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中华-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百三十三章 火药桶郧阳
阿尔哈图跑了,看着在千军之中如是无人之境一般直冲向着自己杀来的梁纲,怕是没人还敢立在原地不动。
而随着他这位领军副都统的一逃,本就已经处于劣势的清军连带着也引起了全线的溃败……
“第二大队务必给我死缠住后阵骑兵,麻子所部拱卫炮队,其余的全都下去追……”梁纲大声下令道。这一仗只有打残了阿尔哈图,他才可以不受后背威胁的影响回头去迎击郧阳镇。所以,必须如此。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他所料般进行的顺利,第二大队终究是没能缠住郑可囿的马队,三百多清军骑兵绕过了一个大圈子,斜着冲进了追击部队的左翼……
刚刚追了不过两里地,梁纲就不得不停兵止步,先来应付过这支烦人的骑兵。
才区区三百来人骑,又是败兵,士气已挫,当然不可能真正威胁到梁纲追击中的这小两千人马,然而一阵耽搁后,击退了郑可囿,阿尔哈图的败兵却也早已经跑远了。
此一战中,梁纲部众共付出了七百人的伤亡,而毙杀敌军外加俘获则是有一千多人,再连同伤敌和逃散的清军败兵,战果至少是两倍于己身的伤亡。
不过“光算着防御骑兵进攻,怎么就没想到追击的时候他们也能做祸……”战后梁纲后悔不已。他从西天大乘教那里得到阿尔哈图部的详尽消息之后,就开始着手在郊外修筑起工事,以用来抵御骑兵的冲击和便于让部众同进攻的清军形成僵持状态,以有利于臼炮的发挥。(要是两军先头全都搅和在了一起,炮队就算是作废了。冷兵器作战,真的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从头到尾小兵都能一对一干仗,乱战成一团的。不然的话鸣金收兵这一句话岂不就成了笑话了。想想,要是两军上下全都搅和在了一起,那一收兵岂不是自己让自己全线大崩溃??)
战场上前后左右的陷阱、陷马坑以及堆满了土石的推车连成的防线,这些东西在今天这一战中确实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它们只能被动防守而不能主动进攻。后阵的第二大队,躲在防线后支撑过清军骑兵的头两次冲锋后,局势就已经稳定了下来。他们在防守上面是毫无问题,但是到最后要让他们去缠住机动性高出自己不知多少倍的骑兵群来,就显得太力不从心了。
梁纲缺乏这种大战经验,又有些心怯骑兵的冲锋力度,所以一开始时他的布置就是重防守轻进攻,尤其是针对骑兵方面。
他没想到清军骑兵即便是在自身败退的同时,也仍然具备着对敌追兵的一定威慑力,所以在布置上对清军骑兵就只有‘如何限制他们在进攻方面的发挥’,而对他们自身具备的超强机动性却是毫无一丝的阻碍措施。以至于郑可囿才能够从后阵从容的抽出身之后,绕上那么一个大圈子,再很快的又插到了梁纲最前面的追兵里……
此一战阿尔哈图也是损失惨重,但他依旧还保持着一战之力,甚至更精准的说,阿尔哈图所部,现今还保持着原先三分之二的实力。只是再干仗时他们能发挥出多少战力来,却是另一个问题了。
下午,梁纲所部缓缓退出了龙王集,向着光化县城方向折去。途中又分出了一小股人马,由陈虎带领着第一大队寻谷城方向而去。
中午时的那一战,排在最正面的第一大队死伤可谓是严重,全大队七百人战后只剩下了一半人马安好,梁纲部的总体死伤他们一大队占了一半。(二次整编后,梁纲没有再扩大编制,而是按原先的编制每个大队、中队都扩充了一倍的人手)
从预备队中选拔人手补上,转眼间七百人的第一大队再次拉起,陈虎得梁纲命令扫荡谷城。此行粮草甚至是金银都可以不要,但是马匹却一定要尽可能的多捞。
部众中会骑马的可不止马队的那百十人,只要有马匹再凑出个二三百人也不成问题。而如果今天梁纲手中能有一支三四百人的骑队,那阿尔哈图又如何能大部得以逃脱?
除了谷城外还有均县,梁纲也不打算放过,只是这要等到大部队撤回了光化城后再说。
阿尔哈图分派过去的那二三百人,梁纲根本就没放在眼中。那清兵头子若是识趣,就自己拉着队伍有多远走多远,否则的话他也不介意功劳簿上再多添上一笔战果。
另一边。
阿尔哈图整理败军,一直推到了牛首镇才停住了脚,如果梁纲继续向着襄樊方向进军(东南),那他就只能退入樊城了,而且还要联系襄阳水师营……
不过幸好,梁纲收兵去了光化,他这心里总算是松下了一口气。
“如此悍勇怎就不投效朝廷,凭那一身功夫搏个爵位还不是轻而易举……”定下了心来,阿尔哈图就不由得想起了梁纲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是惊世骇俗,都能和演义中的无敌猛将相比了。
“来人,速传消息前往均州,知会文总兵,逆匪不可视………”阿尔哈图感觉着有必要知会一声文图,他那边的实力还不如自己呢,若是一头和梁纲撞了上,十有**还会是一场大败。
郧阳镇虽然有近万人的花名单,实际人马也超过了七千人,可是他们还要留守郧阳府,能调集到均州的也就是三千兵。如此实力真是不如阿尔哈图所部。
现在阿尔哈图大败一场,心里对梁纲的实力也有一定了解,感觉着文图的那三千人同样不是对手。如此倒不如双方约定了时间,两边应和进兵,共同夹击……
相比起襄阳府江北四县,郧阳镇郧阳府的担子更重。成德、毕沅他们可以容忍梁纲在江北四县上蹿下跳,但决不允许他跑去郧阳府胡闹,尤其是打着胜仗的情况下进入郧阳。那里的流民太多,官民矛盾太尖锐,梁纲要是在那里举旗一呼,定是要出大乱子的。所以,郧阳镇的很多人马除了集结在均州一线外,就是都集中到了房县、保康一带,务必要堵住梁纲从西南方向进入郧阳府的通道。
可要是西面的均州部战败,那梁纲岂不就可以大摇大摆的开进郧阳?
一百三十四章 威而不望
龙王集之战已经过去了三天了,前去谷城扫荡的第一大队和相继去均县扫荡的第二大队都已经折回了光化,两次行动为梁纲带来的相当巨大的财富和海量一般的物质,他手下的骑兵也正式突破了三百人规模。
不过这儿一切并不意味着他所面临的局势就有所好转,身后的阿尔哈图已经重整旗鼓赶回了龙王集,西面压来的文图,三千绿营兵也杀到了均县外的小江口。不出意外的话,最多再有两日,两部清军就会在光化的某一地会师一处。
而在谷城、均县两处的扫荡中,第一大队、第二大队虽连捣了十多处煤窑、矿场,却只给梁纲带来了不足五百人力的新鲜血液补充,就这点数目还没有先前一战的折损来得多。主要原因就是没人看好他们的前途,都感觉着在清军的重重围剿之下,他们早晚要败。所以除了被救的苦力外,几乎没人参加。而原本一千多人的苦力在知晓一丁半点的消息之后很多人也闹着要离开,或是直接在路上偷偷溜掉,总之拉进队伍的人数还不到五百人。
西天大乘教也传来了新的消息,说是宜昌镇已经在蠢蠢欲动,大量兵丁被集中到了宜昌与郧阳两府北境交界处的鲍家山。从那里清兵可以顺粉青河穿过郧阳府东端的山地,入南板仓河进襄阳府,再入筑河,然后直达谷城。而武昌的梁朝桂也领军到了随州,其随身带着的就有两千精锐提标,德安绿营也筹集了一千兵丁随行,三千人马马上就要进驻襄阳城了……
总之是一句话,梁纲所部处境危险。你就是能再败文图部一阵,挡住了阿尔哈图的进攻,那也不可能再扛得住梁朝桂和宜昌镇的打击。
江北四县,地面上终究是没有他的立足之地。
宋之清等人的意思是,要梁纲趁清军还未到位,全军撤进大山中保存实力为上。而至于钱粮物资,则是该丢的就丢,该弃的就弃,留得青山在才会不愁没柴烧!
梁纲听了是一笑了之,西天大乘教方面的建议在他看来毫无可取之处,是典型的只看眼前利益而不望长远打算。
他现在手下有三千来人,全都撤进大山中,连同八百多俘虏和留守山中的数百部众,这总人数就达到了四千五百人上下。如此一大股人马,待在大山之中能有什么出路?清军只要在四边布下重兵,然后再逐步收缩包围圈,剿不死,困也能困死梁纲。
到时候再多的人马也免不了分崩离析一场空。这些部众可不是红朝的钢铁战士,分分散散,合合聚聚,全然不成问题。他们这些人只要是一分出去,那就再也不是自己的人马了,所以躲进大山中想要保存实力那根本就是一句笑谈。
梁纲不打算这样,就算是‘败’他也要‘败’的轰轰烈烈,要打着胜仗去‘败’。然后再带着剩余精锐去大山中……
说真的,对于时局的把握,梁纲的看法与西天大乘教着实是存在着一些差异。虽然他此次出山把事情闹得如此之大,还攻下了光化县城,可梁纲并不认为眼下就是起事的最佳时机。
在他的计划中,眼下的这些战阵依旧是他用来蓄养自己声名威望的‘手段’,而不是大规模起兵举义的前奏。可西天大乘教一帮人却是看得欢呼雀跃,竟然联系梁纲说准备起兵响应。他们是认为,梁纲的这一仗一举拿下了一座县城,大大的鼓舞了士气,还击破了襄阳府清军的大半主力,使得现在襄阳府清军已经是不能对地方进行有力控制了,而这个时候教众涌起,必可短日内席卷襄阳,郧阳也将乱作一团…………
在这一点上,前后两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梁纲自然是坚决不认同,面对着西天大乘教的急切心理和蠢蠢欲动,他去信给予了严厉拒绝,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梁纲不想也不敢打乱他已知的历史进程。
乾隆六十年,就是在白莲教大起义的前夕,贵州的苗汉等族百姓也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为了镇压这次起义,清廷前后调集了十多万兵马去围剿,白莲教大起义初期,湖北地界兵力之所以如此空虚,这是有原因可循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镇压这次镇压起义当中清军连折统帅。那和牡艿芎土郑虏拍苋绾瘟焊俨磺宄墒堑谝蝗瓮乘Ц?蛋踩词乔『笃谇寰忻逼涫档牡谝唤В缤反蟮囊馈�
拜百度大神所赐,梁纲知道福康安死的时候才四十出头。如果不是因贵州的气候水土等原因,他怕也不会早早就病逝军中。那么,今后的川楚五省战场上,白莲义军面对的清军就不会是各省分部围剿了,而是数十万大军在福康安的统一调度之下……
这种情况他是绝不容忍发生的,所以现在还是忍耐为上,小打小闹的只在湖北清军的可承受范围之内折腾。别惊动福康安和和林这两尊大神,让他们就按照历史上的人生轨迹一般,去贵州送死吧!
正因为心中有着这样的小算盘,所以梁纲根本就没想过把自己的这一系列战事当成引发白莲教大起义的导火索。西天大乘教的苗头刚露,他就给宋之清回话,明白表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虽然西天大乘教准备起义也有了那么一段时间,可是他们各部之间根本就没有定下时间约定,军械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