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1625-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一路走去,并没有什么机关暗器,大约走了一里左右的地道,前面豁然开朗,四人远远看到了地道口,那边的口子并没有封闭,透出亮堂堂的天光来。
地道口居然还有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似乎在等着四人,张逸尘将手放在绣春刀柄上,慢吞吞地走了过去。
地道口的人轻轻地揖了一揖,道:“表叔等你们很久了,请跟我来”这个人是刘峻崎,不过郑晓路等人并不吃惊,既然已经猜到了那个人没死,那么在这里看到刘峻崎就没什么好奇怪的。
四人跟着刘峻崎向前走,只见入眼是一个小小的宅子,依着成都北边的府河而建,地道口居然就开在后院里。这个宅子的四面都建着高大的围墙,看不到墙上有门,看来地道是唯一的出入口。
不过郑晓路不傻,他能猜到这个宅子的出入口起码有四五个,只不过人家只想让自己知道地道口这一个,或者说,邵捷春只知道地道口这一个。
宅子中间,有一座小小的两层小木楼,木楼前有一个小院子,一个老人正坐在院子里的一张石桌边,桌上有几只茶杯,一个小巧的茶壶,这老人约摸七十岁高龄了,已垂垂老矣,但面相清矍,目光逼人,虽然有文人气息,但一身杀伐透出不怒自威,不是朱燮元又是谁?
见到郑晓路带着人来了,朱燮元抬手笑道:“来了,终于来了,快来坐。”
郑晓路苦笑一声,走了过去,只见石桌边还有几张石凳,郑晓路毫不客气地坐了一张,然后苦笑道:“来让我把整件事梳理一下吧。”
朱燮元笑而不语。
郑晓路道:“成都城破那天,你跑到塔子山的宝塔,故意等着我赶来。然后当着我的面放一把火,乘着火光烟雾冲天的时候回到塔里,刘峻崎也在那时冲入塔中,然后你们从容地打开地道,跑到这里来”
朱燮元笑道:“大至上就是这样了”
郑晓路郁闷道:“何必非要等我来,把我戏耍一番?你直接跑掉不就好?”朱燮元嘿嘿笑道:“那可不行,若是你没来我就放火,事后你多半会找我的尸体,这个地道口就藏不住了,我当着你的面自残,才不用怕你找进来。”
郑晓路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朱燮元对人心的把握真是精细入微,他又问道:“既然你后来又要帮我,何不当天就投入我军,非要转这么多弯弯拐拐,利用邵捷春和关峻的名字。”
朱燮元眨了眨眼,笑道:“我怎么知道你是真好人还是假好人,总得观察一下你对待百姓的态度,对待降将降卒的态度才能下决定,如果你是个卸磨杀驴的人,当时就入了阎王军,我岂不是很危险?”
“这地道……你准备了多少年了?”郑晓路不服气地问道:“难道是专门挖来准备对付我的?”
“那倒不是。”朱燮元笑道:“地道是当初奢崇明反叛,兵围成都时挖的。但是我用两千兵力就守住了成都城,所以这个地道一直没派上用场,没想到啊……当年用两千兵力就能守住的坚城,我用了四万人还是没守住……民心的力量,真是无穷无尽。”
郑晓路汗道:“你把我耍得够惨,我以为你死了,结果你坐在这里喝茶。”
“也不全是喝茶。”朱燮元从怀里摸出一大堆纸片,散放在桌上,只见这些纸片上写着:“建虏、朝廷、闯军、三十六营、郑芝龙、荷兰人、刘香……”天下大势,全在这些小小的纸片上记了一笔。
朱燮元笑道:“看看这些碎纸片,我哪有心情喝什么茶”
郑晓路道:“我有很多问题要问你。”
“哦,哪些问题?”朱燮元眨了眨眼,笑道:“有些问题我不会回答”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肯帮我?”郑晓路道。
朱燮元想了想,道:“不为你,为民”
郑晓路似乎早知道朱燮元的答案,立即接着问题道:“第二个问题,你不是忠于朝廷么?帮我岂不是造反?”
朱燮元长叹一声:“新朝换旧朝,世代更迭,只要傻瓜才会以为大明朝千秋万世,若真是那样,元朝怎么可能灭,明朝怎么可能生?”他从众多的纸片里找了一会儿,抓出几张纸片,上面写着:“信贷所、加工厂、银行、邮局……”
朱燮元将这几张纸片轻轻地一挥,道:“看了这些东西,我感觉现在是朝代更迭的时候了。”
“第三个问题,你明明在帮我了,为什么引贼出川之计里还在想着放官兵一马?”
“因为,还不到时候。”朱燮元又抓起一张纸片,轻轻地扔到郑晓路的面前,只见上面写着两个字“建虏”,他认真地道:“靠着你那几千把新式火铳,还敌不过建虏,现在就拆官兵的台,为时过早。”
说着朱燮元又捞出一张纸片,上面写着:“佛郎机人”,他笑道:“这东西,你那点人也搞不定。”
又捞出一张纸片“三十六营”,笑道:“这东西,你那点人也搞不定”
朱燮元双手一撒,笑道:“看,你还有很多东西搞不定,这时候动了官兵,你猜结果会怎样?”
郑晓路闷哼了一声,道:“所以你出主意让我废除军户制度,帮助我扩大实力?”
“没错,你现在需要的不是东征西战,而是拼命壮大实力。”朱燮元在一堆纸片里又捞呀捞地,摸到一张“来复枪”,然后道:“这东西,你起码得有五万把。否则你夺下了这天下,也没资格守得住它。”
郑晓路沉声道:“我五千来复枪兵可敌五万乌合之众。”
朱燮元摇了摇头道:“我五万乌合之众可分二十路,分取你四十个城镇,看你五千兵怎么守”
郑晓路的脸色变了一变。
朱燮元笑道:“打仗并不是你五万人,我五千人摆在一起,然后喊一起开打就开打的。你的来复枪兵集群之后虽然厉害,但是以少打多,终究在战略上要输一筹。尤其是防守可不比得进攻,进攻可以集中兵力攻取一点,但防守却得面面俱到,十分困难,若是兵力太少,是无法守得住天下的。”
郑晓路定了定神,笑道:“其实我胸中自有一篇锦绣山河,只等时机一到,一飞冲天。”
朱燮元眨了眨眼,道:“我觉得,你那什么山河,我能猜到。”
“哦?”郑晓路笑道:“那咱们都写在纸片上,然后印证一下吧。”
朱燮元拿出两只笔来,又拿出两张纸片,一人一片,各自在纸上写了起来,等到两张纸片都写好,两人将各自写的纸片拿出来放在一起。
只见两人写的都是同一句话:“美周郎雄图二分。”
“哈哈,你果然能猜到。”郑晓路大笑道:“出山吧,别呆在这小屋子里了,出来帮我。”
朱燮元轻轻一笑,算是同意了。
旁边的刘峻崎完全没看明白,忍不住问道:“表叔,什么叫美周郎雄图二分?”
朱燮元瞪了刘峻崎一眼,然后叹道:“你这孩子,跟着我学了这么多年,真不知道学了些啥东西。当年诸葛亮有三分天下之计,但其实美周郎也有一个雄图二分之计,只不过周瑜死得早,这个战略目标没有实现罢了,你好好想想就明白了”
……
朱燮元出山,就任为阎王军的军师。
当他出现在巡抚衙门时,除了邵捷春之外,别的朝廷降官吓得全身一激凌,尤其是张子元见了朱燮元,就如同老鼠见了猫,有多快跑得多快。
哎呀我的妈,妖怪复活了,张子元一边惨叫着,一边飞也似地跑回家去,许多天都不敢出来见人。
徐申懋、刘可训等人看到朱燮元,更是吓得不轻,他们常年累月在朱燮元的帐下听令,当然知道朱燮元的厉害。此时见他全须全尾地钻了出来,一转眼又身居高位,这才不得不感叹姜还是老的辣。
不论是阎王军将领还是朝廷降官,对于朱燮元当军师这件事,都没有一丝异议,谁不知道他人老成精,心计无双,若是和他唱反调,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当年诸葛亮出山给刘皇叔当军师,关羽和张飞老大不服气,但这事到了朱燮元这里,却顺水成舟,毫无问题……X!~!
..
第三十九章 苦恼的崇祯皇帝
第三十九章 苦恼的崇祯皇帝
崇祯五年,四川大定,民生安稳然而整个天下,却打得一塌糊涂,没一块儿安静地方。Www!
转眼崇祯五年就要走到尽头,秋高气爽,但人不爽。
北京城里,二十几岁就双鬓已白的崇祯皇帝显得越发地苍老,大明朝这块儿烂摊子,他穷其心力,也快要收拾不下来了。然而他是极要面子的人,绝不能容许明廷向任何一方势力妥协。
此时崇祯皇帝端坐在龙椅上,拿着一叠厚厚的资料仔细看着。
崇祯五年正月三日,叛将孔有德攻陷登州城,杀官吏绅民几尽。逮捕巡抚孙元化及监军道王征,知府吴维城,同知贾名杰,蓬莱知县秦世英等。后孙元化被放归,治为死罪,七月弃市。
崇祯五年六月初六日,黄河于孟津决口。黄河已多次决口,军民商户死伤无数。百姓转徙,到处丐食,无路可走,乃聚而造反。
崇祯五年九月,农民军罗汝才、张献忠等聚集山西,分四路出击。连续攻克大宁、隰州、泽州、寿阳诸州县。崇祯乃令宣大总督张宗衡驻平阳,巡抚许鼎臣驻汾州,分地守御。九月十四日,原本在陕西的李自成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出现在河南,攻陷修武县,杀知县刘凤翔。
崇祯五年九月初二日,海盗刘香连攻闽、广沿海郡邑。广州都司许当辰剿击刘香,战死。熊文灿升授总督两广事务,议诏抚刘香,刘香佯许之,参政洪云蒸与副使康承祖、参将夏之本,张一杰入得香舟宣谕,俱被刘香俘获后杀死。
崇祯皇帝看着这些资料,一个脑袋两个大,满脸疲惫地向着大殿里的文武百官道:“辽东战事吃紧,叛将孔有德与东虏勾结,闹得鸡犬不宁。陕西和山西遍地是贼,八面开花。江南海盗都快打进总督衙门了。四川……嘿,四川现在不知道还是不是我朝廷的领地。众卿家,我倒想问问,还有什么情况能比现在还糟糕?”
堂下转出御史张宸,奏道:“皇上,陕西和山西的贼情,据微臣以为,关键问题还是官兵统属不一,号令不齐造成的。臣听闻年初我天兵实驰驱贼入川之计时,总兵曹文诏、艾万年、邓玘、王承恩、杨嘉谟、左良玉等人,都各自为战,不服统一调派。以至于贼兵乱窜,无法一战定乾坤。”
崇祯听得一阵头晕,挥了挥手道:“说重点”
御史张宸赶紧道:“臣以为,陕西总兵曹文诏剿贼有功,又素有威望,可令其节制山陕诸将统一作战,方可顺利剿灭贼军。以免号令不一,诸军各自为战。”
崇祯歪着头想了想,似乎有点道理,于是道:“准奏”
陕西和山西的事暂时交给曹文诏去折腾,崇祯又道:“辽东又如何?孔有德这厮无法无天,难道就没人能治他?”
一文官出列道:“孔有德虽然叛乱,但不失为一员良将,手下兵精将猛,微臣以为对孔有德宜抚不宜剿,应遣天使前往登州,好言好语劝其重归朝廷,也可借他之手对抗东虏。”
他这话一出,堂下跳出一大将,正是卢象升,怒骂道:“都是尔等误事,招抚招抚,招抚来招抚去,不但招不了,反而贻误战机。我这里有莱州守将徐从治、谢琏的联名上书,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