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李承训-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挠锹牵嬷膳峋乜诘溃骸暗窍胍沟捉饩稣饧虑椴⒉皇呛苋菀祝鞘曛Γ⒎且资拢
裴矩的话说的很直白,他清楚这一改革并不是那种立马见效果的改革。最快也要等待楚霸王将麾下的第一批,培养起来才可以。这十六年的的时间空挡又该去办。这都是李承训需要考虑的。
想要彻底的打倒一个教育体制,千百年来深入人心的教育体制可以说是很难的。除非一方准备妥当,而时局有很乱,各种各样的环境都归于一方,老天偏帮,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完成这一丰功伟业。
“嗯!”
李承训点了点头,他承认裴矩的眼光十分的毒辣。对于这一点看的不错。恰恰这一点也就是李承训一直以来都是渐渐的为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行,进行了一种试探和铺垫。却没有直接上手的最大原因。
归根结底,只有一点那便是李承训当时并没有把握。没有能够干掉他们的把握。想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必然会得罪一部分人。李承训对于这一点看的十分透彻,但是如此一来他也会收拢天下穷人的心。
得到贫苦百姓的爱戴与失去世家大族的支持,孰轻孰重这就是不知道了。至少目前的楚霸王并不清楚。也许在日后楚霸王心里终归是有一杆秤,知道今日的这个决定的后果与代价。
“老师觉得这件事情可有何解决之法?”沉默了半天之后,李承训也觉得裴矩说的在理。这样做太过于危险了。故而转头看着裴矩询问道。
只要有一个人完美的解决方案就可以减少很多的麻烦,所以李承训目光侃侃的看着裴矩。眸子里夹杂着希望。只是出乎李承训意料的是,裴矩此刻也是没有太多好的办法。对着李承训摇了摇头。
“哎!”
就在李承训满腹伤心,心情不佳的时候。百里挑一沉默了半天开口了,只见百里挑一,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抬起头来看着李承训道:“王爷其实我们并没有这个空挡期!”
“嗯哼!”
百里挑一的话让李承训三人为之一惊,李承训压下心里的震惊,朝着百里挑一开口道:“百里,别买关子了,赶紧说!”
“是,王爷!”
百里挑一朝着李承训拱了拱手,整理了一下话语便是对着李承训道:“王爷,如今帝洲麾下的各地行政官员都是我们国社党的人,他们都还很年轻。一般人说,只要不出现什么大的变动,这一层人都能够在他们的职位上干上一二十年。”
“如此一来,就算最后我们接手天下凭借帝洲大学的底蕴,我们其实并不是很尴尬。”百里挑一不愧是掌握着帝洲政务院的院长,他对于这一切的数据都是十分的清楚。
听到百里挑一的这一番话,顿时让李承训为之惊艳。他突然发现他自己把自己带到了沟里去了,完全的是经验教条式错误。自己国社党是一个年轻的政党,它的党员现在大多数都在二十几岁,这是的岁月正是一个官员的开始。
也就是说自己的政党完全有能力等待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第一批受益者成长起来,自己也就是没有必要考虑这一个问题。朝着裴矩与杜如晦点了点头,李承训便是下了决定:“老师此事由你主持,尽量保证万无一失!”
“是,老朽必尽全力!”
安排要这一件事情之后,百里挑一等三个人便是离开了霸王殿。他们四个人都是天下一等一的才智之人,自然明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激起浪花绝对是不容小觑,值得自己这个势力全身心的投入面对。
每一个人的心都是沉甸甸的,因为他们手里怀揣着一个划时代的手笔。无论成功或者失败,历史的教科书上都会留下他们的大名。李承训看着三个人离开的背影,嘴角一动,心里却是道:“也许在若干年以后,历史会这样记载今日的这一场谈话,武德五年,楚霸王与心腹百里挑一,裴矩,杜如晦谋划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对抗世家大族的庞大势力,后面备注了这一事件的成功或者失败!”
李承训一直就那样的看着,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个开始。隋炀帝为了反抗亲手将花花江山推入了火坑,如今后继者楚霸王李承训再一次对着世家大族出手了,先是将清河崔氏灭族,如今继而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第295章 海军出发
武德五年,十月。
就在人们还沉浸在大唐一统天下的喜悦之中时,一道消息如同闪电划破了天空,让无数人变色,所有人震惊。
楚霸王再一次出狠招了!
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体制的消息就像一道飓风,席卷九天十地。穷苦的大众开始欢呼,他们终于是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就在这一时刻楚霸王李承训成了万家生佛,受到无数人的礼拜。
当然了有人欢呼必定是有人在哭泣,穷苦大众在欢呼,相对之下世家大族里面都是愁云惨淡万里凝,气氛凝重的都可以压死一个人了。他们都知道楚霸王这一次根本就是为了对付他们出的手,他们相信这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不过是一个开始。
按照多年来他们对于楚霸王李承训的了解,李承训做事滴水不漏,绝对不会使出一个头就不管事了。既然如今李承训都选择出手了,这件事情不彻底解决李承训是不会轻易罢休的。五姓七望世家大族这一刻也是心有戚戚然了。
清河崔氏就在眼前,面对这样视人命如草芥的匪徒,整天只知道之乎者也的世家大族有能有什么办法。当刀枪与道理相遇的时候,往往都是有刀和枪的人的力量大一些。
就在其他人纷纷惊慌的合纵连横,商量对策的时候,楚霸王李承训再一次的捣鼓除了公务员考试制度,彻底的完善了大唐的教育体制。
公务员考试制度是大唐的公务员考试选聘制度(招录制度)的简称。是李承训对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从而从根本上废除了干部职务终身制。解决了官员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提高了政府等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机关作风和服务意识。
公务员制度明确规定了必须通过严格、公正的考试程序。方能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政策,从而结束了公务员选拔的非制度性、非程序性和随意性。这无疑是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巨大进步。
正是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天下士子也是一阵狂欢。因为李承训规定公务员考试一年分为两次,一次在十月份,另外一次在六月份。这样一来就给了这些学子们很大的机会,也正是这道消息让楚霸王的决定在天下不再是一致的抵制了。
出现了突破口的李承训,自然明白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楚霸王意识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之后,立马派遣出了宣传部的进行混乱入人群,劝解百姓,士子。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发布让天下震惊的同时也是让李承训松了一口气。
算一算时间他偷跑出长安已经五天了,要是再不回去必将会出大事。而且李承训也需要与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李世民们商量一下。下一任皇帝的继位人选。楚霸王心里清楚,肯定有人已经着急的等不了,李承训这一切提前回去就是防止这种事情发生。
那张至高无上通体金黄的龙椅,就是这个天下最大的诱惑,也是名副其实的祸乱之源。为了那张椅子,无数英雄豪杰身死,无数士兵埋骨荒野。
……
自从李渊封赏天下之后,众人都明显的感觉到了长安气氛的压抑。仿佛待在长安十分的不安全,仿佛在下一刻就会化作蛮荒古兽。张开血盆大口将他们都吞噬干净。
随着李承训再一次的到达长安,彻底的引爆了长安的气氛。刚来到楚王府,李承训就接到了无数的拜贴。与长安的文武大臣寒暄了好一半会儿,收了礼。最后才一一送了出去。
“哎!”
待在书房里的楚霸王李承训,不由得感到了人情世故的麻烦。对于方才来的这些人,他根本就是第一次见面。没有丝毫的交情。若不是自己如今手握百万大军,进位为皇太孙十有八九会登上大唐的皇位。李承训知道这些人是不会正眼瞧自己的。
“王爷,萧大人求见!”
就在李承训想要待在书房安静一会儿的时候。门口却是传开了李一的声音,很明显这是老天不愿意让李承训休息。闻言李承训不由得哀叹了起来,觉得自己十分的命苦,天生就是一个忙碌的命。
但是这个时候的楚霸王并不清楚,萧瑀带上这一次已经是第四次来到了楚王府前来找他自己了。对于这一点李承训也是不清楚,因为他自从来到长安,便是被无数人包围,送礼的前来送礼,攀交情的攀交情。
“让他来书房吧!”
无奈之下,李承训只好做出了这个决定。只是出乎李承训意料的是,这一次前来的并不是萧瑀一个人。
“臣下,萧瑀/武士彟拜见王爷。”被李一带进来的萧武两个人,看到正中座位上李承训立马推玉柱倒金山的跪倒在地,恭敬的行礼道。
看着底下伏拜在地的两个人,李承训的眸子里划过一抹异彩。他没有想到这一下子会来这两个人的同时,便是在心底里面闪过一抹安慰。因为萧瑀终于是学乖了,没有再一次的向上一次一样,迟迟不肯前来拜见自己。
“起来吧!李一给二位大人奉茶!”沉默了片刻,各种心思在心间闪过,李承训便是对着一旁的李一开口道。
“是,王爷!”
热气腾腾,在书房内升起。李承训挥了挥手让李一退下去之后,便是再一次抬头看了一眼其他的两个人道:“两位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李承训虽然满意这两个人的态度,但是他并不完全的相信他们。因为自己时常不在长安,而且萧瑀还有前科在案。这一切就让李承训十分的敏感了,于是乎就是整出这个这么一句试探的话语出来。
“王爷进位皇太孙,取得皇位继承权!臣下前来恭贺!”不得不说这两个人都是老油条,他们仅仅从这一句话里面就知道了,楚霸王心里的疑虑与不信任,两个人彼此对视一眼便是立马开口道。
信誓旦旦,绝对的忠心耿耿!
对视几秒钟之后,李承训便是知道该收手了。萝卜加大棒,对于这种老油条是不能缺少任何一种的。如今自己对于他实施了大棒,那么接下来就是该萝卜上场了。
……
就在书房内,三个人交流了很多。知道天黑之后才送他们离去,经过这一次会晤,李承训交代这两个人时刻关注朝堂的动向,以及李渊的举动。
没有人比李承训更加清楚这一时刻的李唐,有多么的危险。因为天下一统就代表这这个天下是李家的了,无论是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甚至于他自己都眼巴巴的盯着李渊屁股下的那张金黄色的龙椅。
屁股决定脑袋!
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至理!
前世就是在这种事情,一个不小心的情况下,秦王李世民发动了有名的玄武门事变,踩踏着兄弟子侄的鲜血登上了帝位。这一世的秦王李世民虽然对手更多了,但是却也比前一世掌控了更多的军队。
一个不小心之下,玄武门政变都有可能再演。这是李承训所不容许的,大唐的皇帝只能是他李承训而不是别人,既然来到了这个世上,他就要一博。男儿面对天下,怎么能有不爱的道理。
这个时候李承训想到了一首歌,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豪情不变年复一年,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都为梦中的明天。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