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世强国梦-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让清廷把他的嫡系部队送上前线,与革命军死拼。那他还会象原来历史上那样,借着北洋军,既要挟革命党,又逼清帝退位,借此篡夺革命果实吗?难道已经改变的历史,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

第一卷第二十二章死水波澜

历史已经改变了,这是确信无疑的。

肖志华终于想通了,他要做革命的不是针对某个敌人,而是整个中国的旧制度。至于袁大脑袋,他要捕捉的也不是他的思想,而是他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好方法,就象他一直喜欢研究将要面对的对手的资料,常常能从埋藏的记忆中搜索出对付他们的办法一样。他现在必须象一只会打洞的小动物那样,找到一个能够进入敌人头脑中的方法,仔细倾听脑波(而不是脉搏)的声音,然后沿着对手的思维轨迹一路追寻下去……这确实是一条捷径。

袁世凯,袁大头,来吧,我才不怕你呢!引领风潮的必定是我,而不是你这种表面是新派,骨子里却全是旧观念的家伙。你不过有几镇强军,况且在真正的意义上来讲,那也未必算得上强军;你不过熟悉那种诡诈的伎俩,却根本不懂什么叫民心士气;你不过靠着帝国主义的撑腰,连唬带吓,窃取了革命果实,然而,现在这些对我来说,不好使;即便暂时不能用武力打败你,在经济上你又能支持多久?对峙起来,拖也拖垮你个王八蛋。

走出屋子,肖志华让自己沐浴在阳光里,虽然还未全部想明白以后的事情,但他已经摆脱了暂时的烦恼和困惑。

“司令。”李国庆上前敬礼,说道:“刚才秋部长来过,没敢打扰您的思考,留下一封短信,还有她的两个女弟子,一个叫尹锐志,一个叫尹维峻,正在会客室等候。”

肖志华伸手接过信,看过之后,笑着摇了摇头,对李国庆说道:“那两个女孩子,你觉得怎么样?”

李国庆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想了一下,含含糊糊地说道:“还好吧,属下只是与她们简单交谈了几句,也说不上什么评价。”

“她们可是来当兵的。”肖志华有些为难地说道:“而且信中说她们会骑马打枪,那意思就是想让她们参加战斗部队而不是当个医护兵就行的。”

现在这个时代,女孩子想参军简直是匪夷所思,李国庆咧嘴苦笑,有心说两句好话,可却不知从何说起。

“好吧,我去见见她们。”肖志华有些无奈地说道:“随机应变,兴许能找到双方都满意的办法。”

“司令,司令,电报室监听到一明码电报。”一个军官钻出电报室,跑了过来,将手中的电报纸递了过来,兴奋地说道:“昨夜湖北武昌民党暴动,新军哗变,经一夜激战,武昌已被民党占领。”

光复广州,电报局自然也是占领目标,只是电报线被逃出广州的乱兵或者依然处于清廷控制的地区所破坏,一时修理不及,只好先用电报局里的无线电报机与外界联络。早在1899年,广州就开始使用无线电通信,广州督署、马口、前山、威远等要塞以及广海、宝璧、龙骧、江大、江巩等江防军舰上设立无线电机。1906年,琼州海峡海底电缆被刮断,便没有再修复,而是改用无线电报联系。这个时候广州电报局的无线电报机个头比较笨重,功率还不是很强大,也比较落后,传播距离并不是很远,但传播上百公里还是可以办到的。

肖志华几乎是将电报纸抢过来,仔细看过之后,哈哈大笑起来,命令道:“快将这个好消息传给军政府,再迅速公之于众,让大家一起分享这胜利的喜悦。”

………………………

连番的震动,使原本一潭死水般的满清一下子变得沸腾起来。

雪后初晴,但那晴朗的天空只是持续了短暂的一刻,地平线上又漫过来一片轻雾,雾迅速浓重起来,象一层层灰色的棉絮罩在头上,一场更大的暴风雪眼看着就要来了。

北京,满清的国都。几经风雨,改朝换代,沧桑巨变,只有那斑驳的城墙默默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冷漠地看着眼下这个行将倒塌满清王朝在风暴中战栗。

广州光复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北京城,现在武昌也被民党占领了,下一个该换成哪里了?消息传播的如此迅速,一方面是复兴会的推波助澜,一方面也与满清新政有关。

当年沈荩被杖毙,章太炎进了监狱,然后清政府对于报人就没什么好办法了。随着清政府对报业的管制越来越松,报纸越办越多,一直把报纸办到了天子脚下。北京城里,很有名、很激进的《国风日报》就是复兴会办的,而各种小报就更不胜枚举了。那个时候办报纸的人,都是从写稿,采新闻,编辑,印刷,发行一把抓。穷,雇不起人,所有的事都包办了。实在采不到新闻,就自己编“独家电讯”,再不就连夜通宵赶一篇稿子填上。最极端的如历史名人陈独秀办《安徽俗话报》时,一个人包揽从写到发行所有的事情,忙到虱子多得从脑袋上往下掉。

广州光复,《国风日报》马上把这消息排出来,用号外推出,逼得大清国北京的警察,不得不出来干涉,不准报纸刊登跟广州有关的消息。《国风日报》也有高招,便开了头版一整版的天窗,只印了一行字:“本报得到广州方面消息甚多,因警察干涉,一律削去,阅者恕之。”这一下,京城更乱,人心惶惶,都以为肯定革命党人大胜,清军完了,否则怎么可能空了一整版。警察没办法,只好央求报馆,该登什么登什么吧,只要不是明显的谣言就行。

如今,广州光复的事情还正在街头巷尾热烈传播,武昌光复又轰然炸响,北京城的老百姓终于明白过来,这世道怕是要变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大清国早晚要完蛋,可没想到剧变会来得如此之快。于是,抢购粮食成了老百姓最紧迫的事情,米铺、面店门前都排起了长龙,人声鼎沸,乱成一片。

紫禁城还巍然屹立,强撑着这个腐朽王朝的体面。但在老百姓眼里,却正在丧失帝都中心的威严。

广州被占领,清政府虽然很惊慌,但还是认为只是一时被革命党钻了空子,扑灭革命军并不怎样困难。而且已经做好了筹划,命令广西暂编第二十五镇、江西暂编第二十七混成协、福建暂编陆军第十镇、湖南第二十五混成协,共四省兵马,齐压而上,一举荡平广州之革命军。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武昌光复,再次给了清廷重重一击,也迫使他们不得不改变原来计划,重新考虑应对方案。

然而,火头已经燃起,人心已经骚动,岂是一个末路朝廷可以扑灭的。

………………

。。。。

第一卷第二十三章出征

“革命伊始,百废待兴,所有复兴会会员当以誓言与理想为鞭策,为国家、民族之复兴而竭尽所能,世界各地之炎黄子孙亦当以热忱之心,为祖国之新生与崛起尽一分贡献……”

广州局势稍稳,刚刚走马上任的广东军政府民政总长兼警察总监宋教仁便发布了这份类似总动员令的公告,并且接受了第一份民事申请,乔森博士与妻子琳娜女士要求加入中国国籍的文件。当然,广东军政府不是国家政府,应该是没有权力对此做出决定的。但这不过是正式公开了肖志华的身份,使他终于走上了前台。

随后,中华革命军军事顾问荷马里向《大陆报》发表声明,大意为:“我来中国参加中国革命是我个人的行动,与美国政府毫无关系。我参加中国革命的行为是以个人资格参加,是以实行人道主义为宗旨。今日中国数万万人民正受虐于**暴政之下,我岂有坐视不救,袖手旁观之理?我应中国的革命的人民之邀,前来中国是在解脱他们于暴政之下而免沉沦。我是一个世界正义的拥护者,希望更多的同情并支持中国革命的国际友人为了世界公理向中国革命伸出援手……”

轰动,绝对是轰动的效果,就象肖志华刚刚在革命军中露出真容一样,这几个消息对外人来说,绝对象晴天惊雷。震惊之余,所有人都开始重新审视这次革命的性质和影响。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武装暴动了,而是一次组织严密,策划周祥的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运动。乔森博士,曹人强委员,肖志华司令,三个身份合为一体,声誉卓著的世界级科学家,联合银行的总裁,复兴会的旗手,宪政理论专家,革命军司令,美国国籍还有个美国夫人,背后有美国财团的影子……如此错综复杂,让人不得不浮想联翩,各种猜测和评论一时间布满了报刊。小理

没有都督,没有督军,广东军政府权力最大的只是身兼全省警察总监的民政总长,而军队则另组参谋总部,将民政事务全部移交,专心于军事。这是复兴会早已讨论通过的方案,而且肖志华也认为“军政统一”贻害无穷。“军政统一”听任军人予取予夺,只能增加经济和财政混乱,饮鸩止渴,制造更多的土匪;而在政治上,这样的“军民统一”,妨碍民主政治和地方自治,也不利于联合团结立宪派。

简单的移交工作过后,肖志华以中华革命军总司令的身份,下达了第一号作战指令。江防舰队由胡毅生率领,溯西江而上,第一师第二旅由姚雨平统带作为陆路,水陆并举,杀向广西;第二旅由张醁村统率,东进潮、梅州,进逼福建;第一旅并内地团由赵声统率,杀向韶关,守住广东北大门;美州团抽调一营支援上海,其余两营卫护广州并负责训练新兵;南洋团并反正的巡防军向广州周边县乡进军,扩大军政府实际控制范围。

由于水师提督李准的反正,广东水师大小近百艘舰艇及各炮台易帜,中华革命军也拥有了海军。当然,广东水师舰船虽多,却没有巡洋舰,且大多陈旧,以江孩小舰艇居多,只有“广海”、“广金”、“广玉”、“宝壁”、“保民”、“广庚”号等舰艇能够出海作战,但船小炮少,与清廷水师打起来,绝对毫无胜算。尽管如此,肖志华还是异常重视这支水师,将其重新编组改名为南海舰队,分为江防和海防两支部队,并抽调精干人员进入舰队,以加强控制。任命李准为南海舰队司令,温带雄为副司令。当然,李准还有一个身份,参谋总部高级顾问,这样就能把他先拴住,等到舰队完全被掌握,估计他才能上船下海。

李准在儿子的劝说和肖志华的说服下,还是很有些诚心的,当然,想保住家小的心理也是主要的。他不仅尽力安抚反正的水师各员,还派人说服了据守惠州的清廷陆路提督秦炳直,革命军一到,便开城投降。

而革命军第一师补充了不少赶来助战的民军,而且领到了足额的军饷,再加上复兴会会员进入军队进行宣传教育,军政府又向他们颁布了伤残军人安置办法》,基本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所以,军队的士气很高涨,得到命令便迅速出发,根本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

宝璧,江大等舰艇纷纷鸣响汽笛,拔锚起航,三十余艘的攻桂舰队鼓起黑烟,象一条巨龙游动,威势惊人。江边围观的百姓都在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这是总参谋部特意安排的一场心理战,威慑广西清军,提振民众对广东军政府的信心。

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肖志华,虽然时间稍有不同,但清朝确实已经千疮百孔,风雨飘摇,激烈的战斗会很少发生,起码在南方,清廷编练的新军已经变成了他们的掘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