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冰人幽灵-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笔下的核弹被写成“反复爆炸”的武器,与真正的核武器还有距离。
1944年,美国科幻作家卡特米尔在《生死界线》里,已经逼真地叙述了******的技术环节。这篇小说发表后,招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审查,他们误以为当时秘密进行多年,连副总统都蒙在鼓里的“曼哈顿工程”泄了密。
“海豚兵”
在伊拉克战场上,美军不仅亮出了精确制导****等各式高技术武器,而且征用海豚充当水下探雷“先锋”。美海军拆弹专家们解释说,现有的一些探雷系统固然先进,但还是没有海豚强大的天然声纳厉害,扫雷舰的成功率只有约94%,但海豚探雷成功率却达到99。8%。实际上,此次美国倒萨大战的动物“奇兵”并非海豚专属,美军海军陆战队还带了军鸽、鸡等动物,以防范伊拉克可能发动的生化武器袭击。据悉,美军在巴林水域也调派了几只海狮。
最有名的描写动物士兵的科幻小说大概就是恰佩克在《鲵鱼之乱》里的“鲵鱼军团”了。鲵鱼俗称娃娃鱼,是两栖类动物。的鲵鱼有智力,能够学习、操作机械。于是,小说中,欧洲各国用它们建筑海底工事,武器库,最终给它们发武器,保护海防。
数字士兵
与这么多高精尖的武器组合在一起,人却逐渐成了战争技术中最弱的环节。为此,美军在伊拉克的“奇招”就是把第一个数字化师投入战场。据悉,美军从1992年开始系统的数字化试验,到2001年正式投入使用,整整花了10年时间。美军数字化师作战能力相当于一个非数字化军,其控制的地域是现行师的3倍。
于是,科幻作家们也在设想,要不要干脆对人进行改造,培养出超级战士。科幻电影《兵人》为我们展示了通过遗传工程培育的超级士兵:第一代“兵人”是严格选择的基因优秀者,第二代便已经是基因加工处理过的“半人”了。随着“兵人”身体里人工成份的增加,他们的人性成份则在减少。在《宇宙战士》中,濒死的士兵被改造成新陈代谢增加数倍的超级战士,不惧伤害,力大无穷。
不过,这些科幻故事里出现超级战士的还都是人,而刘慈欣在《魔鬼积木》中,干脆通过基因嵌合,创造了大批的人兽杂交体士兵。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半人马喀戎”演变成了现代的“转基因战士”。在医学专业出身的科幻作家绿杨的笔下,阴谋家们则试图用复活人体里沉睡的远古基因,靠诱变返祖创造出体能优异的战士。
精确制导****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的空袭弹药近2万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就多达800余枚,其余是各种精确制导****。这说明精确制导弹药(包括巡航导弹和制导****)成为空中打击力量的中流砥柱。
与此对应,菲利普&;#183;迪克于六十年代出版的科幻小说《第二类型》中,一种简单得多的武器已经成为“射后不理”的战争决定者。它叫作机器钳,形似螃蟹,没有战斗部,但可以辨别敌兵,用金属钳撕开他们的身体。这种很便宜的小东西满山遍野地撒到前线,便能令敌人溃败。
甚至,科幻作品里还出现有全部由机器进行的战争。在《星球大战》前传的一、二两集中,作为战争一方的贸易联盟派出的都是机器大军。这种同样硝烟弥漫、房倒屋塌,但伤亡率永远为零的战争,或许不用等那么久便可以到来,因为它正在成为主要国家追求的军事目标。
“外科手术式”打击
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不同的是,美军的“外科手术式”空袭并不激烈。从3月23日开始,美军进入空袭日作战行动,首日空袭就达到1400多架次,以后逐渐减少规模,但是空袭阶段比较长。
早在十九世纪,飞机出现已前,在《征服者罗比尔》中,凡尔纳已经描绘了空中轰炸和空战场面。罗比尔用炸药轰击了非洲达荷美王国军队。距离现实中第一颗****落到地面,还有二十年时光。
二十世纪初,另一位科幻宗师威尔斯创作的盛年时期,战争阴云远比凡尔纳时代浓厚。战争也常常成为他的小说题材。科幻小说《空战》直接预言了全面空战,后来于一战中成为现实。1936,由他编剧的影片《未来事物形态》,构思了“大规模空袭”的概念。如果你看到那成群结队的轰炸机轰炸英国的画面,切莫以为是“不列颠空战”记录片。那可是大师的预言!
晚清时期,中国科幻的先觉者也看到了空战的前景。在晚清科幻小说《空中战争未来记》中,笔名“笑”的作者甚至就预言了空降兵的出现。只不过国力衰弱,他的预言也不受人重视。
信息瘫痪战
3月19日晚,美特种部队潜入巴格达和萨达姆的家乡提克里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借助手提电脑入侵并关闭伊拉克的通信系统和电力设施,切断萨达姆与其他高级指挥官的联系。3月25日,美空军一位高级将领宣布,伊拉克干扰美军卫星精确制导武器的6套电子干扰设备被全部摧毁。
冷战中后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核武器只是威摄力量,很难真正投入实战。于是,追求打击精确和电子技术成为战争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在种种高科技武器中,通讯干扰首当其冲。一支军队没有通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必败无疑。在《007系列惊险科幻电影——黄金眼》里,超大功率干扰装置成为主角。这个装置能够干扰大片敌方土地上的通讯能力,但却不会令人死亡,可谓干净的战争武器。而在刘慈欣的《全频道阻塞干扰》中,失去通讯技术则使高科技的北约军队无法对俄罗斯保持优势。
网络攻防战
“放弃吧!起义并倒戈。到另一方来,否则美国人就开战了。”就在战前的一个多月,数千名伊拉克人在他们的电子信箱里发现了这封发件人被掩盖的邮件。美国情报系统不断地向伊拉克国内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主流阶层发送电子邮件。这些邮件列数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执政20年来的种种“罪状”,并极力劝降这些社会主流人物。当然,在美国的“网络心理战”面前,伊拉克并没有坐以待毙。伊政府很快封锁了全国的电子邮件系统,只允许网民使用全国统一的邮箱服务器,使用其他服务器的邮件则全部被过滤掉了。实际上,网络战成了美军发起攻击的前兆。美伊军队在战场上尚未过招,在网络上已先行交手。
与较传统的电子干扰相比,网络作战更有时代色彩。乔良的长篇科幻《末日之门》出版于1995年,当时,互联网如朝阳初升。全书中,网络间黑客斗智与世界各大国的战争平行发展,相映成趣。到最后,恐怖分子竟然瘫痪了全世界的网络,军人们靠二战前的“土装备”才消灭他们。一场亦真亦幻的电子游戏更成为挽救世界的关键。
攻心战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以劣势的地面部队未经充分的轰炸即长驱直入,几十万号称“精锐”、誓言“坚决保卫祖国”的伊拉克军队在混乱和谎言中消失,这其中就有美军心理战的作用。
与烈火浓烟相比,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中国古代军事家的理想境界。前苏联作家别利亚耶夫在《大独裁者》中,以“脑波控制”来实现这一理想。主人公施奈德发明了无线脑波控制装置,从最初的抢劫银行,到后来与世界各国军队较量,施奈德一次次以这种简单的方式,让敌军调转枪口为自己服务。直到苏联境内有人发明了同样的武器,对他进行反控制,才结束了他独裁世界的美梦。
描写将催眠术用于战争的小说,还有顾均正创作于1939年的《和平的梦》。小说中,“极东国”和美国交战,形将失利。一个深入美国的“极东国”间谍李谷尔发明了无线电波催眠术。向美国民从进行广播,干扰美国民众的政治态度,以致美国国会准备投票,支持极东国占领南美。阴谋最后被反间谍人员夏恩揭破并制止。中国科幻作家王晓达于八十年代发表了短篇作品《波》。故事里,战斗也是以发射电波,令对方飞行员产生幻觉的方式获得胜利。
激光武器
战前,美国防部宣称可能第一次采用旨在导致敌军士兵失明或武器丧失功能的激光武器。这是一种非常残酷和造成严重伤害的武器,以致人权观察曾要求禁止使用激光武器。实战中,美军也确实没有使用这种危险的武器,给这种似有似无的新式武器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与有形有质有重量的武器相比,光线似乎是更具有“现代感”的武器。它射程极远,速度几近无限,防不胜防。科幻小说中,对“光线武器”的设想由来以久。威尔斯的名著《两个世界的战争》中就出现了光线武器。不过,距离红宝石激光器的发明还有六十年,威尔斯很难从技术角度预言死光的细节,只能从场面上粗略地描写。三十年代,前苏联科幻作家阿&;#183;托尔斯泰创作了《加林工程师的双曲面体》。这部作品描写了一种聚光镜式的武器——双曲面体。这是一个复杂的透镜系统,通过它,将一只普通火柴燃烧时的能量聚焦起来,便可以切割人体!武器一诞生,立刻成为各国间谍争夺的目标。
1962年,人造激光出现一年后,中国科幻作家童恩正便创作了《珊瑚岛上的死光》。由于****影响,迟至1978年才获发表,但因为被改编成科幻电影和广播剧,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中国一个科幻时代的标志。激光武器是这篇小说的主要题材。小说结尾,马太博士用“激光掘进机”炸毁潜艇,令“死光”的概念深入人心。直到今天,虽然激光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这种武器级的激光炮仍然待在军事实验室里。
冲击波武器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首次使用了一种新型的“地狱之火”导弹(AGM…114N Metal Augmented Charge Hellfire),它可以只炸死建筑内的人,但不损坏整栋建筑。这种新式导弹带有一个温度气压弹头,可产生一种冲击波,只能杀死建筑里面的人,但建筑、掩体或是洞穴本身则可保持完好无损。
冲击波武器,可能是威力上惟一与核武器相提并论的终极武器。两者之间本来就有密切联系:核实验会导致局部地震,而定向冲击波武器的能量来源也是地下核爆炸。在倪匡的卫斯理科幻小说中,有一部名叫《地心洪炉》的作品,讲的就是地震波武器,实际上也是冲击波武器。而在新进推出的科幻电影《地心救险》里,地心停转的原因之一,也是美国军方进行的地震波实验。后来,科学家将几枚十亿吨级的巨型****送入地心爆炸,恢复地心转动,才令地球恢复生机。
爱因斯坦也曾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它也曾经被设想成一种武器。在《引力的深渊》(中国吴岩著)中,狂人伊立鑫在邑东地区的深山里架设了引力波武器,打猎一般地袭击过往的民用飞机,令它们机毁人亡。在法国作家巴尔雅维尔的《漫漫长夜》中,引力波武器更成为一种随身携带的轻武器。
外篇 文学批评缘何忽略科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