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官道红颜-第6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奇州方面取得联系,宁雪虹答应过来协商一下。

此次过来的,并非宁雪虹本人,而且一名副市长带着几名专家同志。

顾秋一再交待,务必与自己选通过气,再去见左安邦。

可对方来的时候,顾秋偏偏有事,去了竹昌一趟。他听说奇州的副市长要到了,就匆匆往回赶。

刚到办公室,他就问接待的人。

对方告诉他,已经去市委了,是左书记安排人将他们带过去的。

顾秋暗叫不好,匆匆而来。

副市长已经把奇州方面的意图,全部告诉了左安邦。左安邦看过他们的方案,竟然与宁德这边完全吻合。

这意味着,顾秋和宁雪虹之间,应该是暗中达成协议,对他说这事,只是通个气,并不需要他决定什么。于是左安邦提出,修这条路可以,但是竹昌这边的资金,必须由奇州来付。也就是说,宁德同意他们修这条高速,也同意他们从宁德境内通过。但是宁德市,不承担任何费用。

奇州副市长一听,当时就急了,怎么会这样呢?我们这个方案设计,完全是与你们合作,而不存在谁借道于谁的问题。再说这条路修通了,对你们也有利,怎么就变成了我们向你们求助,所有的资金都紧我们出了?这显然行不通。

左安邦道,“你不必急着回答我,回去商量一下再说吧!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们了。”

说完,他就离开了会客室。

顾秋匆匆而来,奇州的副市长正在那里埋怨,这哪叫合作?一点诚意都没有。

看到顾秋来了,他就喊,“顾市长,你们怎么可以出尔反尔?这么大的工程,视为儿戏,这是什么逻辑?”

顾秋也不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就对奇州副市长说,“先去吃了饭再谈吧,刚才我接到宁市长的电话,她对你这次宁德之行,抱有很大的期望。”

副市长道,“我看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样合作,八成要泡汤。”

顾秋对对方的态度和心态,也是十分的不看好,典型的怨妇型,出了问题只会发牢骚。

顾秋将他们请到餐厅,在吃饭的时候,他才了解到了直正的原因。左安邦提出,让奇州承担所有费用,宁德只是把地方腾出来。这样的合作,肯定不公平,为了修路,自己这部分资金,怎么可能由人家承担?

难怪这位副市长如此埋怨,顾秋了解到了这事之后。就对奇州副市长说,“我再跟左书记沟通一下,你回头跟宁市长说说。这路,一定要修,必须得修。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达到双赢的效果。”

奇州副市长道,“你这态度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但是你们左书记,根本就没有这个心思跟我们合作,好吧,我看看再说。”

左安邦得知,顾秋赶回来了,他就在心里冷笑。

果然如自己猜测的一样,宁雪虹和顾秋早就通过气了。因为他看到对方的方案,跟自己这边完全吻合,两人联手打造奇宁高速。

修路当然是好事,更利于交通发展和经济发展,但是他顾秋和宁雪虹搅在一起,准没什么好事。

修路就修路,为什么非得跟奇州一起修?

如果这样,自己挤走宁雪虹还有什么意义?

对于顾秋决定和奇州联手修路一事,左安邦心里已经有了结论。

奇州副市长走后,顾秋去见左安邦,提及了此事。

左安邦道:“我正有一事跟你商量,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医改上做做文章。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老百姓已经到了看病难,看病不起的地步,我希望你们政府班子,能拿出一个有效的方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不起的问题。”

顾秋听他这么说,心里就明白,他这是故意撇开话题,不跟自己谈奇宁高速的事。

顾秋道,“关于医改,我有一个方案,不知道左书记觉得怎么样?”

左安邦说,“你说说看!”

顾秋就把自己的方案说出来,事实上,他在达州任职的时候,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于是顾秋说了,“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做到医药分家,切断医生从药上面做文章,开贵药,乱开药拿回扣的现象。另外,从采购上查根源,对于那种靠医药拿回扣的现象,要坚决禁止。把医院里的架构,分成三大块。一是只管医,不管药。二是只管药,不管医。三是纪检不定期巡查,做医人回访。”

左安邦听顾秋说得这么全面,心里就明白,这家伙早就在做准备工作了,就算是自己今天不提,他也要搞起来的。

左安邦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不小。好好调查一下这个行业,争取在全国率先做好医疗改革工作。”

顾秋道,“这个应该可以实现,只要我们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深入调查,认真总结。”

左安邦说,“那就抓紧点,不要等人家搞出来了,我们再跟在人家屁股后面。今天就谈到这里吧,我还有事。”

左安邦说完,马上就站起来,好象要出门一样。

根本就不给顾秋机会,看来宁德高速一事,又要黄了。

左安邦出了办公室,对司机说,去富贵山庄。

他今天约了邵博远打高尔夫。

顾秋回到办公室,琢磨着这事,必须想办法。幸好他做了准备,跟交通厅姜厅多次打交通。关于宁德高速一事,他决定从上面入手,让交通厅来介入。

至于医改,顾秋就决定亲手抓,大张旗鼓的搞。要让左安邦知道,自己的心思,都在医改上。

再说这事,他早有准备,只差火候。今天是左安邦提出来的,顾秋顺手解决一下医改的事,对宁德来说,绝对是一桩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只是医改问题多多,困难重重,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才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

有人说,政府可以给群众报销一定的医药费,提供援助,但顾秋觉得这解不了根本问题。

以前几块钱,甚至几毛钱能治好的感冒病,现在动不动就得几百上千。几年前还一颗西药,解决这个感冒病,现在的医院动不动就吊盐水,一吊就是一个星期。

你为他们报销额度是多少?一半?还是六成,七成?

就算是报销了一半,对普通群众来说,还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顾秋的决定是坚决打击医院黑幕,让这潭水彻底清澈下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才是正道。

但奇宁高速的事,也不能忽视,顾秋就决定,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第1014章顺势而为

左安邦提出要搞医改,顾秋觉得这个问题,是迟早必须解决的事。因此,他义无反顾投入医改当中。

首先,他深入调查,了解。

关于医改,顾秋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全面了解这个行业的本质。一些工作人员说,关于医疗改革,把卫生部门等单位的人召集过来,开几天会就可以了。

顾秋严肃地指出,改革工作,不是你坐在办公室里,听取一下汇报,开几天会就可以做到的,一定要深入群众,了解民众疾苦。我们的工作,是要让广大群众看得起病,所以才进行改革。如果光从卫生部门了解情况,永远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因此,顾秋自己,也去医院进行调查。

这天上午,顾秋在罗汉武,以及分管卫生口的副市长,卫生局局长陪同下,来到宁德市中心医院。

这次下去深入调查,并不是预先通知的。

顾秋有个惯例,一般下去了解情况,他绝对不会事先通知,以免他们弄虚作假。

因此顾秋来到市中心医院门口,第一印象就是乱。

门里门外,停着许多车辆。

从小汽车到自行车,摩托车,多得没地方停。虽然有划线,但是一个字,乱。

看到上面有个牌子:停车收费!

顾秋就不高兴了,对卫生局局长说,“为什么要收费?人家过来看病,你们应该给予病人一些方便,你们还有理由收费?”顾秋指了指医院门口的几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你们就是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吗?

院长,早就跑过来了,卫生局局长冲着他吼,“乱七八糟的,也不好好管管,还有,你们为什么要收费?把停车费给免了。”

院长诉苦,“市长,我们收费只是为了规范停车场。这里每天的车子太多了,让我们没有办法管制,还有附近的车辆,如果不收费的话,他们就乱停,一停就是几天,有时把路都挡了。”

顾秋一听这话,脾气就来了。

“除了收费,就没有别的办法?”

院长不说话,心里嘀咕着,今天市长过来,怎么就没有人通知。而且,他根本不知道,市长过来是干嘛的。

顾秋道:“看来你们还没有真正走向市场经济,不懂得什么叫客户就是上帝。医院是服务性行业,你们应该把病人当成你们的上帝,用最好的服务态度,接待你们的病人。而不是用一种高傲的态度,对病人无礼。”

顾秋指示:关于这个停车收费的事情,你们必须马上解决,如果下次再碰到,在医院看病停车收费,处以十倍以上罚款。

这话说得极重,院长马上头冒冷汗了。

至于怎么管理这个停车场的事,还真令人头痛。

院长就看着卫生局局长,一时没有了主意。

随后,他们以为市长要去办公室喝茶,开会,听大家的意见。可顾秋只是在门诊大楼,住院部,几个地方走了走。听了一些患者的意见。

门诊大楼那里,病人排起了长队。

医院里,一些混在人群中的可疑人物,看到有领导来了,马上悄悄开溜。

这些人,大都是小偷小摸的人。还有些是医托,他们看到这架势,哪里还敢停留?

顾秋问一名抱着孩子的妇女,小孩这是怎么了?

妇女说,感冒一段时间了,在村里的诊所没有治好,拖成了肺炎,就跑到市里来。

可这都三天了,还是没有床位。

院长说,“马上解决,马上解决。”

顾秋要了解的,并不是这些。

他就问一名老退休干部,退休干部听说是市长来了,就说了很多话。

“我虽然是退休干部,但是对于现在的医疗状况,极为不满。太贵了,医乱开药,什么药贵,他们就开什么,激素药滥用,顾市长,这种现象,你们可要禁止啊!”

这时,一边患者走过来,拿着单子在交费。

“什么?一千六百三,怎么要这么多?”

里面的工作人员,就把单子扔出来,“等人有了钱再来买药吧!”

“那你把单子给我啊!”

他要的单子,是药方。

工作人员不理他,大喊了一句,“下一位。”

顾秋见状,把那人叫过来。

对方是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听叶世林说,市长叫过他去问话,他就跟过来了。

顾秋问,他这是什么病症?

男子说是他老妈有风湿性关节炎,还有骨质增生,到医院来,每次都是一千多,二千多的药。去年还是五六百,今天涨这么贵了。真是看不起病。

男子还说,“以前医院里开药,会有一张方子,如果看到药太贵,他们会到外面的药店买药,这样可以节省至少一半的医药费。但是去年下半年就改了,医生开药,直接电脑输入,也不给你药方,你根本就看不到他开了什么药。只要在他们这里交了钱,你才能拿到药。可这些药在外面,至少便宜一半以上。”

顾秋在问话的时候,旁边的人都在记笔记。

还有两名记者跟在那里,记录今天的情况。

顾秋当然知道,这是医院为了防止病人到外面去买药,故意搞出来的这一套方案。当然,他们会解释为,这是节约成本,实行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