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化工大唐-第4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是这么回事!叶天衡点头,提醒一句:“小友,皇上对历法之事很是看重,我们也得出力了。”
    历法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不就是知道几月几号,不至于过糊涂了就行。在古代,历法是关系国运的头等大事,不得不说明一下。
    管理天文历算的“钦天监”里的人,虽然权力不大,爵位不高,却地位超然,就连宰相见到他们都要礼敬三分,原因何在?
    一是在古代天是至高无上的存在,钦天监里的人观测的是天象,深知上天的意旨,谁敢不敬呢?就连皇帝都不敢轻易触动钦天监里的人,要是皇帝杀了钦天监的人,往往会给斥为暴君。
    二是他们观测天文,制订历法。历法在古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比起现代的“红头文件”还要有效力。现在的红头文件摆在案头,我们也不过是好奇,翻翻而已。在古代,老百姓对历法非常重视,往往是按照历法行事。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古代的历法不象现代的历法那般单纯,不仅有月份、晦朔、时令、节气,还有潮汐变化。
    最重要的是历书上还附和农业生产的指导性技术,比如一亩田播几斤种,何时犁田、何时下种,如何施肥,如何除草,如何应对病虫害,这些都会写在历书上。
    因而,古代的历
    “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书”了,对老百姓的重要性,可T7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直到现代,中国才向工业社会转变。在现代,农业大国是落后的代名词,意味着挨打;在古代正好相反,农业大国才能强盛,原因何在?
    农业大国好啊,因为粮食多了,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有了更多的人口,就要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建立更大规模的军队,创造更多的财富,可以开疆拓土。
    古代中国疆域辽阔,资源丰富,就是人口不算多,不够用。即使东汉的六千万,唐玄宗的七千万,加上隐形人口,接近一亿了,北宋一亿多人口,都不够。要想人多,就得让他们吃饱饭,这就需要发达的农业。
    正是因为如此,商鞅定下“重农抑末”的基调后,最终演变成一条传统国策,后世虽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这些雄材大略的帝王,不仅没改,反倒加强了。
    明太祖朱元璋。对这一传统策略的捍卫可以说达到变态的程度,他重视农业,鄙视商人,商人在他眼里跟篙草差不多。那是因为他是叫化子出身,乞讨过,饿过肚子,深知一餐饭对老百姓的重要性。
    为了指导农业生产,历。代王朝除了采取有力的措施以外,还把农业生产的技术写在历书上,而且,这些历书是免费发给百姓,一年一发。
    要是到了。该发历书的时候,却没有发,那么,老百姓就会想这个朝廷不行了,连农业都不重视,朝廷的威望会大降。
    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给老百姓发历书是必做之事。若是不能做到,可以说这个王朝已经完了。很有趣的是,恰恰是在战乱时期,老百姓得不到历书,往往会“荒废农时”。
    吐。蕃大胜之后,睿宗雄心勃勃要做一个大有为之君,他能不加倍重视农业?能不重视历法?能不修正修历法?
    这一重任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精。通天文的僧一行身上,这也是睿宗此次召僧一行进京的目的所在。就是僧一行不提,睿宗也要他重新编撰历法。
    陈晚荣深知这事有多重要,。想也没有想道:“这事,我们全力配合。大师需要什么,尽管说。”
    “谢陈将军!”僧一行施礼相谢,接着就道:“第一件是我们要做一个水运浑天仪,这需要一些工具,军器监有削铁如泥的机床,这就省事多了。
    ”
    “水运浑天仪?”陈晚荣一听这名字,眼睛猛的瞪大了。叶天衡他们只是想这是一个天文仪器,没什么大不了的,陈晚荣却是知道水运浑天仪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
    水运浑天仪比起张衡制造的浑天仪更加复杂,更加巧妙,这是仅就天文而言。这仪器之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在于,他运用了大量的机械知识,还是一个机械钟。用齿轮传动,上面做了两个木人,每刻击鼓,每个时辰撞钟,具有报时功能。
    比起古代的沙漏准确得太多,也更方便。
    如此之多的功用、设计如此复杂的水运浑天仪出现在唐朝,绝对要算一个奇迹,具有太多的机械知识,陈晚荣能不惊讶么?
    “大师,能不能给我们说说浑天仪。”陈晚荣感觉喉头有些发干,想一窥究竟,是不是真的与历史上的浑天仪一样,具有报时功能。
    “将军要听,自无不可。不过,这事还是请梁施主来说的好!”僧一行也算是一名巧匠,可是在机械方面比起梁令瓒却是远为不如,这事由他来说再好不过了。
    “献丑了!”梁令瓒也不客气,取出一张纸,展开,铺在桌子上,道:“各位请看,这就是水运浑天仪。”
    “好技法!”军器监里多是良工,也不乏没事作作画怡情之人,一见这图,不由得大赞起来。
    没得说,这画的线条优美流畅,足以和吴道子相媲美了。梁令瓒的画功不在吴道子之下,他画的图能不好么?只是,他让后人记住他的是因为他杰出的机械天赋,而不是画作。
    “梁大师,你和吴兄是一时瑜亮,你们两个见了面,肯定是惺惺相惜。”陈晚荣把图一打量,很是惊讶梁令瓒的画功。
    梁令瓒摆手道:“陈将军过奖了,我哪能与吴道子相比呢。吴道子年纪轻轻就达到如此高的成就,而我痴长这么多年岁,比起他还是有颇有些不如。要不然,我早就去挑战千两黄金了。”
    他的画功比起吴道子只能是说媲美,还是有些不如,这是中肯之言。
    陈晚荣仔细打量起来,这图画得清清楚楚,水运浑天仪结构复杂,一时之间也难以看得明白,即使看明白了,陈晚荣对天文一窍不通,也不知道用处,就不多费心力了。
    最吸引陈晚荣眼球的是,这图上有两个木人,一面大鼓,一口大钟,应该是报时用。
    “真的,真的和历史上的一样,具有报时功能,是机械钟!”陈晚荣眼睛越瞪越大,死盯着报时这部分,心里一个劲的喊。
    指着报时部分,陈晚荣喉头发干,问道:“梁大师,这是不是报时用的?”
    “是呀!”梁令瓒只回答了两
    。
    陈晚荣兴奋的道:“梁大师,你何不把这东西改进一下,做出这么大,便于携带的报时器。有了这东西,到了什么时间,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不必再去仰脖子看日头,这日子也就过得清楚明白了。”
    古代计时有沙漏,不过,沙漏太笨重,出门在外,不可能带在身边,只能靠观测日头估算时间。下雨天,阴天,大晴天的日头差别很大,很误事,要是有了钟表,一切都将廓清。
    这是影响深远的大事,不过,梁令瓒却是摇头道:“陈将军,这事我想过了,只是,不可能做得出这么大的东西。太难了,也许后人能做出来,我现在做不出来。”
    “能做的,一定能做的!”陈晚荣非常肯定:“这东西有钟摆,有齿轮,结构不复杂,只是做起来要精确。要是在以前的话,也许难做,不过,我们现在有了机床,这东西做起来就容易多了。也许,做出来的准确性不够,总比看日头强得太多。”
    一边说一边比。划,按照小时候调皮拆过的机械表样式给他讲解起来。现代小孩子,没有拆过机械钟表的有几个?陈晚荣记得清楚,讲解起来详尽,很是生动。
    这东西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天书,听着就犯糊涂。不过,对梁令瓒来说,那是食髓知味,越听越来劲,眼睛越睁越大,脸上的红光最后都快喷出火苗了。
    陈晚荣一。说完,梁令瓒兴奋得直搓手,一个熊抱拥着陈晚荣,不住在陈晚荣肩头轻捶:“陈将军,谢谢你!让我有拨开青天见云雾的感觉!有你们的机床帮忙,我一定能做出来。”
    钟表。出现在唐朝,老百姓生活更加方便暂且不说,光说这军事上的用处就很大了。现代社会要打仗了,将军把任务一安排完,就要求指挥员们对时,到时执行计划就行。
    现。代计时器更多,更加先进,并不一定非要机械钟表,这种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唐军的指挥又是鼓声,又是传令。兵来去奔驰,还有旗语,非常不方便。要是将军们能一人一只表,好处不用想也知道。
    接下来,梁令瓒请教了一些。细节,信心更加足了,双手握拳:“大师,此行不虚!我又有了新想法!哈哈,痛快!痛快!”
    “还没有喝,你就痛快了?”僧一行调侃一句。
    逗得众人大笑。
    叶天衡最是高兴,在梁令瓒的肩头拍拍道:“梁大师,早先老朽就想请你到军器监来,只是,你对天文感兴趣,老朽不好意思来打搅你。现在好了,你终于到了军器监,我们这里可是人才济济!得好好庆贺一通!”
    “对,得好好庆贺!”众人齐声附和,声调扯得老高,好象过年似的兴奋。
    陈晚荣一拍胸口道:“中午加餐,我请客!”
    梁令瓒给陈晚荣指点一番后,和陈晚荣的关系骤然拉近,在陈晚荣肩头一拍,笑道:“陈师傅,那我们就叨扰了!”
    不叫陈将军,叫起陈师傅,那是和陈晚荣的关系很亲近了。僧一行也改口了:“陈师傅,一行可不是酒肉不沾哦,大鱼大肉,你尽管上!”
    “哈哈!”众人又是一通大笑,格外开心。
    “管够,管够!”陈晚荣也是兴奋。
    知道梁令瓒在机械方面的造诣很深,却没想到竟然深到如此程度,陈晚荣非常惊讶。同时,陈晚荣暗中下定决心,找个机会把自己知道的机械知识说给他知晓,以他在机械方面的天赋,肯定会大放异彩,比起叶天衡还要厉害。
    再好的技术,要是没有天才的机械师造出需要的设备,那么,这些技术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用处。科技发展史无数次证明了这点,好的技术未必有合乎要求的设备。
    叶天衡是不错,就是垂垂老矣,来日无多!再者,单说机械方面的造诣,叶天衡比起梁令瓒远为不如。得到梁令瓒的襄助,化工设备,机械设备还不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都不是问题了。
    机械时代已经可期了!
    陈晚荣心中的激动远非笔墨所能形容,**澎湃,真想找个地方高声放歌,喝他个三天三夜!
    等到心情略复,陈晚荣问道:“请问大师,第二件事情是什么?”
    僧一行并没有说话,而是拿起望远镜,道:“陈师傅,这望远镜是个好东西,能把远处的东西拉得很近,还看得很清晰。这构想很好,若是能做到把天上的星月拉近到眼前,让一行看得清楚,那就不错了。一行在观测天文时,缺的就是这样的宝贝!”
    “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是好,可是,那是我们现在的技术条件能做出来的么?这一架也不过是昨天试做的,虽然能用了,只是毛病太多。一个孩子才刚刚学走路,你就要他扛一座大山,那能成么?”陈晚荣在心里抗议,僧一行说得轻巧,可是落到实处却是处处困难,万难实现。
    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不可能实现!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二一三 挖墙角
     更新时间:2009…10…1 12:01:47 本章字数:636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