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魔君的宠妻-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她惹怒了火麒麟,这家伙脾气相当不好,且作为四大神兽之一,法力相当高强!
果然,她落败了!在那一瞬间,他像一道光一样扑了出去,为她挡住了那片火焰——却直接焚烧在他的背部,让他发出了惨叫。
她最终被救走了。他被扔进了自己的棚房。
尽管他救了帝女,但是没看好火麒麟,让帝女陷入险境,他仍是有罪的。
就在他背上的烧伤恶化,他痛的昏过去之后,有人带着灵药来救他了。
后背不再一片剧痛,反倒感到镇定和舒缓。灌进他嘴里的药又苦又涩,但却很见效。他的烧退掉了,慢慢意识回笼,看到帝女关切的眼睛。
彼时,她还是个活泼的小姑娘,抓着他的手说道:“你感觉怎么样?你终于醒了!对不起!是我连累你了!你要不要再喝点水?”
他第一次从其他人身上感受到善意和关怀,第一次不再认为自己是只没感觉的兽类,第一次感受到胸腔心脏的跳动——他是个人。
他在那一刻爱上了帝女。
第23章 天下大乱
我给阿福包扎好手臂,不知是什么样的兽类,獠牙如此锋利。处理好他的伤,我便翻看起他的背篓,除了我要的六味药草外,居然还有另外十株难得一见的草药。
我对他说道:“你出发的时候,我是怎么嘱咐你的?若是药草不好采,就不要勉强,你倒好,采了那六株不算,又挖了这十株。”
阿福一副不以为意的表情,看上去还十分享受我念叨他似的。一边穿上包扎手臂时脱下的麻衣,一边回我道:“并不勉强,对我而言,这十分容易。”
既然不听,我也不劝,我虽感激他代我上山采药,但是他临走前犯上的举动我还没忘,也许是他本性轻浮,或者是我这个主人当得不够称职,太过亲近,导致上下没了界限。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认为彼此客气、有距离的主从关系恰恰好。
我将草药捡出来,摊开在后院晒干。需要的六味药也只是取了部分用于医治患者,剩下的都收了起来。这些稀有的草药,采一次可以用许久,倒也不是太费事。
我取出一只较大的荷包,里面有银二两。递给了阿福。说道:“你代我上山采药,这是额外的酬劳。”
阿福掂了掂荷包,脸色却冷了下来,说道:“你认为我替你上山采药,是为了钱?”
我扭过头,说道:“无论什么原因,我感谢你,必以金银。你尽职尽责,我报以酬劳。虽然谢你替我去了。但是下次我的决定,你还是不要太过干涉的好。”
“所以,你是想推开我?”阿福直视我问到。
话既然说到此处,有些事情就必须得问了。我转过头,问他:“你对我有意?”
阿福将荷包扔在了我面前,说道:“我表现的难道不够明显?”
我说道:“你是断袖?我乃男子。”
阿福嗤笑一声,说道:“女扮男装罢了,你那身装扮骗骗普通人尚可,却是骗不了我这等习武之人。”
我心中吃惊,面上却力求镇定,问他道:“你是何时发现的?”
“救你之时。”
我心中惊异,说道:“那你在福泽堂当护卫,是为了找个活计,还是因为我之故?”
“都有。”
“我既做了男子,便此生都会以男子面目示人。且我对你只有主从之义,无男女之情。”
“我知道。”他答道。
“我并未强求你给我任何回应。但是也别拿银子打发我。我为你做的事,是我想这么做。至于干涉不干涉的,若下次有危险,我仍会阻止你。”他从地上拾起荷包,放在我手上。
靠近我,在我耳边低语:“所以,别想推开我。”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我将银子随手丢在了桌子上,揉了揉抽痛的额角,我的女装被识破了,反倒不能随意赶他离开了。好在目前并未逼迫于我,且再观察看看吧。
——————————
离开帝女的阿福感到莫名的愤怒。因帝女与他生分,因她不信他。但是怒气过去后,又是浓浓的失落。他自己选择隐瞒了身份接近她,怨谁呢?
对于一个陌生人,如果帝女毫无戒心,那就不是她了。虽然她自小受宠爱地长大,但是并不傻,事实上,经过了焚天的逼迫,帝女能对人持有善意已经让后骁觉得惊讶了。
他对帝女的关注仿佛变了质,他的身体里像住着两个人。有时他很难控制住一瞬间而起的情绪,那么激烈、绝对、黑暗、充满掌控欲和独占欲。
当他清醒过来后,那种情绪又消失无踪,可他还记得那种感觉,那种满足的感觉。
后骁虽在三十三重天,但是阿福所有的感知他都能第一时间感受到,阿福就是他,他也就是阿福。
帝女对他的亲近与疏远,温和与冷淡,都能激起体内的另一个他。他有种猜测,却又觉得不大可能。只能暗自按捺住自己。岌岌可危地保持着一颗道心。
帝女在边城医治着百姓,积攒着功德。京城风起云涌,帝位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君晏借着纳妾的机会,直接弄死了一个王兄,还把帽子扣在了韩起的头上,虽说后来他曾担心过韩起一怒之下攻打京城,结果防备了一夜之后发现韩起带着大军拔营走了。顿觉心腹大患已除,帝位是其囊中之物。根本不把其他三位王兄放在眼里。
但是形势并没有他所以为的那样好。尽管他和两个王弟的势力占据了不少要职,但是另外两个势力,三个王兄隐隐有了结盟之势。
朝堂内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阶段,但凡一方赞成的,另一方绝对会反对,全部的朝臣几乎都已经站队,每次上朝都是口沫横飞,甚至会大打出手。这种状况下,地方官员,尤其是边远地区,开始有了坐大的趋势。
而每次上朝都是在内耗,朝政把持在各个势力手中,为了赢过对方,不择手段,百姓的利益是第一个被牺牲掉的。中、央统治力下降,政、治开始败坏。贪官酷吏开始变多,天下乱象已现。
即使是这种微妙的平衡也并没有维持多久。首先发难的还是君晏一派。他授意自己的一派的官员弹劾其余三王门人不法。
兼并土地,草菅人命,侵吞灾款……一桩桩一件件陈年旧案,或真或假,列出十几项足以砍头的大罪。
最妙的是被弹劾的门人,事先还咬死了都是自己所为,不肯牵连到各自的主人,可是被请进大牢不多久,纷纷改口,称是奉了主人的命令,府第里有三王不法的罪证,通戎的书信!
君晏带兵包围了三王的府第,但其余三王也并未坐以待毙,早已调集了一部分兵力入了城,与君晏、君暄和君旭的三路兵力杀到一处!
京城百姓宛如惊弓之鸟,纷纷奔走躲避!没能及时避开这场祸事的,都莫名成了两方争斗的冤死鬼。
京城内的这场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三王最终在死士的保卫下突围,抛下家眷,回到了封地,各自的大军已去了三分之一。
三座王府附近的小半座城都遍布尸首,被鲜血浸透,京城的衙役连着清洗了二十多日也未将血迹全部洗净。
在一片人心惶惶中,君晏自封为皇,匆匆举行了登基大典。
登基后第一件事,不是册封皇后,也不是给君暄和君旭封王,而是将君旦、君昂和君晨他们派系的官员全部罢官。以往特别能干,给他添了最多堵的人通通抄家夷族。
经过了三轮血洗,朝廷里再也没有有才有骨气的朝臣了。那些国之栋梁都在汤相窃国、七王相争、君晏登基之时全部祸害殆尽。
而君晏的睚眦必报、气量狭小,让帮助他上位的君暄和君旭起了警惕。都说伴君如伴虎,更何况这只老虎阴晴不定、心胸狭窄,那么离他最近的人,往往最先遭到不测。
逃回封地的三王,重新开始修筑封地,征召士兵,加重赋税,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然而,北上讨逆之时已经征召过一轮士兵,近半数壮劳力都从了军。村落里就剩下大量的老人、妇人和孩子,田地开始慢慢荒芜。
如今,他们的王逃回封地后,又征兵又加重赋税,日子被逼到绝境,民间开始卖儿卖女,丁点大的孩子,为了家里有个活路,也为了让他们自己不被饿死,给拉到人市卖给大户人家做奴仆,从此生死由命,爹娘兄弟姊妹再也不见。
有些狠心的爷娘,为了多卖些银子,将自家姑娘都卖进了那腌臜地,不少人受尽折磨后香消玉殒。
土地开始被高门大户兼并,原本的自由身平民成了高门大户的佃奴,丁口税锐减,分摊到贫苦百姓头上的税进一步加重。
终于,在第一个村子里村民打死了征税的衙役之后,越来越多的农民揭竿而起。
此等乱象,并不只有三王封地独有,自从朝廷掌控能力变弱,朝堂忠义之士尽遭屠戮,留下的都是些鬼魅魍魉之时,便为日后的乱象埋下了祸根。
于是,三王的军队一边与朝廷派出的征南大军交战,一边还在派军队镇、压暴起的百姓。而朝廷的军队也是同样如此,南下的过程中,这支大军已经屠灭了好几支起义的农民“军队”。
君暄和君旭见乱象越来越多,终于还是劝君晏道:“陛下,如今各地百姓食不果腹,纷纷起义,臣弟认为当以安抚为主,开仓放粮,赈济流民,陛下的仁德会广传于天下,三王不得人心,不足为虑。”
然而坐上了这个几乎像受了诅咒一样位置的君晏,已经尝到了唯我独尊权力的滋味。他是大昭的帝王,这些乱民敢起义,便是在反对他,反对他们的皇帝。若真是良民,就该顺服,凡是作乱的,统统该杀。
他若开仓放粮,军队缺粮,士兵吃什么?士兵无食,如何能赢他的王兄们?
当前的大敌是他以下犯上,觊觎帝位的王兄们!不将他们彻底打败,他寝食难安!
他抬手止住君暄和君旭的进言,说道:“朕若是败了,只有身死一途,王弟或还可奉众王兄为皇。朕与这乱民,孰重?”
这话说的诛心,君暄和君旭立马跪下,不敢再多说,只表示愿与陛下共进退,同死生。方才打消君晏对他们的怀疑。
在这样一片混乱中,君晏更是下令,每攻下一座城,解禁军令三日,意思是三日内,军队不再是军队,而是可以烧杀抢掠的盗匪。第一个遭殃的是进攻三王封地途中的一个位于咽喉位置的府城。
守城的文武官员是君旦的死忠,且老婆孩子都在王城里留作“人质”,他们也不敢不效忠。硬是靠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堑,阻了朝廷的军队整整一个月。
后因三王的军队怎么也突破不了朝廷大军的封锁,城内饥民甚多,易子而食,士兵断粮,无力再守,太守和都尉自杀后投降。此时城内百姓已十不存一,然而为了宣泄被阻的恶气,也为了震慑三王军队,朝廷大军屠城三日,彻底杀绝全城百姓!
而后的守城官员,断不敢以死相拼,有些自己不怕死的,却怕连累一城的百姓,不得已纷纷投降。
然而,朝廷的军队一路南下,粮草早已吃尽,君晏为了加重敌方负担,允许带兵大将就食当地,每到一处,纵兵抢粮,士兵连第二年的种子也给搜刮干净,彻底绝了百姓的活路,沿途所到之处,哀鸿遍野,然而君晏认为他们都是逆臣的百姓,和他无干。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或落草为寇。
大量百姓开始拖家带口,一路乞讨西行,或南逃。
天下大乱。
第24章 流民
边城开始出现流民了。
这些人比边城的乞丐尚且不如,衣衫褴褛,不能蔽体,骨瘦如柴,因为饥饿凹陷的面颊,无神的双眼,像一具具行尸走肉。
身上只有一小件包袱,里面是一些破碗和筷子,没有铁锅也没有衣物。大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