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杀破唐-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归芝生年纪虽大,身份却只是一名卫士,论制只能配坐河北马,他嫌河北马太次,死活不肯要,逼着苏卿花大价钱从徐州给他买了匹西域马才罢休。
李茂望了眼他手中那口造型古怪、重量轻的有些夸张的大刀,心里只剩苦笑了。
大军出征之日,李茂心里七上八下,他从未指挥过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种挥手千军万马出动的感觉,既让他兴奋又倍感紧张。
毛太公一眼就看穿了李茂心底的不自信,嘿然冷笑道:“怕个瓜嘛,上阵杀敌最简单不过了,只要你小子够种,俺保管你有胜无败。”青墨咳嗽了一声,道:“太公,你嘴巴尊重点,三军将士面前你让主将没面子,主将就要让你没脑袋。”
青墨对毛太公早就看不惯了,不过他挺怵这老小子,此番壮着胆子当面呵斥毛太公,心里却是直敲鼓,业已做好了挨打受骂的准备,孰料毛太公却是哈哈大笑,拱手抱拳向李茂赔礼道:“是俺失礼了,请将军恕罪。”老儿主动认错,这还是第一次,李茂忙道:“无妨。”
盘踞在孤山镇和郓州之间的成气候的匪盗有五处,分别是盘踞在成武县境内油达山上的朱麻子,濮州雷泽县境内叶硕渡的祝九和大小埔山的裴家兄弟,范县境内郭家庄的郭良和金猴关的李忠。其中金猴关的李忠原是军中卑将,因为缉捕盗贼不力,被上官责打,心怀不忿,这才夺了金猴关为寇。
李茂与诸将商议道:“李忠此人可以争取,将他稳住,即可牵制郭家庄,则五股贼寇已去其二,油达山的朱麻子是个杀猪匠,有勇无谋,宜出奇兵摸上山捆了他,叶硕渡、大小埔山都是硬仗,诸将要做好啃硬骨头的准备。”
李茂说完,副使张琦出班来,黑着脸道:“宣主将令:前锋右十将殷著听令,命尔挑选三十名壮士,备齐刀弓绳索,今日出发,三内日捆朱麻子来见,违令及迟误者斩。”殷著出班应诺,接了令签。
殷著昔日在军院议事厅被李茂踢断了两根肋骨,一直在家养伤,没有机会参与尚何来的叛乱,事后他又悔又怕,以为李茂必不肯用他,准备随段赢崖去郓州做寓公,不想李茂并不计较以前的过节,而是亲自登门请他出山相助,并破格提拔他为右十将。殷著由一个子将而直接升任主将,感激涕零,他本是个直肠汉子,李茂如此待他,他便存了以死报效之心,此番出征,他主动请缨担当开路先锋。
“左营统军李昹听命,你部斜出中军东南四十里,与中军建构犄角之势,掩护后方辎重。遇敌以退敌为主,无令不得擅自追击。违令及迟误者斩!”
“右营主将陈万春听命,你部于今日午后未时前出高庄,经泥石河古道,向东北迂回,明日占领金庄,警戒叶硕渡方向。违令及迟误者斩!”
“营造将陈兰、水军薛老将听令,命你二人十八日前将指定粮草运送至指定地点与行营军料院交割。令及迟误者斩!“
李昹、陈万春、陈兰、薛老将等人皆出班领命。张琦宣布完李茂的部署,又有都虞侯李英昙重申奖惩,最后李茂发言总结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以民脂民膏供养尔等,目下就是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除害之时。我辈将士应当奋勇杀敌,上报君王长官赏拔之恩,下酬黎民百姓供养之情,效死疆场,马革裹尸。”又道:“我辈将士生于卑贱,不在疆场上觅功勋,何得封妻荫子,光耀门楣?与其一世碌碌无为,哪如趁此良机建一番功勋,干一番事业?今日你我同舟共济,共赴艰难,明日凯歌高唱,同享荣华富贵!”
升厅命将前,李茂已将各处望白探听到的军情综合分析后,向诸将吹了风,此番剿匪任务繁重,但难度并不算大,匪徒人数众多,却互不统属,多是乌合之众,只要官军意志坚定,稳扎稳打,取胜大有希望。
这番演说很有些鼓动性,诸将情绪高涨,散厅之后不待催促,便各自领命出营,这是李茂亲自主持的第一次军事会议,为此他足足筹备了三天。在策略部署上他深入地征求了参军郑孝章的意见,青墨说的不错,郑孝章的确有大将之才,虽然所言之物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却常能给李茂以有益的启发,李茂断定只要稍加磨练,郑孝章定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站在望楼上目送各军依次出营,李茂的心宁定了一些,从前期侦察情况来看,对手的实力并不强大,只要策略对口,稳步推进,取胜大有希望。李昹、陈万春、马和东、陈兰、张琦、夏纯、殷著这些人都是百战老将,指挥这种小规模战役还是可以胜任的,在具体的战斗部署上,李茂尽量尊重他的意见,不以自己是长官就横加干涉,不以自己读了几部兵书就乱指挥。而对李昹、陈万春这些老将来说,李茂肯放手让他们统军,心里虽倍感压力,却也有被赏识和信任的快感。
他们没有听从小人谗言,在背后搞李茂的小动作,李茂这是第一次统帅大军出征,这一点李师古是知道的,孤山镇的仗打的好不好,责任最终要李茂来承担,但以此手段算计李茂难免会是个两败俱伤的下场,打了败仗李茂固然要去郓州领罪,但节度使李师古又岂会重用一个连一群乌合之众都收拾不了将领?
李茂说的对现在他们同坐一条船,是同舟共济,还是内讧翻船,还不是一目了然吗?
第133章 旗开得胜
第一次军事会议结束后,李昹和陈万春对李茂的印象有了一些改变,当初他们以为李茂只是一个头脑灵活,善于巴结上司,敢做官会做官的官油子,这种人可以做高阶军官,却没有真实本领,干事不行,玩人却是把好手。但通过这次军事会议,二人的看法有了一些改变,李茂或许对具体军事部署不太精通,但他对整体军事行动的把握却十分精确到位。
他比所有人都重视战前情报的收集,不仅大量派斥候侦察,还派遣望白混入盗匪盘踞的山寨集镇,就近收集情报,这些望白大部都是孤山镇里的流民地痞,他们熟悉地方的风土人情,走村过乡,目标比军中斥候要小的多,更不容易被敌人识破,他们收集情报的手段多种多样,内容也十分繁杂,所得到的情报更贴近真实,更具有价值。
同时李茂对具体情报的分析也令二人刮目相看,他能从叶硕渡粮价的涨落分析出祝九正在大量囤积粮草,做固守的准备,他能从郭家庄郭良去医馆买跌打药的次数,分析出郭良惧内,在家常挨打。当初李昹和陈万春都认为李茂能得出这些结论是他身边那个脾气古怪的红眼老头出的主意,此后经过试探,他们才弄清那个赤目白发老头其实更擅长的是满嘴跑马,虽然在军中厮混多年,却连最基本的排兵布阵都还懵懂无知。
除这个人外,李茂身边并无一个堪称将才的人,至于参军郑孝章,坊间传言他有大将之才,但实情是此人从未在军旅呆过,更别说统军出征,他的所谓知兵只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夸夸其谈行,真要他参赞计划,他是什么也拿不出。
说到底他跟赤目白发老翁一样都是善打嘴仗的“将才”,由此李昹和陈万春推断李茂现下表现出来的才能是他本人所具备的无疑。
“于将军的眼光果然毒辣,当初怎么就一眼看出他是个将才。”这个发现让李昹兴奋之余,又有些失落,论资历他远胜过李茂,在清海军他的路已经走到了头,正当他为此苦恼不已时,可巧清海军就被郓州收编了,有了淄青十二州这个大舞台,他的人生重新焕发了希望。他自信凭自己的能力将来十之八九还有机会往上走。李茂出任镇扼使,他并不感到奇怪,李茂是赵和德的人,赵和德已被证实是李师古安插在孤山镇的暗桩,孤山镇出了这样的变乱,李师古怎么可能不任用自己信任的人做个过渡?
等三军安定后,李茂的使命就算完成,以他的功劳本该再往上升一级,至少应该调他到更适合的位置上去,毕竟让一个不懂兵的人来统兵不是长久之计。
李茂若走,孤山镇里资历最老的就是他,在于化隆时代,他的立场向来很中性,在尚何来叛乱时他也一直保持中立,李茂杀了尚何来后,他第一时间站出来应和,正是他的力挺李茂才能稳住局势。他做的这些李师古一定是能看到的,否则就不会加自己散都虞侯的头衔,以自己的实力、资历和功劳,在李茂走后接掌孤山镇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是现在,李昹悲哀地发现,李茂原来是个将才,只是缺乏经验和战火的锤炼不被人发觉罢了。果然如此,李师古会不会给他一个锤炼的机会呢,很有可能。这个意外发现就像是一堵高墙忽然遮蔽了李昹满眼的春光,他的前程突然变得一片黑暗。李茂还年轻,有的是大把的时间挥霍在孤山镇,想熬走他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啊。
是冒着两败俱伤的危险在背后使小动作搞走他,还是尽心尽力辅佐,让他立下一桩大功劳,风风光光高升好呢。李昹思索了一夜,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两百俱伤只会让李师古看扁,固然能挤走李茂,但从长久来看对自己也不利。以他现在的锐气爬上去是早晚的事,成人之美,对自己反而更有利。
想通了这一节,他就劝说陈万春:“对付一群乌合之众,若屡战屡败,他固然没面子,你我的老脸也没处放。老兄弟你琢磨琢磨。”陈万春道:“即便是不给他面子,也得给文司马面子。他如今风头正劲,即便吃了败仗,也未必就丢官罢职,我们倒不惧他,文司马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陈万春又道:“咱哥俩好好帮他弄弄,若让郓州那边发现孤山镇还藏着这么一个奇才,他的镇扼使位子就坐不稳了,或者你老兄,或者文司马,总有一个人要出头。”这话正合李昹的心意,他便笑道:“你这话说的在理,有办法双赢,何必要斗个两败俱伤呢。”
……
李茂的判断没错,油达山的朱麻子的确是有勇无谋,他占了油达山顶的天王庙做山寨,驱使庙里的僧人为仆为奴,不仅在大雄宝殿前杀猪宰羊,煮酒烤肉,还逼迫僧人捧酒服侍,与僧众闹的水火不容。
殷著买通僧人,趁着一个飘雨的夜晚,带着三十名健卒悄悄摸上山,做内应的僧人开了后门,引官军直入朱麻子的寝室,将正酣睡中朱麻子逮个正着。见老大被擒,部属一半跪地投诚,一半哄散,为害当地半年之久的悍匪朱麻子一夜之间即灰飞烟灭。
当日李茂建议出奇兵生擒朱麻子时,监军使周弘持保留意见,他认为山上情况不明,贸然动手很有可能打草惊蛇,万一朱麻子跟叶硕渡的打渔郎祝九联起手来,官军想渡河只怕难上加难。监军使职责只在监督军中刑赏兼防遏军队叛乱,对行军布阵本无权干涉,但实际中监军使越俎代庖干涉主将军务的现象屡见不鲜。
李茂和周弘的私交已经超越了一般监军和主将的关系,对周弘的话只当做是朋友的忠告,并不反感。他解释道:“油达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不智取,伤亡必然惨重,头一仗打寒了心,后面的仗就不好打了。”周弘并不懂军事,对李茂的解释也断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只道:“我只是给你提个醒,你觉得好,那咱们就试试看呗。”
旗开得胜,三军备受鼓舞,周弘也就自动闭上了嘴,从某种意义上说主将和监军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主将沙场建功,监军使也有好处可沾。反之主将败阵,监军使也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