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民国狂人-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镇建设时秉承着当初王进的想法,每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小社区,每几个连接在一起的小社区就是一条完整的街道,建筑风格大多以此时的中国风元素为主。每一条街道除了必须有一家理发店和蔬菜摊之外,杂货铺澡堂子和公共厕所也必不可少。
    街道两旁布置有路灯,当然现在全都是防风煤油灯,电灯现在除了军营其它地方还不具备,不过在建设初期都预留有升级改造的余地。每一个街区都必须有一个公共娱乐休闲小广场,以供越来越庞大的小镇人口在休闲之时有一个放松交流的地方。
    有鉴于国人尤其是南方人好赌的习性,每一条街区都有镇公所直接投资,开设两到三家专门为街区居民们服务的麻将馆。居民们有任何需求都可以在里面得到满足,坚决不允许私下开设营业性质的赌场,抓到一个处理一个绝不轻饶。
    当初为了严格执行这条规则,王进可是没少得罪人,一连撤换了不知道多少街区负责人。枪毙了几个性质最为恶劣的,牢房里关了好几百人,有许多工职人员为此丢了饭碗,这才勉强的堵住了那些胆敢明目张胆开设赌场的现象。
    至于小镇里有没有私下的地下赌场,这个肯定杜绝不了的,小镇镇公所真的管理不过来,尤其是随着道路开通有不少镇子外面的地主有钱人在小镇开设别院之后,带来了很多不好的东西。
第一百三十八章 优越性
    所谓‘饱暖思淫,欲’,山谷小镇在新光复会强大武力的保护下安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再加上没有官府的盘剥赋税低得惊人,居民们大多不是在工厂干活就是替工厂做周边服务,手头大多都有几个闲钱,加上现在又没什么娱乐设施,有钱没地方使最容易出现问题。也怪不得王进当初会像防贼一样在制度上就严防死守。没办法,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他和所有的兄弟都不愿意看到自己亲手打造的基业毁于一旦。
    虽说经过王进的构思,王老镇长和许多镇上管理人员的努力,小镇上的公共娱乐休闲场所也在缓慢增加。公共图书馆,台球桌球乒乓球等等等等。就算是这样,在小镇管理层的严格控制下,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小镇外围和中心依旧不可避免的出现青楼这样的场所。
    没办法,大家都有这方面的需要嘛……
    当然,能够开得起青楼的家伙,肯定是外来的有钱人。新光复会无论是为了名声也好还是其它什么顾忌,青楼是绝对不会碰的。镇公所没对这些青楼老板客气,想要在山谷小镇开青楼可以,但必须交付一笔数额不菲的娱乐场所特别营业税,标准是外面的一到五倍!
    青楼可以特别开放,但是大烟馆却是山谷小镇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东西!
    手头有强大武力保障就是不一样,尽管为了大烟馆的事情山谷小镇得罪了不少山外面的大势力,可是在明晃晃刀枪的威慑下也没谁敢乱来。当然也有人想私下里做小动作,可是山谷小镇下了极大决心‘严打’的东西又岂会放任不管?
    几乎每隔一短时间镇公所都会进行一次大规模大烟扫荡,为此再是劳民伤财也在所不惜。虽说王进自己也购买大烟,但他是为了制作‘白金’祸害外国佬和国内那帮子大财主,可没有一点想要祸害普罗大众草民的意思!
    只要被小镇抓住胆敢贩卖烟土的,不论数额多少不是终生监禁就是直接枪毙,没有第三条路可选。至于镇上那帮染上烟瘾的,镇公所通过大喇叭全镇通告,并被强制执行戒毒,镇公所手头可是有不少重体力活计等待他们呢。
    至于具体的戒毒期限嘛,他们什么时候把毒瘾戒了,闻到大烟味道就恶心再说……
    在负责小镇日常治安次序维持的警察上,王进可是付出了极大的心力来制定规则和要求。他干过安庆的警察,同时也对后世的警察有一个明确的看法,知道警察这个职位不容有失。不然一个弄不好,说不定新光复会就得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上。
    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参考后世各国成熟的警察制度,王进最终得出一条结论:不能给警察太大的自由行动权,要牢牢限制束缚着他们的执法权,就算为此让警察们在平日里的工作中加大难度也在所不辞。还好,经过王进的仔细观察,发现小镇在这方面执行得确实不错,警民关系十分良好融洽,为镇公所的日常管理带来不少的便利。
    在公共投资上,新光复会从来就没吝惜过钱财。自从搭上了山东帮的走私渠道之后,新光复会的财政从来都没有为钱为难过。就算是一时手头紧张,不是还有王进这位大金主吗?所以,在小镇的公共设施建设上,小镇从来都是安排在首位着重考虑。
    可以说,现在整个中国没有那一个城市会有山谷小镇这样重视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上海北京都不行。在小镇建设规划的初期,当时请来做规划设计的那位法国设计师还很不以为然。可是等王进提出的很多在欧洲也属于先进的城市建设理论和规划,他这才惊为天人认真的将这些规划和建议加入小镇的城镇规划当中。
    完善的下水道系统,四马车碎石街道,每隔二十米一根防风灯柱,街道两旁的点缀桃树,小市民广场,镇中心大广场,每一条街区一家小图书馆,镇中心的大图书馆,遍布各大街区的新式学堂和药堂医馆,总之该有的应有尽有,以后才出现的也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对于小镇的教育和医疗卫生,王进这个后世人自然再也重视不过。山谷小镇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当之大,在统计完了居民人口身份登记,通盘考虑了新光复会和小镇的财政承受能力,最终决定对于登记在册的山谷居民和其后代实行免费教育和有限度的免费医疗。小镇上的所有学校学杂费全免,学校还包一顿中午的免费午餐。所有居民每年只要交一笔非常少的‘医疗保险费用’,就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当然,对于那些困难家庭,这笔钱可以全免……
    为此,新光复会在走私上的绝大多数赢利都投进了这两项公共事业当中来。按王进的说法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要在政策和福利待遇方面就体现出小镇居民的优越性,提振士气凝聚民心将大家拧成一股绳来使。
    在师资力量上,新光复会里聚集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的‘四有’新式人才,让他们到各大学堂当老师历练到是不错,再延请一些古板严肃的旧式老夫子,这样的人小镇居民里不求太多,只要每所学堂里有两三个就成。
    如此新旧人才结合,既能教导学生们新式知识,让他们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又不让学生们忘本西化,将延续中国几千年道德体系传承的传统儒学丢失。
    学堂老师的事情好解决,可是医馆里的坐堂大夫就不太好弄了。
    中医这玩意,真的很注重理论和实际结合,必须理论扎实拥有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才成。给人治病抓药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一个弄不好可是要出人命的。还好新光复会在安庆时就一直在招揽郎中大夫,再加上孙老爷子带出来的不少学徒,很勉强才满足小镇的医学人才要求……
第一百三十九章 调整分工
    回来之后他不停的游走于山谷小镇的街头巷尾,充分的感受着山谷小镇的变化,和王思量等领导同志商讨新光复会的现状和未来,不停的和各色人等见面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之后举行的留守骨干会员联席会议上,王进对山谷小镇的建设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对山谷小镇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将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和富饶,同时在会上将这段时间和同志们的商讨结果和广泛听取的意见和建议一一道出,对新光复会总部进行有限度和改进和重组……
    军政部负责下属武装力量的人员、武器、作战等任务等方面,由王进亲自兼任军政部长,军政部的日常事务由秘书长王思量全权负责,其余军政部委员大多是光复会中的高层将领和各支部负责人兼任;
    党务部负责党员的发展、审核、培训和监察工作,可以说是新光复会的关键部门,目前由身在上海的王二单同志负责,等上海那边的事情过后回来掌总;
    宣传部负责宣传,组织党员们外出活动,负责控制区内的舆论监察和监督,由《光复报》总编王续东同志负责;
    教育部负责控制区内的学校管理、教师安排、学生课业安排等等事物,目前暂时由山谷小镇王老镇长负责,等今年留学美国的刘文典毕业回国之后再接手;
    内务部负责对内的监察和警戒、维持控制区稳定的工作,由王单北同志负责;
    警务部顾名思义,负责警察管理、具体执行警戒巡逻、维持今后内治安,由王单东同志担任警务部部长一职;
    外事部负责联络、协调外围组织以及其它组织或机构的统,战工作,暂时由王单南同志负责,等在京津地区混得风声水起的吴风范回来之后交接;
    商事部负责新光复会资金地运作及其管理,还有旗下社团和工厂的财务监督,由目前在巢湖负责纺织厂经营的曹宝同志负责(详见《经营上的困难》他已经加入新光复会);
    组织人事部,负责人事方面的组织,培训,锻炼和监察,王进兼任组织人事部长,具体事务由秘书长王单西负责;
    财务部是新光复会唯一一个与外界有联系的部门,主要工作和核算都交给了太平洋投资银行的专业会计人员帮忙清理,由林沙负责监督管理;
    社会部负责情报工作和对外谍报和反谍报工作,这是王进目前最关心的一个部门,想想在上海那么隐秘的军火仓库都被陈其美给知道了,更何况那些能量比陈其美更大的大亨们呢。所以,在这方面他最为上心。可是,他手头根本就没这方面的人才,就算是现今整个中国这样的人才也稀缺的堪比后世的国宝熊猫。
    没办法,现在的通讯条件想要做到统一布置短时间内统一调配太过困难。所以他干脆不设总负责人,情报工作交由各分会自己掌握,同时培养情报人才。只有特别重要的情报才会通过特殊渠道以最快速度送到王进和总部手里。
    王进之所以大张旗鼓的对新光复会的内部分工做出如此细致的调整,主要是因为摊子大了,再要像以前那样‘一手抓’分工不明确的话,很多事情都存在资源浪费和重叠的问题,这样的苗头早就已经出现,引起了高层同志们的极大困扰和不安。
    所以,王进开会前找到几位负责同志商量,很容易的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支持。当然原因不止这么一点,随着辛亥年越来越近,中国大地上天灾**频频,地方上对清廷只抱有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但是大家都明白,等这段侥幸心理也被严酷的现实所消磨干净的时候,就是神州大地遍地起烽火之时!
    王进的想法就是,等南方各省烽火燎原的当口,新光复会趁势而起,在清廷的绝大部分吸引力和军队被牵制的情况下,光复会甚至有可能将安徽全省一股做气拿下!
    一个省的管理工作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事先将各部门的权责细分,等同志们适应一段时间之后,虽说不一定能够管理好一个省份的工作,但总比赶鸭子上架强吧?
    真实历史上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之所有革命成功的果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