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杂谈-第5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材制造炮身。英国在1878年由托马斯改进了贝色马1856年所创造的转炉炼钢法,降低了钢的含磷量,制成的炮身不易碎裂。奥国则由马卡梯斯少将于1874年发明了硬青铜炮。
在炮身的形制方面,克虏伯公司于1873年开始给德国军队所使用的火炮加装被套(即筒紧炮身),或者加钢箍(即丝紧炮身),使炮身的强度得到提高,抗压能力增强。克虏伯火炮由此身价日高。 
在闭锁机方面,1873年克虏伯公司开始采用锁栓式闭锁机,1877年法国杜斑鸠少校发明断隔螺式闭锁机,并使用了压缩紧塞具。这些新的炮门技术能更好地密封炮尾,承受火药燃气对膛底的巨大压力,对提高火炮的射程和威力意义重大。
这一时期火炮技术的最大进步在于制退复进器的发明,从而使管退炮取代了架退炮。19世纪中叶以前,一般火炮的炮身系通过耳轴与炮架相连接,即所谓刚性炮架。刚性炮架火炮发射时炮架受力大,炮管连同炮架整体后坐。因此,不得不把火炮设计得很笨重,造成在战场上的机动困难。又因发射时整个火炮产生较大位移,重新复位和瞄准都很浪费时间,使发射速度受到很大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火炮设计者尝试着在炮管与底座之间安装一个缓冲器,以减少火炮射击时对炮架的作****。经过长期摸索,到了19世纪90年代,火炮的制退复进机终于被创制出来。当时的制退复进机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水压弹簧式,二是水压气体式,二者的制退原理相同,但复进原理不相同。从后来实际使用的效果和影响看,水压气体式是更重要的。
水压气体式制退复进机最早是由法国人莫阿于1897年首创的,先装在75毫米野炮上。制退复进机分制退和复进两部分。制退机由制退管、活塞及液体组成,制退管与炮身后端之连臂相连,火炮发射时,炮身带动制退管后退,活塞一端之液体因受压力,自漏口流至另一端,此时液体即发生一种抵抗力,以徐徐制
止炮身后坐。复进机系利用气体吸收后坐力之一部分,待后坐结束时,被压缩之气体,因其伸张将后坐体推至原位。这样,通过制退复进机这个中介,炮管和炮架实现了弹性连接,既有利于减轻火炮的重量,又为提高发射速度创造了条件。这是火炮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突破,它标志着火炮从架退时代进入了管退时代。
第386章甲午战时舰船技术
           19世纪末是舰船技术空前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舰载火炮与装甲
19世纪中叶以后,海军的舰载火炮技术与陆军火炮技术一样,开始酝酿着一场革命。首先,由于后装线膛炮及其新型炮门和反后坐装置技术的发明,且采用了无烟火药和高能炸药,舰炮的射程明显增大,射击的准确性和攻击威力也大大增强。就射程而言,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克虏伯舰炮最大已达到5000多
米,到90年代末阿姆斯特朗重炮在强装药的情况下可超过10000米,其末端速度仍有360米/秒。在攻击威力方面,19世纪末的海军大炮的炮弹在有效射距内大约可以穿透与大炮口径同样厚的最坚固的装甲。以30.5生的(炮长40倍口径)后装阿姆斯特朗炮为例,在强装药的情况下,炮弹在炮口可穿透锻铁板深达97.6厘米,在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87厘米,在2000米距离上可穿透77.6厘米,3000米时可穿透69.5厘米,4000米时可穿透63厘米。再以1899年30.5生的(炮长40倍口径)克虏伯舰炮为例,炮弹在炮口可穿透锻铁板117.3厘米,可穿透钢铁复合甲板91.2厘米。此外,美国内战爆发后,才华横溢的设计家埃里克森于1861年由于发明了旋转炮塔,将其应用于新建的“班长号”军舰,从而使舰炮可以灵活自如地向不同方向射击,大大提高了军舰的攻击力。
针对舰炮威力越来越大这一情况,为了有效地提高舰船的生存能力,各国对舰船的装甲防护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859年法国建造了第一艘装甲蒸汽巡航舰“光荣”号。到19世纪70年代后,西方各国海军对装甲舰船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在舰船装甲日益广泛使用的同时,装甲技术也有不断革新。开始时的装甲多为舰船的水线带装甲和隔障装甲,所使用的材料为铁或钢,虽然装甲厚而沉重,但仍不能有效地抵御威力越来越大的火炮。于是,各国海军转而重点防护炮塔和其他要害部位,并转而使用复合装甲材料,或经过特殊处理的钢材。1874年英国在建造“坚定”号军舰时,开始在炮塔上安装铁板上覆盖钢板的
复合装甲。1879年英国人又设计建造了全部使用复合装甲的“巨人”号,使其水线装甲带的厚度减少到18英寸,而过去一般都厚达20多英寸。此后,采用镍钢装甲更进一步减少了装甲厚度。1895年前后又出现了以热和水处理钢表面使其硬度加大的哈维法,以及比此更好的克虏伯处理法,进一步减少了装甲厚度。
与装甲技术同步发展的是舰船船体的材料技术。19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建造新舰仅用钢铁舰体的政策。1872年法国在“可畏”号舰体结构上开始使用钢与铁相结合。到1886年,英国开始有一批全钢船体的军舰下水。
在大炮与装甲的较量中,舰炮技术和装甲技术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但这场较量到后来还是舰炮占了上风。到19世纪90年代末,西方国家的舰船设计师们承认,他们再也不能为军舰任何部位提供绝对可靠的防护。在有效射距内,能够提供较为可靠的防护的部位只有炮塔、火药库、水线和机器舱,对其他部位的人员只能提供很有限的防护,以防御速射炮的杀伤。
(2)舰船吨位和航速的竞赛
19世纪末,由于锅炉和发动机的发展,使舰船的动力装置有了很大的变化。早期的锅炉实际上是用铁撑杆在内部加固的铁箱子。在新的冶金技术出现后,开始有可能制造更为坚固的比19世纪中叶的锅炉容纳多一倍蒸汽的箱或锅炉。这一时期,还研制成功一种水管锅炉,依靠流过钢管的水通过燃烧加热而产生蒸汽,其热效率要比普通锅炉高得多。到19世纪末,用这种锅炉以高达250磅的压力推动能产生14000马力的三级膨胀式蒸汽机。尤为重要的是,19世纪末研制成功了蒸汽轮机以作为舰船的动力装置。蒸汽轮机利用蒸汽通过喷嘴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再利用高速蒸汽推动汽轮机的转子转动而输出机械能。它克服了往复蒸汽机功率小、重量大、燃料消耗率高等缺陷,很快便成为舰船上的新型动力装置。此外,德国还于1897年研制成功柴油机,其热效率高,重量轻,消耗燃料大为减少,也较快地在舰船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舰船动力装置的迅速和进步,19世纪末海军舰船获得了空前的动力,使各国有可能建造排水量很大、航速很快的舰船,出现了一个在舰船吨位和航速两方面都你追我赶的局面。1889年英国建成的“胜利者”号战列舰,其主机马力就达到14000匹。德国在90年代初下水的一艘新舰,其主机马力更达
到15000匹。在舰船吨位方面,英国在90年代初的装甲舰平均吨位为7685吨,法国为5825吨,德国为4066吨。到90年代末英国最大的战列舰的排水量达14900吨,法国达12200吨,德国达11130吨,俄国达12674吨,美国达11560吨。
当时各国海军竞争得最为厉害,其影响也最大的还是舰船的航速。以装甲舰为例,1860年代英国有19艘下水,平均航速为12.72节;法国有18艘,平均航速为11.57节;俄国有25艘,平均航速为7.98节。到1879年,英国有25艘下水,平均航速为12.86节;法国有20艘,平均航速12.45节;俄国有6艘,平均航速为10.33节;德国有16艘,平均航速为11。44节。到1880年,英国又有25艘下水,平均航速达17.59节;法国有20艘,平均航速为13.95节;俄国有9艘,平均航速为16.07节;德国有6艘,平均航速为12.08节。到1886年时,意大利海军已有两艘军舰航速达到20节,英、德各有一舰达19节,其他达到18节的已有十余舰。1890年代末,西方海军的战列舰的先进航速为18节;巡洋舰的先进航速达24节;鱼雷艇最快者达28节;驱逐舰由于使用了蒸汽轮机,航速最快者竞达35节。也就是说,在大约30年的时间内,世界海军舰船的航速提高了近2倍。这是很重要的进步,它对后来20世纪的海上战争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3)鱼雷与鱼雷艇、驱逐舰和潜艇
鱼雷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1866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183;怀特海德制成第一条自航鱼雷,称为“白头鱼雷”。雷体直径356毫米,长3.53米,重136公斤,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活塞发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航速6节,射程640米。到19世纪70年代,一种专门使用鱼雷的新型海军舰船开始出现,这就是鱼雷艇。英国于1877年最先研制成“闪电”号鱼雷艇。在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俄国海军首次将鱼雷用于实战,他们先是将鱼雷安装在旧式的小艇上,多次成功地袭击土耳其舰船。特别是1878年1月26日,俄国的“切什梅”和“锡诺普”两艘鱼雷艇成功地将土耳其的军舰“因蒂巴凯赫”号击沉,在西方各国海军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许多人认识到,鱼雷是一种很厉害的武器,因为制造鱼雷和鱼雷艇的成本比起建造装甲舰和巡洋舰来,要低廉得多,但它却可以给予装甲舰或巡洋舰以致命的一击。尤其是海军力量弱小的国家似乎有可能以较小的代价向最大的海军强国挑战。
的确,在19世纪末,西方各国海军无不重视对鱼雷和鱼雷艇的研制和生产。在较短的时间内,鱼雷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1892年,开始出现由发射舰艇利用导线输电作动力源的拖线鱼雷。紧接着,发明了基于水压原理的鱼雷定深器,从而可以根据鱼雷攻击目标的具体情况而在发射之前预先调节其在水中的航行深度。1897年,奥地利人奥里布又成功地使用陀螺仪来控制鱼雷的定向直航,使鱼雷在航行过程中不致于因水流等因素的作用而偏离航向。这两项发明都有助于提高鱼雷的可控性,提高其命中精度和攻击威力。
在鱼雷艇的建造方面,19世纪80年代后各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新艇下水服役。据1891年的统计,英国海军有一等鱼雷艇86艘,二等鱼雷艇61艘,木制鱼雷艇12艘,合计157艘。其中一等鱼雷艇排水量28一137吨,马力为350一1300匹,航速达18—22.5节,每艇安装速射炮l门、机关炮1门、鱼雷发射管3具。此时法国有鱼雷艇194艘,其中最快的航速达23.5节;俄国有鱼雷艇135艘;意大利有130艘;德国有107艘;奥地利有62艘,美国有8艘。除鱼雷艇外,各国海军还纷纷在铁甲舰和巡洋舰上安装鱼雷发射管,少者1—2具,多者6—7具,鱼雷开始成为海军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
面对鱼雷和鱼雷艇给海军主力舰所带来的巨大威胁,以英国为首的海军强国开始研制一种以攻击鱼雷艇为主要任务的新型军舰。于是,一批排水量为240一1200吨,以蒸汽机为主动力装置,航速相当于甚至超过鱼雷艇,既携带有鱼雷又安装有舰炮的鱼雷炮船得以问世。这种鱼雷炮船又称鱼雷快船,是驱逐舰的前身。1893年,英国建成了世界海军史上第一批驱逐舰,当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