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北汉燕王-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敖烈沉思的时候。荀彧已经把敖烈麾下数十位文武官员们叫过来了,大家按职位分头落座,目光一致的看向敖烈。看到人已经到齐,敖烈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说道:“诸位,今日接到崔长史送来的消息,并州境外的西部鲜卑已是蠢蠢欲动,大家说说,如何看待此事?”
武将一列中,座位离敖烈最近的吕布腾的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君侯,某深知西部鲜卑的习性,他们贪得无厌,咱们若是退一步,他们必将进一步。对鲜卑人,纵容不得。某愿请命率本部人马返回并州,与之决一死战。”在议会上或在其他的公共场合,吕布既不能叫敖烈二弟,又不能称其为主公,于是,他就想出这么一个折中的称呼,称敖烈为君侯。
随着吕布的请战,其余的武将也都纷纷站起身来,附和吕布的提议,并向敖烈请战。文臣一列,位居第二位的荀彧站起身来,向诸位武将说道:“各位将军请稍安勿躁,眼下的局势,有些混乱,我等还需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之后,才能决定究竟该怎么做。”
敖烈看着荀彧,开口问道:“文若先生有什么具体想法吗?”
荀彧理了理思路,然后回答道:“主公,日前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北方,想必意欲南侵的绝不止西部鲜卑一部人马,只是他们最沉不住气,所以最先动手罢了。若是主公调遣大批人马讨伐西部鲜卑,中部和东部鲜卑闻讯,必将趁幽州空虚,率兵南下,届时,我军将会变得十分被动。因此,彧主张,我军应分出主次,选择最具威胁,同时也是最有把握战胜的一部鲜卑先克之,其余两路在主力军未分出胜负之前,应以防御为主。”
荀彧的一番话,让大多数人都大点其头,表示赞同。毕竟,刚刚经过休整的幽并大军,很多新入伍的战士都还没有上过战场,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战士。眼下的幽并大军主力,依旧是那些在战场上活下来的老兵。而老兵的数量,经过沙县一战之后,精锐尽失,在整个幽并大军中,只能占到三四成的比例,以目前的战斗力,想要完成全方位的抗战,确实比较困难。
轻轻点了点头,敖烈把目光看向了诸葛亮,问道:“孔明,你怎么看?”自从和诸葛亮一起研习了鬼谷十三篇之后,敖烈就知道,自己还是有些低估诸葛亮了,诸葛亮的大局观和细节上的布置,虽然不会像演义中记载的那样“诸葛之智甚于妖”,但也不是像三国志中描写的长于治国治军而不擅长战略部署,或许是因为敖烈的到来改变了诸葛亮,或许是史书中对诸葛亮的描写有失偏颇。现在的诸葛亮,还没有达到演义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程度,但也远比史书中写的只能为相而不能为将高明了许多。敖烈知道,诸葛亮的才华,称之为三国时期第一人,是名符其实的。无论是编写演绎的罗大家还是编纂史书的陈寿。对这一点都是没有任何疑义的。诸葛亮现在欠缺的,只是经验上的积累,给他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他必定会给世人一个完美的答卷。所以,敖烈有什么事,总是习惯问诸葛亮一句“孔明,你怎么看?”敖烈的做法,既是对诸葛亮的刻意培养,同时也能激发出诸葛亮更深入的思索。
诸葛亮的位置,在吕布的对面。位居文臣第一位。听到敖烈的问话之后,诸葛亮站起身来,先是向着敖烈躬身行了一礼,然后才开口说道:“主公,诸位,亮也赞同文若先生的提议。亮以为,中部鲜卑虽是檀石槐之子和连统领,但和连此人胸无大志,粗于谋略。实不足为惧,遣一上将,即可将其拒之门外;西部鲜卑步度根生性残暴,喜好鞭打部下士卒。其部下早已对其心怀怨恨,迫于其淫威,敢怒不敢言而已,主公可派口齿灵便之人。到其部族内散布谣言,并以重金买通步度根身边亲信,不出旬月。步度根所部定然发生哗变,届时,可令高顺将军出击,则西部鲜卑可破矣;唯独令亮担忧者,唯有东部轲比能所部。轲比能熟读汉书史籍,精通谋略,实为我军之心腹大患。主公应亲自统兵北上,平定此巨患。”
顿了一顿,诸葛亮继续说道:“然则,在出征轲比能之前,我军还有先做一件事。攘外必先安内,东部鲜卑与幽州境内的扶余、高句丽沆瀣一气,扶余和高句丽早有不臣之心,早晚必定自立,我军应作速铲除境内的不安因素,之后才能安心对外。”诸葛亮的意见和敖烈心中所想,不谋而合。扶余和高句丽,是两个早年间迁居内地的异族繁衍而来,天长日久之后,已成气候。刘宏在位时,单独拿出幽州境内的两个郡,设立成王国,供两族子民居住,就是今天的扶余国和高句丽国,数十年下来,这两个小国俨然成了国中之国,时常不尊朝廷号令,如果不是敖烈镇守幽州,恐怕他们早就反了。
对这两个王国,敖烈也是思虑很久了,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方为妥善。一方面,两国早有不臣之心,这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但敖烈却苦无证据,想要征讨也是师出无名。另一方面,作为后世穿越者,敖烈知道在两国境内,有着一个巨大的地下油井,就是后世的dq油田。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没有人能够掌握对石油的运用,如果敖烈最先开发出油田,无论是用于军事还是民生,都将大大领先于这个时代,这一点,对敖烈可是个很大的诱惑。
一直没有说话的贾诩,在听到诸葛亮的分析之后,双目之中精光爆闪,随即消失不见,只是暗中向着敖烈点了点头,无声的支持着诸葛亮的策略。自从诸葛亮到来之后,贾诩已经很少发表意见了。本来,文臣第一位的座位,理应由贾诩来做,可出于明哲保身的心态,和敖烈对诸葛亮的刻意培养,贾诩自动让出了这个位置,而退居到了第三位。不过,贾诩对敖烈的忠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该做的工作一样也没有落下,都是很出色的去完成,
同时,贾诩还主动担任起了诸葛亮老师的角色,诸葛亮的分析见解正确的话,贾诩什么都不会说;一旦诸葛亮偶有失误,贾诩就会旁敲侧击的提醒他,引导他回到正确的轨迹上来。有贾诩这样的老师,不得不说,是诸葛亮的一大福音。诸葛亮也没有让敖烈和贾诩失望,自从坐上文臣第一位的位置后,诸葛亮的决定仅仅出现过一次失误,很快就在贾诩的引导中纠正了过来,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的失误。
见到贾诩暗中的赞同,敖烈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此役,就按照文若先生和孔明的建议去打,我军兵分三路。传令崔琰、高顺防守西部鲜卑,观时待变。李儒,你挑选人手,到西部鲜卑部族内散布谣言,激起他们内部的哗变;大哥,劳烦你统领本部人马,镇守上谷一带,抵抗和连;赵云、马超、徐庶,着你三人率三万军为先锋,北上迎击轲比能,暂时以防御为主,等某解决了扶余、高句丽,即亲率大军北上与你们会合。”
就在敖烈决定了战术之后,一个人忽然站了出来,大声说道:“主公!此事断然不可!”敖烈抬眼看去,看到反驳自己命令的人,正是新近任命的谏言参军田丰。(未完待续。。)
ps:ps:那个dq油田,确实坐落在扶余的东北部,出于和谐没把油田的名字写出来,以字母代替,不过,相信大家都看得懂,是不是?
第一百九十九章以人为镜
当下,田丰大步走到大厅中间,朗声说道:“我军连年来鏖战不休,方今刚刚休整不足一年,军中士卒多为新兵,战斗力尚未形成,若是贸然参战,恐将十之六七客死他乡矣。再者,这场大雪突如其来,我军毫无准备,一应军械物资根本就没有准备妥善,后勤尚不完备,何以为战?三者,扩充军备、修建燕京等等各项开销,早已让我军钱粮出现赤字,若非甄氏商会和万通商会的接济,我军连供养士卒的钱都没有了,又怎么能禁得起如此大规模的作战?基于这三点,某不同意主公出战!”
田丰果然是个直性子,真不枉后世冠以其刚正犯上的帽子。作战计划已经由敖烈亲口拟定,大多数官员也都已经同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偏偏田丰异峰突起,说出这三个不可为战的理由来。
其实田丰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敖烈也清楚,自己现在的身家可经不起折腾,十五万幽并大军听起来很多,可其中一半以上都是一年内刚入伍的新兵,他们踏上战场之后,能不被残酷的杀戮吓傻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此役战败,敖烈在想组织起十几万大军来,所需的花销,真的不是他现在可以承受的了的。这也是敖烈一直坚持走精兵路线的重要原因,因为他手里没有那么多钱啊。
见到敖烈沉默下来,田丰不依不饶的继续说道:“主公,因穷兵黩武而导致亡国的教训,自古至今已经太多太多了,我军应继续休养生息,使得境内兵精粮足、国富民安之后,方可挥军北上或南下。幽并乃是苦寒之地,人口稀少,所以主公要么就不战。要战就要一战而定,尽量减少兵员的损失方为长久之计。类似眼前这样毫无把握的仗,能不战还是不要战的好。”
众所周知,田丰的家人都被袁绍杀害了,按理说,向外扩张势力,积攒力量,应该是田丰喜闻乐见的事,那样的话,距离敖烈挥兵南下攻打袁绍的日子。就会更近一步。可是田丰却极力主张罢战,从幽并的大局出发,剖析了罢战的理由,完全把私人恩怨抛诸脑后,单凭这一点,就足够令人敬佩了。
敖烈按着桌案,向在座的官员们问道:“还有谁支持元皓先生的观点么?”
顾雍掌管着幽州的钱粮,深知以府库中的存储,确实经不起大战。于是默默站起身来,站到了田丰的身边,表明了他自己的立场。顾雍之后,陆续又有几名官员站了出来。支持田丰的观点。刘虞麾下的老臣,现任燕京太守的阎柔,也在其列。
这样公然反对主公的既定战略,并且成群结伙的当着主公的面。表达不满的情况,恐怕也就只有在敖烈的州牧府中,才能出现了。侧面反映了敖烈对待下属的仁厚与宽容。这要是在袁绍麾下,田丰等人即便是不被惩罚,恐怕以后也不会得到重用了。幽并集团内部的宽和氛围以及敖烈大度的胸襟,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这场仗,是必需要打的。这一点,敖烈绝不会改变。历史上,中原大地后来饱受战乱,人民流离失所,甚至易子而食,导致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五胡乱华的局面。而鲜卑,就是五胡中最重要的一支。因此,对于鲜卑的遏制甚至是彻底消灭,敖烈的决心是坚定地,是不容动摇的。他不能容忍对鲜卑的放纵,更不能容忍五胡乱华的局面,真的发生在中华大地上。
看出了敖烈的心思,诸葛亮站起来对田丰等人说道:“诸位,适才元皓先生所言,确有道理。可是,任凭鲜卑等异族侵略我大汉土地,令边疆子民生灵涂炭,我等身为朝廷命官,又于心何安?眼下袁绍的元气尚未恢复,正是我军克定北疆的大好良机,若是错过这次机会,日后袁绍与北疆异族相互勾结,两路进犯,我等又该如何抗拒?”
诸葛亮的话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袁绍当初为了占据冀州,就曾经勾结过乌桓人,逼得原冀州牧韩服腹背受敌,最终自刎而亡,血淋淋的教训就在眼前,怎么能不引起众人的重视?谁敢保证袁绍日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