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民国狂人-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看看临近淮水的淮南农村,拥有这么便利的地理优势,竟然还会分出水田和旱田,可见在水利沟渠上的建设是多么的一塌糊涂。再加上一些粗糙的田间管理手段,不是王进吹牛只要农民兄弟们能够完全按照他所说的去操作,每年的粮食产量起码要多上三分之一……
第六十四章 集思广益谋发展
    由于有王进这位安徽最大BOSS亲自坐镇,再加上有刺杀事件的阴影存在,民众们心存顾忌一时不敢再闹事。可是等到刺杀事件的风波过去之后,在利益的驱使下本身经济就困难的本地乡农,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与流民们之间剧烈的矛盾冲突。
    说起淮水淮南段河滩边缘的那块菜地,那是流民们无奈之下开垦出来的,在这块地儿种粮根本就不现实。可是流民们又没有自家旱涝保收的田地,淮南的田庄虽然有不少但也不能将流民们全部吸收消化,所以流民们也只能开动脑筋自力更生了。
    滩涂田地虽然肥沃到让人眼红,可架不住每年都会遭受那么一两次洪水浸泡,谁也受不起这样的折腾不是?流民们刚来时还以为自己占了便宜,结果却在当年的雨季来临时吃了个大亏。还好那时候军政府正在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青壮劳动力,流民们吃饱肚子还是没啥问题的。
    流民中的有识之士,对于他们的未来忧心忡忡,军政府不可能总有这么大手笔,流民们也不可能全部依靠做工来过活,他们必须得有一块自留地在饥荒的时候救命。
    于是,他们把目光再次聚焦曾让他们损失惨重的河边滩涂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地,尤其还是被生活几乎逼上了绝路的流民们。军政府的救济虽然可以保证他们不被饿死,但是每一顿都被饿得两眼发花可不是什么好享受。
    此时安徽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商业流通越发繁荣热闹的同时,对于各种生活物资需求量也在供求关系的促使下急剧增加。而且随着安徽境内各种工厂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头,百姓们赚钱的门道多了不少,手头都有了一些闲钱。
    还有就是外省有钱人们的大量涌入,使得安徽市面上对于各种生活物资的要求越来越丰富。就好象王进在合肥郊外十号田庄说的那样,随着安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稍微有所提升,对于蔬蛋肉禽等等食物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
    想要出产大量的肉蛋禽,对于目前的流民们来说不太现实,所以他们只能把希望放到大量出产蔬菜上面。
    于是,在流民中素有声望人士的组织下,流民们花了大力气将早已经荒芜的淮河边缘滩涂地全部整理成一块块工整的菜地,然后种上各种速生蔬菜和野菜。结果证明他们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流民聚集区出产的蔬菜逐渐成为了淮南地区各大城镇的首选,卖得那叫一个火暴,每一季蔬菜成熟之时都能给流民们带来一大笔收入。
    这也就是流民们和本地乡农们的主要矛盾点,流民聚集区出产的蔬菜可是抢占了许多乡农们的市场份额,更别说还有那诱人心动的大笔收入……
    如今王进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改善百姓们困难无比的生存状态。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在他看来首先得从改善粮食收入上着手。想要让老百姓增加粮食收入,解决最起码的温饱问题,缓解本地人和流民们之间的矛盾冲突,现在就必须行动起来。
    于是,刚刚从田间地头抽身出来的王进,又开始投入到新一轮繁忙的工作当中。为此,他特意召开了一次特殊的扩大会议,参与会议的除了军政府的同志们之外,还邀请了来自淮南各乡村的代表,商谈有关农田改造、水利兴修等重要政策……
    代表们对于这个提议都非常的感兴趣,同时都对王进大为感激,如今像他这样肯为老百姓着想的官员可不多见。与会成员大多非常积极的献计献策,纷纷提出自家的意见,将商讨会议的场面搞得气愤热烈热闹非凡。
    有几个村的代表提出的意见非常有实际意义。来自山岗村的一位代表说:“我们那里是岗地,下雨遍地流,没雨水成油,作物只好以旱粮为主,所以我非常赞成修水库,修了水库我们那里低的地方就可以种一点稻子,高的地方还是可以种棉花或玉米,不过地太贫了,缺少肥料,要不还可以种一季麦子或油菜。”
    而另一位代表则说到:“我们那到是不缺水,圩区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样子,这些年河道沟渠没有人组织清理,每到下雨,不说我们圩区了,就是比我们稍高一点的地方都会被水淹,因此我们非常希望能够清淤,以前我们村也曾想过这么做,但是单我们一个村子这么做没有用,河道沟渠长着呢,这里清了,那里没清还是一个样。”
    “如果水患去了,我们圩区说不定也能种上一季油菜,甚至还有可能种植以前湖广那边流入到这里的两季稻,不过这也需要解决肥料的问题。”说完还看了看身边邻村的一个代表,看来以前他们为这个还可能争执过。
    还有一位代表的发言更加典型,在一番哄闹中,他着急的站起瘦小干枯的身型,卷起已经磨的到处都是补丁的黑色老布褂子袖口,清了一下喉咙说到:“王司令,您是好人啦!可是我们那里是山丘,村子在半山腰修水库和清理沟渠都不行,只能种点旱粮靠天吃饭,这可怎么办啊?”
    “我们村子也想过上好日子啊!村里人都让苦日子过怕了,以前还可以种点大烟土换点粮食,现在烟土不给种了,大家的日子是一天过的比一天紧。司令您有学问有本事又是菩萨心肠,一定可以想到办法帮我们村子是不是!”
    “各位乡亲们,大家先静一静!”听着乡亲们的发言,王进对于淮南乡村的情况又多了解了几分,想了一会站到主席台上,举起扩音喇叭说了起来,“大家说的情况我都了解了,首先我要说的是,田地是大家的,收成的好坏也是大家的。还有些地方容易受灾,有些地方的情况要好点,但是咱们也不能放松警惕……”
第六十五章 群策群力解烦恼
    “困难是实际存在的,但是乡亲们也都想有所改变,这样就很好嘛。我想,只要乡亲们能够团结一心,军政府再在政策和资金层面大力配合的话,相信任何困难都阻拦不住咱们发展前进的脚步!”王进挥舞着拳头意气风发呐喊道。
    “好!”“好!”“好!”会议室里顿时响起如雷的掌声。
    “王司令,你就放心好吧,乡亲们不会让您失望滴!”村民代表们一个个将胸膛拍得‘幌幌’作响,一脸您就‘等着瞧吧’的自信摸样,心气高涨得很。
    王进听得有些郁闷,心说你们一个个都只知道水稻油菜神马地,倒是军政府鼓励推广的土豆和红薯你们也要考虑进去啊,这些可都是没高产粮食作物。就算没有后世那么恐怖动辄几千斤的产量,但比起你们现在所说的要强不少吧?
    他到是也明白,南方人不太吃得习惯土豆和红薯,就连玉米也不一定能吃得惯。可是现在很多村民们连生存都困难,还讲究这些有个毛用?
    趁着这样热烈的气氛,他好奇的将这个问提抛了出来……
    “王司令,不是我们不愿意种,红薯和土地的产量大我们也知道。可是这玩意在市面上根本就卖不出价钱,也不知道该如何储存保养,时间一长吃不完的都得丢掉或者喂猪,再说了大家也确实吃不习惯,在家里的菜地里种上一点就行,没必要大规模推广。”
    “是啊,如果能有更好日子过,谁还会和军政府对着干不成……”其他村民代表们纷纷跟上,一个个叫苦连天总之就是一个意思:搞农活他们才是专家!
    王进真有些气结,同时又有些无何奈何。心说你们也不想想,军政府就是依靠着红薯土豆才能把安徽境内的粮食价格全部打压下来的,哪能不知道里面的门道?可偏偏眼前这帮老农们固执于他们的经验,根本就没想过向军政府求助过任何地窖储存技术和与军政府签定一份稳定的供货合同,眼前这帮老农有够固执和死板的。
    不过他也不好强行要他们如何如何,村民们几乎都有自家的田地,想要种什么是他们的自由,军政府不好也没必要使用行政力量要求他们做什么不做什么,能够引导他们自己主动去做才是最好的效果。这些也不用急,等到田庄的影响深入人心之时,他们自然会做出应有的改变,现在倒是不用强行推广什么。
    “好了好了,我现在总结一些乡亲们刚才的发言,如果觉得有用的话,回去之后乡亲们立刻行动起来,军政府会在政策和财政上大力支持你们的。”他站起身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笑呵呵对着议论纷纷的代表们说道:
    “一:在岗地和平原由你们自己寻找合适地点组织乡亲兴修或大或小的水库以及当家塘等,容易被山洪冲毁的地区可以修建拦山沟或堤坝,改变水流方向等,具体到土地的挪用希望大家能够尽量选择荒地,占用乡亲的土地要仔细分摊。建议岗地暂时可以收割一些野草焚烧或沤烂撒入田地,增加土壤肥量。”
    “二:圩地和平原,由你们互相协商,分摊河道水渠的清淤工作。大家可能都知道淤泥很肥沃的,河滩上菜地的收成已经告诉你们答案了,如果不是密集套种,很可能都会让庄稼疯长,影响收成。所以你们的肥料和你们的清淤是在一起的,我会找一些工匠制作一些小车帮助你们运输。”
    “三:半山腰的那位老哥,我想你们这样的村落应该不多,其实你们是最容易过上好日子的,呵呵!不要奇怪,听我仔细说。在你们居住或种植的周围总能找到合适的地点修几个小当家塘承接山顶的雨水,这就可以保证你们旱地的用水了。”
    “而你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有大片的山地,有山地就有草木虫兽。首先,现在安徽需要大量的中草药,你们可以种植中草药材;”
    “其次,淮南现在人多经济繁荣了,需要大量的蔬菜肉禽,你们也可以养些鸡和羊补充收入,羊吃的是草,鸡也可以吃虫,这消耗你们不了什么粮食,这一点跟流民聚集区里产出的大量蔬菜并不冲突;”
    “再次,安徽最近要建一个大规模的卷烟厂,需要大量的烟草供应,你们还可以在田地外种植烟草,这也不会占用你们的粮田。你说,你们其实是不是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不仅如此,大家还要多动脑筋,多想想其他增加收入的方法,例如闲时进城打工,或者发展你们的一技之长,找点外快,村民之间也可以相互合作,几户合的来的人家凑在一起,专门留下几个种植庄稼,其余人手外出寻找收入等;”
    “另外,军政府也不会不管大家,会给大家去寻找优良的种子,肥料,以及简单易用节省劳力的工具等。”
    “当然,这一点也适用于其它村庄,只要你们肯开动脑筋,能够赚钱的机会大把都是,不需要把目光一味的放在田地里。田地里的产出再多,也赶不上做买卖的赚得多。现在安徽的粮价并不是太高,种植粮食的收益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好了,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种子各位不要担心,军政府有专门的部门进行采购,大家多跑几趟当地军政府就成。放心就是,咨询这些东西不要钱的,谁要是敢收钱你们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