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神道-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可以根据这些条件去选择地点。”

黄俊明所说的这几点,在李世民看来深以为然,要是将这地点选择道穷乡僻壤的地方,就算成功了谁知到,要是放在世家势力庞大的地区,又会有多大的阻力。没有生员的地方这教育又教育给谁?愿意但是没有条件去学习的地方,士子相对来说也少了很多,学生们也乐意去学习。在这种地方教育出来的学生正好可以和大唐现有的士子们去做对比,用最直观的方式就能对比出那种教学方式好,哪种教学方式弱。可是这样的地方选择起来实在是难啊。李世民虽然是帝王,掌控全国的土地,但还真的不了解这几点究竟适合哪个地方。人口流通大的地方肯定是长安洛阳这等大城,但这些城市的士子和有条件学习的又相当的多,这两点的矛盾,最是让人难以选择。李世民思量许久,最后还是决定先将这地点放在一边,等到时候和群臣商议一下吧。

“仙师,这地点难选啊,说来惭愧,在朕的记忆中还真没有注意过符合这些情况的地点。到时候朕将房杜二卿叫来,让他俩费脑筋去吧。”李世民很自然而然的想起了房玄龄杜如晦,这种事情还是这两人去做让他放心,虽然还有个长孙无忌,可自己那个大舅哥办事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很少能像房玄龄杜如晦一样提出些自己的见解,过分的对自己支持固然好,但还是有些弊端的,李世民对这一点看的很清楚。“对了仙师,您上次说的这种教育改革,所有的学校都是官学,并且不收费?”李世民突然想起一件事,连忙对着黄俊明追问道。

黄俊明想的可是实实在在的义务教育,既然是义务教育哪来的收费的道理?“然!”黄俊明言简意赅的答道,突然觉得这直说一个字有些不妥,随后又补充道:“贫道所说的不收费是指不收学费,书本费还是要收的,只收成本便可。”

“可是仙师,这样一来,恐怕国库又要耗费一大笔钱财啊,不说这各级官学的建立,单说这教师的开支,恐怕就是要一大笔钱财吧?”李世民对着黄俊明说道。大唐国库钱少这件事可是李世民一大烦心事。

“陛下,贫道有一疑问,国家的税收是谁交上来的?”黄俊明直截了当的问道。

“自然是百姓上交的!”对于这件事,李世民可是相当了解,大唐士子不交税,所有的国库收入至少有三分之二是来自农税的,这农就是大唐狭义上的百姓。

“既然国家的钱财全部都是由民众供给,那为何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黄俊明追问道:“百姓既然缴纳税务,那国家就有将税收用在百姓头上的义务,用税收去养兵,那是为了保护百姓的人身财产的安全,用税收去给官员开俸禄,那是为了让官员尽心尽力去处理民事。用税收去修路,同样也是为了方便百姓的出行,既然这些事情都是用百姓所缴纳的税所做的,那为何不能用税收去开展教育?”

李世民从来不知道,百姓缴纳税收之后国家要对百姓负担这么大的责任,不过转念一想还真是这样,人家缴纳了税收,国家就有义务去这么做。可是这用在教育上的钱财又是多少,用多了,怎么养兵。怎么给官员俸禄,怎么。。。

没等李世民想完,黄俊明又继续说道:“陛下若是为不知道该怎样去处理着些国库开支,贫道可以给您一点建议。”

———————————————————————————————————————————————————————第一章

177 陛下,您怎么看?

177陛下,您怎么看?

李世民现在真的可以算上瞌睡了有人送枕头,自己想的东西都不用自己去说,黄俊明就给他找到了答案,虽说黄俊明说的是建议但是李世民还是相信,黄俊明的建议就是最好的办法的。

每次只要李世民有问题,黄俊明所说的都是最理想的答案,虽说有的真的很难实行,但是确确实实的给了李世民和朝臣们很大的启发,现在也是如此,所以李世民对黄俊明的建议相当的期待。

黄俊明见李世民的神色,也知道这位千古一帝正在等着自己去说明,斟酌了一下语言,随后开始说道:“陛下,贫道所说的东西实行起来怕是更有难度,您要在心里做好准备,因为这事肯定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黄俊明可是知道,这财政预算一出,那些想要在官府当中敛财的人怕是要强烈反对的。同样这财政预算也可以称得上一个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的一种体现,到时候李世民自己会不会去实行都可能是两说。

李世民一心做一个好皇帝,自然对黄俊明的所说的这个难度表示丝毫不惧怕,再说了黄俊明还没说呢,怎么就知道行不通?于是李世民对着黄俊明说道:“仙师但讲无妨。”

黄俊明深深的看了李世民一眼,随即开始说道:“贫道其实想说的是由官府对此次教育改革所花费的钱财做好预算,但贫道还是觉得应该从头开始说起。”黄俊明仔细的想了一下现世的财政预算。随后缓缓开口道:“财政预算是国家对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活动计划所做的一个反映,它体现了国家及其财政活动的范围、国家在特定时期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预算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收支安排的预测、计划。由国家统一核算之后,用来反映官府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状况的计划。”

黄俊明用很正式的说法点开了财政预算的开头,这种东西,只要是现代人肯定都有所了解,每年的时候都能听到国家在对某某某年的财政做出预算,又对某某某年的国家花销做出公视。不说这些东西是否真实有效,但从出发点上来看,却是好的。

李世民听黄俊明的这个开头。内心顿时一秉,不知从哪里掏出了纸笔,跟着黄俊明的话开始记录道:财政预算是指国家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收支分类表格之中,以清楚反映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比如说,咱们大唐今年农税是多少,商税是多少,盐税是多少,都分门别类的记录好,最后加起来成为大唐这一年的总收入,又对次年的军队开支将要花多少钱财,官员的俸禄将要花多少钱财,建造维修城池花费多少钱财。修路花费多少钱财,教育要花费多少钱财等等做一个预计,这样一来便不会被突如其来的事情自乱手脚。而且透过财政预算,可以使人们了解官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也可以体现官府政策意图和目标。比如说。加强军队的钱财支出,那民众们很自然而然的知道,可能要打仗了。加强教育支出,民众门肯定认为国家正在关注教育事业。一切事情都是相通的,让民众更了解国家的想法,才能让百姓们更支持国家。不是么?

所以财政预算可以分为财政收入和财政预算支出两个方面。财政预算收入主要是指各项税收,国家商业活动的收入,等等。财政预算支出是指国家官员办事的行政经费、军队,教育,官员俸禄等方面的各种支出、建设城墙,道路支出、防备天灾支出及其他支出。简洁明了的让人知道,咱们大唐国库中的钱是怎么来的,有多少。最后准备花在哪里。到最后又花了多少,剩了多少。比起钱财一入国库就不管了,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取,最后花在哪里,花了多少方便的多。有了预算起码不会出现什么因为兵事将整个国家的国力拖垮等等状况,因为预算的钱财在那里摆着,哪方面花多了就证明哪方面出现了问题,有了问题害怕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么?一个国家这么大,国库中的钱财必须要分配好,才能让这个国家长久的发展起来。

李世民的毛笔飞舞的极快,在他身旁已经放了好几张写满字迹的纸,黄俊明在根据现世财政预算的基础上还添加了一些字迹在大唐的见解,省略了一些东西,又加进去了一些东西,李世民完完全全听得懂,也听得明白。更知道这财政预算展开的难度在哪里,只要财政预算一出,这国库中的钱财那就实实在在的就是国家的了,不会再是私人的。甚至不是他这个帝王的,这让李世民也感到事情的难做起来。国家有国库,每个州郡也有自己的府库。只要这样一实行,那官员从哪里贪墨钱财,一看就是一个准,但谁又不爱钱财?历朝历代官员的钱财从哪里来,克扣税收,贪墨拨款,收受贿赂,而这政府预算一出来,克扣税收和贪墨拨款两项肯定很少生。那些心有贪婪的官员能支持么?肯定不能!若是实行,恐怕又会掀起一阵血雨腥风了。当然李世民也想到了,这财政预算一实行,那恐怕连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每年的开支都要计算在内了。

等黄俊明将自己所想的,和大唐有关联的财政预算说完,李世民也缓缓停笔,凝重的看着自己手抄的几张大纸,面色凝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黄俊明也清楚,自己将这充满了民主思想的财政预算的方式一说,对于更个大唐不亚于依次大地震,比先前的教育改革还要大的大地震。见李世民脸色不对,开始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说这件事了起来。

“唔,仙师,您说的这些东西好,但是索性难度太大,等朕那天叫上几位爱卿研究研究吧。”从李世民的语气之中听不出什么支持还是反对,这让黄俊明更加的忐忑了起来。

此间只有李世民和黄俊明两个人,都是沉闷着不说话,气氛一下子变得诡异了起来。黄俊明轻轻的擦了擦鼻头,忐忑的开口道:“陛下,还有其他的是么?如果没有,那贫道就先回去了。这时间也不早了,再不回去,恐怕今日的晚课贫道是没办法带领了。”

李世民的思维好像并不在黄俊明身上,听黄俊明这么一说,随即接口道:“恩,仙师请自便。”说完猛地反映了过来,又对仙师说道:“仙师,那玻璃一事还请仙师多费心啊,还有上次你给朕看的那个黄帝阴符经,朕研究完了,只是还没整理出来,过些日子程乾他们去天仙宫学习的时候,朕让他带去。至于刊行天下的事,朕也准了。”

“多谢陛下,如此,贫道就先回去了。”黄俊明见李世民点头,逃也似的出了东宫,今天这嘴每个把门的再一次触犯了皇权,这触犯皇权可不是玩的,一弄不好没准真的身死道消了。财政预算虽说是于国有利,但是却变相的削弱了皇权,这不是触及皇权又是什么?但愿这千古一帝李世民真的有民贵君轻的思想吧。

李世民目送黄俊明的身影远去,随即对着守在外面的太监说道:“去将房卿和杜卿叫来,就说朕找他们有事。”

不多时,房玄龄杜如晦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没等缓过劲,李世民也不多说,直接将写满了字迹的几张大纸塞到了他们手中,房玄龄最先将这纸上的内容读完,脸色苍白甚至连冷汗都被下了出来,由于是在是不清楚李世民的意思,只好对着李世民问道:“陛下,您先说说,这事,您怎么看?”

“朕怎么看?”李世民有些焦躁的说道:“朕要是有看法就不用让你们知道了!”

“此事若实行,阻力甚大。”房玄龄壮着胆子说道:“但是于国有利,只是臣觉得,不能完全按照这上面所写的东西去做。必须要做出变通。”

这时杜如晦也看完了这纸上所写的全文,他的眼中满含震惊,不过听房玄龄的话,不能全都按照这纸上写的东西去做,而是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