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道本自然-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牛精战败肉身被斩,元神亦被镇压,聚集牛头山的精怪也尽数为天兵天将荡除,自此后牛头山左近再无妖魔精怪出没。到得近几年,也不知自何时起,这牛头山每逢子午卯酉四时,便会腾起一片黑云,笼罩全山。虽说并无人口牲畜走失,可牛头山左近百姓想起传说,都是惊恐不安,生怕那青牛精脱离镇压,再次出世祸害百姓。
故此牛头山下九乡七寨的头面人物一合计,由大众凑了金银,请了许多有道高人前来。不想这些高人见了牛头山上的黑云,个个都是摆手摇头,说那青牛精已然脱出镇压,自身修为有限不能降伏,劝众人各自逃命,随即便逃之夭夭。几次一折腾,那些有钱人家见许多高人都束手无策,吓得都搬离了此地,只剩下些穷苦百姓,守着祖上传下的几亩田地离不得故土。
王青阳、施青旋二人见了牛头山黑云,又听了村中百姓之言,晓得这黑云必是青牛精元神所为,只是这黑云并未危害百姓,也不知是不是已然改邪归正。当下二人一合计,那青牛精不过是天魔道行,又仅剩元神,二人都是天仙道行也不惧它,便决定上山查探一番,若是青牛精脱了镇压,已然改邪归正,只是安分修炼,那是最好。若是依然修炼魔功戕害百姓,少不得要出手与它一搏。
在村庄等了小半个时辰,见山上到黑云散去,两人便上了牛头山。上山一看,却不是青牛精脱了镇压。却是镇压青牛精地阵法,因时日太久镇压效力大降,一逢子午卯酉四时,便会让青牛精元神遁出,再过上三五十年,这阵法便要完全无用。只是这青牛精元神为何不乘机逃脱,甘心呆在这阵法中,二人却是想不明白,但二人晓得一点,这青牛精并未趁机戕害百姓,壮大魔功。
当下二人下山回到村庄,将山上情况略略分说一番,一众百姓听得青牛精未曾脱离镇压,自然是高兴异常,但再听二人说到那阵法将要失效,青牛精即将脱困,都是吓了一跳。那村长见二人身穿道袍,明知牛头山上有魔头,依然敢上山查探,晓得二人必有神通,故此领了众人苦苦挽留,允诺为二人修上一座道观。
二人因对青牛精是否改邪归正亦无把握,怕那青牛精日后故态重萌,又见这牛头山附近环境极佳,灵气亦是充沛,距离大汉国都虽然有些远,但也不过是个把时辰的云路,便点头允了。一众村民便联系了附近九乡七寨的百姓,为二人在紧靠牛头山的一座小山上,建了一座只有三间大房的小道观。
因只有二人住在道观中,故此九乡七寨的百姓都称这小道观叫二仙观。二人本就对名讳不太在意,又晓得孙天平日后还要正名,故此也就随众人怎么称呼。二人在这牛头山落了脚,每日除了修行,便尊孙天平所言,下山四处走动,治病救人,帮扶弱小,挑选弟子。
二人自落脚牛头山,行走世间三十余年,活人无数,弟子亦是越来越多。时日一长,不光十里八乡的人都晓得二仙观,整个大汉国,甚至周边邻国都晓得牛头山有个二仙观,观中有两位道德深厚的仙人。道观中香火是日益鼎盛,道观规模也是日渐增大,从开初的三间大房直到大大小小七十多座殿堂,弟子六百余人。道观香火一旺,规模一大,麻烦也就随之而来。
………………………………
第三章 宏教?邪教?
第三章 宏教?邪教?
二仙观香火鼎盛,每日香火钱有八十多贯,一年下来就是三万多贯,合成银子约有两万多两,大汉国虽然富庶,两万多两银子亦是极为惊人,须知那平常小康人家,一年用度也不过二十余两银子。只是这些香火钱除了日常用度,王、施二人大多在行走红尘之时施舍给了穷苦百姓,所余亦是有限。
如此巨富自然招人嫉恨。离牛头山三百余里,亦有一处道观,名唤松灵观,观主灵风真人已有神仙道行,传得是阐教道统。原本这松灵观香火还算旺盛,只是自二仙观兴起,香火便日渐衰落,大不如前。
灵风真人自成就神仙功业,日日忙于修炼,不大问事,观中事务都由座下三大弟子操持。原本观中香火旺盛,师父又不问事,众弟子都能落到不少油水。现下二仙观香火日盛,松灵观香火日衰,众弟子自然都对二仙观有了怨恨。只是同为道门一脉,两观相距也不算远,弟子又互有往来,虽然眼红却也不好说什么。
一次偶然之机,松灵观弟子发现,二仙观竟然将人、阐、截三教祖师与一年轻道人同列供台,置于鸿钧道祖之下一同供奉。松灵观弟子见了自然诧异,一番打探之后,方才晓得这二仙观传的是什么宏教道统,掌教便是那年轻道人,与人阐截三教祖师一般辈分。松灵观弟子听了惊讶,回去后便将此事说与师兄弟得知。
灵风真人座下三大弟子闻听,便动了脑筋。一番合计,三大弟子便修书一封,言说二仙观妄立宏教道统,不是道门一脉,乃是邪教,理应铲除。只是二仙观占地极广,松灵观紧临二仙观左近,为免铲除二仙观后为宵小霸占,应由松灵观代管,以正道门云云。由二弟子前往国都咸阳,求见大道正(管理道教事务的官员),又取了观中存银疏通朝廷关络。
大汉国大道正漱云真人见信极为惊讶,虽说道门流派极多,真假难辨,但大多托词为某位仙人流传,归附在三教之中。像二仙观这般敢于撇开三教,另立一教的还未曾有过。当下便禀明大汉国君,请了圣旨,前往牛头山二仙观查证。
这日清晨,二仙观一如往常,早早便开了山门,一众弟子各行职司,净水洒道,打扫庭院,静候香客上山进香许愿。刚将山门前清扫干净,便听山下锣鼓喧天,笙箫彻耳。山门前一众弟子停了手中事务,抬头一看,远远见那山脚下来了一队人马,约有两百余人,护着三顶八抬大轿,打了许多旗幡仪仗,顺着山路迤逦而来。
二仙观声名远播,常有达官贵人上山进香,这等场面虽不多见,亦是常有,一众弟子早已见怪不怪。虽说两位祖师对贵胄百姓一视同仁,但有贵人上山进香,做下恁大排场,二仙观也不能失了礼数。故而领着一众弟子在山门外清扫的曲正德,便命一弟子回观中通报知客前来迎接。
功夫不大,那队人马已是到了山门,道观知客亦早已在山门前等候。三顶大轿落地,右侧与左侧大轿走出两位官员,当中大轿中却出来一中年道人,正是大道正漱云真人。漱云真人手捧一卷黄绫,对道观知客道:“圣旨到,速请观主与一众弟子前来接旨。”
道观知客闻言一惊,连忙跑进观内通知。过盏茶功夫,一年轻道人带一许多弟子匆匆自观内出来,走到漱云真人面前稽首道:“钦差大人,两位师尊都已下山,不在观中,贫道缥缈子暂掌二仙观。”
漱云真人略一点头,道:“既是两位观主不在,你等便跪接圣旨吧。”
当下布了香案,缥缈子领了二仙观一众弟子尽数跪倒,漱云真人展开黄绫,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二仙观明奉道门为正统,却于人、阐、截三教外,诈称另有一教曰宏,与人、阐、截三教并列,为道门四教,供奉流传,欺瞒百姓。吾大汉国尊崇道门,朕亦仅闻道门有人、阐、截三教,未尝听闻宏教一说。为免匪人败坏道门清誉,今着大道正漱云真人彻查,若二仙观果奉邪教,着即取缔,以正道门正统,钦此。”
缥缈子与一众弟子闻听,尽是大惊失色,连叩首谢恩都忘了。漱云真人合上黄绫,交于身侧官员,对依然跪在地上的缥缈子与一众弟子道:“缥缈子,你领贫道进观查看,其余人等跪定勿动。”
缥缈子闻言,起身领了漱云真人进了二仙观。前殿与一般道观并无不同,漱云真人略略一看,点了点头,便往大殿而去。一进大殿,漱云真人便见居中高台之上供了鸿钧道祖法像,二层台上供了四座法像,自左至右,前三座乃是人、阐、截三教祖师,末后一座法像却是一不知名的年轻道人。
漱云真人“哼”了一声,问道:“这道人法像是谁?”
缥缈子不敢隐瞒,回道:“大道正,这是我宏教祖师孙天平法像。”
漱云真人道:“果然供奉邪教,哼,胆子不小,居然敢与三教祖师并列。去后殿”
进了后殿一看,中间高台之上供了一尊孙天平法像,并无其他法像,漱云真人道:“你那两个师父何时回来?”
缥缈子道:“两位师尊行踪不定,有时一两天,有时一两月。”
“你何时拜师的?你可知道他二人何时立这邪教法像?”漱云真人问道。
“小道自三十二年前追随两位师父修行,来时便有这法像,那时只有大殿,法像亦只有五尊,其他殿、堂都是后建的。”缥缈子说完跪下继续道:“大道正,小道两位师尊平日扶危济弱,度人为善,功德无量,绝非邪教歹人,两位师尊道德深厚,神通广大,既言有道门四教,绝非信口开河,还望大道正明察。”
漱云真人看他一眼道:“等你两位师父回来,贫道自会问他们缘由,你且起来,先随贫道出去。”
………………………………
第四章 冲突
第四章 冲突
缥缈子无奈,起身随漱云真人出了二仙观。到得山门前,漱云真人对那两位官员拱手道:“张郡守、李太守,贫道已然查勘清楚,这二仙观确是供奉邪教妖人,二位大人可以命兵丁入观取缔邪教法像。”
那张郡守、李太守闻言,亦拱手道:“尊命”
当下那张郡守对那骑在马上的将官略一点头,那将官得令,将手一挥,身后兵丁立时如狼似虎般奔观内而去,缥缈子见状大急,晓得若是任这些兵丁入了观中,必然是一番破坏劫掠,一时情急,返身站在观门前大声道:“不准过来。”又对一众弟子喊道:“众位师弟,师门危急,难道你等忘了两位师尊恩情?”
跪倒在地的一众弟子闻听,顿时一阵骚动,呼拉拉站起五六百人,围到缥缈子身侧,将观门护住,与一众兵丁对峙,还有一百余名弟子却是跪在原地犹豫不定。
漱云真人见状,厉声道:“大胆,居然敢违抗圣旨?想造反么?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还不退下?”
缥缈子见有许多师弟前来护卫,心中大定,道:“两位师尊离去时将此地托付我等看守,大道正言说我二仙观供奉邪教,小道却是不相信。大道正可等小道两位师尊归来后,与小道两位师尊交涉。若想此时坏了两位师尊道场却是不能,小道等人性命都是两位师尊所赐,小道等抛了性命也要守住两位师尊道场。”
这些护住观门的弟子与缥缈子,大多都是王、施二人行走红尘时收养的孤儿,两人多年养育教化,传授道法,对这些弟子呵护备至。故此这些弟子极为忠心,只晓得师尊恩情,那管你什么皇威国法。现下师门道场危难,自然是不惧斧钺,挺身而出以报答师恩。那些依然跪倒的弟子多是有家小的,虽然师恩深厚,可违抗圣旨是诛灭九族的大罪,故此犹豫不定。
张郡守、李太守两人见了这般状况,也是惊骇。两人都是地方官员,这二仙观名声极大,也曾多次前来进香。两人自然晓得观中有两位仙人坐镇,这些弟子也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