是永久性工事,十分坚固,装备的都是克虏伯公司或阿姆斯特郎公司的大口径岸防重炮,日军的守军有很大一部分是守在这里的。
可惜的是,这些重炮不能调头,所以第一师从山下向山上进攻的时候,它们一丁点用处都没有!
第一师是在四月七日早上六点登陆,等到晚上七点的时候,旅顺城区,旅顺港外侧炮台,已经基本上被他们占领。
此时,追踪北京舰几百海里的日军舰队终于返航了,它们还不知道旅顺已经被占领的消息,等到它们行驶到距离入港水道十公里的时候,第一师开炮了!
根据军舰外形,旗帜判断敌我,是观察员们的必修课,东乡平八郎见到海岸炮台居然在向自己开炮,气得跳脚大骂,急忙命令手下给炮台发旗语,可是没有人回复,倒是参谋长鲛岛员规反应了过来,旅顺被清军夺了!
东乡平八郎简直无法相信这个事实,居然能在没有海军舰队掩护的条件下,鬼使神差地突破了布满水雷的防线,占领了旅顺港!
不相信归不相信,他们也只好先返回仁川港。
就在晚上七点的时候,一喜一忧两条消息同时到了林远那里,喜的自然是琉球第一师顺利登陆,忧的却是,刘坤一部防守的浑河北岸全线失守,五千多辽阳守军向章义站扑来;更让林远担忧的消息接踵而至,八千多旅顺守军在辽河口登陆,直扑盘锦。
现在辽东半岛上的局势就是:大山岩被林远围着,林远的后路有辽阳和旅顺的日军援军,这两个地方的援军又被琉球第一师抄了后路!
林远知道他新组建的第一旅是挡不住辽阳援军的,现在战局的关键就在刚刚登陆的第一师身上。
如果第一师迅速赶到战场,就能包围辽阳和旅顺的援军,到时候这两支部队只有全军覆没的下场。
但是第一师如今在旅顺,从旅顺到辽阳,有三百公里,他们需要在多长时间内赶到呢?
林远默默地算了一下,昌图方向的日军最快也得在十天之后才能发起攻击;辽阳援军在第一旅的迟滞阻击下,会在三天之后占领章义站;旅顺援军沿着辽河而上,会在五天之后占领盘锦,不管日军是占领盘锦还是章义站,都会切断自己的铁路运输线,此时在沈阳外围的清军,粮草和弹药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可以坚持高强度的战斗两天。
那么第一师需在五天之内,赶到辽阳援军的位置。
林远给琉球第一师下达了作战命令:在四天之内,赶到辽阳。
四天行军三百公里,平均每天七十五公里,这个强度已经很大了,不过第一师的指挥官却不满足于这样的速度,他的命令是:三天,赶到辽阳。
每天强行军一百公里,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可是第一师的指挥官就敢下这样的命令,因为琉球战士的身体素质,实在是太强了。
在招兵的检测中,三千米长跑,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琉球青年,有百分之四十的人跑进了十二分半,这个数据是很惊人的,要知道,林远那个时代的解放军新兵的三千米优秀标准是十二分四十秒,优秀率远远达不到百分之四十。琉球人很多都是以打渔为生,很多孩子一生下来,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吃奶,第二件就是游泳,游泳对于人的肺活量提升很大,长跑速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肺活量,而且这些青年人从十来岁就跟着大人出海捕鱼,琉球人的渔船都是风帆动力的,拉帆收帆,摇橹划桨,撒网收网都是体力活,所以琉球青年的肌肉力量也很强。
所以这些人几乎个个都是长跑高手,强行军的时候,一切轻装,只携带步枪,子弹,水和棉被,这些人不习惯东北寒冷的气候,如果没有棉被的话,根本没法宿营。
他们还有一点优势,那就是他们不用携带太多的子弹,枪的口径就是按照日军步枪设计的,他们可以随时捡日军的子弹。
而他们的舢板炮,更是他们快速机动的一大优势,这种火炮的炮车经过了北京舰的改装,原来炮车的轮子是木头的,外面包上了铁皮,这样的轮子没有减震的效果,马拉着炮车也不敢跑得太快,因为那样的话很有可能震坏炮身上的零件,北京舰把它们全都换成了橡胶的轮子,可以减震,没有橡胶,就暂时把牵引车的备用轮胎拿来用。就在他们疯狂奔跑的时候,第一旅的战士们正在章义站和日军苦战。
第243章别做希特勒
第一旅的士兵在林远的调度下,在章义站的南部,建立防御阵地,阻拦日军,章义站对于林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物资转运都要经过这里。
第一旅是被解放军的特种兵训练出来的,在这支部队身上,继承很多解放军的优良战术传统,土工作业能力就是其一。
所谓的土工作业,简单地讲,就是挖掩体,修工事,利用土和石头来阻拦敌人的进攻,在解放军的战史上,有很多依靠土工作业取胜的战例,比如塔山阻击战,解放军在平缓的地带依靠工事和战壕,硬是挡住了几倍于自己的对手的进攻。
第一旅在接到出发命令之后就知道,这一场阻击战一定要依靠土工作业,因为章义站外围都是平地,没有利于防御的地形。
困难接踵而至,他们根本没有铲子,第一旅的二千多人,每个人一把铲子,那就是二千多把,这么短的时间,到哪里去找?
人民战争的威力这个时候就体现了出来,第一旅在全城筹集铲子,附近的很多农民都把自家的铲子给送来,还有铁匠铺,主动给战士们打造铲子。铲子是不能用铸铁做的,因为铸铁太脆,碰上硬石头就坏了,所以需要用韧性较好钢来做。
不过第一旅却发现,铁匠铺炼钢的方法还是炒钢法,这种方法,在二千年前的汉代就有了,就是在铁矿石烧成铁液之后,反复地搅拌,让空气中的氧气和铁液中的碳元素反应,从而降低其中的碳元素含量,然后就得到了钢,方法是好,不过就是太慢了。
还是林远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炼成铸铁之后,加热到很高的温度,然后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