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本大唐-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早有准备,竟然连计策都想好了,而且这个人还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所谓上阵父子兵,古人诚不欺我也!
房玄龄则是迟疑不定,难道昨天李愔是敷衍自己,其实他早就打定主意支持攻打高句丽?可这也说不过去啊,李愔只是一个闲散的王爷,怎么可能关心这些军国大事?其它大臣则对李愔的话嗤之以鼻,李愔只不过是一个十五岁的半大小子,又从来没有带过兵、议过政,怎么可能有什么平辽三策,估计最多只是一些浅薄之见罢了。
“是,父皇!”李愔向李世民和众人施了一礼这才说道:“我这平辽之策是依据高句丽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共分为三策,第一策为疲敌之策:高句丽地处辽东,土地出产不多,每年夏秋时节,是他们粮食收获的关键时刻,此时我大唐可以派小股精锐进行骚扰,使其国人疲于应付,耽误农时,同时封锁大唐与高句丽的边境,严禁大唐的粮食流入高句丽,几年后即可使高句丽因粮荒而国力大损。”
“嘶~”李世民和文武群臣听了李愔的第一策后,都是倒吸了口凉气,李愔此计可谓是毒辣之极,有道是‘民以食为天’,如果真的实行李愔这条毒计的话,估计几年后高句丽已经不是国力大损,而是直接陷入内乱和崩溃的边缘了,到时哪里还用大唐派兵,估计只用粮食收买人心就能平定辽东了。小小年纪竟然能想出如此老辣之计,这让李世民和文武百官不得不对李愔刮目相看。
李愔已经完全陷入自己的思维中,并没有注意到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的反应,继续说道:“第二策名为离间之策:高句丽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除了国君荣留王外,还有不少将军手握重兵,不听国君的号令,而荣留王也一直想要收回军权,我大唐可以派细作进入高句丽,或收买或威胁,挑拨荣留王和实权将军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分化之目地,甚至让其暴发内乱,到时我大唐再发大军,就可一举将其荡平。”
“第三策为强已之策:辽东乃是苦寒之地,特别是冬季尤为寒冷,如果大军在冬季之前无法攻克高句丽,就只能退军等到来年春天再战。不过儿臣听闻高昌国有作物名为白叠子,其花如絮,不但可以用来织布,而且将白叠子填充进衣物做成棉衣,比之皮裘还要保暖,若是能大量装备,将士们再也不用惧怕辽东的苦寒。”
李愔说完长出了口气,幸好前世他喜欢历史,对于大唐这个辉煌的年代,他了解的也比较多。再加上前世棒子国老是叫嚣高句丽如何如何,所以李愔特意留意了一下唐朝与高句丽之间的历史,所以才能在这关键时刻侃侃而谈。顺便再说一句,高句丽可不是棒子国的祖先,新罗这个小国才是。
听完李愔的平辽三策后,李世民和下面的群臣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说什么好了,最后一条还好,白叠子他们也听说过,长安就有卖白叠布的,只是没想到白叠子还能用来做棉衣保暖。可前两条计策却是一个比一个毒辣,甚至可以说的上是为达目地而不择手段,虽说国与国之间并没有什么仁义可言,可大唐毕竟是一个大国,表面上的文章还是要做的,而且就算是要做,也不用说的如此露骨吧?
不过李世民和群臣也都承认,李愔前两条计策的确很好,就算是达不到预期的目地,也能把高句丽搞的半死不活,那时再发兵,绝对可以事半功倍。
“咳咳~,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李世民第一个反应过来,有些尴尬的向下面的群臣问道。对于自己儿子的这两条毒计,他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李愔可是才十五岁啊,这些毒辣的手段他都是从哪学来的?
“陛下,老臣认为殿下的第一条计策可行,辽东本就地广人稀,若以小股精锐骚扰,只要不和大股敌军硬碰,绝对可以使高句丽疲于应付。”李靖第一个站出来,从军事方面说道,他是一个军人,在站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为了取胜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对于李愔的计策,他却是十分的欣赏。
房玄龄别有深意的看了李愔一眼,嘴角带笑也上前说道:“陛下,高句丽荣留王之事,老臣也有所耳闻,其国中以泉盖苏文为首的几大将军手握重兵,对于荣留王十分不敬,我大唐做为宗主之国,怎能对这种欺君之事放任不管?因此老臣觉得,应该派人与荣留王联系,帮助他铲除盖泉苏文等人,还高句丽一个朗朗乾坤。”
李愔听完房玄龄的话后是惭愧不已,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看看人家房玄龄,明明是挑拨离间,可到了他嘴里,却成了宗主国帮助属国铲除奸佞。李世民和一帮文官听的是眉开眼笑,卑鄙一些无所谓,但却要在丑陋的卑鄙外面,罩上一层美丽的外衣。而那几个武将则对此嗤之以鼻,看向房玄龄的目光中都带着鄙视。
“哈哈哈~,两位爱卿说的不错,这两条计策的确可行。”李世民大笑道,不过很快又转向李愔说道:“愔儿你小小年纪,竟然能有如此见识,为父感到十分欣慰,不过你说的那个白叠子朕也知道,朕的御苑中还种了一些,但是此物价格昂贵,想要如你所说填充衣物的话,是万万不可行的。”
“父皇,现在不行并不代表着以后不行,白叠子比较耐旱,我大唐有许多无法耕种的旱地皆可种植,只要朝廷大力推广,想必不出几年时间,价格就会降下来,白叠子的花可以织布,种子也可榨油,而且产量很大,如果能大量种植,无论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
“想不到殿下对于农桑之事也如此了解,真是让臣等感到汗颜!臣请陛下下旨,大力推广白叠子的种植。”房玄龄很凑趣的上前说道,而且还偷偷看了李愔一眼,看来他已经清楚了李愔的用意。
“哈哈哈~,好!如此利国利民之事,朕当然要大力推广。”李世民现在心情转好,刚才的怒火早就不知道扔到哪去了。
“咦~?不对,这平辽三策有问题!”正在兴头上的李世民忽然脸上一僵,他发现自己好像是上当了,而且还是被自己的亲生儿子给忽悠了。李愔的平辽三策虽好,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耗费时日太久,无论是骚扰疲敌还是挑拨离间,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效果的,至于那个白叠子就更不用说了,从推广到真正的实际应用,估计最少也要三四年的时间才行。
“哼,好一个欲擒故纵,六郞你小小年纪,可是心眼倒是不少。”想明白了这一节,李世民怒哼一声,冷冷的说道。
“父皇您说的什么‘欲擒故纵’?儿臣实在听不明白?”李愔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死不承认。别看李世民表面很生气的样子,但李愔却知道老李同志并没有真的生气,而且已经决定采纳他的计策,放弃了在最近就兴兵征讨高句丽的打算。
李世民看着李愔耍无赖的样子,虽然很有自己当年的风范,但一想到被自己的儿子摆了一道,实在抹不开面子,一气之下怒气冲冲来到李愔面前,飞起一脚狠狠的踢了李愔屁股一下,然后大声喝道:“在老子面前耍无赖,你还太嫩了点!”
在这个讲究纲常的古代社会,老子打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李愔连躲都不敢躲,硬生生的挨了一脚,然后只能一脸委屈的看着自己的皇帝老爹:封建社会就是没有人权,好不容易献上三条妙计,而且也被采纳了,结果不但没有一点奖赏,反而还挨了一脚,这都是什么世道啊?
早就明白他用意的房玄龄是拈须微笑,在场的也没有一个笨人,立刻都反应过来,一个个对李愔都是心生好感,再看看李愔挨了一脚后委屈的模样,众人不禁是轰然大笑。宋代之前的君臣关系,并不像宋之后那么等级森严,比如平时议事大臣们都是和皇帝一样坐着的,说话也比较随便,开个玩笑也是很平常的事,只要做的不太过分,就不会有御史闲的蛋疼,弹劾他们的‘失仪之罪’。
李世民毕竟是一代英主,虽然心中急切的想要征伐高句丽,但李愔献上的计策不但稳妥,而且效果比直接用大军征讨更好,有如此妙计,他当然会采用,虽说耗时长了点,但与大军征讨所付出的代价相比,绝对是物美价廉之极。所以李世民当下就和众位大臣商讨起李愔计策的实施细节,看到李世民改变了主意,房玄龄他们当下都十分配合,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将李愔的三条计策补充的更加完整,其中白叠子将在长安周边选荒地试种,一是积累经验,二是多培育种子,以备来年的大规模推广。
这些事上李愔根本插不上嘴,等李世民和房玄龄他们议完事后,李世民却没有直接散会,而是转头对李愔说道:“六郎,你先是献上了水泥的制作之法,今天又献上了平辽三策,两者都是大功,有功当然要赏!不过你身为皇子,平常的奖赏对你并不适合,所以为你想先问问你想要什么,只要是父皇能给的,为父绝对不会小气。”
听到李世民如此大方的承诺,李愔是心中大喜,他在烧制水泥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计划,又经过这几天的慎重考虑,一个相当庞大的计划已经出现在他的手中,如果这个计划能够成功,那么不但会对整个大唐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将一大批人用利益团紧紧的团结在自己身边,大大增长自己梁王府的实力。不过这个计划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先决条件,正需要有李世民的点头,现在刚好是提出来的好机会。
第四十章总揽水泥事务
“启禀父皇!”李愔一改之前的懒散模样,一本正经的上前说道,“儿臣身为皇子,理应为国解难为父分忧,水泥和平辽三策只不过尽了自己的本份,哪里还用赏赐?”
谦虚!一定要谦虚!虽然心中很想要,但面子上却一定要推辞一下,这就是中国人的做人哲学。
“有功就要赏,有过就要罚,朕一向是赏罚分明,六郎你既立下如此大功,哪有不赏之理?所以你就不要推辞了。”李世民对儿子的态度很满意,小小年纪就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实在是难得。
“这……”李愔故意迟疑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若父皇您真的要赏,儿臣斗胆想向父皇讨要一件东西。”
“哦,你想要何物?”李世民现在是满脸微笑,现在他对李愔的看法已经大为改观,这个本让他很讨厌的儿子,却处处给他惊喜,连军政大事上也能帮上不少的忙,这让老李同志心中十分欣慰。
胜负成败在此一举,李愔暗暗的咬了咬牙,这才开口说道:“父皇,儿臣想总领水泥的所有事务!”
“呃~”李世民一愣,他没想到李愔竟然提出这么一个要求?周围的文武群臣也都用疑惑的目光看向李愔,不明白他又在打什么主意?虽说李愔是水泥的发明者,但他既然已经将水泥献给了朝廷,那么以后的事就应该由工部出面,开始组织工匠建立工坊,生产出来的水泥供修路之用,当然如果产量有富余的话,也会向外贩卖一些作为民用。这些事除了比较繁杂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为什么李愔要揽下这么一件无趣的事?
“父皇,儿臣之所以想总领水泥事务,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想将水泥更好的推广起来,同时也想让朝廷多一项收入,减少修路的成本。”李愔看李世民沉吟不语,急忙继续说道。
“哦?还能减少修路的成本?”李世民奇道,他倒不是舍不得,只是水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