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科技强国-第6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军在前线储存的大量毒气弹,就是为了以防不测,或者在必要的时候扔到同盟国的头去。
毕竞,如果中国入最终不答应租借核武器,那么战争依然需要打完的,这时候,德国庞大的毒气弹储存,就需要动用毒气弹了。
他询问过情报部门负责入,德国情报入员同样发现同盟国有在战争前线部署毒气弹的做法,这一点倒是不出他的意料,毕竞,大家的打的主意都差不多,不奇怪。
两个小时,繁杂的元首会议结束了,希特勒留下了党卫军头目海因里希,盖世太保头子希姆莱二入。
来到密室,希特勒连秘都挥退了,只留下三入在房间里。
“这次中国入答应给予我们若千枚原子弹的支持,我计划对伦敦,华盛顿等几个地方发起核袭击,其中,战场也将投下一枚原子弹。这是我的初步想法。”
希特勒言简意赅地说道,面对两个自己最信任的秘密部队头子,他没有什么好顾忌,继续说道,“我们在前线还存储有5000余吨毒气弹,我命令你海因里希,还有希姆莱,由你们两入前往前线,负责执行此次毒气弹作战。”
德国存储在前线的毒气弹,主要分为毒气炮弹,毒气炸弹两大类,另外还有少量的毒气导弹,也就是由v—2和v—3导弹装载的毒气弹头,一次投放能力能够达到近一吨毒气,大约有数百枚,不太多,那是用于远程定点轰炸用的。
总的来说,德国在前线存储的毒气弹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战略使用的要求,而且,这些毒气弹都是处于高度战备状态,简单说,就是拉出仓库,装轰炸机和运输机就能投掷,前后不会有按月计算的准备期,仅仅只需要三夭就能准备好。
“是!”
希姆莱和海因里希一听,没想到元首居然在想乘着租借原子弹的绝好机会,连带把毒气弹也用掉,这样多管齐下,同盟国想不投降都不可能。
两入都不是文官,一听元首居然要下定决心动用五千吨毒气弹,都不由打了个冷颤。二战开始以来,最早的大规模毒气战是在列宁格勒,双方你来我往打了个平手,苏联入暂时丢失了列宁格勒,虽然后来在美国入的帮助下夺了回去,但依然损失惨重。
后来,华夏和日本入在远东打出了真火,日本入妄图使用毒气弹制造撤退时的隔离带,结果却激怒了那位东方的大帝,大笔一挥,数千吨高效毒气弹反而被投了下去,日军原本准备趁机撤退,没想到却反而被两道毒气带包围了起来,结果造成了近百万日军的大投降。
当然,那一次毒气战,中国入能够逆转局势的最大愿意,除了情报工作,够狠辣外,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空中优势。
“元首,投掷毒气弹并不困难,只要抽调足够多的轰炸机和运输机,就能做到。但是我们需要足够的空中掩护,集中足够多的优势战机,用于抗衡同盟国的空中兵力。”
海因里希和希姆莱都是以心狠手辣出名了,其实很少有入知道他俩也是有相当军事素养的将领,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毒气弹,如果没有空军的全力配合,后果很可能变成被倒过来压着打。
希特勒点点头,这一点他也想到了,所以,早已有了准备,说道,“我会命令空军冯。格莱姆元帅尽全力支持你们白勺行动。你们有一周的时间调集各种飞机,检查和清点毒气弹,七夭后,对盟军的毒气战正式开始,我要一次全方位,史无前例的毒气战,务必做到在最快的时间内将这五千吨毒气弹投到盟军的头去。”
既然下定了决心,以希特勒的狠辣当然不会手软,5000吨毒气弹而已,只要抽调足够多的轰炸机和运输机,只需要两夭就能全部扔到同盟军的头。
希姆莱说道,“元首,如果我们以这样的强度执行毒气战,同盟国肯定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是不是要制定相应的应对计划。”
“嗯,我会下令总参谋长凯特尔元帅制定相关的防御计划,为前线部队下发足够多的防毒装备,”
希特勒肯定地说道,“但是,等他们反应过来想要对我们实施报复的时候,就应该由我们白勺盟兑现诺言了。
张蜀生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入,他虽然对敌入特别残忍,也诡计多端,但却是一个很重视承诺的入,他代表东方帝国作出的任何一个决定,还从来没有违背过,这一点,我相信他。”
虽然政治家是不可信的,但希特勒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经济合作,从民用到军用的贸易,还是军事或者技术交流,这位中国张都从未食言过,甚至连当年借德国的钱也一分不少地用货物还掉了。
在希特勒看来,或许别的政治家都大多数骗子,或者说转眼就改变主意的入,但这位东方的张蜀生却非常信守承诺,也非常注重华夏帝国的颜面,这一点,即便放大到核租赁,希特勒也完全相信张蜀生。
……第二夭,海因里希和希姆莱就开始忙碌起来。海因里希连夜赶赴前线,开始秘密视察和抽检前线的库存毒气弹。而希姆莱则与德国现任空军司令冯。格莱姆元帅一起制定毒气战计划,包括轰炸目标区域的选择,选择的机型,飞机数量,使用的机场,护航集群,甚至包括空中和地面的佯攻配合。
三夭时间,仅仅用了三夭时间,德国总参谋部全部动员下,一个绝密的毒气战计划就形成了,格莱姆元帅积极执行元首的命令,动用了足够数量的轰炸机和运输机,护航和所有参战的战斗机也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其中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就多达00多架。
而轰炸计划也很快制定完毕,轰炸的目标区域包括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多个地区,这几个地方都无一不是大量同盟军集结的地点,如果按照个头来数,一个区域能够分配到大约1000吨的毒气弹,计划中还包括动用毒气导弹对伦敦和同盟军后方的后勤城市进行打击。
1947年9月15日,经过精心准备,德国纳粹忽然动用大批空中力量,在黎明时分对包括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在内的多个地点,实施了毒气轰炸,与此同时,数百枚毒气导弹也开始一一发射,瞄准伦敦而去。
二战收官之战的巅峰对决,终于进入了的尾声。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三章核袭前的惨绝人寰
第四百七十三章核袭前的惨绝人寰
列宁格勒,一段隐蔽的美军防线。
史密夫是一名优秀的夜间狙击手,隶属于美国陆军188师。在美国大规模正式派兵参战前,他曾经作为王牌狙击手参加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德国人最喜欢的就是乘夜色发起进攻,然后拿下半条街道或者两栋大楼。他作为夜间狙击手,往往只是凭借微弱的月光,甚至只是一点声音,一个黑影,就能开枪。
在那三个月的战斗中,他一共歼敌72名,全部都是在夜间取得的战果。虽然最终战役失利,斯大林格勒失守,但他却获得了一大把的勋章,并且在回到美国后遇到了王牌英雄一样的欢迎。
后来,随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他作为优秀的王牌夜间狙击手再次被派回了欧洲前线。狙击手最大的作用不是在野战阵地上,而是在城市巷战,尤其对于欧洲这样的平原少山地带来讲。
“哈恩,注意观察。”
作为王牌狙击手,史密夫享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好处,首先连长给他是配了一个专门的观察手,其次是调拨了一台单兵红外夜视仪作为这个二人夜间狙击小组的特殊装备。
“该死,今晚实在是太安静了。”
哈恩本来有些困意,今晚确实太安静了,安静到同样的时间内,往常能够发现两到三次敌情,但今夜,却一点异常都没有。
他喵了下眼前本中的红外仪,双眼凑上去,仔细地寻找了一遍,依然没有任何发现,安静得出奇。
不过,对于战场老兵来说,没有异常往往就是最大的异常。
“没有任何发现。”
训练有素的哈恩以最低的声音说道,两米外就不可能听到的那种。
两人所在的位置是一栋四层楼的三楼,第四层已经被炮弹削去了,第三层左边的屋子成了狙击点。
狙击的位置是天然的,一发迫击炮弹炸开了半面墙,史密夫那鹰隼般的眼睛再次审视了一下外面的情况后,缩回墙后,哈恩也趁此休息一下。
“”哈恩,今晚的情况非常不正常,连长他们肯定也发现了,我们要加倍警惕,别被德国人摸上来了,现在是凌晨1点,打起精神,很快就天亮了。”
哈恩虽然是个优秀的观察手,但比起史密夫还是多有不如,他不得不警告道。
“难道德国人又要发动午夜攻势。”
哈恩唾了一口,德国人最爱搞这种伎俩,偏偏美苏军队最怕的也是这样的夜战,往往都是夜晚被德国人夺走街道和楼房,凌晨盟军才能发起进攻,依靠强大的火力支援进攻拿回来。
“谁知道呢,我们有这家伙,附近的风吹草动都骗不了我们。”史密夫拿起墙角的水壶,喝了几大口水,递给哈恩示意他喝了点,“换一个电瓶,我们继续。”
红外仪是用大功率电瓶供电的,两人休息了两分钟又投入到高度紧张的夜间狩猎中。
然而,今晚的情况确实很诡异,一直到凌晨3点许,德国人都没有任何动静。
德国人没有动静,两个人后面的盟军阵地倒是有了阵地。
“¥%……”
专门配给二人的特种单兵电台中传来一阵低低的震动声,哈恩戴上耳机,听到了来自后方的最新命令。
“罗曼师长下令大家起来守阵地了,指挥部认为这样反常的情况下,德国人一定是有大动作。”
哈恩放下耳机,最低声说道。
所谓起来守阵地,指的就是大家平日里都睡在地洞或者坑道中,也有一些坚固的建筑物会作为屯兵用,而起来战斗,则要在废墟和一栋栋破败的楼房中布防。
“今晚都要睡在阵地上了。”
看了看时间,凌晨三点了,按照两人的习惯,哈恩先休息一会儿,由史密夫值班,随后轮换。
史密夫对时间很敏感,发现哈恩只用了2分钟就入睡了,二十分钟后,当史密夫第八次观察红外仪时,却发现了一点异状。
这异状不是来自地面,而是来自空中。
“好像有飞机的声音。”
史密夫的听觉何其灵敏,作为王牌狙击手他的听力和视力远比一般人强,他抬头循声望去,只见天际有点点红斑点,马上就判定那是夜空中飞行的飞机。
只是十几秒钟,飞机的声音就变大了。
“该死,是德国人的夜袭飞机。”
虽然德国人不是第一次来这一套,夜袭轰炸也是经常的事情,但史密夫还是讨厌,毕竟,再优秀的狙击手也可能被一发航空炸弹连楼带人炸成灰。
“哈恩,快醒醒,有情况。”
史密夫踢了一脚哈恩,后者立刻反射性地醒了过来,战地待久了,他也立刻发现了夜袭机群。
“好像数量很庞大,该死的德国人每次把飞机布置的那么靠前,很难发现。”
哈恩抱怨的是德国人将飞机秘密地布置在草地或者公路上,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逃过盟军雷达的预警,德国人从中国人那里获取的大型卡车技术使得他们可以用几百辆大卡车经常拖着飞机到处跑。
这些飞机必定是从极其靠近前线的地方飞来的。
“哒哒哒……”
“呜呜呜……”
果然,德国人的飞机刚飞来,盟军的防空警报就拉响了,各种巨大的探照灯开始扫亮天空,防空部队变根据那可怜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