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世强国梦-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旗下街。闽浙总督松寿和福州将军拒不投降,率八旗捷胜营及满族高级官吏文楷组织的“杀汉队”,以福建法政学堂为中心,拼死顽抗。清晨,革命军攻占总督署,闽浙总督松寿吞金自尽,福州将军朴寿被擒,捷胜营副都统胜思同时被擒,观巷、九曲亭旗兵竖白旗投降,福州宣告光复。

一月二十二日,江西军政府突然派出三营士兵入皖,安徽同盟会胡万泰、吴旸谷等人在安庆策动新军炮营起义,经一夜激战,光复安庆,并整军向省城进攻。省咨议局慌乱之下,赶忙召开会议,于二十四日宣布安徽独立,推举原巡抚朱家宝为都督,王天培为副都督。

一月二十六日,湖南共进会焦达峰、陈作新率洪江会众起义,人数多达两万人,长沙新军纷起响应。湖南独立之前,已是“优莽遍地,各属哥弟会党,风起云涌。”这种高涨的革命形势为湖南光复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一月二十七日,长沙光复,当日即建立湖南军政府,焦达峰被推举为都督,湖南成了“洪家天下”。

一月二十八日,处在滇、桂、湘、鄂包围之下的贵州终于也做出了反应,自党成员张百麟、黄泽霖等人联络新军与陆小,并同宪党携手合作,联合行动,兵进贵阳。贵州巡抚沈瑜庆见大势已去,通过劝业道王玉麟、巡警道贺国昌与张百麟等人谈判,承认贵州独立,挂印离去。

光复,光复,同为光复,也都高喊革命独立,但官制名称不同,组成人员不同,所怀目的不同。其中,有想一步登天的,有想混水摸鱼的,有想趁乱而起的。可谓是江河入海,泥沙俱下,形形色色,纷繁复杂。

“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藏远溆,系长松,尽待云收月照空。”肖志华吟诵着,品味着,不由得冲蔡锷一伸大拇指,赞道:“好诗,贴切,正是现在纷乱形势的写照。不过,管他们存着什么心思,独立了就好,正好壮大革命的声势。至于以后,等他们争斗完了,形势明朗了,咱们再视情况而定吧!现在,实在是太乱了,会党、民军、新军、宪党、革命党混杂在一起,一旦掺和进去,可就难以脱身了。”

“湖南、贵州、安徽皆不过是暂时安定,各种势力的角逐才刚刚展开。”蔡锷将情报整理好,交还给肖志华,肖志华对自己的信任,他还是很感激的。

“还有福建,宪党的势力也不小。”肖志华轻轻叩击着桌案,努力想从记忆中挤出些有用的东西,可他有些失望了,摇着头说道:“算了,还是先顾眼前这场大战吧!”

这些日子,肖志华和参谋们都变成了监工,大批民工和民军被调过来,参与到修理地球的大工程之中。美娘山、仙女山、黑山、龟山皆在修筑工事,挖掘战壕,这是革命军的第三道防线,也是保卫汉阳,保卫汉阳兵工厂的重要防线。为了保险起见,总参谋部还决定在汉阳门户十里铺、三眼桥设置第四道防线,以最大的努力消耗北洋军的力量。

众人正在布置完善作战计划,电报室的一个参谋走了进来,敬礼之后交给肖志华一份密码电报。

肖志华拿出密码本,将电报译完,仔细看过,不由得喜上眉梢,笑着将电报递给蔡锷,说道:“松坡,你看,这真是及时雨呀,这下子我们的胜算可是大大增加了。谁说老天没眼,这不是眷顾咱们革命军了。”

原来,由于革命军方面的积极争取,加上清廷海军主要根据地上海的光复、驻沪海军投向革命政府,最后安徽宣告独立,整个长江下游除南京外,竟再无补给之地,江中军舰的煤粮供应也发生了困难,这些因素终于促使泊于江面的海军官兵决心起义。同时,汤乡茗又收到了其兄汤化龙的密信,说到肖志华很器重他,有意让其担任桂省或闽省的民政总长,促其“起义立功,趁早勿晚”。“海琛”舰正电官张怿伯、二副杨庆贞、三副高幼钦等人,“海容”舰正电官金琢章、枪炮官陈世英,“海筹”舰正电官何渭生、二副沙训龄、教官佘振兴等人又进行了广泛联络,一些舰的管带、帮带得知后也予以默认。在此情形下,萨镇冰自觉大势已去,他既不愿为清廷殉葬,也不愿公然易帜加入革命军,乃以有病需医为由离开舰队,搭乘英商太古公司轮船赴沪。随后,“海容”、“海琛”、“海筹”等舰拔锚起航,到达九江。各舰都降下了清朝龙旗,悬挂起白旗,表示归顺革命。

“海军是个吞金兽,他们做人也势利得很,总司令是复兴会的大金主,他们自然要来投靠你了。”蔡锷一语双关地说道:“不过,这确实是件大喜事,战事马上就要开始,而他们初来乍到,自然要卖力干活,以博得总司令的青睐。”

嗯,说的很有道理。从历史上看,我也知道海军若论革命性和忠诚度,比陆军差得很远,但现在还是必须做出一副坦诚相待,倍加信任的姿态,以后再慢慢加以消化清除。

肖志华捏着下巴想了一会儿,伸手拿过密电,对蔡锷郑重地说道:“松坡兄,我想将海军的作用得以最好的发挥,不敢说扭转战场形势吧,怎么也要给予北洋军一次很沉重的打击。”

蔡锷眨了眨眼睛,然后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待我和参谋们仔细研究一下,尽量制定出让总司令满意的军事计划。”

第一卷第四十章严守中立

“……整个革命运动的重要基础是美国式的,无论是财政支持、革命理想、政治体制还是革命精神,都来自美国;美国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革命运动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坚定的决心,人们决心为共和主义而奋斗。虽然能否成功还值得怀疑,但什么都无法阻挡人们的努力……而且,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复兴会崛起的势头难以阻挡,包括江浙财团、南洋华人世家、本国的一些财阀都在支持它,或者说在支持肖志华。”——摘自《美国公使嘉乐恒发给美国政府的电文》

“满清之前途,实属黑暗,本国人民,多不信服……我国遇英人性命财产危险之时,应用全力保护,然无论如何办法,总不能稍使越此范围之外……此次革命军举动,秩序井然,并于外人利益非常尊重,与从前此等乱事,大不相侔……复兴会首脑肖志华昨日派人拜会了驻汉口各国领事,希望各国政府能够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体,并透露即将成立一个临时政府,统一协调南方诸省的革命行动,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同日,复兴会之肖志华宴请了各国商团代表,欢迎各国商团在遵守临时政府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革命军实际控制的粤、桂、滇省进行投资,并分发了广东军政府的发展纲要和工商政策,美国商人表现活跃,对即将兴建的柳州钢铁厂、即将扩建的海南橡胶园颇感兴趣……”——摘自《英国公使朱尔典给外交大臣葛雷的电文》

“帝国政府自中国骚乱开始以来,即坚持这样的原则:这是中国内部的事,必须首先让中国人自己建立秩序。但是,如果发生象是不可避免干涉的情况时,按照帝国政府的意见,这一干涉只能由与中国有利害关系的一般列强经过协商后共同实行。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希望避免个别国家单独行动,借此获得特殊利益。”——摘自《德国外交大臣齐谋门的报告》

“在目前情况中,为我国利益起见,对中国问题,应尽可能与东京内阁交换意见以便不错过加强我国在中国地位的适宜时机……建议我国暂时采取中立而静观形势发展的态度,希望混乱和无政府状态在中国蔓延,从而阻止中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积极采取步骤强化对蒙古、满洲和新疆的控制。”——摘自《俄国代理外交大臣向沙皇上奏书》

“不仅在满洲,一方面要维持现状防止侵害,一方面掌握时机力谋增进日本的利益;而且在整个中国也要随机应变,谋求日本的优势地位。如果中国内部敌对行为继续发展,日本政府认为有考虑干涉的必要。但如果要采取这一措施则必须得到英国的同意,若发生重大问题由两国共同负责。”——摘自《日本首相西园寺公望向天皇上奏折》

虽然各列强经过协商,暂时没有同意将革命军视为交战团体。但却发表了严格中立公告,并决定将中国海关的全部税收置于总税务司之下,避免革命军把作为对外赔款和外债担保的关税移作军费,同时,也宣布停止对清廷的所有贷款。

各列强能够基本上一致采取中立立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的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集团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正如法国外交部长所说:“即令干涉政策为局势所必需,但欧洲的利益要求各国在中国一致采取保守的政策”。

而日本在这个问题上有较大倾向性,虽然也表示采取“中立立场”,但应清政府的请求,日本政府决定由日本商人向清政府提供军火。它担心一旦新政权取代了清政府,便会采取反对日本扩张的行动。但此时日本的实力还没有使它猖狂到视亚洲为其独占舞台的地步,所以,在列强反对的情况下,未敢独自贸然行事。

“虽然未完全达到目的,但也算有收获。”肖志华出席完宴会,又出现在总参谋部,信心十足地对大家说道:“清廷财政几近崩溃,没有了外国贷款,他们支持不了多久了。”

“没钱便无法控制军队,北洋军虽强,没有封赏,却是不会为清廷卖命的。”蒋翊武点头赞同。

“不发军饷,再强的军队也有哗变的危险。”孙武深有同感地附和道。

“是啊,是啊,当兵吃粮,天经地义。”肖志华端起茶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有例外的时候,他想到了那支爬雪山、过草地的部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保持旺盛斗志,依靠的是什么,理想、信念……还是别的什么?他想抓住其中的关键,却总感觉抓不到其中的全部要领,学起来总是有些似是而非。

1910年一月三十日,复兴会发表了致全国人民书,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并邀请已独立各省及上海派出代表赶赴广州,参加临时政府筹备会议,共商国事。

同日,肖志华以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在武昌发布命令,呼吁独立各省的军队迅速安定地方秩序,以保证民众安全为要,禁止倾轧与互相攻击,一切待临时政府成立后协商解决。同时向各省军政府发出联合作战通告,希望各省军政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增援武昌军政府,共同打击并消灭忠于清廷的反动军队。

江西军政府首先响应,先抽调一协军队增援武昌;湖南军政府也很快作出决定,首批援鄂军一千七百余人由王隆中率领自大西门码头乘船出发,各界代表至河岸欢送者达数百人;另外,云南军政府派出两协部队,广东军政府派出张醁村的第二旅,出发援鄂作战。浙江军政府则组织北伐军,决定克日北上,与李燮和的淞沪革命军联合进攻江苏,光复南都,以为武昌之策应。

一场大战即将展开,面对着号称战力强大的北洋军,革命军能够取胜吗?

。。。。

第一卷第四十一章初战

一连串的爆炸震撼着大地,烈火浓烟遮蔽了晴空,炮弹的刺耳啸声此起彼伏,大战的风暴终于在刘家庙阵地上刮起。

“轰,轰,轰……”

一团团的火光在阵地上迸射开来,掀起冲天的烟尘,弹片横飞,沙土、木屑四处飞溅,炽热的气流和硝烟,呛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