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策-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曰:“何以?”对曰:“中山之君所倾盖与车而朝穷闾隘巷之士者七十家。”
主父曰:“是贤君也,安可伐?”李疵曰:“不然。举士,则民务名不存本;朝
贤,则耕者惰而战士懦。若此不亡者,未之有也。”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
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
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餐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
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
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乐羊为魏将
乐羊为魏将,攻中山。其子时在中山,中山君烹之,作羹致于乐羊,乐羊食
之。古今称之:乐羊食子以自信,明害父以求法。
○昭王既息民缮兵
昭王既息民缮兵,复欲伐赵。武安君曰:“不可。”王曰:“前年国虚民饥,
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今寡人息民以养士,蓄积粮食,三军之俸有
倍于前,而曰不可,其说何也?”
武安君曰:“长平之事,秦军大克,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秦民
之死者厚葬,偿者厚养,劳者相飨,饮食餔馈,以靡其财;赵人之死者不得收,
伤者不得疗,涕泣相哀,戮力同忧,耕田疾作以生其财。今王发军虽倍其前,臣
料赵国守备亦以十倍矣。赵自长平已来,君臣忧惧,早朝晏退,卑辞重币,四面
出嫁,结亲燕、魏,连好齐、楚,积虑并心,备秦为务。其国内实,其交外成。
当今之时,赵未可伐也。”
王曰:“寡人既以兴师矣。”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而伐赵。陵战失利,亡五
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王乃使应侯往见武安君,责之曰:“楚地
方五千里,持戟百万。君前率数万之众入楚,拔鄢郢,焚其庙,东至境陵,楚人
震恐,东徙而不敢西向。韩、魏相率兴兵甚众,君所将之不能半之,而与战之于
伊阙,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韩、魏以故至今称东藩。此君
之功,天下莫不闻。今赵卒之死于长平者已十七八,其国虚弱,是以寡人大发军,
人数倍于赵国之众,愿使君将,必欲灭之矣。君尝以寡击众,取胜如神,况以强
击弱,以众击寡乎?”
武安君曰:“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
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故起所以得引兵深入,
多倍城邑,发梁焚舟以专民以,掠于郊野以足军食。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
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楚人自战其地。
咸顾其家,各有散心,莫有斗志,是以能有功也。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
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力不同,是臣得设疑兵以待韩阵,
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皆
计利形势,自然之理,何神之有哉!今秦破赵军于长平,不遂以时乘其振惧而灭
之,畏而释之,使得耕稼以益蓄积,养孤长幼以益其众,缮治兵甲以益其强,增
城浚池以益其固;主折节以下其臣,臣推体以下死士。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
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也。以合伐之,
赵必固守,挑其军战,必不肯出;围其国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未可拔;
掠其郊野,必无所得。兵出无功,诸侯生心,外救必至。臣见其害,未睹其利。
又病,未能行。”
应侯惭而退,以言于王。王曰:“微白起,吾不能灭赵乎?”复益发军,更
使王龁代王陵伐赵。围邯郸八、九月,死伤者众而弗下。赵王出轻锐以寇其后,
秦数不利。武安君曰:“不听臣计,今果何如?”王闻之怒,因见武安君,强起
之,曰:“君虽病,强为寡人卧而将之。有功,寡人之愿,将加重于君。如君不
行,寡人恨君。”武安君顿首曰:“臣知行虽无功,得免于罪。虽不行无罪,不
免于诛。然惟愿大王览臣愚计,释赵养民,以诸侯之变。抚其恐惧,伐其骄慢,
诛灭无道,以令诸侯,天下可定,何必以赵为先乎?此所谓为一臣屈而胜天下也。
大王若不察臣愚计,必欲快心于赵,以致臣罪,此亦所谓胜一臣而为天下屈者也。
夫胜一臣之严焉,孰若胜天下之威大耶?臣闻主爱其国,忠臣爱其名。破国不可
复完,死卒不可复生。臣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愿大王察之。”王
不答而去。
刘向书录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
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
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脱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
为“立”,如此字者多。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
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
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其事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
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写。
叙曰:周室自文、武始兴,崇道德,隆礼义,设辟雍泮、宫、庠序者教,陈
礼乐、弦歌移风之化,叙人伦,正夫妇。天下莫不晓然论孝悌之义,惇笃之行故
仁义之道满乎天下,卒致之刑错四十余年。远方慕义,莫不宾服,雅颂歌咏,以
思其德。下及康、昭之后,虽有衰德,其纲纪尚明。
及春秋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五伯之起,尊事周室。
五伯之后,时君虽无德,人臣辅其君者,若郑之子产,晋之叔向,齐之晏婴,挟
君辅政,以并立于中国,犹以义相支持,歌说以相感,聘觐以相交,期会以相一,
盟誓以相救。天子之命,犹有所行。;会享之国,犹有所耻。小国得有所依,百
姓得有所息。故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周之流化,岂不大哉!
及春秋之后,众贤辅国者既没,而礼义衰矣。孔子虽论《诗》、《书》,定
《礼》、《乐》,王道粲然分明;以匹夫无势,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
俊也,时君莫尚之。是以王道遂用不兴。故曰:“非威不立,非势不行。”仲尼
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
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因而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
兴立为强。是以传相方向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
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亲,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德绝矣。晚世益
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竟进无厌;国
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
伪并起。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谋;有设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
重约结誓,以守其国。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
贵于俗。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代、厉之属,生从横短长之说,左右
倾侧。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然当
此之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之,时六国为一,以傧背秦。秦人恐惧,
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然秦国势便形利,权谋之士,咸先
驰之。苏秦初欲横,秦弗用,故东合从。及苏秦死后,张仪连横,诸侯听之,西
向事秦。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
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杖于谋诈之弊,终无信笃之诚,无
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以缀天下之心。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
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邈三王。二世愈甚,惠不下施,情不上达;君臣
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民不见义,而悬于不宁。抚天下十四岁,
天下大溃,诈伪之弊也。其比王德,岂不远哉?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夫使天下有所耻,故化可致也。
苟以诈伪偷活取容,自上为之,何以率下?秦之败也,不亦宜乎!
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故其谋,
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
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护左都水
使者、光禄大夫臣向所校《战国策书录》。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