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兵在1917-第1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看吧,连加斯帕尔这样的蠢货到了他们嘴里都变成了楷模和典范。至于塞伯特,美国人对这位将军的吹捧更加的无耻和恶心,他们不光把法国人吹捧加斯帕尔的话添油加醋的复述了一遍,而且还想出了更加狗血的解决危机的办法。
美国陆军部一手炮制出了这么一出戏,他们宣布塞伯特在最后的时刻率领部队英勇的进行突围,一举突出了赤匪的包围圈,唯一可惜的是这位师座比较不走运,被敌人的炮弹击伤,重伤之下才被迫投降。用美国人的话说,塞伯特的部队并没有被歼灭,他们英勇的突围而出了,现在这支英雄的部队正在波兹南休整,不久就将重返战场云云。
那么真实情况呢?真实的情况是,塞伯特的部队除了一小撮比较走运的幸运儿乘着最后时刻的混乱侥幸逃出了重围,其他的全灭。美国陆军部将这些逃出来的可怜人儿收拢起来,然后再将之前留在波兹南的部分美军后勤部队拼凑进去,从纸面上恢复了美军参战部队的番号。
说实话,黑格尔都被美国人天才般的手段给弄懵了,因为按照美国陆军部的说法,波兹南可是还有美军的四个师,也就是说在外界看来,黑格尔手手握12个师的重兵,这么多部队难道还不能将包围圈中的福煦救出来吗?
反正舆论界对黑格尔后来的迟缓行动是相当不满的,在他们看来这位英国元帅太保守、太胆小也太无能了,一再的坐视福煦受困,只知道原地踏步,简直就是一个废物!
当时,黑格尔那个苦闷啊!难道跟外界说实话,拆穿美国人的把戏?这肯定不行,如果他这么干了,那么他屁股底下的联军总司令的位置恐怕立刻就会换人。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国际争端,连累他余生都不得安宁。
不过在日记里,黑格尔可是把美国人骂了个狗血喷头,直接问候了美国陆军部相关人员的八辈祖宗和家里所有的女性亲属。而且在老头的余生当中,只要一见到美国人就吹胡子瞪眼,甚至不止一次的公开表示美国人就是垃圾!可想而知,老头当时有多么气愤。
不过在一片骂声当中,黑格尔竟然忍住了,不管外界说什么,他只当没见见,用一种老牛拉慢车的速度一点点的往华沙蹭,而且稍微有风吹草动就立刻停下来观望。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1月上旬。当天气越来越冷,当包围圈中的部队饿了几天的肚子,当他们的弹药也即将耗尽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求援电和骂娘的电报雪片一样向黑格尔涌了过去。
在内外压力之下,古板的黑格尔也无法继续磨洋工了,他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加速,不过在提速之余,老头也不止一次的告诫自己的部下:“千万不能冒进,我们的宗旨是稳扎稳打,只要遇到了任何风险都必须停下来观察,务必保持各部队之间的紧密联系……”
甚至,老头私下里告诫麾下唯一可靠的三个师长:“德国人是靠不住的,你们必须时刻监视着他们,千万不能让他们离开你们的视线!”
当然,老头的谨慎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在他行军的路途中,始终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他的行动,一直在寻找战机,一旦老头露出任何破绽就会狠狠地在他身上咬一口……(未完待续。)
560战争的尾声(上)
李晓峰确实有乘机干黑格尔一家伙的打算,他手头里虽然只有三个师的机动兵力,但是黑格尔也强不到哪里去不是么?而且还有德国人当卧底,里应外合坑黑格尔一把应该不是难事。
可是让李晓峰没有想到的是,黑格尔这个家伙太老谋深算了,所部的八个师挤在一起,根本让他无处下嘴,而且老头还派人死死地盯着德国人,根本就不给他一点儿机会。
对于如此谨慎的黑格尔,哪怕是李晓峰也没辙,只能怏怏地对特里安达菲洛夫说道:“看来我们是没仗可打了!”
李晓峰为什么会生出无仗可打的感慨呢?原因非常简单,随着福煦的部队被团团包围在华沙郊区,战场上的形势已经非常明了了,如果红军能赶在协约国军队的增援力量赶到华沙之前消灭福煦,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说打败了协约国的干涉。
而前面也说过了,眼前除了黑格尔这点儿可怜的兵力,协约国的主力想要赶到战场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这么长的时间里除非是伏龙芝、图哈切夫斯基和乌博列维奇脑残,以及红军和解放军全体吃了巴豆,否则福煦断无生路可言。
也就是说,消灭了福煦之后,红军和协约国可能会在波兰再次形成对垒,对峙的地点很有可能就是波兹南附近。而这种对垒有没有可能再次引发一场空前的决战呢?
应该说不太可能了。上一次当图哈切夫斯基跟福煦对峙的时候,双方都搞不清楚对方的战斗,都认为战场上的形势对己方有利。在这种盲目乐观的情绪操纵下,双方才会大打出手打出一场空前规模的决战。
而经过这一个月的交锋,不管是红军还是协约国干涉军都基本摸清了对方的底细,对对手的战斗力有了充分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恐怕都是出了一身冷汗,都不敢轻举妄动了。
李晓峰分析得一点儿都没错,在政治局和军委任命伏龙芝担任战场上的总司令时,大长老们其实对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一番争吵,具体的题目就是要不要马上就向德国挺进。
按照托派的理论,自然是需要向德国挺进的,德国之于托派的意义就是命根子,托洛茨基始终固执的认为德国就是共产主义撬动世界的杠杆,只要拿下德国,世界大革命就不成问题。所以老托依然支持继续战斗,继续向柏林挺进,直到赢得革命的胜利。
如果这场讨论是在一个月以前开展的,那么毫无疑问,托洛茨基必然会获得全盘的胜利。那时候形势一片大好,红军看似无可阻挡。可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虽然因为波罗的海方面军的神来之笔,扭转红军全盘被动的态势,甚至有将福煦歼灭在华沙的可能。
但是这场战役进行的之艰难,赢得之侥幸,让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的大佬们是冷汗淋漓。兵力占优势的白俄罗斯方面军差一点就被帝国主义的军队打崩溃了,差一点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门又要被轰开了,俄国几乎又一次要面临兵临城下的危局。
这种沉甸甸的压迫感让中央委员会中大部分大佬那过于亢奋的头脑终于冷静了一点,当他们仔细的审视和盘点了一下红军的家底,很悲哀的发现,红军确实不是帝国主义列强的对手。跟对手相比红军显得很原始,很乏力。指望用这样一支军队去赢得胜利实在太过于勉强了!
冷静下来的各路大佬终于从托洛茨基之前描绘的那种近乎是天方夜谭一样的幻境中惊醒过来,仔细掂量了一番之后,他们不得不承认,马上就开展世界大革命似乎太勉强,如果执意如此甚至有断送俄国革命胜利果实的可能。
经过这番思考之后,他们肯定不会继续站在托洛茨基那边,不可能陪着老托一起玩火,他们会选择相对保守不那么急于求成的列宁。所以在这次会议上导师大人获得了全面的胜利,他所主张的有限度的打击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先保全俄国革命胜利果实,将来再争取全面胜利的指导意见获得一致通过也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列宁重新为波兰战役制定了目标,按照他的要求,红军接下来需要做的是挫败帝国主义继续干涉俄国内政的企图,至于争取德国革命胜利,这一条被无情抛弃了。也就是说伏龙芝接下来只需要考虑消灭掉福煦,并想办法稳固防线就OK了。
实际上这样一个目标等于是为将来通过谈判解决布尔什维克和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纷争奠定了基础。而这也就意味着红军不会再主动的发动进攻,除非是帝国主义露出了较大的破绽。
问题是,黑格尔会露出这种破绽吗?无比保守,无比古板的老头还没有赶到库特诺,福煦的部队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11月5日,当初冬的第一场雪降临的时候,福煦知道他再也不能这么坐等了。
在这一天晚上,他召集了所有的军长和师长开了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的议题只有一点——突围!
用老头的话说:“援军恐怕是等不来了,我们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求生了,在明天晚上,我们进行突围!”
福煦圈定了最后的突围方向,其中他认为成功可能性最大的也是最有意义的是向南突围,至于向北和向西突围,老头压根就没想过,因为这两个方向上红军的防御十分坚固。而向东突围,老头虽然也提了提,但是谁都知道向东其实就是向华沙城区突围,而这种突围又有什么意义?不过是从一间牢房冲进了另一间牢房而已。
突围行动在11月6日夜准时准点的打响了,在福煦的亲自带领下,包围圈里残存的5个师的协约国军队向着西南方向猛冲猛打,一度突破了红军两道封锁线,而就在他们即将打穿红军最后一道防线时魔鬼的呼啸声响起了!
匆匆赶到战场的两个火箭炮旅火力全开,一口气进行了两轮齐射,密集的火箭弹将福煦的部队完全覆盖了,暴露在空地上密集的协约国士兵被成片的杀死,仅仅几分钟的功夫,伤亡就高达上千人。
火箭炮凶猛的火力打断了福煦的良好势头,他的部队开始踌躇开始犹豫,而就是这点儿宝贵的时间,米罗诺夫带着第二骑兵军赶到了战场堵上了突破口,用马刀将协约国的士兵赶了回去。
这次突围失败极大的挫伤了福煦部队的士气,导致一部分意志力不够坚强的协约国士兵开始向红军投降。
“我们应该加强心理攻势!如果我们能够给敌人施加更大的压力,他们很快就会崩溃!”伏龙芝有些兴奋地说道,“让空军向包围圈内投掷更多的传单,让前线的政治委员加强喊话,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瓦解敌人的士气!”
随着伏龙芝一锤定音,红军接下来的战斗方法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之前他们是用刺刀和大炮问候敌人,而现在他们更多的是动嘴。在前沿阵地上,政委们不听的拿着大喇叭冲对面的协约国士兵喊话劝降,不断地提无产阶级的友谊之内的攻心话题。
更有甚者,直接将热腾腾的大锅架在了阵地上,锅内煮熟的牛羊肉的香气顺着风就飘到了协约国的阵地上,不少饿极了的协约国士兵顾不得长官枪毙的威胁偷偷摸摸的就跑了过来。一开始人还少,可是随着政委们的“攻势”愈发的强烈,很快整个班,整个排甚至整个连投降的例子都不在少数。
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伏龙芝也有些得意,他指着对面一片死寂的协约国阵地放声大笑道:“我们赢定了!”
不过伏龙芝绝对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说这番话的同时,在包围圈里福煦也在进行最后的战斗布置。
“能跑得动,能拿得起枪的还有多少?”
仅仅几天的功夫,福煦就像老了十多岁,六十多岁的他此时看起来像是八十岁风粗残年的老头子一样。灰白的头发像枯草,蜡黄的皮肤中透露着死灰的气息,仿佛只要一阵风就能将老头吹倒。
不过福煦的面貌虽然不好看,但是老头的气息却并不乱,在这种极端不利的形势下,老头毅然保持着一个元帅必须有的冷静。
“我们必须再进行一次突围,这一次我们兵分两路,英国远征军继续向西南方向突围,法国军队向东突围,突围时间放在明天凌晨,各位,有问题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