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李承训-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渊目光炯炯的盯着李承训,轻而易见此刻的李承训比之以前,瘦了不少,也长高了。对于这个自己最喜爱的孙子,李渊并不吝啬笑容。李渊看着李承训笑道:“训儿,和皇爷爷间何需如此多礼,起来吧!”

“谢皇爷爷!”

李承训自然不会把李渊此刻的话当真,除了李承训傻了。华夏大地讲究礼多人不怪,作为贵族出身的李渊怎么会不注重礼仪呢。更何况李渊作为大唐之主,更是需要注重这些,来作为天下万民的表率,统帅群臣。

屁股决定脑袋!

李渊的出身和地位决定了其不可能让寻常百姓家那样,享受天伦之乐。老天爷是公平的,给了你无限权利,自然而然就要失去一些东西,如此才能平衡。要知道这个世间没有什么十全十美。

李渊对于李承训的固执,摇了摇头,但是从其的眼神里李承训还是看出了一丝满意。李渊放下手中的书,对着李承训询问道:“训儿可是曾去进宫向你皇祖母请安?”

“孙儿安顿好兵马,便来向皇爷爷汇报,还未曾前去看望皇祖母!”李承训目光一动,虽然他没有想出李渊这一句话的意思,但是他还是思索了一下选择了实话实说。因为他不知道在这个长安场内,有着李渊的多少个探子。

……

李承训将此次出征的事情对于李渊做了一个汇报,然后目光堪堪的看着李渊等待着李渊的点评。毕竟只有得到了认可,李承训才能获得更大的权力和好处。

“训儿,此事却是做的不错,朕稍后会派人前去接受陇西之地的!”李渊眉头一皱,对于李承训的这般说法也是微微惊讶,对于李承训能够轻易放下辛苦打下来的地盘,确实难能可贵。

李渊此刻看着李承训的目光之内,满意之色越发的浓厚。神色变化大是满意。李承训却是不知正是自己的这一番话,让李渊原本到口的话有些说不出口来。毕竟李渊的做法,在李渊自己看来确实有着过河拆桥的嫌疑。

虽然不知道李渊为何欲言又止,李承训想起张淑德对于自己的提点,心头猛然一亮,便是猜测出来了李渊的纠结和忌讳。李承训目光闪烁了一下,对着李渊躬身行了一礼道:“启禀皇爷爷,孙儿在折城时,听张公公说皇爷爷要孙儿南下长安,有重要人物委派?”

神色一怔,李渊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费劲的开不可口的话题,却让李承训突兀的问了出来。到了这个时候,李渊脸色一变,深吸了一口气道:“前些日子有传言,隋帝宝藏与传国玉玺得一可得天下,朕欲派人南下寻访,寻思训儿乃是李唐皇室之内唯一熟悉江都的人,故此想派遣训儿南下江都!不知训儿意见如何?”

“当然是好啊,没看到本王都急不可耐了吗!”李承训在心底里吼道,看着李渊神色不属的表情,顿时明白了李渊为何今日会对自己表现得如此厚爱了。

当真是应了那句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李承训看着李渊心里笑道,李渊当真不愧是此道大家。这一手玩的相当漂亮,李承训目光闪烁了一下回道:“孙儿一切以皇爷爷命是从!”

李渊对于李承训的回答相当满意,看向李承训的目光也越发和善。本来李渊都做好了李承训拒绝了,毕竟李世民等人就是明晃晃的例子。李渊也清楚南下江都代表了什么,代表着李承训的出局。

这对于一个有志于天下的王者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看着李承训坚定的脸庞,李渊心里确实闪过一丝愧疚。神色一闪,对你的李承训道:“既然训儿不反对,此事就定下了,三日之后训儿便启程南下吧!”顿了一下补充道:“朕允许你带领你麾下军队尽数南下,在楚地一切事物有你自决,朕不插手!”(未完待续……)

第121章 十万大军下丹阳

李承训南回长安,消息在片刻时间流传到了整个长安城。装甲第一军的入城,动静太大,纵使李承训一再强调低调也无法掩饰五万骑兵带来的震撼。

而且。李承训这一次班师回朝,还是以胜利的姿态。如此一来,更是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忠心的拥护。就在这一时间李承训在长安百姓心中地位大涨,在百姓眼里楚霸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着前故霸王之资,战神之态。

不论是强将还是弱兵,走卒,达官贵人,他们都有着人类同有的天性,他们热衷于强者,特别是这乱世。只有强者才能庇护一方,只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才能保证一方子民的安全。

如今李承训便是如此!

与李渊交谈一番,得到了三日之后南下楚地的命令之后,李承训并没有回府,而是朝着淑芳殿走去。对于自己这位便宜皇祖母,李承训一直抱着绝大的敬意。

……

东宫,灯火通明。齐王府也是如此,唯独秦王府内,此刻却是有写反常。李世民怒气冲天,杀机弥漫。更不得点齐兵马,将李承训的楚王府杀一个鸡犬不留,来为爱子陪葬。

秦王府书房。

没有多余的人,只有长孙无忌与李世民两个人。除了李世民满脸怒气之外,长孙无忌脸色凝重。深深的看了一眼暴怒接近临界点的李世民,苦涩一笑道:“秦王,不可!”

这四个字犹如万钧之重。长孙无忌说出来之后竟是犹如虚脱了一般。李承乾是他的亲外甥,他也心疼。只是他从李世民的眼神里看到了决绝。由不得他不阻止,因为他知道。一旦他不阻止甚至于加一推波助澜,今后的李唐就没有了他们的容身之地。

“为何?他杀我爱子,此仇不报,我李世民誓不为人!”李世民本来对于这个聪慧的长子抱有绝大的期望,可是如今生生的被李承训坏了他的期望。更不论杀子之仇不共戴天了。

“秦王,楚霸王身边有着燕云十八骑随时护卫,请问王爷你有几成把握可以得手?”

长孙无忌目光幽深看着李世民,不等回答再一次的质问道:“如今长安城内已经被两次刺杀搞得草木皆兵,如今城内不知有多少陛下的探子时刻控制着一切可疑踪迹!”

“更何况秦王你此刻有能力凭借一己之力对抗陛下与楚霸王。太子,齐王的联手一击吗?”。

“更别说长安城内驻扎着楚霸王的五万骑兵,如此我们拿什么去报仇?”

长孙无忌连续的四个马不停蹄的质问,让怒火攻心的李世民冷静了下来,重新找到了那份平静和智慧。此刻平静下来的李世民立马感觉到了自己的鲁莽,朝着长孙无忌一点头道:“此事却是本王太过于意气用事了,多亏了无忌的点解了!”

“那依无忌来,此事该如何办?”李世民清楚的知道自己虽然冷静了下,但是因为李承乾的死。自己面对李承训总是不能平静下来,也是失去了那份智慧,只得询问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阴笑一声,目光之内尽是冰冷。看着李世民道:“此事就此作罢吧,秦王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察觉到了李世民疑惑的目光。长孙无忌,隐晦的看了一眼周边。对着李世民低声道:“只要秦王你荣登九五,楚霸王的生死不过是秦王的一句话而已!”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却是是长于阴谋。这一手当真是犀利无比,透过一切问题的干扰直接窥及本质。李唐内部一切的纷争皆因龙椅而起,自当是由龙椅而息。

不说这些。

楚王府也是一般,李承训从万贵妃那里回来之后,便是让陈墨召集萧瑀,杜如晦,袁天罡前来仪事。自身却是朝着萧皇后居住的院落走去,李承训还记得自从当初带着萧皇后北归之后两者再也没有见过面。

一晃两年多过去了,李承训也是已经快十岁了。这一次南下江都,最好还是跟萧皇后打一声招呼为好。三步并作两步,由于李承训是王府之主,行走在内院倒是没有人阻拦。

“杨夫人,小王求见,不知可否一见?”李承训语气恭敬,并没有多余的话。上一次说出的你是本王的女人不过是当时的一句不经大脑的话而已,李承训从来就没有当真过。

“咯吱!”

门应声而来,四目相对。李承训从来没有想到再一次见到萧后会是这样的一幕,褪去当初的皇后盛装,穿上粗布麻衣的萧后有着一股子返璞归真的宁静。朱唇轻启:“霸王,无须多礼,请进吧!”

进入房间两人相对而坐,李承训目光闪烁了一下,看着萧皇后道:“此次本王应陛下之召,南下江都。不知夫人是否前往?”

“本宫已是亡国之人,天地之大,各处还能去?”萧后语气死气沉沉,充满了萧瑟之感。李承训目光一动:“夫人,听本王一句,作为陛下的皇后,夫人有责任收敛陛下尸骨,将之埋葬!”

沉默。

良久。

“如此,那妾身就随霸王南下吧!”萧后语气充满了伤感,萧瑟的叹息道:“陛下就让臣妾为你在做最后一件事吧!”

……

搞定了萧后,李承训便朝着书房走去。如今距离出发也只有最后一天了,李靖率领的党卫军第二军也是在第二日便到达了长安。

书房内。

李靖,杜如晦,袁天罡,陈墨,尉迟敬德,单雄信,狄知逊,百里挑一,方子达,李太保,李青楼,王兼都在。这是李承训的班底,也是他接下来凭之纵横天下,开拓南方的凭障。

“王爷!”

“嗯,都坐吧!”李承训目光扫过众人,心下微微一笑道。随之看着百里挑一与杜如晦等人道:“克明你们参谋本部立即做出作战计划,本王这一次的目标是丹阳郡!”

“是,王爷!”

随后李承训目光便看到了李靖为首的军官团,淡淡一笑道:“药师自今日起由你担任前敌总指挥,负责攻伐丹阳郡的诸多事宜!记着借助大运河之力,争取一战功成!”

“是,王爷!”李靖心里很兴奋,他清楚,这一次可是指挥十万军队攻伐丹阳。作为一名将军,领兵十万当不枉此生。

吩咐完攻城事宜,李承训的目光便是看到了楚王府的大管家,自己的嫡亲舅舅王兼的脸上,嘴角掀起一抹笑容道:“舅舅,此去南方,必然是有大战发生,本王没有多余的要求,舅舅只需要保证十万大军的盔甲,兵器,粮草的充足就可以了。免得延误战机!”

“是,王爷!”

三日时至。

李承训领兵南下,李渊,李世民,李建成都在城楼上观看,几人看着李承训率军越走越远,心中的感觉确实各有不同。站在城楼的他们此刻并没有发现,李承训南下楚地代表着什么。

特别是李渊的那道手喻,如果他们可以看见未来的话,一定放下心中的小九九拼命的阻拦李承训南下江都。

可惜他们不是穿越者,没有如此的金手指。

十万大军,装甲第一军在前,党卫军陆军第二军在后,牢牢的拥护着李承训等人南下。这一次南下并不是简单的行动,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带着十万大军南下,而是国社党集体的南迁。虽然在北方依然留有一部分力量,但是那些除了极其隐秘的之外,还有就是乞活军与党卫军陆军第一军。

李青楼,李太保,纷纷派遣得力手下将各部门的机密文件,档案小心的转移离开。李承训目光炯炯有神,看着南方豪气万丈,这一次离开长安可以说是困龙升天,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就将现身隋末乱世。

这一次再也没有别人的牵制,可以凭自己心中所想来建设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大唐。十万大军南下丹阳,李承训要的就是这种破釜沉舟的锋锐之势,一举拿下第一块地盘,这个后世称之为六朝古都的丹阳郡。(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