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铁血大明-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新时间:2009…3…9 12:47:32 本章字数:3404
    是夜,王朴大帐。
    王朴把小七找来,问道:“小七,营中的火器大概有多少?”
    小七是王朴的亲信家将,军中的军需粮饷归他分管,当下从怀里摸出个帐本看了看,答道:“算上鸟铳、火铳和三眼铳,营中实有火器两千三百余支,不过……”
    “不过怎样?”
    “不过真正能用的也就一千来支吧。”
    王朴怒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只有一半不到的火器能用?”
    小七委屈道:“将军您忘了,您说维护这些火器太费银子,就扔在仓库里没人管,所以一半多的火器都生了锈不能用了。”
    “行了,一千来支就一千来支吧,马上派人把这些火器全部收集起来,再按数配好两倍份量的火药和铅丸。”王朴皱眉道,“另外再把所有的家丁都召集起来,哦对了,再配发每人三天份的干粮。”
    小七愕然道:“现在?”
    “对。”王朴沉声道,“现在,再晚就来不及了。”
    这话可不是瞎说,洪承畴还想着明天和清军决战,可唐通、吴三桂这些家伙肯定已经在想着连夜逃跑了,等这些家伙一逃,清兵就会趁机发动进攻,到了那时候就什么都晚了,所以,一定要抢在唐通、吴三桂他们逃跑之前行动。
    “好,小人这就去办。”
    小七点了点头,领命而去。
    小半个时辰之后,小七就把千余家丁召集到了校场上。
    王朴环顾四周,亮如白昼的火光下,千余骑兵正一瞬不瞬地望着他,这千余骑兵全部都是王朴的亲信家丁,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在他们眼里只有王朴这个主人,而没有大明帝国。家丁部队是大明军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明军军制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畸形产物。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大明帝国的军制:
    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之后,创立了世兵制,把全国的军队编入各地卫所之中,按人头分给田地实行屯田养军,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军队的粮饷供给,又保卫了地方,世兵制在初期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世兵制的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一些军官肆意侵占田产,把卫所的公有资源据为私有,处于底层的军户逐渐沦为各级军官盘剥的奴隶。
    因为不堪忍受各级军官的层层盘剥,越来越多的军户选择了逃亡,到了嘉靖年间,各地卫所兵员的缺额已经高达70%以上,剩下没逃跑的30%也大多是老弱病残,不堪一战,朱元璋费尽心机建立起来的强大卫所军已经名存实亡。
    为了补充兵员,明朝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别的办法,于是有了征兵制,征兵制因为征集的兵员素质良莠不齐,很快就被募兵制所代替,到了明朝后期,募兵已经成了军队的主力。
    不过遗憾的是,募兵制也有着无法解决的先天缺陷。
    手握兵权的地方总兵克扣军饷,吃空饷成为普遍现象,他们只愿意把钱花在私有的家丁部队身上,而不愿意把钱花在国有的常备军上,因此大明帝国的常备军普遍存在兵员不足、武备松驰、缺乏训练等等各种问题,才会导致明军屡战屡败。
    最典型的是萨尔浒之战,明军号称二十万,实际上最多也就七、八万人,不懂军事的杨镐书生意气,还搞了一个分进合击的战术,结果让奴尔哈赤捡了个大便宜。其实,就算是四路分兵,就算是兵力处于绝对的劣势,要不是因为明军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仅凭后金当时那五、六万装备落后的八旗兵,奴尔哈赤纵然有通天彻地之能也赢不了萨尔浒之战。】
    看见千余家丁个个精神饱满,气势骠悍,王朴满意地点了点头,问身边的小七道:“火器和干粮都发下去了?”
    “都下发了。”小七点头道,“每人双份的火药铅丸,还有三天份的干粮。”
    “马嘴都上套了?”
    “都上好了,马蹄也裹上棉布了。”小七道,“将军你放心,夜间行军不能发出声音,这点常识小人还是知道的。”
    “这就好。”王朴道,“熄灭火把,出发。”
    小七紧跑两步,站到阅兵台前,扯着嗓子吼道:“将军有令,熄灭火把,出发!”
    千余家丁纷纷熄灭火把,然后翻身上马,在漆黑的夜空下向着辕门汹涌而去,如此规模的军队调动根本不可能瞒过营中的士兵,越来越多的士兵从帐蓬里跑了出来,这些士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开始猜测起来,不安的气氛开始在军中弥漫。
    “总兵大人等等。”
    急促的急蹄声中,大同副总兵赵物竹驱马追上王朴,激动地问道:“总兵大人,你这是干什么去?”
    “怎么?”王朴沉声道,“本将军出兵还要向你请示不成?”
    “这……”赵物竹道,“总兵大人既然要出兵,总该让我们知道啊,再说大人你不说一声就带着亲兵走了,大营里这一万多弟兄怎么办?”
    王朴道:“你是大同镇的副总兵,本将军如果战死或者外出,大营中的一万多弟兄当然是由你指挥了,这么简单的军规还要本将军教你吗?”
    赵物竹道:“可是……”
    王朴喝道:“废话少说,让开。”
    见王朴眸子里杀机流露,赵物竹不由打了个冷颤策马让开去路,王朴勒转马头扬长而去,临出辕门时,王朴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眸子里掠过一丝恻然,王朴并不想抛弃大营里的一万多大明将士,可他别无选择。
    笔架山失守,松山之战败局已定!
    洪承畴还想着和清军决一死战,可唐通、吴三桂他们根本就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留下来是死,跟着唐通他们逃跑也是死!
    满清奴酋皇太极早已经调兵谴将,派出多路精兵守在明军逃跑的必经之路上了,所谓兵败如山倒,明军一旦开始后撤,全军将士就会丧失斗志,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再加上清兵的前堵后追,历史上的悲剧将再次重演。
    就算王朴能从乱军中杀出一条血路逃回山海关,最终等待他的命运也只能是死,崇祯皇帝对败军之将可是从来不姑息的,历史上的吴三桂之所以能逃过一死,是因为当时的大明帝国实在是无人可用,只能靠他来支撑关外局势。
    那么,留下来和洪承畴一起死守松山?
    那也是死路一条!洪承畴麾下的十三万大军已经是大明帝国最后的机动兵力了,崇祯皇帝已经派不出多少军队来解松山之围了。
    逃跑是死,留下来还是死,王朴似乎已经无路可走了?
    其实不然,王朴还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奇袭满清的都城——盛京,然后绕道朝鲜夺船出海,从海路返回登州。只要王朴能攻下建奴的老巢盛京并且抢到一样东西,就足以抵消兵败松山的塌天大罪,王朴就还能安安稳稳地当他的大同总兵。
    当然,奇袭盛京可以说是凶险万分,用九死一生来形容也绝不过份,但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现在的大同总兵王朴可是混混出身,坐以待毙、患得患失从来就不是他的行事作风,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哪怕是上刀山下油锅,也会坚持到底。
    既然是奇袭,讲究的就是个“奇”字,靠的就是出奇制胜,而要想出奇制胜,就需要隐匿形迹,就需要快速突进,所以王朴不能带上大营里的一万多将士。原因其实很简单,带上这一万多将士之后不但隐匿形迹无从谈起,而且还会严重迟滞行军速度。
    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此前的王朴肆意克扣军饷,盘剥士卒,军中对他早有怨言,一旦让这些士兵知道王朴要带着他们去攻打建奴的都城,那肯定会引起哗变。与其到时候误了大事,那还不如现在快刀斩乱麻,直接把这一万多将士给舍弃!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
    再说王朴带着千余家丁离开大营,趁着天黑往前走了几里地,就拐进一处低洼地里潜伏下来,前面不远就是清军大营了,再往前走很容易被清军发现,这个时候可是非常时刻,如果王朴没有猜错,大营中的清军只怕早就横戈以待了。
    这个时候一旦被清军发现,那就完了。
    正文 第四章 死中求生
     更新时间:2009…3…9 12:47:33 本章字数:3160
    回头再说松山大营的明军,这时候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王朴率军离开大营后不久,密云总兵唐通果然不出吴三桂所料,首先率军向宁远方向撤退。
    侦知消息的吴三桂、马科和王廷臣闻风而动,纷纷拔营退兵,宣府总兵李辅明,大同副总兵赵物竹也不甘落后跟着退兵。六镇总兵同时退兵,而且是突然间的退兵,明军将士对此根本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仓促之下引发了大规模的骚乱。
    等消息传到洪承畴的总督行辕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清军对此则早有准备,接到明军连夜退兵的消息,奴酋皇太极当机立断命令多尔衮率军追杀,又亲率八旗大军将松山城团团包围,这样一来,洪承畴出不了松山城就无法阻止六镇总兵的撤退,也就失去了扭转局势的最后机会。
    撤退的明军在多尔衮率军追杀下兵败如山倒,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逃跑路上又遇到了满清伏兵的层层阻截,最后被斩杀五万余人,赶入大海淹死者更是不计其数,吴三桂、唐通仅以身免,而清军则只伤亡了区区几百人。
    ■■■
    低洼地。
    小七凑到王朴身边,兴奋地问道:“将军,建奴大营差不多空了,是不是现在就踹营?”
    小七不知道王朴的用兵意图,还以为他是要趁虚袭击清军大营呢。
    “踹营?”王朴摇了摇头,沉声道,“不,我们的目的不是踹营。”
    小七愕然道:“那是为了什么?”
    王朴没有回答,沉声喝道:“传令全军牵马步行,从建奴大营的侧面绕过去,让弟兄们千万不要发出太大的响动,也不要走散了!”
    “将军您就放心吧。”
    小七领命而去。
    不到片刻功夫,潜伏在低洼地里的家丁就以一行纵队牵着战马走了出来,后面士兵紧紧牵住前面士兵的马尾以免走散,漆黑的夜空下,这支千余骑的家丁部队就像一群来自地狱的幽灵,从清军大营的侧面悄无声息地绕了过去。
    这时候的清军已经倾巢而出,能派出去的军队都已经派上了前线,只剩下少数老弱病残把守大营,再加上十几万明军主力已经全线溃败,因此清军根本就没在大营四周派出侦骑警戒,他们完全想不到会有小股明军从他们身边绕过去。
    事实上,也只有王朴这个穿越者才会做出这个疯狂的决定:到清军侧后去偷袭盛京。
    直到走出足有十几里地,清军大营已经被远远抛在身后,王朴才命令小七打起一支火把在前引路,又令家丁上马,风卷残云般向着东方席卷而去。
    天色微明时分,王朴率军进至大凌河畔下令就地休整,又让小七把大胡子和刀疤脸找来,大胡子和刀疤脸都是土匪出身,武艺高强,生性骠悍,两年前王朴带兵剿了他们的土匪窝,两人就摇身一变成了王朴的亲信家将。
    王朴虽然贪生怕死却也懂得笼络人心,把大胡子和刀疤脸的老母妻小接到大同恩养,大胡子和刀疤脸知恩图报,这两年跟着王朴出身入死很是立下了一些功劳,可以算得上是忠心耿耿,两人也因此积功升了千总,负责统率王朴的千余家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