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振秦-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作为由广母亲的韦氏在遍尝独自养育孩子的艰辛之时,也渐渐养成了特殊的性格:首先,她性坚强——自从由广记事以来,他从见过自己的母亲流过一滴眼泪。哪怕有泼妇无赖指着她鼻子骂她私养野种;其次,她对由广的爱是无条件的——为了由广,她可以拉下脸面、豁出命去;再有,因为儿子长期见不得光的缘故,她胸中郁结很多暴戾之气。虽然她平日里待人和善,但一旦她暴怒起来会让任何见着她发脾气的人色变。
扶苏、韦夫人和由广在默默地等待,等待他们三人光明正大地站在太阳下的那天。
但事情往往不会像人们预料的那样顺利:起先,扶苏因为屡屡劝谏秦始皇施行“仁政”而使得始皇帝龙颜大怒。扶苏随即被发配到河套随他师傅蒙恬一起修筑长城,抵抗匈奴。
再后来,就是沙丘宫之变。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先是篡改秦始皇遗诏;进而命扶苏和蒙恬、蒙毅自杀;最后进入咸阳,胡亥继位为秦二世。
好在早已料得先机的子婴果断出手,才改变了这段注定成为悲剧的历史……
晚宴上莺歌燕舞,座上四人却各怀心事。
子婴闷声地饮了几杯酒。他从扶苏的只言片语里,从张什报来的详尽情报里加上自己后世的心理学分析,对由广以及由广背后的韦夫人做出了初步判断。
子婴心中暗叹一声:身在显赫之家,吃顿团圆的晚饭都如此地劳神费力。所谓团圆大约只是父亲心中的一种假象。
子婴自斟了一杯酒,想道:自己与这新来的由广公子关系微妙,在由广母亲的推动下,难保在今后的日子里不会发生什么摩擦。与其在这里勾心斗角,还不如上街去对在寒风里苦苦挣扎的难民嘘寒问暖。我宁愿这些不好的预感只是自己的多虑。
子婴计议已定,于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站起身来。他拱手向扶苏道:“父亲,匈奴提亲一事,我们今日在中午已有定论,不须再议。我这就出去巡夜,我放心不下那些灾民。”
扶苏脸上一阵错愕,惊道:“婴儿,你……”
陪侍在扶苏身旁的韦夫人盈盈一笑道:“大公子见识非凡,相信一定能做出最好的决定。而且大公子有此爱民之心,夫君理当支持。”
子婴脸上微微露出笑意,道:“多谢韦夫人谬赞。婴儿告辞。”
说毕,子婴向主席上表情明晦不定的扶苏、以及笑靥如花的韦夫人施了一礼,并向由广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扶苏带着复杂的神情,默默看着子婴的背影。他心中暗想:子婴这孩子太像始皇帝了。这孩子为人做事雷厉风行、霸气十足。他性格深沉,有时候相当地冷酷无情。只可惜这孩子不够仁厚。说句不敬的话,难保今后这孩子不会成为第二个秦始皇。待他大权在握之时,我大秦子民会不会又重蹈水深火热?
韦夫人看着夫君脸上游移不定的表情,想起今天中午子婴拒绝扶苏的说情执意斩杀成通海的事情,心中已是明白了**分。她面带一抹诡异的笑容,向扶苏道:“臣妾有一事不明,想请夫君指点。但又不知当讲不当讲。”
扶苏的心思被韦夫人打断,转过头来向韦夫人道:“我们本是一家人。夫人言无禁忌,但讲无妨。”
韦夫人收起脸上的笑容,严肃地说道:“臣妾不知这河套之地,究竟谁是第一人?”
扶苏面露疑惑,道:“夫人何出此言?”
韦夫人轻轻端起酒壶,将扶苏的空杯填满。她端起酒杯向扶苏道:“今日正午,夫君说成通海不可杀,但大公子却执意要杀他。士兵们没有听从夫君的命令,反倒在大公子的授意下将那成通海斩杀。臣妾实在不知道是大公子的命令管用,还是夫君的命令管用……”
刚接过韦夫人递上酒杯的扶苏闻言,顿时色变。他忿忿地将酒杯拍在案几上,怒道:“妇人之见!我父子二人本是一体,休得乱语。他依律斩杀成通海,为民除害,我支持!”
韦夫人不动声色,微微一叹道:“我见今日满城文武竟无一人站出来替成通海求情,可见大公子在文武官员中威望甚高。按此情景发展下去,实在不好说这扶苏城里谁才是说一不二的第一人。”
扶苏勃然变色,他一拍案几,正欲发作。
一直在座下默然不语的由广忙道:“母亲此言差矣。父亲出面欲救成通海,源自孔孟道义;大哥斩杀成通海,出于尊重律法。既然父亲授予大哥独断赈济灾民之权,他依律处斩成通海,与情与理都说的通。母亲一定是多虑了。一起简单的事情,哪来的扶苏城第一人之争?”
扶苏脸色由怒转喜,道:“广儿说的对。夫人你真的是想多了。婴儿做事向来雷厉风行,铁面无情。你以后了解他多了以后就会知道,他其实是个极其孝顺的好孩子。”
在扶苏向韦夫人说话之时,由广努力地闭着眼睛甩了甩头,试图将今天中午目睹的血腥一幕忘掉。他向扶苏道:“今日得见,大哥果然是个血性男儿。我今后要多向他学学,让自己身上也多些英武之气。”
扶苏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广儿真是懂事。但我希望你别全学你大哥。你大哥英武有余,仁厚不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得用孔孟先贤的学问。”
由广拱手道:“父亲教诲,孩儿铭记。”
韦夫人看着脸上单纯之色尽显的由广,心中不由得暗暗摇头。她嘴唇暗暗启合几遍,有几句话最终没有说出口。
她向扶苏施了一礼,道:“听夫君与广儿所言,臣妾方知是自己见识浅薄。臣妾在此向夫君赔罪。”
扶苏扶起韦夫人道:“我们四人本是一家,何必要争个长短。我希望我们这个家能和和美美。即便我不能坐拥天下,有贤妻佳儿,我也能快慰平生了。”
韦夫人缓缓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几多凌厉的光芒……!~!
..
第四十三章 章周对决(上)
函谷关以东,曹阳城近郊。!
这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呼啸的寒风让在暗夜里静静行进的战士们感觉到十分的寒冷。
这群滚滚向东行进的队伍正是赫赫有名的章邯旗下的骊山军团。
前天刚刚和周文的张楚军交手过的他们在经过一天的休整之后,在今天接替王离的长城军团继续追击溃败的周文军。
章邯军在今天下午刚刚和周文军交过手。但在吃完晚饭之后,依照章邯的命令,骊山军团迅速集结,继续尾随逃遁不远的周文军,准备进行一场出乎周文意料之外的致命夜袭。
这种“尾随追击,轮换突袭”的战术是章邯和王离在函谷关合兵一处之后,根据周文军人心涣散的实际状况,在商议之后而特别布置的战术。
这种战术的实施要点是:与周文残兵保持一定距离,既让让他们感觉反扑无望;又让他们撒腿逃跑来之不及。这是一种类似钝刀割肉的方法,一步步消磨周文军的人员和抵抗意志。
章邯和王离既然决定籍此机会正式杀出函谷关,与陈胜吴广以及关东六国的贵族进行决战。
所以章王二人将此次攻击周文军的用兵基调定为稳扎稳打——以三十万对三十万,用最正规的战法,将周文军全盘吃掉。一是为了锻炼这群刚刚放下斧凿拿起矛戈的新兵;二是为了用全盘通杀的方式震慑关东的反叛势力。
虽然今晚的突袭是章邯临时起意的决定,但士气正处巅峰的骊山军团却无不欣喜领命。
在干掉几个周文军哨兵之后,章邯军的前锋部队已经摸到了离周文临时的中军大帐不到三里处…………
此刻,在临时中军大帐困坐愁城的周文又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遥想不久之前,自己率领近三十万大军,战车千乘浩浩荡荡开进函谷关,兵临戏水,虎视咸阳的时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那是一个秋日,艳阳高照的下午。
周文骑在他那匹高头骏马上,踌躇满志。
在他身前身后,是严阵以待的三十万大军。
他看着这些兴高采烈的战士,嘴角不禁浮起一丝笑容。
当年他周文还在楚国项燕将军手下的时候,只不过是个小小的视日官。他的职责就是以观察太阳的运行、明晦来占卜凶吉。视日官在军中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官职。以视日官的身份,他可以在自觉必要的情况下参与军中战前的决策。就连项燕将军本人,也经常询问他对战事的预判。
作为视日官,周文无疑是基本合格的。但是,周文想做独当一面的大将,还是力有不逮。
与世上有些本事,就总觉得自己不可一世的人一样——周文一直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他觉得当年楚将项燕大破李信二十万秦军的时候,自己就在军中。自己在当时还曾积极地为项燕将军出谋划策过。见过这样大场面的人,怎么可能不是人才?
张楚王陈胜说了:他需要一员不怕死的大将带领军队直捣咸阳,但没有人敢站出来接这个命令。但是他周文敢,他毛遂自荐,挑下了这个重担。
陈胜只给了他三千人马。
周文记得清清楚楚,陈胜当时拉着他的手:“周章(作者按,周文,字章),我实在没有多余的人马给你。不过当年我在大泽乡,区区九百人就能起事。我相信你的能力,这三千人,你给我打一个改天换地出来。”
周文并没有怨言,他斗志昂扬的回了一句:“足矣!”
其实,周文有自己的算盘:天下苦秦已久。百姓,特别是关东的百姓早就心生反意。天下间到处怨声载道,民怨沸腾。任何一支打出旗号反秦的军队都将是一个不住滚动的雪球,滚到哪里,就壮大到哪里。
果然不出周文所料,这一路直逼咸阳,沿途百姓纷纷响应,无数人拿着扁担锄头加入了他们的队伍,那些秦朝的守军不战而降,就算是数百年未曾易手的函谷关,也被他周文轻松的一战而下。
现在,他的战车已经是用千来计算,他的步兵有数十万之众。而整个秦国唯一有战斗力的,还能调集过来防守咸阳的,就只有王离的长城军。
可是长城军还在五百余里之外,咸阳城此刻空虚无比。这是天赐良机,就是要他建功立业的时候。
他周文即将成为天下第一大将军。
同时,他也开始打起自己的小算盘:陈胜已经在陈地为王,而攻打赵地的武臣在全拥赵地后,在张耳陈余的策划下,居然自立为赵王了。
关东传来的这个讯息让他又惊又喜:惊的是,武臣居然有如此胆色;喜的是,他周文灭秦以后,即便陈王不封他为王,他也可以自立为王。凭借这他周文独自灭亲的盖世奇功,完全可以收罗天下人心,到那时……周文沉浸在自己的畅想里,难以自拔。
当然,眼下还有最关键的一仗要打。周文压根没有打听自己身前背后以及函谷关附近的秦军的情况。因为根据前方哨探传来的消息,秦国在整个咸阳周围可以调动的兵力也就五万左右,他现在唯一关心的是怎么样漂亮的打好这可以改天换地的决定性一仗。
为了让所有的人都明白是他周文指挥这场战斗,他特地挑选了一匹高头白马,以显示他在战场上的尊贵。至于其他,也不过是关心他的士兵不要杀得太过残酷,以免他在庆功宴上没有胃口——周文相信他现在的军队也如若干年前王翦横扫项燕的的铁血大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