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家药娘-第6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御医被请来,客客气气的说着,语气很客气,说的话却一点不客气。
御医都这样说了,大臣们自然不能在多说什么,不然像是质疑似得。
与此同时。
林炤带着孩子们在后山骑马玩儿,十几个侍卫全都在跟前,有些照看孩子们,有些在周围看着点,别叫兔子小鹿的跑过来惊了马。
围场外面摆着方桌椅子,桌上放着茶杯茶壶的,林炤坐着看着孩子们骑马。
一个侍卫站在旁边正躬身说着:“松江府和青州府的来往还是很密切,前几天中秋节的时候,孟王的嫡次孙亲自走了一趟松江府,说的是走亲戚,不过在松江府只呆了半天,中秋节的晚上出发就回青州了。应该是带什么纸上不能写的话,所以亲自跑了一趟。”
“之后呢?”林炤问道。
“之后又没动静了,卢王依然是深居简出,七月是侧妃的生日,八月世子的生日,全都没办,卢王也没露面。”
“不会是走脱了吧?去哪里了?”陆光涛站在旁边,问了一句。
这是有前车之鉴的,二皇子不就是这样?走脱了很长时间,朝廷都不知道,还当他在办差。
侍卫道:“臣和小符几个轮流盯着,照理说应该不会,但是也不能……”
林炤已经点头了:“说到底那么个大活人,装扮成谁,或者藏在什么地方,就凭几双眼睛未必盯得住。”说着看向了另一个侍卫:“孟王那边呢?”
另一个侍卫躬身道:“孟王倒是还和以前一样,该走动的走动,该办事的办事,六月里给他的一个姨娘过了生辰,还挺隆重的,青州府半城的人都去了。孟王家里的人也没出去的,中秋节灯会,臣亲眼看见孟王和世子都在。”
林炤转头看陆光涛:“孟王几个嫡子?”
“只有一个。”陆光涛道:“好像是有个小妾生的儿子,过继给了王妃,不过王妃似乎也不待见,没怎么听提过。”
青州府在山东,不管是越承耕还是陆光涛都是有熟人的,稍微的打听一下就能打听出来一些事情。
林炤点头:“知道了,你们回去吧。”
那两个侍卫便告退下去了。
林炤这才问陆光涛:“卢王那边你的人查到了什么?”
陆光涛道:“卢王应该是犹豫了一阵子,六月镇国公过了寿之后没多久,他曾经悄悄的出松江府一趟,半夜走的官道,太空旷我的人没办法跟的太紧,又担心被发现,就被甩掉了。过了两天卢王又悄悄回了松江府。”
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道:“臣估计,他也犹豫,甚至那一次悄悄出城其实都是试探,看看有没有人跟着他。发现没有可能放了心,便回去了。当然,让他完全放心是不能的,不过总应该偏向于相信皇上对他没什么想法。”
林炤听了点头,过了一会儿道:“盯紧了。”
陆光涛答应:“是。”
一听说前面退朝了,林炤便带着孩子们回到了坤宁宫。越绣宁已经回来了,道:“你知道了?翰林院的编撰还有几个大臣问你的病情呢,为什么病好了还不上朝。”
林炤点头:“听说了。”又问详细的都有谁询问。
越绣宁便将名字说了,林炤想了一会儿道:“这里面必然是有帮卢王打听的,甚至可能全都是……如今最想要知道朕的情况如何的,就是卢王。”
越绣宁道:“还有其他几个王爷呢,福王寿王,真的就那么心宽,一点不疑心?”
林炤摇头:“福王寿王他们知道,京城的人清楚他们的很,他们离京城那么远,只想做闲散王爷。以他们的为人,反倒更不敢多打听什么,这样才显得问心无愧。在京城没有那么牢靠的眼线,若是不停的打听,只会露出马脚,叫我知道了,原本不疑心他们的,都要怀疑起来。”
这话也有道理,越绣宁点点头。
至于沧州府的贤恭郡王,经过上一次的事情,贤恭郡王对皇上倒是很感激很忠心,经常的上表建议些什么,都是关于防疫,城池管理的,一来显得他磊落,沧州城的管理他一直都和朝廷商量,二来也是为了让皇上知道,他一直没忘了以前的事情,心里感激着呢。
所以,贤恭郡王是绝对不会派人在这边打听什么的。
沧州府离得这么近也不用打听,有些什么事不出几天就传到沧州了。
所以,朝上帮着打听的,应该就是卢王和孟王的人。
林炤又将今天回来的两地侍卫们禀报的情况说了,越绣宁觉着不出之前的预判,卢王应该是觉着比较安全的,不会冒险有所行动。
虽然如此,但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
第1156章 牙牙学语
夫妻正说着话,言哥儿蹒跚着进来了,如今走路已经比较稳了,也开始牙牙学语,被宫女抱着过了门槛,就颠颠的张开手往这边跑,嘴里叫着:“娘,娘。”
越绣宁急忙的出来,不过没有林炤快,林炤已经上前两步将言哥儿抱了起来,伸手点了点他的鼻子笑道:“爹天天陪着你,你眼里只有娘?”
言哥儿便搂着他的脖子咯咯咯的笑,嘴里叫着:“姐姐,姐姐。”
越绣宁过来道:“对呀,你姐姐呢?”说着看外面。
门口的宫女忙福身笑着道:“蕤姐儿在她的房院呢,这几天都在忙这准备上学的东西,笔墨纸砚的装好了又觉着不妥,拿出来重新收拾,天天都要收拾一遍。”
夫妻一听顿时都好笑,这会儿还不到用膳的时间,便干脆带着言哥儿过去看看。
夏天依然是去住在含凉殿,蕤姐儿便住在含凉殿的侧院中。
今年她也要上学了,小家伙很是激动,在得知了已经给自己找到了先生,九月初一就正是拜师入学了,激动的好几天没睡好觉,天天收拾她的文房四宝。
小孩儿一旦开始读书,进步是非常明显的。
晟哥儿和晋哥儿去年九月开始正经上学。童子的读书,先从学起坐言行、作揖行礼、诵读四书、切韵、平仄对句等等开始。过几个月,孩子们的礼仪规范便已经出来了,诗词韵律也能够有了基本的掌握。
晟哥儿和晋哥儿依然是孩童,但起坐言行的就和没上学的孩子们完全不同了。
越绣宁一开始其实也不知道孩子启蒙需要先学哪些东西。一直到晟哥儿他们开始学起来了,她才恍然的更确切了一件事,就是读书很重要。
当然这一点她知道,不过因为一直不知道童子启蒙需要学这些,因此对于越天梅的情况,她想的还是简单了。
现在终于全然明白了,说到底天泽和天梅的情况主要就是小时候没读书学礼,就这么简单。
越天泽开始读书的时间晚,但好歹的十岁之后也开始上学了,一旦开始学习,那么从言行举止、礼数规矩都完全不同了,不仅仅是认识了几个字,会做了几首诗那么简单。
对于越天梅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当成男孩子一般,正经给请个先生好好的读书。
当然,现在明白已经晚了。不过好在虽然越天梅前几年的做事行为有不少的偏差,但现在她终于也明白了,既然爱好,便也知道自己上进暗自学她认为需要学的东西,晚了几年但总好过没有。
也正是看到了晟哥儿和晋哥儿的进步,因此越绣宁对自家孩子的启蒙读书看的就非常重,尽管蕤姐儿也才五岁,有些人不是很以为然,觉着毕竟是女孩儿,没必要那么早开始读书,但越绣宁依然是在集贤苑的大学士中寻找了合适的先生,让蕤姐儿和雯姐儿开始读书。
同样也在宫里,就在晟哥儿他们的隔壁。
同样选了几位年纪相当的女孩儿做侍读。
这也开了先河了,尽管是皇家,也没有如此正规的让公主读书的,更没有这么小就开始的,因此开始选侍读的时候,大臣们都反应不过来,并没有出现在为晟哥儿他们选侍读的时候,那种所有人明争暗斗使劲的事。
最后还是大学士自己的外孙女,另有东安伯赵畅的孙女进宫侍读。
夫妻俩来到了蕤姐儿门口,就听见蕤姐儿正奶声奶气的说着:“每天十二个时辰,读书不过才两个时辰罢了,能有多累呢?以前这两个时辰做什么了?想想不过就是玩耍过去了,又能学到了什么?”
然后就听见宫女们哈哈哈的笑。
小豆重重的咳嗽了一声:“都钻在屋里干什么呢?皇上、皇后娘娘驾到!”
顿时好几个宫女跑了出来,慌得忙行礼,蕤姐儿也跟着出来了,上前道:“父皇母后,你们怎么过来啦?”
林炤和越绣宁听见刚刚她的话,也都在笑,林炤笑着道:“言哥儿想你了,今儿一天也没出去玩,在屋里干什么呢?”
“收拾东西呢。”蕤姐儿道。
说着进了屋,果然看见书篮放在桌上,里面整整齐齐的摆着笔墨纸砚,书桌上又摆了好几本书,看样子是准备放进去的。
“收拾几天了还没收拾好?”越绣宁笑着问,过去看了看。
蕤姐儿就跑过来,爬上了椅子跪着,因为这样才能够得到书桌,问:“娘,您说砚台是选这个梅花纹的,还是仕女纹的?”
越绣宁一听这话顿时好笑。
皇宫里的砚台,自然都是最好的。用的也讲究,洮砚、端砚、歙砚三种名砚,其中,洮砚石色碧绿、雅丽珍奇、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宫里使用的最多。
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使武,要使饱霜秋兔毫。诗人曾经作诗赞颂洮砚。
另外还有一个缘故,因为洮砚出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乡,当今皇上和皇后全都在西北居住过,西北出产的一些名品就会借着这股东风扩大名望。
谁都知道宫中多洮砚,带动的京城一些大户人家也多使用洮砚,以至于如今洮砚很有些凌驾于其他两种名砚之上的感觉。
别人选砚台,都是看是不是名砚,蕤姐儿到底是女孩儿心性,先看好看不好看,砚台上雕刻的一些花纹就成了她选择的目标。
越绣宁笑了半天,帮她选择了梅花纹的。
蕤姐儿似乎还有点没选对心意,很舍不得的看着那个侍女纹的,最后自己安抚自己:“没事,梅花纹的拿去书塾,这个侍女纹的就在家里用好了。”
夫妻逗得笑,越绣宁亲了亲蕤姐儿,领着孩子们出来,去上房用膳。吃饭的时候,就听着蕤姐儿一直兴奋的说着,开始上学了,她要如何如何的,每天要作一首诗。
口气倒是挺大,林炤笑着道:“不用每天,一个月一首诗,父皇就佩服你。”
蕤姐儿深觉被小看了,仰着小脸道:“好!那就说好了。”大吃了一口饭。
第1157章 公主上学
蕤姐儿很是出息,上学的头天一声没哭,还高高兴兴的。越绣宁准备将这件事当成一个典故,等晟哥儿和晋哥儿长大了之后,要好好的说给他们听。
朝廷中,确实有人按捺不住了,拐弯抹角的寻找机会,想要进后宫见见皇上。
林炤见了这几位大臣,不过因为大臣们禀报的事情,还大发雷霆的,搞得朝里朝外都知道了。
还是之前皇后监国期间实行的一些政令,现在有些大臣感觉出来了,是影响了他们的一些利益的,尤其是用人方面,设立官塾用人唯才,并且开始禁止捐官、挂靠等行为。
设立官塾,权贵们感觉不到被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