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浮生记-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要紧张,我只是想知道一些关于北方金国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山东的一些情况。我没有其他什么意思,王干办不要想太多了。”谷永宁见王居安的反应就知道他误会自己的意思了,所以就赶紧的解释。
原来王居安在北方有过一段非常痛苦的记忆,经过这样的提醒把这些不堪的往事都想了起来。
“我是从北方逃难回来的,对于金国我是痛恨万分。这些金狗占我国土**我妻女,此仇不共戴天!”
“好好,那能将事情讲的具体一点吗?”谷永宁对于他个人的问题不想知道这么详细,他想早一点知道现在山东的具体情况。
“由于近年来南北两线的频繁出兵,军费额度巨大,已经开始使金国的财政有捉襟见肘之窘。加上金国官僚机构的膨胀,最终带来的后果就是经济形势的严重恶化,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但是卫王人品还算不错为人勤俭,慎惜名器,校其行事,但是整个金国已经变的非常的衰败了。”
“那么说来我们可以打的过金国了?”谷永宁反问道。
“这也未必。要知道他们的主力还健全一旦动起干戈是胜负相半的。大人有想过再次北伐?我看还是再等等为好。再说了金国在南线屯制了重兵,就山东一线大约就有20万之众。”王居安说道,他本人就是从山东逃回来的,对于那边稍微清楚一些。
“那要等什么?”
“等待着内乱。”王居安又开始了兴奋。“只要山东一乱,大人就可以带兵进入山东,这样收复中原指日可待了。”
“山东会乱吗?”
“会。而且很快”他肯定的说。原来他曾经在山东和李全有过生死之交,而这李全就是日后红袄军中的主力战将之一,根据他的了解山东这些年的生活也是不如意,饥荒甚多,但是由于金国的等级制度的原因让许多的汉人对于女真人的不满日加严重了,所以红袄军的行动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16K  :http://wwW。。Cn
第十五节 蛰伏
           王居安走近谷永宁的身边,现在他的心底是火热的。这一次终于遇到一个有骨气的大官了,他心里想着,便对着谷永宁的桌子比画起来:“如果我们以桌子做地图,大人你看,这里是中都,这里是大名府,这里是密州,还有海州。”他用文房四宝大致的摆设了一下各个城市的距离和关系。这个王居安看来也是个金国通,对于各地的情况知道的还不少。
“金国最大的优势就是版图辽阔,但民族也很混乱,最北的室韦也就是女真人的老家,中间搁了契丹人,西边是党项,中原地带是汉人。而兵力强劲也是金国的一大特点。听说他们的铁骑非常的强大,一般的弓箭绝对是伤不到的。但自从谋克部世袭之后到如今已经不复当年之勇猛了。而且作为女真族来统制占据人口多数的汉人,他们已经汉化了,并且比汉人还要汉人了。”
“那么说来,北方的百姓早就认为金朝是正主了?”这是谷永宁心中最大的疑问。他生长在南方对于北方极度缺乏了解,对于北方的政治自然是一片的模糊自然关心到日后起兵的正当性的问题。但是王居安很快就打消了他的疑虑。
“其实不尽然也。”这老夫子又来了“女真起自黑水,不数年,北灭辽,南蹙宋,西破夏,并至吴越荆扬,遂有天下三分之二。章宗即位以后,未尝不知治体,然偏以典章文物为急,而诘戎肆武之道弃之如遗,遂尽变祖旧风,国势日就孱弱。又因无子疏忌宗室,以卫绍王柔弱毁智能故之,遽而传住,不复为宗社计。偏私族类,疏外汉人,其机密谋谟,虽汉相不得预。大抵金国之政,杂辽宋非全用本国法,所以支持百年。然其分别蕃汉,且不变家政,不得士大夫心,此所以不能长久。这几个明显的弱点决定了金国会走向衰弱的。”这一大堆的话,他也说的出来,听的谷永宁那个是头大,但也只能是点头称是。
“居安所言甚对,但我要如何应对才行?大宋的江山迟早是要收回的,难道就光看着蛮彝强占我们的家园吗?”
“这个也未必,只要大人可以遣一使者北上在山东,河南一带宣扬我大宋之昌明制度,唤醒北民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分化女真内部的矛盾。现在的金国国力衰退的严重有一布分的原因就是这些女真人中汉化情况日增,而宋朝毕竟是汉人血统只要激发汉地民族自省则就能出师有名了。”
“分析的透彻啊”谷永宁连连称赞道。看不出来这个人还是有那么点墨水的“看来这样重担就要交托居安你了”。
“大人这样看的起我,我自当领命。”王居安向他抱拳。看着他的摸样谷永宁其实是很高兴的,但是又有点莫名的感伤。
“好。王大人,山东就靠你了。”谷永宁拍着他的肩膀说。
“大人,你就放心吧,我决不会有辱使命的。”他也激动的连胡须都会颤抖。
对于山东谷永宁曾经做过研究。山东有两个很大的特点,一个是他有许多优良的港口,并且是一个半岛,海岸线曲折有利于偷袭登陆。
第二就是有黄河天险。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六月,黄河再次改道,冲决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经聊城西至今河北青县境与卫河相合,然后入海。这条河宋人称为“北流”,12年后,黄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乐西度决口,分流经今朝城、馆陶、乐陵、无棣入海、宋人称此河为“东流”。东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断流。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防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滑州人为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疲乏,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入海。黄河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黄海。这也是黄河故道的来源。听那些徐州人说这黄河可是给徐州带来的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也不能不说是黄河的好处。山东淄川就是在黄河边上,只要能够守住黄河,金兵也奈何不了。
可是现在的山东情况不明,不知道红袄军成型了没有。在一切还都是未知数的时候派个人到山东地界上去了解实际情况应该是最稳妥的办法。王居安是个人才,应该能够完成任务的,但原在北方不要有什么样的差错。
但是对于台湾来说,可以休生养息的时间越来越短了,这粮仓还在建设之中,没有坚实的粮业基础什么都不用谈的,总不能在作战的时候还要看人家的脸色做事,那样的话就又是一个“端平入洛”的提前版了。
说到这个农耕,谷永宁想起来韩彦直的《农书》。这可是当今最先进的农业指导书了,虽说已经早早的命人宣传下去了,要知道这些人都是会偷懒的,当中都已经不知道打了多少的折扣了,看来还是亲自过问为好,于是就命人将农业司的管事叫了过来。
管农事的是一个年近60的小老头,满脸的皱纹,白发苍苍,眼神估计都已经有点衰退的样儿了,看上去不堪之用。谷永宁皱了皱眉头,心想这个人怎么会当上农业司提举,这是谁选的,是不是眼睛花了。但是很快的这个老头儿就将谷永宁给征服了。
“下官曾之谨拜见大人”垂垂老已的这个老头虽然样子不怎么样但是说话的声音还是蛮宏亮的,只是谷永宁听到之后却是紧紧的敲了一记。
“你就是曾之谨?”谷永宁瞪大了眼睛生怕看错了人。
“大人见过在下?”
“没有。你可是屠龙翁的子孙?”谷永宁看着这老头居然想起了一个人。
“原来大人也还记得我的先祖啊。不错曾安止正是我祖父。”曾之谨两眼之间闪烁着一种惊异的目光,但转瞬间变成了自豪。
“真的是你。”谷永宁大笑着说“看来上天真是眷待与我,送我一个当今天下农家的第一高人,真是我台湾之幸啊。曾老先生,你的《农器谱》还在吗?”
曾之谨大惊,料想此人年纪尚浅,何以知道如此之多的秘密,更何况《农器谱》问世至今不过五载世上所知之人不多,他怎么会知道的。但是又一想,这个谷永宁去过辛弃疾家,也许在他家里见过也说不定的也就释怀了。“大人所说的《农器谱》正在老夫身上,大人想看吗?”
“不是我想看,我想让全天下的人都能看到”他认真的说。因为他知道这《农器谱》和王祯的《农器图谱》,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有迹象表明,王祯在《农器图谱》中不仅沿用了曾氏《农器谱》的名目,而且也大量地保留了曾氏书中的内容。所以说这书具有很高的价值的。这么好的一本书可不能给他失传了。好在这本书现在在台湾,远离了战火纷飞的大陆,再加上这里有活字印刷技术要想保存下来也不是一件难事。谷永宁现在很庆幸自己拥有了这么一件绝世无双的宝贝。这可比什么先进的武器要强的多,他可以让众天下的百姓都能吃上饱饭,这也是千百年来执政者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能这样的话,真的是太好了,只要大人能够让这本拙作遗留世上,老夫定当双手奉上。”他的回答很出乎谷永宁的意料,作为一个老人家居然愿意公开他的一生的心血,也表明了他的胸襟开阔。
“好。那就一言为定。对了,曾老先生能告诉我现在台湾有的粮食储备如何了?”
“台湾全境凡水田者皆可种植,每亩产量五石,两年五熟。并且耕牛的使用还有大量的新式农具的使用提高了产量,如果按照现在的拥有量推算,只要风调雨顺我们完全可以自产自足了。”
“哦。那么我们的军粮收购方面呢?”
“军粮分两块,除了朝廷的军粮之外,我在屏东开设了军屯区,应该能够保证军队所需。但是如果要对外用兵的话,还是需要加大收购。”
“那么说,我们的军粮还不足以维持战争了?”谷永宁有点忧心。
“是的。可是我们不需要打仗吧?”这老头倔强地说。
“这个当然。太平世道怎么会有仗打,我的意思是如果啦”谷永宁打着马虎,对于这样的老先生还是让他好好的研究农活好了,毕竟这也是一项为全人类做贡献的好事的。
如果战争明天爆发,那么台湾用什么来迎接?在没有准备好的前提下还是安静一点,老老实实地把事情做好,等待着那腾飞的一天。
朝廷里怎么如此安静?会是一场风暴的前奏吗?
台北的桂花似乎要开了。
 16K  :http://wwW。。Cn
第十六节 风满楼
           这一年对于大宋朝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平静之年,除了有流寇稍微有点麻烦之外大体上百姓都能过上太平的日子。天下如果就这样下去,百姓也能过的比较好一点。只是这样的光景却是这样快的流走。
住在临安城外的孟老汉,带着15岁孙子要去城里的街市去买东西。这几年承平,外面没有仗打,边境的安定让临安城也恢复了旧日的繁华,所有流离再外的小摊贩也渐渐地回来,市场也开始变的活络了,但是宋朝的经济并没有因为这些人的回归变的更好,只不过不会太差而已。
突然,一支马队从街市的另一头往皇城的方向快速的飞驰而去,隐约间发现这些人都背着一个厚重的包。由于人群躲闪不及,纷纷撞上路旁的摊贩,一时间各色水果蔬菜乱飞,叫喊和哭声响做一堂。马队远去了,人们才回去不断的咒骂着那些官兵,但是又无可奈何地收拾着丢弃一地的东西。
“爷爷,这些是什么人啊,怎么这么凶。”那小孩拉着站在一旁的爷爷。一脸的气愤。孟老汉叹口气语重心长地说:“这些都是我大宋的禁军,你父亲京西路钤辖也是我宋朝的禁军,你以后也要跟随你父亲的脚步做个好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