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位面不断开拓-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系列无人机弹仓盖打开,每架飞机携带的八枚导弹全部发射出去了。
眼尖的人看到了火光从地面之上朝着天空飞去,他们只听说过有天降落火的存在,却没有想到原来还有火焰可以冲天而去,今天是什么日子,仔细想了想,奥,今天是汤将军祈雨的日子。这其中难道有什么联系么?
炮弹的弹头和导弹的“战斗·部”在飞行到云层之中的时候自动爆开,里面的化学制剂和云层开始发生剧烈的反应。
小水滴碰撞变成了大水滴,冰晶升温变成了水滴,两者混合着,变成了水滴。这就是人工降雨,末世位面的人工降雨技术较之主位面的水平要更高,效果自然也更好。如果就这样结束了也太对不起“末世”这块招牌了。
“轰隆隆~~”午时三刻,一到晴天霹雳划破苍穹。炸雷之响将下面的百姓吓了一跳。
沉闷的雷声告诉他们自己不晒在做梦,瞬间,天地开始变色,风起,云涌。
“啪嗒~啪嗒啪嗒~~啪嗒嗒~~~”好像有什么东西打在了脸上,伸手一摸,是湿的,这是水,这是雨水。
老天爷终于开眼了吗?似乎是得到了讯号,如注的大雨开始倾泻下来,百姓们被打湿了衣服还浑然不觉,他们还沉浸在这神迹之中。
“轰隆隆~~”又是一声落雷,众人才如梦初醒,欢呼起来,疯狂的欢呼起来,在刚刚积洼出来的泥水中蹦跳着,仍由泥水涂的满身都是。
高台上的汤圣贤却没有被雨水打湿,真气将雨水抵挡在身体三寸之外。
这场祈雨“成功”了,虽然从头至尾都是“装神弄鬼”,但求雨的目的达到了,这就足够了,而且汤圣贤也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举双得的事情怎么会不好呢?
不仅仅是临淄这一片下雨,一直向东延伸到北海国、东莱郡。所有被分配了田地的地区都下起了瓢泼大雨,汤圣贤这是一次性将青州上空的水汽全部打了下来,自然是下了个痛快。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今夜注定有人无眠,他们这是高兴的睡不着的。
今夜,青州流火上天、天降暴雨的消息将传递至全国各地。这一切的一切都将给汤圣贤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威高权重者不信,但架不住底层百姓相信啊。向往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底埋下,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发芽了。
这次人工降雨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只是为了让土地重新活过来,汤圣贤加大了降水量,而且云层水汽是会流动的,别的地方的云也会补充过来,而且青州在渤海和黄海的边上,汤圣贤有一万种方法可以搞到水汽,到时候抓两个热带气旋过来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青州将成为人造的鱼米之乡,还有什么比风调雨顺、安宁祥和更吸引农民百姓的吗?没有,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青州的名声而过来。
作为古代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口一直是排在首位的,汤圣贤的土地可以养活足够的人,而这些人将成为汤圣贤逐鹿中原的资本。
不过倒是不知道自己此举有没有引起三国位面神秘力量的关注。这不是说他怕了,而是如果有的话,汤圣贤正好调查一二。
第三百八十二章破关而出
大雨下了一天一夜,直到早上才停歇,所有能找到的耕牛田马都被用上了,实在没有的人力都用上了,汤圣贤的空间里虽然有翻土用的高性能拖拉机,但这种东西也不好拿出来,不过让这些收编的黄巾众干干活也是好的,而且他们也乐意干,要知道这几年的时间他们想干都没的干。
汤圣贤的身影也再次消失在临淄的府衙深院,这次高调了一把,但也是为了解决问题,现在问题解决了,汤圣贤也要开始修行了,当初手下的校尉高虎也被汤圣贤提拔成了将军,代表他主管军务,练兵的一些手法当初在钜鹿的时候汤圣贤就有意识的教给高虎,所以哪怕没有汤圣贤在,四万大军每天还是一样的操练。
“大家说说,这黄巾余孽汤俊一支该怎么平定?”距离汤圣贤八百多公里外的一座宏伟的宫殿中,一个眼睛凹陷的中年黑袍男子对着下面的群臣问道。他面色蜡黄,脸上无光,看着就知道没几年好活了。
“陛下,臣以为该派大军前往青州剿灭,此地黄巾之害一除,徐州黄巾军乃至各地黄巾之乱都能平息。”一个太尉起身说道
“不知爱卿有何良策,在和角贼相斗时我官军伤亡惨重,如今朝廷能够调动的大军数量已经非常不足了。”
“陛下,此次还可依照前例,以官军为主,募兵为辅,召集天下义勇之士,前往剿贼。”
…………
一个多月后,朝廷成立东征大军,拥兵三万,五千官军,两万五千募军,准备一举攻破汤圣贤为首的青州黄巾军势力,但当大军还没出发的时候,凉州之乱已经开始了,羌人,小月氏还有汉朝叛军组织的大军开始在凉州的土地上攻城拔寨,短短几周内,叛军攻克金城郡治允吾,而且叛军的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凉州虽然偏僻,但其距离汉朝都城洛阳并不遥远,此叛乱已经严重影响到洛阳的安危。
所以这次准备许久的出征还未开始便已流产,如此危机的时刻大军还是掌握在手中不发比较稳妥,这一切都在汤圣贤的预料之中,不得不说熟知剧情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优势。
专心修炼的汤圣贤根本就没空管这些,有些事情的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毕竟他再怎么强大,心力也是有限的。天书三卷,说是三卷,但其中道文奥理怎能用三卷竹简就可以概括的了,不得不说这真是仙家手段。
但是这南华老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汤圣贤还是不甚明了,毕竟《三国演义》中留给他的笔墨实在是太少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庄子被认为是道教的始祖之一,唐代被人们敬称为“南华真人”。因此,也有人认为庄子成仙后便是“南华老仙”。
也有说南华老仙是南华山的一个修真老人,主张太平、平等的道家方式,却不愿入世,借助张角来实施“中黄太乙”的道教纲领。但真正的事实谁又知道呢,或许在这三国位面里汤圣贤有可能会和这南华老仙碰上。到时候如何对待还要好好想想,毕竟汤圣贤学了人家的道术。
不得不说汤圣贤在道教上学的东西有些繁杂了,最初修的是茅山道一支,现在修的是黄老道,僵尸邪道也有所涉猎。多道合一,汤圣贤倒是没有修死,要是普通人的话早就应该走火入魔了,系统的存在也是帮了很大的忙,汤圣贤不是没有清气倒灌,逆行岔脉的时候,只不过系统特殊的恢复能力让他可以慢慢恢复过来。
就这么一点一点摸索着前进,汤圣贤已经成长到这样的地步,但是想要前进就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毕竟他手头掌握的茅山道已经失传了,三国能抓的住的大概就是这黄老道了,汤圣贤不是没派无人机前往茅山,但没有什么结果。这个情况就和已经西天取经去的孙猴子重回方寸山,看到的只是蛛网密布的废弃道观。
法不可轻传,也不可轻得。
不过好在咱还有太平天书不是么。
沉下心来修炼的汤圣贤切断了和小哀的联系,此刻他的眼中有的只有大道。
寒来暑往,生生死死,时间转瞬即逝,等到汤圣贤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时间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来到189年年末。
修道无岁月啊,五年的时间,很多的事情都物是人非了,在见识过汤圣贤引发的“神迹”之后,手下的军队自然都是忠心耿耿的,高虎虽然没有大才,但经过汤圣贤的调教,水平也是直线上升,堪比一些历史名将了。
汤圣贤手中的兵力在这五年的时间内也扩充到了五万,有黄巾残余势力来投的,也有从小孩子长大成人的。当然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岁数大的士兵汤圣贤都令其解甲归田了,这一举措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也让很大一部分因为无奈而加入军队的士兵看到了希望,他们生命的尽头将不再只是战死沙场,只要干够年龄就可以分到土地,种出来的粮食,上交的比例也可以下调不少,他们更有奔头了。
汤圣贤的军队也朝着历史上青州兵的模式走了,朝着父子相继、世代为兵的职业化、世兵化方向发展。相关史料显示,青州兵自从初平三年十二月被收编之后,至少存续了二十八年(192…220年)。假如不是世代为兵,这支队伍就不可能维持那么长的时间。汤圣贤闭个小关就是三年五载,闭个大关或许就是十年了,十年的时间可以让三四十岁的壮年军汉直接变成老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才能一直保持军队的强盛。
这五年来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凉州之乱已经到了尾声,朝廷在最后要彻底平定这场战乱的时候后宫失火。汉灵帝驾崩,洛阳爆发了十常侍之乱,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为了一举杀尽宦官,召并州牧董卓带兵入京,董卓还没有赶到,何进已为宦官所诱杀,官僚世族袁绍等又大杀宦官。持续百年的外戚同宦官的斗争至此最终结束。但身拥强兵、骄纵跋扈的董卓也已到京,从此,皇帝被挟制于强臣之手,东汉王朝也就名存实亡了。
原来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不算晚,那场“盛宴”汤圣贤还赶得上。
因为汤圣贤这五年来的低调,所以历史在天道的拨乱反正之下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了,汤圣贤这个变数没有起到变数的作用,实在是太失败了,看看人家穿越者,不管到哪哪个朝代都能搅个天翻地覆,这多牛逼啊。
看来也是时候出去走一走,遛一遛了。
汤圣贤的面容较之五年前没什么变化,只是胡须更加旺盛了些,这让他变得更加的成熟稳重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汤圣贤开始视察自己的领地,自从州牧制度颁发后,大部分州都有了州牧,但汤圣贤显然不是青州牧,虽然没被朝廷承认,但汤圣贤在这里就和土皇帝一样,他就是个没有名号的诸侯。
此时天已经开始落雪,冬小麦的麦苗在雪层中若隐若现,这雪层就像是被子,在给麦苗保暖。身后没有随从,汤圣贤就一个人慢慢的走在临淄的乡间,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纯净的雪了,雪下的那么深下的那么认真,雪花飘落汤圣贤的肩头,而他的思绪也飘出去很远。
在三国位面他已经待了六年了,时间真够长的,他的真实年龄也达到了四十五岁,还真是有些老了,长时间在任务位面度过,这份感觉还真是奇妙呢,只要没死,完结任务之后在该位面消耗的寿命系统都是会补给你的,汤圣贤提前服用生命一号也只是为了保持身体的巅峰状态,虽然寿命能够补回,但是心理上增加的年龄是不会重返年轻的。
因为常开脑洞,汤圣贤的思维到是一点都没中年人的僵化,只是随着位面的不断开拓,他的感触也是越来越多了。在看到这些精彩的同时,留下一些感触也是非常好的。
继续踏雪向前走去,道路两旁种植的冬小麦是汤圣贤特意让小哀培育的,并不是主位面那些动辄亩产七八百公斤的杂交小麦。这年代就算风调雨顺小麦的亩产也只有一百多公斤,直接把杂交小麦拿出来就有些惊世骇俗了,所以经过小哀改良限制的小麦种亩产只有一百五十公斤,这个数字已经可以解决青州所有人的吃饭问题了,甚至还有多余的要囤满粮仓。
此时的青州人民现在已经沉浸在过年的氛围中了,别的州郡百姓有的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情况好点的日子也过的紧巴巴的,哪有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