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李承训-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你这般,早就撞死了,免得给列祖列宗抹黑!”
震耳欲聋的喊声在中山城上响起,直入云霄。城的另一面的李建成都听出了这中气十足的喊声,更不用说就在城下,距离不远处的李世民了。
果然。
李世民听到传来的喊声,脸色猛然变得难看了起来。这一切都是对于他名誉的抹黑,虽然这一切都是他的心里所想,但是李世民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说出来。
孙子兵法有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不得不说薛万彻当真是深得其中三味,这一招散手打的十分漂亮。
为了能够拖下去,薛万彻也算是违背了自己心目中的道德。在两军交战的时候用上了这种鬼魅伎俩,薛万彻不同于他人,他追求的战争是那种堂堂正正,在战场上决一胜负,而不是靠阴谋诡计取胜。
但是当生命受到威胁,信仰是可以被改变的!
“兄弟们,准备弓箭,滚木,猛火油,时刻防备李世民的反攻!”薛万彻心里清楚,秦王李世民可不是吃了亏能够装作哑巴,无动于衷的人。
如果不出他的所料,李世民的报复马上就要来临。城底下,李世民脸色铁青,连带着房玄龄等人的脸色也是不怎么好。这种揭短的犀利,只有个别人才能深刻体会。
“无忌,传本王命令准备云梯,强攻。”李世民眸子里闪烁着掩饰不住的杀意,看了一眼眼前的中山城道:“本王就算是用人命填,今日也要踏平这里!”
“是,属下立即吩咐!”
长孙无忌没有一丝的迟疑,立接口道。因为他从李世民的眸子里面看到了杀机,长孙无忌不得小心翼翼。
第332章 情势危急
随着秦王李世民的命令,山东军的攻势越发急促,对于薛万彻带来了难以言说的压力,就在这一刻,薛万彻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人太过于恐怖,同一时间也是清楚了自己与李世民这种层次之间的差距。
他心里清楚,如果在不想办法,中山城就要被李世民攻破了。一旦攻破城池,他们这些人都不会好过,哪怕是不死也得脱层皮。薛万彻看着攻势越来越犀利的山东军,瞳孔内鲜血倒冲。
“传我命令,死守城池,不能放李世民的叛军前进一步!”心思转动之间,薛万彻便是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对于他来说,这不是不可思议的。
刚才他揭了李世民的老底,让李世民在众人面前一点形象都没有了。薛万彻心里清楚,秦王李世民根本就不是表面上那种礼贤下士,爱才如痴的人。自己得罪了他,而且还是深深的得罪,李世民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守不住中山城,其最后的下场就是与城俱亡。成为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争霸的替死鬼,可以说是死的一点意义也没有。
“将军有令,死守城池不能放叛军前进一步!”
“将军有令,死守城池不能放叛军前进一步!”
“将军有令,死守城池不能放叛军前进一步!”
这一刻,薛万彻的意志就是河北军的意志,通过薛万彻刚才的塑造,让李世民在大唐军中的形象豁然倒塌。直接是丢在了瓜洼地,没有了一丝能够反转的余地。
到了这个不死不休的状态下。薛万彻也是知道如今的太子李建成那便的局势只怕还不如自己。突厥骑兵的攻击力远在秦王之上,此时此刻的城池里面再也没有了兵丁可以支援他们。
想要活下去。只有一种办法。那便是挡住李世民的进攻,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到一线生机。薛万彻心里知道,楚霸王李承训已经答应了太子的要求,派遣了燕云十八骑这样的神话来保护李建成的安全。
也就是说他对于这场战争是看重,薛万彻估计此时此刻的李承训一定是在路上,匆忙行军。按照李承训对于异族人的痛恨,以及楚霸王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名,一旦到来必然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足以影响这一场战争的结局走向。
而真正让薛万彻期待的则是。此时此刻唯有楚霸王才能救他们。可以说,他们这些人的生死,都掌握在楚霸王李承训的手里。如果来的时间足够,准时,就会挽救他们的生命。
如果楚霸王李承训来的时间错过了,就只能在这里灭了颉利可汗与秦王,之后为他们收尸。作为一名军人,虽然不害怕死亡,但是他也不愿意去死。
成为青史上留名的梦想还没有实现。这个时候薛万彻对于他的性命,依然十分的看重。因为只有他活着,才有可能让薛氏一族辉煌。一旦他死了,按照李世民的性格。等待他们薛家的只怕是一场残剧。
薛万彻混在军中十数载,对于这里面的弯弯绕了解的十分清楚。眸子里闪烁着夺目的光芒,薛万彻看着底下不断进攻的李世民军队。杀机起伏。
“既然你李世民要毁了我的梦想,那么本将只有杀了你!”一枪刺死一个爬上城墙的士兵。薛万彻嘴角一动呢喃道。不得不说这一场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就算两方没有仇怨已经打出来了。更何况两方本来就是不死不休之局。
……
“驾!”
官道上,一支军队正在加速前进,他们轻装上阵,骑着战马不停地奔跑。李承训通过盖世太保时时刻刻的了解着北方的战事,他心里清楚太子李建成坚持不了多久了。
面对颉利可汗与李世民的进攻,不管是这个世界上的谁,都不敢轻易的说出战而胜之的话。李承训不知道李靖到底做不做得到,但是他自己做不到。
李世民在攻城之上的犀利,再加上颉利可汗带来的突厥狼骑,这两种势力的相加,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一加一等于二的范围。这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两个人,以及最强大的两支军队的结合。
强大的让人害怕!
哪怕是李承训自己也不知道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自己能够坚持多长时间,更不要说一向政治强于军事的李建成了。李承训的眸子里的光芒有一些明灭不定,对于他来说这个时候的结局是最好的。
双方的损失都是巨大的,但是一旦李建成失败必然会使得李世民与颉利可汗两个人进入中山城。一旦李世民拥有坚城可以坚守,那么李承训想要凭借五万国防军战而胜之的想法就彻底的破灭了,相反的还需要时时刻刻的提防对方的进攻。
这样一来,代表着战争的主动权易手,对于自信满满的李承训无疑是很大的打击。拥有一座坚城的李世民的难对付程度,将会无限的上升。
这样的情况李承训自然是不愿意其发生的,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它的意思是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一倍于敌人就进行战斗,兵力与敌人势均力敌就分散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进行防守,兵力比敌人的兵力差就避免作战。
由此可见,想要对付拥有坚城可守的李世民就需要十倍与敌的兵力。按照盖世太保的消息,目前李世民拥有兵马四万,颉利可汗拥有三万突厥骑兵,两者相加便是七万。自己只不过是只有五万大军,根本就不足以实行围城。
熟读孙子的李承训自然是明白,那个时候铲除李世民所要付出的代价小一点。于是这一路,李承训对于军队的要求极其的严厉,已经催促了不下三次加快速度的要求了。
楚霸王的国防军行军速度本来就是日常训练与考核的一项,这也就导致李承训的军队行军速度那是杠杠的,根本就是没有丝毫的嫌弃。以前行军,李承训都没有催促过,但是今时今日,楚霸王李承训已经催促了好多次。
从李承训的言行举止里面,都给人一种急迫的感觉。军队的速度已经到了不可以再增加的地步,对于这一点李承训自然也是清楚,但是心急如焚的李承训却没有去关注。
“陈墨,距离晋阳还有多远的路?”焦急之下的李承训,转头看着曾经的侍卫,如今一军之长陈墨询问道。
一路随行的陈墨,一直都没有多说话,沉默着一如他的名字一样。听到楚霸王这一突兀的话题,陈墨抬起头看了一眼前方。粗略的估计了一下,这里到达晋阳府的距离之后,朝着楚霸王道:“报告王爷,距离晋阳府还有五十里的旅途,估计在午时三刻就可以到达了!”
不论是李承训还是陈墨,心里都清楚这个猜测其实是不准确的。之所以会说出了,不过是为了缓解心里的压力而已。就如同当年曹操北伐乌拫一样,望梅止渴的原理是一样的。
“陈墨传令大军加速前进,到达晋阳府就可以好好休息一番了!”由不得李承训不着急,如今北大地已经开打的一二三的。太子李建成势单力孤根本就不能支持多久,一旦自己率领的援军不能按时到达,其后果足以让李承训后悔死。
特别是别看现在行军速度不错,日行三百里,但是一旦与齐王李元吉的三万大军汇合,到时候由于军队的参差不齐,必然会导致行军速度的降低。李承训心里清楚这是必然的,无论是谁,哪怕是韩信在世,孙子重生也改变不了。
而且说服齐王李元吉出兵,这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三万大军出动,肯定是要有一定的时间,准备粮草与晋阳的防御问题。这一切事情都需要足够的时间解决,李承训心里明白,这一刻什么都不缺,唯独缺时间。
“是,王爷!”
陈墨能够从李承训的身上感受到一丝急迫,他心里清楚能够让的楚霸王如此失态,必然是北方的战事已经危险到了一种难以支撑的地步。要不然楚霸王李承训绝对不会如此三番两次的下令,加快行军速度的。
“王爷有令,大军加速前进,到了晋阳府兄弟们就可以休息了!”陈墨朝着身后的大军大喝道,这一次他的语气比较松,仿佛这不是命令而是请求。
陈墨心里清楚,这支军队连日来经历了怎么样残酷的行军。要不是当初在训练的时候,楚霸王曾经将体力训练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这样高强度的行军国防军根本就不能坚持下来。
这五万国防军的神色上都是有着疲惫,明显就是连日高强度行军导致的。这个时候对于这群士兵,只能激励而不是命令了。陈墨看了一眼军队之后便是将目光重新看向了李承训,这一刻他终于是明白了李承训,当初强调体能训练的高明用意了。
第333章 李元吉的态度
紧急行军。
如此的高强度行军,可谓是从来都没有的。要不是国防军的训练强度跟的上的话,只怕早就掉队了,根本就不能坚持到现在。
国防军强大的训练量,以及钢铁一般的纪律就是这连日跋山涉水的根本。在大军全速行军下,晋阳府遥遥在望。
“陈墨,由你前去与齐王李元吉交涉,本王要率大军进城!”就快要到达晋阳府的时候,楚霸王李承训转头对陈墨说道。李承训这样做是十分有必要与原因的,这五万国防军经过连日的跋涉,已经到了奔溃的边缘。
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缓解他们身体与精神的压力。只能进城,而且这是五万人的口粮,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这需要与齐王李元吉提前交涉,让他准备。
而且李承训是一人双王,贵为皇太孙,从另外一点上说,李承训的地位还在齐王李元吉之上。你让楚霸王自己去与晋阳府的守门将领交涉,自然是不可以的。哪怕是李承训不要面子,但是国社党,整个南方到底答不答应还是两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