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民国狂人-第4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袁世凯依旧心惊不已,怎么也没有想到安徽的战争潜力潜力如此巨大。心中未尝没有庆幸,庆幸早早的就与安徽达成了和平谅解和协议。原来安徽在与北洋争斗的时候,竟然椅子都没有使出全力。这要是万一把安徽逼急了的话,五十万大军汹涌而下,北洋军能不能抵挡得住还两说,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虽然猜测这五十万大军没有多少战斗力,王进也仅仅是想吓唬吓唬自己和北洋,可心头沉甸甸的阴霾挥散不去。自家事自家清楚,目前北洋军满打满算也不过才十来个师近三十万人,还要布防北方这么大一片区域,经过南北大战的消耗之后能够作为机动兵力的少之有少。
    就算加上地方上的保安民团,还有那些歪瓜劣枣一般的地方武装,能拿得出手的有百万之众就已经不错,更何况这里面的绝大部分都不能远战?
    头疼,真真是头疼得很,看来安徽依旧是北洋的心腹大患,可不能放松了警惕……
第二百一十四章 掌握江苏
    冯国彰没有经受住安徽的恐吓,急急忙忙带着手下撤离南京城……
    王进也没有客气,将临时聚集起来的五十万大军解散之后,立刻派出精锐部队接收已经人去楼空的南京城。紧接着,光复军跟在撤离的冯国彰部屁股后面,将沿途北洋军放弃的城池哟座座全部接收过来。
    北洋军付出惨重代价才拿下来的江苏地界,就这么轻而易举被民主进步党接收过去。
    袁世凯气得差点受了内伤,原本见民主进步党吃撑着了,想挤兑一下王进的。没想到最后还是自己倒了大霉,被惊着了……
    眼见北洋冯国彰部退走,国民党人立刻兴高采烈的冲了上去,想要接收胜利果实。可是在到处是战后废墟南京,他们碰壁了……
    “早就说过王进这厮狼子野心,现在看看怎么样了……”
    “怎么能这样呢。民主进步党竟然不守信用……”
    “……”
    柏文蔚作为国民党代表,怒气冲冲的找上门来,质问民主进步党为什么不兑现承诺?还好国民党人比较理智,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难,也没有在国民党控制下的报纸上胡乱说话,这给了柏文蔚充分的交涉余地。
    王进对此表示不解,称目前江苏的局势动荡,光复军跟在北洋军屁股后头接收北占领城池,先前答应交给国民党的城市目前还在北洋军的控制下,国民党同志只需要再忍耐不超过一月时间,答应交付的地盘一定双手奉上。
    柏文蔚好一阵目瞪口呆,这才知道误会了王进的意思。脸色很不好看的询问王进,答应交给国民党的地盘到底是江苏的哪里,不会是张勋控制的地盘吧?
    王进笑道是好地方,不是苏北那穷乡僻壤,徐州和宿迁可都是江苏重镇,相信国民党到了那里之后,一定会做出一番成绩来的。在接收这两块地盘之前,国民党最好先做好准备工作,毕竟混乱了小半年时间,那里的形势可不容乐观。
    柏文蔚强压下心中的不快,匆匆说了几句便返回国民党总部。他向总部同志汇报了此行的收获,将王进的原话复述了一遍。他也认可王进的意见,国民党要提前做好接收准备工作,以面对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局势和情况。
    对此,手头握有国民党最大军权的他,还是很有自信和权威的。孙中山和宋教仁虽然心头不喜,可是形势比人强,只能勉强接受下来。不答应又能怎么样,民主进步党占据了绝对的主导权,以后想要在徐州和宿迁站稳脚跟,还离不开他们的全面支持。
    经过之前一系列的打击,他们也都变得清醒务实起来。召集国民党中有带兵经验的同志,经过几番商讨最终确定了接收徐州和宿迁两地的行动计划。正如王进所说的那样,两地经过长时间的混乱和无序,盗匪横行山贼四起,可不是那么容易掌控。
    还有北洋军,他们肯定不会轻易将这些地方白白转让,留下一些暗地里的人手搞破坏是一定的了。不得不说,王进为国民党选了一处好‘地方’。徐州绝对是中原地区的战略要地,而且还控制了津浦线这条横贯南北的铁路大动脉。
    国民党真要是在此地站稳了脚跟,想不引人注目都难。特别是一直将国民党视为眼中钉的袁世凯,到时候不知道又将会有一番怎样的龙争虎斗。
    不过不管怎么样,如今的国民党极需一块地盘。就算明知道民主缉捕党不怀好意,他们也不得不闭着眼睛往下跳。可是,国民党中能够理解这一点的毕竟还是少数,他们都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和经验。
    可是国民党中可是有不少的投机分子,他们的想法可不是这样……
    “民主进步党帮家伙,可没安什么好心,这是让咱们往火坑里跳呢……”
    “整个江苏都应该是咱们国民党的,民主进步党有什么权利霸占……”
    “他们不是缺少管理人才么,为什么占着茅坑不拉屎?”
    “放屁,老子手头是缺少管理人才,可也轮不到他们指手画脚!”听到探子回报,盎进没好气骂道。
    “咱们的人手确实不够,要尽快想办法解决才是!”吴楚在一旁提醒道。
    “放心吧,我心中早有计较……”
    光复军跟在冯国彰部身后,接管一块又一块空出来的地盘。每到一地,光复军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安民,第二件事情是在社会部同志的指引之下,以雷霆万钧之势清剿当地的土匪恶霸势力,以雷霆手段威慑地方上蠢蠢欲动之辈。
    与此同时,一份印有江苏都督府大印的公文贴满了江苏各大城镇。公文的意思就是江苏的父老乡亲饱受战乱之苦,军政府刚刚筹建不欲大动干戈,同时诚邀当地有名望的乡绅加入军政府仇家的管理委员会,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
    经过军政府的一番动员,各地政府管理委员会的班子很快便搭建起来,当地的次序在光复军的强力保障下慢慢恢复正常。而国民党在接收到徐州和宿迁俩感地之后,竟也有样学样的和江苏其它地区保持一致,组建了两地的管理委员会,同司一刻不停的加强武装力量,以应对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挑战和危险。
    “王八蛋!”民主进步党在江苏的行动落在袁世凯眼里,差点没气得七窍生烟。原本是想找机会给王进添堵,没想到被王进三下五除二占里大便宜不说,还特意扶持国民党来恶心人,真恨不能提兵将他们一网打尽。
    他倒是想暗地里动些手脚,不能让王进这厮过好日子。可惜的是,已经占据总统宝座的黎元洪米给他这样的时间和空闲,共和党也跟着一起闹腾,与北洋集团争取中央各部门的主导权。
    特别是出任陆军部部长的西南名将蔡愕,上任之后手段频出,给北洋军的迅速扩张添置了不少麻烦和阻碍……
第二百一十五章 斗法
    蔡愕倒是想有一番作为,上任之初马不停蹄做出一系列改革之举,改革第一条便是要求裁军。
    裁军好啊,没了那么多吃白饭的干活,中央政府手头也能有一定的活钱,想要干什么事就容易得多了。
    为了表示诚意,蔡愕先拿自家的地盘开刀,表示云南将裁军XX,希望全国各地方势力能够遵照中央指示行事。
    就在各地方势力观望骑墙之际,安徽率先响应中央的‘裁军’号召。王进通电全国郑重承诺,皖军原有的一师二旅缩编成一个整师!
    此举一出,顿时全国哗然!
    明眼人都清楚,安徽的裁军是怎么回事。可是人家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他们就算不满也只能放到肚子里。所谓的裁军,只是将中央财政供养的军队改成地方供养而已。当然,前提是地方上得有这样的经济实力才成,不然就成了真正的裁军了。
    王进力挺刚刚当上陆军部长的蔡愕,这让袁世凯很不高兴。怎么地北京中央还是北洋的势力范围吧,你王进跳出来折腾个屁?
    对于王进的这次插手,袁世凯心中警惕不已。对于裁军一事他也是赞同的,不为别的只为提高北洋军的战斗力。
    北洋军在南北大战中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面对其它地方军势力时表现出了机枪色优势和统治力,可是在和光复军的较量中实在拿不出手。
    如果北洋集团也是地方势力那还好说,可是北洋在中国却是占有统治地位和优势的政治团体,手头所掌握的武装力量竟然还不如地方上的势力,这一点怎么也说不过去。
    宦海沉浮这么多年,什么样的大风大浪他没有见过?之所以他能有现在的地位,除了抓住机遇之外,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也是成功途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因素。早在南北和谈期间,他就想着如何提高北洋军的战斗力,至少也要与光复军齐平才成。
    想要提高北洋军战斗力,摆在袁世凯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迅速扩充北洋军的规模,俗话说得好‘人多力量大’。北洋掌握了整个北方地区,人力资源绝对不缺,无论是东北大汉还是西北大汉。都是适合当兵的料。
    可是北洋的财政情况,杜绝了他这样做的想法,至少目前北洋没有这样的实力如此行事。这时候,他很是羡慕王进这厮,能够在自家地盘说一不二搞一言堂。北洋集团里面的水太深太浑,有时候他都有所顾忌,做起事来根本就放不开手脚。
    至于第二条路,就是努力提高北洋军官兵的整体素质,在战斗素养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北洋的探子从安徽打探回来的情报,光复军的训练强度之大实在让人砸舌不已。暗地里袁世凯也不是没有尝试过,生生的练死近十人练废几十人之后,不得不无奈放弃。
    这事当初还闹出了不小的乱子,被王进拿来当笑话来听。光复军那一套其实简单到了极点,就是加大训练强度,极力提高单兵素质。北洋探子只注意了光复军的训练,完全忽视了光复军与之配套的后勤保障,不吃亏才叫家鬼了。
    袁世凯对此倒也没有丧失信心,还想着挑选精锐将士,重新编练以待提高。之前还有所顾忌,如今蔡愕提出的‘裁军’之议,正好遂了他的心愿,让他有借口对北洋军名正言顺的调整和改革。
    可惜,任何改革的阻力都是巨大的。安徽可以将由中央供养的正规军变成地方部队,转变起来一点困难都没有。早在之前为了应付北洋政府的政策攻势,安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且还有这样的经济实力。
    北洋可不同,家大业大一个萝卜一个坑,资源有限却要养活无数张嘴。无论是裁撤了哪支部队,还是提高了哪支部队的待遇标准,都会引来一番议论和争议。一个没处理好的话,说不定还会出什么乱子……
    他才刚刚透露一点口风,立刻遭致北洋军上下一致的反对声音。开什么玩笑,在乱世之中军队可是将领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谁愿意被拿去开刀作为改变的牺牲者?就算是北洋重将如冯国彰之流每虽然知道军队整编之后自己获得的好处更多,可是他们依旧不愿意开了这样的先例。谁知道哪天自己失时,就被上头用这样的借口剥夺了军权?
    袁世凯被闹腾得没法,只好一推二六五,将责任全推到新成立的内阁身上……
    共和党的日子很不好过,国会选举胜利时的喜悦早已不翼而飞,早就被一堆堆烦琐到令人头疼的政府事务淹没。新政府班子成立的第一时间,便致电西方各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