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李承训-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便是李承训的为人处事的风格了,只要是他的敌人,他一个也不会放过。但是他睚眦必报的同时,又有着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可以说作为一名霸者,李承训很是矛盾。
按理来说,这样的性格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的王者。敝如楚霸王项羽,正是由于性格缺陷导致了大好的形势毁于一旦,从一代霸王最终被逼的乌江自刎,但是李承训确实与之正好相反。
李承训从弱小一路向前,到了此时确实越来越强。甚至于比长安的李渊都要强大很多,可以说是一种奇迹,一种只属于穿越者的奇迹。
杜伏威如今盘旋在于自己的帝洲之上,确实也到了该解决的时候。就算这一次杜伏威不来,李承训都要在灭掉萧铣之后解决这个问题。南方一统,李承训是绝对不会放任杜伏威,一直存在。
要么投降,要么灭亡!
这便是李承训对于杜伏威设定的两条路,不过根据李承训对于杜伏威的了解,自己历史上的阐述。李承训有着很大的把握,杜伏威会选择投降。
老杜曾经在李渊还很弱小的时候就选择投降了李渊,如今自己兵力如此之盛。杜伏威就更加没有了不投降的理由,李承训目光炯炯有神,闪烁着精芒。
当初自己南下之时,兵弱势危,还需要从杜伏威手里用重金租借帝洲。三年过去,如今的李承训贵为天下第一诸侯,一人双王,威势无量。这个时候,杜伏威在也不敢提李承训租借如何还的事了,而是眼巴巴的跑来帝洲拜见。
通过这件事情,李承训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一个男人,就必须要有权有钱!
第232章 世袭罔替
男儿生平事手掌天下权!
前世今生的经历让李承训明白,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根本就只是一个错误的说话。在他认为,作为男儿只需要手掌天下权即可。
只要天下权在手,各种各样的女人不是掌中之物。为所欲为,极尽猖狂。只要有了权位,一切都不会离你很远。
“吴王,一别三载!不知吴王进来可好?”李承训对着杜伏威微微一笑道,随后便是吩咐绿衣奉了茶。
杜伏威也是老江湖了,自然是见多识广。他能够明白这是李承训的客套话,也就没有什么当真。毕竟他们两者虽然没有交恶,但是也并没有什么过深的交情。
楚霸王李承训没有理由,也实在是没有必要对自己另眼相待。杜伏威眉头轻轻一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掩饰了一下自己的思绪之后,便是对着李承训道:“托霸王的福,本王这三年内还好!”说到这里,杜伏威话锋一转对着李承训道:“反倒是霸王,在这三年里取得的瞩目成就,让人心折啊!”
两个人都进行着没有营养的追捧,相互寒暄。良久之后,李承训才呵呵笑道:“吴王过誉了,本王只是一向运气比较好而已!”
“哈哈……”
笑了好一会儿之后,杜伏威收住了笑容。看着李承训变得严肃了起来,认真的道:“霸王,这一次本王南下,亲临帝洲就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关于合并的事情?”
杜伏威看着李承训目光之中满是精芒,真诚的说道:“天下大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朗。纵然有着唐皇李渊外放诸子,出了这一昏招。导致天下再一次的乱像纷纷。接下来的天下逐鹿,不过是你们李家皇族的事情而已!”
“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以及霸王!在你们里面,本王更加倾向于你,”杜伏威看着李承训良久之后道:“所以本王打算投靠楚霸王,博一世富贵,不知霸王意下如何?”
杜伏威知道对于像李承训这样的聪明人,绝对不能对其欺瞒。那样的举动只会让他们的交谈陷入僵局,所以杜伏威在寒暄之后。便是简单直白的提出了投靠这个要求。
当面锣对面鼓,将问题提出来。剩下的就看你楚霸王的了。不得不说杜伏威的这一手,以退为进用的确实不错。听到杜伏威如此直白的问话,李承训不由得一愣。
他没有想到杜伏威前来帝洲的目的与意思是为这般,不过杜伏威的意思确实让李承训为之一振。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值得人振奋。
眸子里闪过一道精芒,李承训抬起头第一次深深的看了一眼杜伏威。沉默了许久之后,才慢慢的开口道:“吴王,当初本王南下因为你租借丹阳郡。本王才有了落脚之地。也正是因为帝洲,本王才有了崛起的机会!”
“所以说本王对于吴王很是感激,如此本王也就明人不说暗话了。”李承训目光侃侃的看着杜伏威道:“本王派遣狄知逊前往江陵,递交国书。令萧铣举国归降。条件是萧铣为梁王,世袭罔替,与国同富贵!”
“若是吴王决定投靠本王。那么本王可以坦白的告诉你,封吴王。世袭罔替,与国同富贵!”李承训目光之中满是精光。看了杜伏威一眼之后道:“吴王,有一点本王想要提前说明,那便是无论是之后萧铣的梁王,你的吴王,可以世袭罔替,但是这个王爷一没有封地,二没有实权。只能算是一个荣誉的象征!”
这便是李承训的想法,他并不介意封王爵。但是封赏之法需要改变一下,他需要的不是大汉王朝的那种真正的诸侯王,而是一群榜样罢了。
人的野心是无穷无尽的,这种国中之国,亲王手握大权,最终导致天下大乱的例子并不少。西汉的七王之乱,若是没有周亚夫这个逆天之才,平定叛乱的话。大汉武帝,存不存在,都将成为一种悬疑。
西晋的八王之乱,最后导致王与马共天下。这样的可悲的事情,李承训已经听到的太多了,这个时候他自然会防止这样现象的发生。
李承训的话让杜伏威心里一惊,李承训的话里面包含的信息太多了。而且李承训对于他的待遇可谓是还很不错,封王,世袭罔替,与国同富贵,这些待遇已经够了。
杜伏威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他投靠李承训之后还能掌握大军。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更加是危险的,一旦手掌权力,无疑将会使给了李承训一个理由剪除杜家。杜伏威对于这一点看的很是通透,沉思了半响以后,对着李承训道:“霸王你的条件,本王都可以接受。但是本王亦有一个要求,还请霸王成全!”
听到杜伏威这样说,李承训立即便是认识到了这件事的不同寻常,连忙对着杜伏威道:“吴王请说,只要不太困难,本王便应允你!”
杜伏威闻言一喜,对着李承训目光炯炯有神的道:“自从隋大帝杨广三征高句丽以来,群雄并起。本王率领着江淮健儿纵横江淮之间,如今本王归附霸王,还请霸王看在本王的面子上,不要为难这些军人!”
“吴王放心,对于你麾下的江淮健儿,在日后本王会亲自把关,让其融入国防军,为我大唐守卫边疆!”李承训目光侃侃看着杜伏威保证道:“只要本王一日,江淮健儿就不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李承训的承诺华丽无比,让杜伏威为之沉迷。
“多谢霸王!”
李承训与杜伏威的一番交谈,彻底的确立了杜伏威的归附。由于杜伏威的归附,让李承训收复萧铣的把握,大增。
江陵。
得到楚霸王的铁血宣言,让萧铣与萧瑟为之一振。因为这一次,萧铣清楚,自己终于到了该选择的时候。面对如此霸道铁血的楚霸王,自己不选择,不妥协就是代表着自己最后被清扫。
萧铣无奈之下,选择召狄知逊进宫。交代了其投降的诸多要事之后,就开始静等李承训的命令到来。这个时候,他知道萧梁终将成为过去。
狄知逊得到萧铣投降的命令之后,立即返回帝洲。这件事情太过于重大了,需要楚霸王李承训的亲自决定。
第233章 商议
天下局势在短短的几日之内,风云变幻。不少人都清楚最后得到神鹿的那个人,越发的明显了。
他们都知道这个实力就是李唐,因为自从李渊分封外放诸子之后,实力暴增。不在仅仅龟缩在一角,困住了那颗君临天下,志在一统宇内的雄心。
杜伏威与李承训一会晤之后便是将自己麾下的江淮健儿,派遣南下接受国防军的融合。自己也返回历阳前去迎接家眷南下帝洲,杜伏威也算是一代王者了,对于这件事情看的很开。
就算是自己已经归降,而且手里又没有军队。李承训也绝对不会让自己一个人留在历阳,这个属于自己的大本营。看的很开的杜伏威很是光棍,既然自己已经选择了投降,那便光明正大的南下帝洲。
接受监视,两方人都能够在相互忌惮,提访的档口,能够和平的相安无事。为了自己家族的安危,杜伏威彻底的投降了个彻底。
就在杜伏威返回历阳的同时,李承训也在帝洲召开军事政治会议。其中最主要的重点就是关于杜伏威的安置问题,以及江淮健儿的收编事宜。
霸王殿。
百里挑一与杜如晦相对而坐,轻轻的端着茶杯品茶。等待李承训的发话,喝过一杯清茶之后,李承训目光炯炯有神的看着百里挑一与杜如晦道:“百里,克明,昨日吴王杜伏威有了投降之意,本王许诺若是杜伏威投降,可以保留吴王封号。准许其世袭罔替。”
“但是其这个吴王只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一不领兵。二没有封地!”李承训目光透露出些许威严,看着仔细倾听的两个人道:“本王今日召集两位前来就是为了商议一下。关于吴王麾下杜伏威的江淮健儿的收编工作,以及杜伏威麾下各郡的地方官员的派遣问题。两位都是本王麾下军政双方的头脑,今日在此就将这件事情整出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出来!”
李承训的话出口,顿时引起了一阵安静。因为这件事情关系很大,杜伏威投降这件事在于帝洲来说还尚属于首例。他们相信在接下来的过程中,随着楚霸王的军队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兵锋所向,投降的人可就很多了。
今时今日并不是需要解决一个杜伏威。而是要考虑以后,未来。利用今日的这件事情,为这样还会发生的事情做一个榜样,做一个标杆。
所以由于这样的事情就会导致他们看待这件事情不能单从简单的表面开始,而是要深究内在。考虑清楚了这个决定,政策对于以后的影响等等问题。以至于李承训话音落地,居然让平时自诩智高的两个人哑口无言,陷入了沉思。
良久之后,百里挑一才抬起了头。看着李承训严肃的道:“王爷。这件事情必须要严格要求,不然为以后留下祸患就不好了!臣下认为,前往杜伏威地盘的官员必须要是帝洲大学毕业的学生,最重要的他们必须是国社党党员。”
百里挑一的话简直。直舒胸意。因为这件事,一个处理不好就会为以后的祸乱埋下伏笔。李承训心里清楚,更加的从历史上见到了许多这样的事情。开国皇帝没有解决的分封大事,为后辈儿孙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远的不说。近的就有当初大清皇帝入关之时,分封吴三桂。耿精忠等三人为潘王。先期为了安抚,做出了牺牲,一旦没有注意。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其做大,在后期搞得自己狼狈不堪。
无法收身,康熙大帝不也就是上位之后,先是装孙子。然后才慢慢的干掉鳌拜,整合的朝堂之后才继续对三位藩王装孙子,到了最后才一一剪除了三点藩王,彻底的统一的天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李承训从后世而来。看了太多这样的故事与事情,自然就不会作茧自缚。让自己或者自己的后人遭受这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