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称雄-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钧留下的是镇标营中的一个步营和一个战车营,抚标四营刘钧调走三个,留了一个。如今抚标营刘钧全面接手,并重新整编过,军官也都换了自己人,留下来也不用担心。
“预计什么时候能回来?”杨廷麟问。跟刘钧相处的时间不算很长,但他却很满意。刘钧虽是个武将又那么年轻,可做事很有一套,为人也很正派。
“革左五营虽只是一群流匪,但已经盘踞在英霍山区两三年了,一支不流窜的贼匪,有时也是相当麻烦的,他们不流窜,反而将英霍山区做为自己的大本营根据地,开始经营防守,我预料到这次的围剿不会那么轻松的。”
黄道周惊讶,“难道他们比献贼曹贼还厉害?”
“倒也不是这么说,上次四川之战,献贼他们是流窜之中,我们在野外伏击,贼人一战兵败基本上也就溃散了。而现在革左五营却有根据地,必然会有山寨堡垒,甚至可能还会有一定的百姓支持。这仗可能会是场攻坚战,毕竟他们也有几万贼匪,不过顶多也就是多托点时间,最终还是会扫除他们的。”
“这就好,我们对你很有信心,早点凯旋,这里还等着你呢。”
“就是,没有你,感觉办事都没那么高效率。”杨廷麟笑着道。
“预祝凯旋!”(未完待续。)名书网手机阅读地址:
'正文 第225章 东征'
第二天一大早,刘钧便誓师出兵。
总监太监王坤、总督太监卢维宁也随同出军,两个太监一个监功纪过,一个督粮监饷。巡按黄道周和监军副使杨廷麟都要留守郧阳负责继续整顿清理卫所屯田事务,因此这次出兵,除了两个宦官监军督饷之外,皇帝还派了一个文官监军前来。
新任的湖北监军佥事瞿式耜,一个五十岁的清瘦文官,挂着湖北按察佥事衔任监军道,是杨廷麟的副手,这次杨廷麟留守,由瞿式耜随军。杨廷麟在昨晚的接风宴上已经向刘钧仔细的介绍了一下这位新来的监军佥事。
这人来头不小,二十六岁就中了进士,南直隶常熟人,科举出仕后任过江西永丰知县,颇有政绩,官声不错,还是个诗写的很好的才子。之后因为父丧丁忧在家,据说还与西洋教士往来,还受洗入了教,有个洋名多默。
十年前丁忧满回朝,擢户科给事中,屡疏劾斥掌权佞臣,皇帝多采其言,成为朝中有名的一个斗士。当然,瞿式耜还有一个身份,他入洋教之前,还曾经拜东林党钱谦益为师。后来正因为这个身份,当温体仁周延儒一起合伙把本来要入阁的钱谦益斗下去后,便也把瞿式耜贬削罢归回乡了。
总之和他初步接触过后,刘钧对这人的印象很奇特,一个洋教徒,一个东林党,又一个魏征式的谏臣。
说来,瞿式耜对刘钧倒是很亲切,也许因为刘钧本身是复社成员,又是东林党人梅之焕、李长庚等人的弟子原因,两人接触之下,倒很谈的来。尤其这人虽说在朝中为科道言官,平时动不动就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在朝中那是练了个铜牙铁齿,但跟刘钧聊天时,却发现这人其实很有才。不但诗写的好,而且眼界很开阔,他居然对于西方的数学物理等这些新鲜洋玩意,也极为熟悉。
尤其他还有一种很开放的观念。让刘钧很有一种特别投机的感觉,没太多隔阂。
一同随军出兵的还有朱大典,他自己是不想去的,可皇帝似乎对朱大典最近很满意,因此在口谕中特别指出。让朱大典统领湖北镇兵马,刘钧是朱大典的副帅。这也算是朝廷历来的旧例了,哪怕现在刘钧当上提督了,可朝廷终究还是习惯在武将之上,再设一更高级的文官,如巡抚、总督、甚至督师。
不过实际上,这次楚军出征,兵马调拔指挥全权依然在刘钧手上掌控着,现在朱大典倒也跟刘钧配合的不错,抚标也给刘钧了。军务粮饷之事也归刘钧管了,他只管收收礼,办办酒宴。
要不是有皇帝的口谕钦点,朱大典走不愿意统兵。反正实际上他也就是个名义统帅而已,连自己的抚标都交给刘钧了,他还能统领谁。现在朱大典完全当了甩手掌柜,出兵多少,怎么走,粮饷如何供应等等,一切都由刘钧说了算。然后他就点个头同意,要盖章的时候再摁个章,绝无反对。
刘钧调了七个营南下,两万余人马。其中镇标两营,一个骑兵营一个步兵营,另外加上一个教导营一个辎重营,然后是朱大典名下的抚标三营,讲武堂所有学员随军。
其它的兵马刘钧一个没调,让他们继续训练。郧阳留了两步一车三个营。夔州于翼明的四千兵刘钧也没调,蕲黄的两万新兵,他也不打算动了,兵调的越多,粮草器械运输任务越重。
七营兵马在郧阳码头告别前来送行的官商百姓,许多郧阳百姓还真的不舍得九头鸟离开,这些兵来了后,郧阳的秩序好多了,而且这些兵身上都比较富裕,休假时经常上街买点东西吃个饭什么,不但从没有吃霸王餐之类的恶习,每次都会主动付钱。
连带着城里和码头上的争斗都少了许多,治安变好了不少。
“你们还回来吗?”
“小伙子,带两个鸡蛋路上吃!”
。。。。。
瞿式耜站在依靠在江边的船只甲板上,充满感慨的看着这一幕。
“前所未见啊,九头鸟进驻郧阳不过月余,居然就已经在当地百姓心中赢得如此声望,可喜可叹。军门真是带出了一支好兵。”
“这些都是我们楚乡子弟兵,身为军人,自然就是要保家卫国,他们只是做到了应该做的而已。”
瞿式耜感叹的道,“话虽如此,可放眼当今大明能做到这一点的,能不扰民甚至还能得到百姓如此拥戴的兵马,九头鸟独此一家了。”
两名督监太监看着码头上的这一幕幕,也惊讶万分,久久难以相信,这是真的还是作戏?
两万兵马乘船顺汉江而下,千帆竞扬。
从下游到汉江上游,尤其是在过了襄阳段后,会有许多险滩,如果没有顺风,就只能让船员跳下江去到岸上拉纤拖着船过滩。纤绳年复一年的在那些险滩上的石上勒过,形成了许多一道道的纤痕,被人称为纤夫石。
不过顺江而下的时候,则轻松方便多了,顺江下,也是船手们最轻松愉快的时候,全程扯着帆摇着橹就行了。
九头鸟两万余人搭乘着数百只船,载兵载炮,比走陆路既快且轻松。刘钧他们只携带了少量粮食上船,这次往淮西剿匪,刘钧并不需要从郧阳千里迢迢的运粮过去。
刚刚结束的秋粮收获,刘钧早跟粮农们签订了许多购粮契约,又提前付过定金,因此这次粮食一收获,刘钧就让人拉着银子一县一县的把粮食如数收了回来。收回来的粮食,刘钧分别存入了长江和汉江设立的十余个城池的粮仓之中。
其中在汉口、武昌、黄州、蕲州每城的九头鸟粮仓中都存粮过十万石。九头鸟此次出兵,只需要提前派几名军需官往蕲州去,让他们提前准备好粮食就好了。
自郧阳到汉口,一路顺风顺水,仅八天时间,刘钧就已经率兵到达。
船队到达汉口后,改乘更大的江船,提前准备好的粮草军械也已经准备妥当随军装船。然后继续顺长江而下,两天后,这支两万余人的军队到达了南直隶北面的安庆府码头。
九头鸟到达安庆码头时,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地方提督军务的史可法正翘首而盼。
史可法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官袍,官袍里面露出一丝白麻料子,他还重孝在身,本在家守丧,但皇上却下旨夺情,并升他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
这个职务就是原来的漕运总督兼巡抚巡抚淮、扬、庐、凤四府,徐、和、滁三州,这次朝廷改为江北巡抚,不但原来的凤阳等四府三州继续管辖,而且还增加了安庆府,整个江北淮南地区都归其统辖。
虽然权柄增加了不少,但摆在史可法面前的也有一个极大的困境。随着如今各地流匪被纷纷击败,江北境内的革左五营,也就成了大明最后一大股流匪了。一日流匪不除,这江北巡抚就当不安生。
经过这段时间的准备,皇帝催促督抚总兵们发起会剿,毕其功于一役。史可法对于这时发起总攻,充满担忧,原先江北的兵马也多不堪用,他上任后,配合督师梅之焕和总督李长庚积极整编兵马,训练新军,可困于粮饷,进展一直缓慢。
他并不认为现在官军有能力一举剿灭贼匪。如果无法一击剿灭,那么匆促的进攻反可能招致失败,甚至让贼匪突围逃窜。
史可法曾向梅之焕和李长庚建议,再等半年,到时江北就能有一支可战之兵,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剿灭流匪。
可皇帝等不了,梅之焕也似乎很有自信。
他后来听闻,梅督师和李总督的自信,来源于现在的湖北总兵。据说湖北总兵刘钧的手下有一支非常能打善战的兵马,号为九头鸟,四川大捷,听说就是这位总兵率兵打赢的,刘钧也正是因为那一战得以生擒张献忠最后得封侯爷。
可他仔细打听,据说刘钧半年前不过是一个小小武生而已,他的九头鸟都是招募的乡党子弟,成军也不过半年。
史可法觉得梅之焕和李长庚太过自信了,就九头鸟这样的新军,四川之捷也许只是运气。可打仗哪能凭着运气?甚至打仗也不能一直靠行险。
这次会剿,调动的兵马不可说不多,梅之焕整编了三万,李长庚整编了两万,江北已有五万兵马,这次又调楚军来会剿,可史可法一直都坚持,认为打仗不是靠兵多就行的。相反的是,兵越多有时越乱。
可既然无法改变会剿的结果,史可法便请求前来安庆刘钧的军中。
他倒想看看镇南侯刘钧是个如何人物,也存着想要盯住刘钧,免得这个年轻得意的侯爷到时鲁莽行事,甚至也要监督一下楚军,避免楚军入境后,骚扰地方百姓,劫掠财物等等,尤其是这种外地客军,奉调援剿后,经常发生骚扰地方,甚至公然抢掠地方的情况。
楚军的船队已经到达,足足有数百艘之多,白帆如云,摭江蔽海的,气势十分惊人。(未完待续。)
'正文 第226章 镇南军'
》 ,!
“怎么这么多船只,镇南侯不会把五万楚军都给带来了吧?”
“也许真有可能,带着大军前来,这不正好就食地方嘛,他的军粮就可以省下了。【,”
几名随史可法来迎接的官吏站在码头上,看着那只庞大的船队,都纷纷交头接耳。
史可法站在最前面,看着那巨大的船队,心里也充满担忧。镇南侯带这么多兵马来,那就更难控制了。万一这些楚军要作乱,那真是管都管不住。
就在这个时候,船队已经靠岸,一块块桥板搭上码头,然后楚军从船上陆续下来。
虽然隔的还很远,可让史可法极为震惊的是,那些楚军从船上鱼贯而出,然后迅速在码头上列队,列满一队就往前走,留出后面的空当,然后数个队列在一边又集起一个更大的方队。
这个方阵足有百余人,他们排着队,还有军官在前面喊着口号,隐约听到是什么一二一立定报数之些,然后听到那些士兵一排排的就开始报数,每次从一开始数。他们报数的声音极大,可报完数后,却又极为肃静,就那样笔挺挺的站在那里,如标枪一般。
一条船上的士兵全下来后,第二条船又靠岸。
一队又一队的士兵登岸,一个个方阵集结成形。每个方阵前都立着一面旗帜,后面是一个又一个整齐的士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