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二战风云-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法规中,每一项处罚的结果都是一场残酷地,任何一个安全委员会的人员,只要涉及到贪污腐败案件,委员会之外的官员会被交送检察机关审理定罪,而委员会内的人员则根本不会被这样处理,他们直接面对的,就是被安全委员会的同时抄收家产然后秘密处决。而对那些因为涉及到贪腐案件而叛逃国外的家伙,该局也从不放过。一九四七年,伊尔库茨克州书记苏切尔科夫涉嫌受贿案件,安全委员会经过调查,判定其有罪之后,其人叛逃南美的英国,并取得了英国政府的庇护。但是短短的一个半月之后,他便被安全委员会的特工秘密刺杀与寓所门口。这一起案件开启了安全委员会因腐败案而追杀涉案者与海外的先河,同时,也震慑了那些心存侥幸的家伙。
    楚思南在苏联执行反腐工作的事实证明,腐败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克服,关键问题在于,这个政府是否真的有决心下大力气去打击腐败,是否能够动用专政的手段,给那些腐败分子抑或是倾向腐败的投机分子以血淋淋的警示。当首先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尝试贪污腐败的“鸡”被杀掉的时候,那些试图追随其后的“猴子”,便会细细思量,自己伸出去的那只手是不是应该缩回来,他们至少要考虑,自己豁出性命去攒取的那些不义之财,自己抑或是自己的家人是否有机会去享受。
    楚思南不认为,而且是永远都不认为应该对那些腐败分子手下留情,既然他们贪图那些不义之财,甚至想通过那些不义之财让自己以及他们的家人过上幸福的日子,那么,反腐者就要彻底绝掉他们的念想。贪污者严处严判,所有家财全部缴收充公,让贪污者羞愧而死的同时,还要让他的家人在一无所有中,惨淡的渡过下半生。
    至于说经济上的策略,楚思南就不可能考虑那么完备了,老实说,他对如何治理经济、如何发展经济这方面的问题,根本就没有什么过人的常识。当然,他了解苏联经济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但是有一点,那就是了解问题并不等于就能够很好的解决、克服问题,这是两方面的概念,不能一概而论。的确,苏联的经济模式中,计划的东西过多,而且对轻工业和农业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但是全面抛开计划的东西就可以了吗?那显然很不现实。转过头来说,抛开对重工业的重视,转而着重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抑或是三个方面并重,让它们齐头并进就可以了吗?很显然,那也是不可行的。
    不过幸好的是,如今楚思南身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同时又是实际上的政府首脑,所以有些问题就无须他自己去亲自想办法了。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发展关系,处理好战后初期苏联经济工作的重点问题,楚思南所要做的,就是结合他所了解的那部分历史,提出一些关键性的矛盾点,提出工作中所应该注意到的主要问题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大可以交给政府各部门去处理,否则的话,诺大一个苏维埃部长联席会议还保留着干什么?
    就这样,在楚思南的思想指导下,趁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最高苏维埃全体会议闭幕不久的时间,苏联各军区代表全会、苏维埃部长联席会议先后召开。随后,按照这两次会议上所决定的会议精神,轰轰烈烈的苏联战后初期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始展开,此后不久,苏联战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进入倒计时。
第四章 血洒诺曼底
    楚思南对苏联国内政治经济举措的各项改革,打响了苏维埃联盟战后经济重建的第一枪,在四月底五月初的一段时间里,苏联各大报纸、广播,开始陆续的播放苏共党内关于党风党纪整顿、工农业经济政策调整的种种决定。在苏维埃部长联席会议结束之后,后方的各项建设工作陆续展开,而各级政府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有限偿还国家在战争期间拖欠各地农庄农民、工人的战争贷款。
    在楚思南担任机械制造部部长职务的时候,为了调动国内工农的生产积极性,曾经提议以国家贷款的形式,向农民、工人开具“白条”。而今,楚思南认为到了兑现当初承诺的时候了,兑现部分“白条”,让国人看到未来的希望,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国内生产积极性,推进经济的尽快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刚刚经历战争的国家还很困难,楚思南仍旧亲自向国家财政机构下达命令,在尽可能合适的范围内,对战时国家拖欠的款项进行一部分的偿还。
    就这样,在春去夏来的季节转圜里,等候了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苏联人,开始感受到了空气中出现的那一缕煦暖阳光,毫无疑问,每一个人都希望这缕煦暖的阳光能够持续下去,并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扩散播撒。
    就在以楚思南为核心的苏联领导层开始将主要精力转向国内战后重建问题上的时候,在数千公里之外,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而且在今后地历史长河中也不可能再次出现的规模空前的登陆作战。正在法国东部沿海的诺曼底一线惨烈的进行着。
    由于历史以及政治角逐的原因,整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无数次的大规模战役,被交战双方抑或是意识形态敌对的盟军两个阵营中的史学家、政客们所篡改,但是诺曼底一线五个主要登陆场上所展开那场规模空前绝后的战役,却基本被翔实地记录了下来。
    在德黑兰会议结束之后,一方面由于楚思南在对待战后欧洲问题上,同罗斯福、丘吉尔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双方在战争结束后地利益分配上,仍旧是矛盾重重;一方面由于意大利半岛的进攻屡屡受挫。英美联军在半岛攻势进展不顺;同时,库尔斯克战役苏军地全面反攻。令原本就江河日下的德军,再次蒙受了他们所承受不起的惨重代价。经过一方思量之后。美英出于争夺利益的需求,开始正式策划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问题。
    从四月初开始,以英美为主的盟军部队,开始在英国东部沿海地区待命集结,在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内,盟军便集结起为数近三百万的庞大军队。其中,陆军三十六个师。约计一百五十万大军,与陆军相对地,是规模同样庞大的海军与空军力量:军舰五千三百余艘,运输舰只五千余艘,作战飞机近一万四千架,几乎是西线德国空军力量的三十倍。
    很显然。在战役发起之初,德国人就已经迈上了注定失败的惨淡之路,他们在西线所布置的兵力。根本无法同盟军的部队相比,双方地力量对比实在是悬殊的令人不忍卒睹。在东线上,从对苏战争发起的那一刻起,德军便有一百八十个师地精锐力量被牵制在了东线,而在这一百八十个师的兵力中,就包括了德军最为精锐的装甲部队。苏联人持续数年的卫国战争,已经消耗掉了德意志那庞大身躯中骨髓精华,以列宁格勒为中心的北方战役、莫斯科保卫战、布良斯克保卫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会战等等等等,经过这一系列的战役,德军在东线的兵力损失多达三百七十余万。当然,相对于苏联人的损失来说,德军的损失要算小了很多了,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能够让德意志感到欣慰的理由,要知道,这损失的三百七十万兵力,绝对是德军部队中的精华,那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并且在一场场残酷的战役中存活下来的优秀军人。这些兵力的损失,基本上已经标志着当初那个铁一般的德意志军人团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没有经过什么系统训练,临时凑数一般送上战场的新丁。如果说苏德战争之初,一个德军师可以击溃苏军一个集团军的话,那么如今,双方的实力对比已经相差无几了。转过头来看看如今东线苏德双方的兵力对比吧,在那里,苏军投入到正面一线战场的兵力,南、中、北三线加起来,足足有即时作战部队近三百万,而在一线部队后面的预备役部队,则同样有将近二百万的兵力。在这近五百万的大军中,空军拥有作战飞机两万余架,装甲部队拥有坦克近三万辆,至于说各式火炮那根本就多到无法计算了。而与之抗衡的德军,在东线如今满打满算兵力也不过二百余万,至于作战飞机与坦克,那就根本对苏军构不成威胁了。
    就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下,盟军的庞大作战机器开始在西欧运转,近三百万大军虎视眈眈,随时准备着在德国人背后狠狠的啃上一口。而此时,德军在东线的部队仅仅不过七十余万,而这七十万的部队,还是彻底丧失了制空权的“陆上蚂蚁”。
    如果时间能够后退,历史能够重新选择,那么想来狂人希特勒肯定会在进攻苏联的问题上做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决定,至少,在全面拿下英国之前,他是不会对苏联大动干戈的。早在一百二十余年之前,法兰西共和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法国人骄傲的拿破仑,就曾经五十万大军攻入俄国,并曾经一度占领莫斯科。可是到最后。面对恶劣的天气和俄国人完全不要命地反击,这位共和国的帝王兵走麦城,铩羽而归,五十万大军最后能够活着返回法兰西的,仅仅不足一万人。而今,历史正在重演,曾经纵横欧洲大陆,堪称不败雄狮的德意志大军,再次折戟苏俄,也许。从希特勒制定巴巴罗萨计划的那一刻起,辉煌的德意志就已经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埋下了失败的苦果。
    苏俄人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一点谁也不会否认,就如同是中国人在抗击日本法西斯地战争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一样。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以美英为首地西方盟军部队,才要在最后这关键性的时刻,加快自己在欧亚两个战场上地推进速度。
    为了能够打好旨在开辟第二战场的这一场大规模登陆作战,以美英为首的盟军,不仅在英国集结了数量惊人的庞大军队,同时,在正式发起进攻之前。还对整个战役的发起做了周密而详尽的规划。
    其实,早在一九四二年的时候,以英国为首、有加拿大军队参加地一次试探性登陆战,就曾经在法国西部海岸发生过,那次的登陆战所选择的地点是迪耶普。在为期仅一天的尝试性登陆作战中,盟军伤亡六千余人。结果除了明白在法国沿岸登陆并不容易之外,就一无所获了。
    现在,旧事重提。而且开辟第二战场的行动已经正式提上日程,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美英的主要战场指挥官来说,集结庞大地军力只是第一步,其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选择一个最佳的登陆地点,从而将整场战役铺开来打。
    同楚思南对横渡日本海峡地战役思考相同,盟军的主要指挥官们认为,在选择登陆场的时候,首先必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登陆场要在己方空军的作战半径之内,从而在登陆的时候,能够让自己的渡海作战部队享受到空军火力的支援;第二,登陆场到英国本土的航程要尽可能的短,从而,使渡海作战部队能够尽可能避免海上损失;第三,登陆场要临近大型的港口,从而能够让登陆部队在成功抢滩之后,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将战场铺开,否则的话,前方登陆部队拥挤成团,后续部队根本就无法尽快跟上。
    按照这三个条件,盟军的指挥官们首先在法国西部沿海地域,挑选出了三个可能的登陆点:康坦丁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