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铁血大明-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洪承畴带着曹变蛟、白广恩来到松山城头时,城内的万余将士已经全部涌上了城头,正在那里欢呼呢,洪承畴倚在女墙上向外望去,果然看到城外的建奴大营已经全空了,建奴的几万大军竟然在一夜之间撤了个干干净净。
    到了当天晚上,锦州总兵祖大寿派来的信使也到了松山,带来了另一个让洪承畴喜出望外的消息,锦州城外的建奴也撤走了!这让洪承畴简直不敢相信,甚至开始怀疑这是不是建奴的诡计,可是探马却回报说一直越过大凌河五十里,都没有发现建奴的影子。
    洪承畴有些不敢相信地望着总兵白广恩,低声道:“这么说建奴是真的撤回辽东了?”
    “嗯。”总兵白广恩重重点头道,“建奴突然撤兵,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先不管建奴出了什么大事。”洪承畴挥手道,“塘报,马上向京师发塘报,就说锦州、松山之围已经不战而解!”
    “督师大人。”洪承畴话音方落,总兵曹变蛟忽然疾步入内,禀道,“末将派出去的探马无意中抓到了两个建奴奸细,一问才知道建奴那边果然出了大事!”
    洪承畴忙问道:“出了什么大事?”
    曹变蛟道:“那两个建奴奸细说,大同总兵王朴率领千余亲兵其实并没有逃跑,而是偷偷绕过了建奴大营去了辽东!”
    “王朴去了辽东?”洪承畴惊道,“那可是孤军深入啊,肯定是有去无回啦。”
    “恰恰相反。”曹变蛟击节道,“王总兵不但一举攻破了建奴的老巢盛京,还生擒了奴酋皇太极和两个亲王,听说现在王总兵正率军押着俘虏向连云岛方向撤退。”
    “连云岛?”洪承畴急忙摊开地图,皱眉道,“连云岛不是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这三个逆贼的水师据点吗?”
    曹变蛟道:“大人,末将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这三个逆贼已经让建奴给杀了!”
    “杀了?”洪承畴失声道,“为什么?”
    曹变蛟道:“建奴说孔有德他们是万岁派去的卧底,是他们帮助王总兵攻破了盛京并俘虏了奴酋皇太极。”
    “是万岁派去的卧底?”洪承畴将信将疑道,“不能吧?”
    “末将觉着也不像,可能是建奴想找几个替罪羊,所以就把罪责推到了他们身上,谁让他们是奴才呢。”曹变蛟道,“倒是这个大同总兵王朴,以前听人说他是个少爷秧子,没想到如此有胆魄,如此有血性,真是条汉子!”
    “这就叫耳闻为虚,眼见为实。”白广恩也由衷地赞道,“王总兵一举攻占建奴老巢,生擒奴酋,这可是我大明朝自从有辽事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胜哪,督师大人,请赶快以八百里加急向京师报捷吧!”
    洪承畴来回急走两回,霍然问道:“曹总兵,你觉得此事有几分可信?”
    曹变蛟道:“末将以为至少可以相信七分,要不然建奴怎么会突然撤兵?”
    洪承畴道:“可这毕竟未经证实啊。”
    白广恩道:“大人,末将以为还是应该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尽快传回京师,至于是真是假,大人可以在塘报中特别说明此事未经最终确认,可以让朝廷通过朝鲜和蒙古方面想办法加以确认。”
    “好。”洪承畴击节道,“就这么办!”
    正文 第二十三章 松山塘报
     更新时间:2009…3…9 12:47:35 本章字数:3334
    当洪承畴以八百里加急向京师发塘报时,王朴率领的八百多家丁已经进至九连城,再往前不远就是鸭绿江,过了鸭绿江就是朝鲜国界了。
    【九连城也就是镇江,大明帝国东江镇总兵毛文龙曾经在这里与建奴血战一场,这一仗也是毛文龙的成名之战,不过后来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建奴也从贫瘠的长白山区迁到了肥沃的辽河平原上,这九连城也就废弃了,现在已经和辽阳一样成了一片废墟。
    再简单介绍一下朝鲜。
    1392年李成桂废掉最后一代高丽王,建立朝鲜王朝,又称李氏王朝,朝鲜王朝鼎盛时期的人口总数曾达百万以上,但是经过日本侵略以及清兵两次屠戮之后,朝鲜元气大伤,人口总数从百余万锐减至不足30万,首都汉阳的人口更是从10万锐减至不足3万。】
    王朴用马鞭指了指前面破败的城廓,问身后的甄有才道:“有才,前面到哪里了?”
    甄有才道:“将军,前面就是九连城了,城南边那条河就是鸭绿江了,过了鸭绿江就进了朝鲜王国的国界了,建奴没兴起之前,这九连城是我大明与朝鲜进行边境贸易的集镇,小人也来这里进过高丽参。”
    王朴眼看天色将晚,就吩咐身边的刀疤脸道:“刀疤脸,传令下去,今夜就在这九连城扎营,明天一早过江。”
    “是。”
    刀疤脸答应一声,领命而去。
    王朴翻身下马,活动了一下因为长时间骑马而有些麻木的双腿,回头向甄有才道:“有才,如果我们就这样开进朝鲜王国的国界,会不会遭到朝鲜人的刁难?毕竟朝鲜已经被建奴打怕了,现在又是建奴的属国。”
    甄有才道:“小人一路上也在想这个问题,小人觉得应该小心行事。”
    王朴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甄有才道:“假扮建奴。”
    “假扮建奴?”王朴道点头,“嗯,这倒是个好主意,而且服装铠甲都是现成的,为了必要的时候乔妆打扮,迷惑建奴,在长勇堡缴获的一百多套正红旗铠甲还有一千多套建奴马褂都还没扔掉呢。”
    甄有才道:“为了谨慎起见,小人觉得应该把头发也剃成建奴的样式。”
    “这个也不是问题。”王朴道,“大不了上船之后弟兄们再把头顶那一摄剃掉,一个个都变成光头就是了。”
    【注:满清的发式一开始并不像大家在清宫戏中看到的那样剃半头,脑后拖根大辫子,最初只准留金钱大那么一小摄头发,并结成小辫,美其名曰:金钱鼠尾。】
    甄有才眸子一转,接着说道:“将军,让弟兄们假扮建奴还有额外的好处。”
    王朴道:“哦,说说看?”16 κ 小 说 wWw。1 6κ。cn 文字版首发
    甄有才道:“让弟兄们假扮建奴,就可以在朝鲜境内肆无忌惮地烧杀劫掠,而且朝鲜人会把这笔帐记到建奴的头上,将军和弟兄们又能快活又能得到好处,完了还能让建奴背黑锅,又何乐而不为呢?”
    “好你个甄有才,你的脑子就是好使。”王朴奸笑道,“就这么办,小七你过来。”
    王小七屁颠屁颠地跑到王朴面前,问道:“将军,您找小人?”
    王朴道:“传令,所有弟兄剃发,把发式剃成建奴的样式,再挑选百余人换上建奴正红旗骑兵的铠甲,剩下的弟兄全部换上建奴的战袍。”
    “啊,剃成建奴发式?”王小七皱眉道,“将军,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不能随便乱剃呀,而且剃成了建奴的发式,万一回到大明以后别人诬蔑我们已经投降了建奴,岂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少罗嗦。”王朴不耐烦道,“你去跟弟兄们说,只要他们肯剃头,进了朝鲜之后他们想干什么都行,我就不信这群兔崽子还有不肯剃头的。”
    “干啥都行?”王小七的眼珠子亮了起来,“那朝鲜的女人……”
    “可以。”王朴道,“快活可以,但不能带上女人行军。”
    “行行行,这没问题。”王小七淫笑道,“小人这就去传令,嘿嘿。”
    ■■■
    再说满清豫亲王多铎率领五千铁骑昼夜急进,赶到连云岛之后才知道根本没有明军来过这里,多铎认为郑亲王济尔哈朗不可能骗他,明军既然没来连云岛,那就一定是中途改变了行军方向,往别的方向去了。
    多铎不敢怠慢,急忙派出侦骑四出查探,终于探听到有一支明军大张旗鼓向九连城方向去了,获知消息的多铎正欲率军追击时,多尔衮谴快马送来了密信,信中说盛京将有大变,让多铎火速率军赶回盛京。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的关系,阿济格是奴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多尔衮是奴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多铎是奴尔哈赤的第十五个儿子,三人都是大妃阿巴亥所生,多尔衮是正白旗旗主,阿济格、多铎则是镶白旗旗主。】
    多尔衮让多铎火速率领五千镶白旗铁骑赶回盛京,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即将上演的帝位争夺战做好准备。
    多尔衮的最大对手是肃亲王豪格,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正黄、镶黄两旗都效忠于他,豪格本身又是正蓝旗的旗主,势力十分强大,在这种关键时刻,多铎和他手下的五千铁骑当然不能远离盛京。
    没有任何犹豫,多铎就决定放弃继续追杀明军,现在最重要的是率军回京帮助十四哥多尔衮夺得帝位。
    多铎的想法和济尔哈朗等人如出一辙,这些人虽然嘴上喊着要不惜一切价救回皇太极,其实谁都明白要救回皇太极已经根本不可能了,说些漂亮话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一个个内心里其实已经开始盘算,在即将上演的皇位争夺战中自己该站在哪个阵营?
    ■■■
    紫金城,乾清宫。
    天才麻麻亮,百官排着长队在内侍引领下缓缓进入乾清宫大殿,跟平时一样,崇祯皇帝已经早早地坐在龙椅上了,有明一代十六位皇帝,崇祯皇帝是最勤政的一个,甚至比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还要勤政。
    甚至有些史学家说崇祯皇帝自登基到吊死煤山从未缺席一天早朝,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两小时,这种说法不太可信,但崇祯皇帝是华夏两千余年封建史上罕有的勤政皇帝,却是确凿无疑的。
    百官三跪九叩,三呼万岁之后各自退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然后就一个个低下头来不再说话了,大明朝流年不利啊,北边建奴猖獗,中原流贼肆虐,湖广、浙江、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各省又连续几年大旱,赤地千里,蝗虫成灾,许多州府已经开始人吃人了。
    国势艰危,大有无力回天之势,这种非常时期能不说话就装哑巴吧。
    崇祯皇帝的眉头逐渐皱紧,百官们的表现让他很不满意,食君禄,忠君事,现在天下有难,这些官员们却一个个装聋作哑,算怎么回事?
    崇祯皇帝的目光落在了兵部尚书陈新甲身上,问道:“陈爱卿,前往松山解围的援军可曾派出?”
    陈新甲急忙出列奏道:“启奏万岁,臣已经安排三路援军出关解松山之围。”
    “嗯。”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难堪的脸色稍见缓和,接着问道,“三路大军何时能到松山?兵力有多少?”
    陈新甲为难道:“这个……”
    崇祯皇帝问道:“怎么,陈爱卿可有碍难之处?”
    陈新甲无奈,只得说道:“万岁,三路援军共有兵力九千余人。”
    “什么!只有九千余人?”崇祯皇帝大怒道,“只有这点军队,如何解得了松山之围?”
    陈新甲哭丧着脸回答道:“万岁,京营、蓟州、宣府、密云、大同各镇的军队都已经被抽调一空,实在是调不出更多的援军了呀。”
    “朕不管这些。”崇祯皇帝勃然大怒道,“派不出援军就是你无能,要是松山和锦州丢了,朕就拿你试问!”
    陈新甲吓得以头叩地,再不敢多说一句话。
    “报,松山塘报……”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小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