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北汉燕王-第4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进行权力分割,避免日后会出现一个世家在江东权力过大的现象出现,说白了就是敖烈在规避风险。像这样的调动,一直进行了二十多天才结束,敖烈对江东八大家族都或多或少的做了一些调动,将接近五分之一的人调到了北汉的各个大州或是擢升到朝中任职。与此同时,敖烈还在其他各州抽调对位的官员来江东任职。在调动的过程中,敖烈也考虑到了这些世家的实际情况,一切的人员调动,既不会引起这些世家的人才流失。又对权力进行了分割,有效的保证了江东地区的稳定,同时在一系列的调动中,又把江东的大权切实的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对人事调整完毕之后,敖烈又把目光放在了军事上。不管怎么说,敖烈从骨子里还是一名武人,因此无论是到哪里,他对将士们的战斗力都是极为重视的。在江东这个多湖泊、水流的地区,丹阳是极为少见的骑兵盛产地。而且江东境内的山越人,也都是优良的战斗兵种。敖烈可没理由将这些精锐的骑兵就此埋没。另外,江东水军的综合素质也是全天下的水军中指标最高的水军了,敖烈麾下的麒麟水军虽然精锐。但毕竟只有两万人,在大规模的水战中,还远不能起到左右战局的作用,因此。吸收江东水军中的精锐之士,对麒麟水军补充新鲜的血液,也是敖烈亟待解决的事情。

其实不单是麒麟水军。在历经连番的大战之后,敖烈麾下的四支精锐都出现了一些折损,没有一支精锐部队还能保持着完整的编制,对这些精锐部队进行扩充,让他们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对以后征讨曹操将有着巨大的助力作用。

在建业停留的最后十天中,敖烈把全部的心神都投放到了扩充精锐部队上来了。首先进行扩充的,就是麒麟水军了。江东和荆州的特殊地形,决定了这两个大州的水军素质,从这两个大州的水军中挑选精锐,对麒麟水军进行扩充,实在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敖烈让庞统和孙策在自己主管的大州内,各自挑选出五万精锐水军,送到甘宁的驻地,由甘宁再进行一轮筛选,然后挑选出三万多的精锐,使麒麟军的总人数达到五万之众。至于比麒麟军的选择标准稍微差一些的人,他们也都是精兵悍将,敖烈可没有弃用他们的理由,而是让周瑜对他们进行了重组,组建出一支七万人的水军战队,日夜操练,并在甘宁的驻地百里之外构建防御工事,和甘宁所部形成掎角之势,将整个长江的江面完全封锁,杜绝了曹操发起偷袭的任何可能。

同时,敖烈还召集起了近十万的丹阳骑兵和山越精骑以及一部分荆州的骑兵,由赵云率人进行甄别挑选,本着宁缺毋滥的宗旨,秉承着战斗力和忠诚度相辅相成的原则,最终在这十万人中挑选出了三万战斗力强悍的铁骑,编入了血杀军之中,使得血杀军的总人数也达到了五万之众,成为了第二支完成扩军的精锐部队。那些淘汰下来的精骑,则是一分为二,一半划归到了庞统的麾下,另一半则是划归到了孙策的麾下,对荆州和江东的军事力量,也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虎贲军因为是重装步军的原因,而且对每一名成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一时之间还不能完成扩军,敖烈只能让益州牧徐庶在益州境内,先挑选出符合虎贲力士条件的精锐,等待马超亲自去进行筛选了。毕竟益州因多山的地理环境,使得境内步卒的军事素质还是很强悍的。当然,益州南部的南中,是敖烈不能忘记的地方,孟获所部的蛮兵蛮将中,可有的是身强力壮的大汉,时至今日,敖烈对兀突骨手下的那数万名藤甲兵还念念不忘呢。虽然受限于文化修养,导致很多蛮兵空有一身蛮力,却无法理解战术的运用,但绝不代表所有的蛮兵都做不到这一点,在诸葛亮收服孟获之后,南中将成为虎贲力士扩军的一个重要节点。

至于吕布统领的龙骧军,就只能回到燕京之后在进行扩军了。光、明、通三州境内生活着大量的汉化匈奴人、乌桓人和鲜卑人,那里可是骑兵的摇篮,即便要召集百万骑兵也不是什么难事,吕布所要做的,只是优中选优,精益求精罢了,选出三万重装骑兵补充到龙骧重骑中,对吕布而言,没有任何的难度。

等四只精锐全部扩军完成,彼此之间的默契度和军魂的培养,达到敖烈要求的时候,就将是敖烈率军四面出击,围剿曹操之日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三章扩军备战(一)

在江东停留了一个月之后,敖烈做出了班师回朝的决定。麒麟军精锐在甘宁的统率下留守在荆州,其余的三支精锐将跟随着敖烈一起返回燕京。虽然除龙骧重骑之外的其余三支精锐都完成了扩军,单兵作战能力也并不差,但是旧有的精锐和新增添的精锐之间,还不能做到完全的契合,彼此之间的默契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因此,敖烈把这三支精锐全部带回燕京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让他们在徐荣、高顺等练兵行家的手中,得到进一步的锤炼,使扩军之后的精锐部队能够被完全捏合成一个整体。这一点,在日后讨伐曹操的战斗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于麒麟军和新成立的北汉水军,敖烈丝毫不担心他们的前景,甘宁和周瑜可都是水战的顶级高手,如果连他们都不能把这两支水军打造成型的话,那天下间也就没人可以做到这一点了。

临行之前,敖烈还下达了两道诏书,一道是对孙权的任命状,正式任命孙权为北汉第一任的扬州牧,坐镇建业,把控整个江东。本来敖烈是有意继续让孙策来担任这个角色的,但孙策却执意要跟在敖烈身边征战沙场,敖烈权衡再三之下,认为由孙权来做新一任的扬州确实比孙策更合适,毕竟孙策的长处是要在战场上才能完全体现出来的,治理内政并非他的长项,与其留在江东无所事事,倒不如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反正日后还要和曹操开战,身边多这么一员虎将,也是不小的助力。

第二道诏书,则是对两个人员的调动。这两个人,一个是曾经顶撞过敖烈的步骘,此人敢于直言进谏。同时也是内政的一把好手,敖烈有意将其带回燕京加以培养,假以时日,敖烈相信步骘必定会成长为有一名栋梁之才,为北汉这座参天大厦再次添砖加瓦。另一个人,则是年仅十四岁的陆逊。别看陆逊现在年纪小,还未能真正的显山露水,可敖烈却清楚地知道,这小子长大成人之后,可是一个出将入相的超级人才。属于那种极为罕见的,能内政外政一把抓的人物,这样的人,敖烈是一定不会错过的。而且以陆逊的年纪而言,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敖烈也不想拔苗助长,让他现在便进入北汉权力的高层,把他带回燕京,敖烈是想让他进入燕京学府继续深造几年。相信在燕京学府中,陆逊一定会学到很多的东西,等到他真正成长起来了,再把他召回军中也不迟。

在敖烈班师回朝的这一天。新任的扬州牧孙权带着以张昭、吕蒙为首的文武官员近百人,来到江边给敖烈送行。为了尽快回到燕京,敖烈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走水路,从江东出发。顺着长江驶入大海,然后迂回到胶州湾,再从胶州湾登陆。取道辽东,最后折返回燕京。

当敖烈率领众人登上战船的时候,立在岸边的孙权忽然跨前几步,脚上的靴子甚至都已经踏进了冰冷的江水中,可是孙权却恍若未知一般,向着敖烈和孙策的方向挥手大喊道:“师尊——保重啊!大哥——记得常回来看看——”

敖烈没有说话,只是洒然的向着孙权摆了摆手,他知道,分离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在分离之际,他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孙策,让他和自己的兄弟做个短暂的告别。

孙策大踏步来到船舷边上,向着孙权使劲的挥动着右臂,同时高声呼喊着:“仲谋!好生治理江东,切勿辜负了师尊对你的厚望!记住,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你我兄弟,终究还会有相聚的一日的,保重了——”

当敖烈所部的战船逐渐远去,最终在海平面上变成一点微不可察的小黑点时,孙权双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视线瞬间变得模糊了起来。从小到大,孙策对他照拂有加,兄弟二人从来没有发生过激烈的争执,在孙策的背影后,孙权会感到十分的心安,然而,现在孙策却暂时离开了他,他再也不能时时刻刻都依靠着自己的兄长了,在这一刻,在孙权的心中,在感到巨大的失落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信念,只有把江东治理好,才是他对敖烈、对孙策最大的回馈。

“师尊,大哥,你们放心,权一定不负所望,一定会把江东治理的蒸蒸日上的。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大哥,这句话权弟一定牢记在心,不敢或忘……”孙权向着敖烈和孙策远去的方向,坚定地低声自语着。

由长江驶入大海,然后在波涛浩淼的海面上不知行驶了多久,承载着敖烈等人的战船终于靠了岸,来到了中转站胶州湾。当敖烈走下战船,脚踏实地的那一刻,他不禁由衷的发出一声感慨:“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啊!”不单是敖烈,往昔在陆地上所向无敌的北汉精锐们,现在全都成了霜打的茄子,一个个无精打采的。连续近一个月的航行,早已把他们折腾的筋疲力尽了,北方人不擅水战,这可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无法改变的地理环境造就的,若不是这些精锐们身体素质超强,换成普通的北方将士的话,恐怕早就有人支持不住了。

在胶州湾的水军基地休整了两日之后,敖烈感觉到麾下的将士们已经从疲劳中完全恢复过来了,便下达了向燕京进发的命令。相比海上的行程,从胶州湾到燕京的这段路,简直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了,十余万精锐,仅仅用了五日的时间,便一路疾驰回到了燕京。

在留守的文武官员的欢迎下,敖烈等人在历经半年多的征战后,终于回到了家乡。顾不得沐浴更衣,敖烈带着一身的风尘,便宣布召开紧急会议。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到场,在赵云的讲述下,开始对汉军半年多以来的四处征战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是敖烈在这次回来的路上想到的,他想用总结和归纳的方式,把麾下将士们的优缺点理顺出来,并在接下来的操练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操演,以扬长补短。这样就可以让麾下的大军尽一步成熟,真正的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扩充后的精锐部队,以及即将进行扩军的普通部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赵云讲述的同时,其他的人不时插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各处战场上的具体战例进行剖析,一些经典的战例,还引起了众人的激烈讨论,并进行反复推敲,淬炼其中的精华,而取缔其中的不尽人意之处。

这一讨论,一直持续了四个多时辰,包括敖烈在内,没有一个人中途离场,就连午饭都是在会议上吃的。直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众人才结束了讨论,将一系列战斗中的优缺点条理分明的罗列了出来,由贾诩记录在案。

当讨论结束的时候,敖烈作出了总结性的发言:“众卿,此次我军三线作战,对我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事实证明,我军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不管敌人是谁,有多厉害,在我大汉精兵面前,他们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接受失败!但是,我军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军的将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