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殖民美利坚-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考试,从方方面面测试她的文化和才能,看她是否适合国王这个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克里斯蒂娜开始有了自己的偶像,亚历山大大帝、恺撒和罗马帝国的执政官们。她让那些给她当老师的大臣们,专门给她讲述这些英雄人物的传奇。从那个时候起,克里斯蒂娜就已经学会了怎样照顾自己,并且自己作出各种决定。  一六三八年,十二岁的克里斯蒂娜女王再次见到了她的母亲。那个时候,她的母亲精神已经基本失常,身边是各种各样的怪荒诞之人;她打交道的,差不多都是侏儒,驼背,甚至更加怪异的残疾人。母亲一会把克里斯蒂娜称为宝贝,一会又骂她是恶魔;不到一个月,克里斯蒂娜就开始生病,并且拒绝再见到她的母亲;于是,她离开母亲的城堡,又回到了斯德哥尔摩。  【四】  克里斯蒂娜十五岁那一年,已经长得亭亭玉立。同时,她能流利地说五种语言,熟读罗马历史,写得一手漂亮的书信,又精通军事战略。她的教育过程基本完成,而且要比任何王子,都要出色。这个时候,克里斯蒂娜已经参与议会的重大会议,并且开始管理这个国家的事务。同时,克里斯蒂娜也巾帼不让须眉,参加猎熊,赛马和射箭。  爱情也悄悄地来到克里斯蒂娜身上;十七岁那年,大表哥卡尔从大学回来,住进了克里斯蒂娜居住的王冠城堡。两个年轻人情意绵绵,一天当中,要交换好几次写满秘密的小纸条。那个时候,大臣们看到的是一个非常活跃,充满漏*点的少女;这也是克里斯蒂娜一生最美好的时候。克里斯蒂娜的初恋,持续了一年多,一直到第二年,大表哥卡尔离开瑞典,前去德国公干。  克里斯蒂娜十八岁了。两年以前,瑞典的议会和贵族们就希望这位杰出的女王能够亲政;但是克里斯蒂娜拒绝了。现在克里斯蒂娜正式成年,终于应该亲政了。于是,在她十八岁生日的那一天,一六·;四四年十二月八日,克里斯蒂娜正式戴上了王冠,开始亲政。由于他父亲古斯塔夫·;阿道尔夫二世积极参与了欧洲大陆的“三十年战争”,瑞典在克里斯蒂娜女王执政期间,已经是欧洲的强权国家之一。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正式登上了欧洲政治的舞台。  克里斯蒂娜亲政伊始,正是“三十年战争”行将结束的时候。瑞典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和平谈判中取得了非常有利的地位。女王亲政后四年,参战各国签订了和平条约,终于结束了这场长达三十年的欧洲大战。克里斯蒂娜亲自参加过和平条约的谈判,因此很多历史学家都愿意将取得和平的美好结果,归功于克里斯蒂娜女王。的确,女王是赞成和平的;虽然她并不是象好莱坞的电影所描绘的那样,是这场战争中最大,最漂亮的一只和平鸽。  作为智力超群,又富有个性的年轻女王,克里斯蒂娜从亲政开始,就致力于对瑞典进行文明改革。当时的瑞典,一方面拥有强悍的军队,另一方面社会文明程度,和法国相比,还比较落后和愚昧。贵族们普遍比较迷信,甚至很不喜欢洗澡。克里斯蒂娜决定要让瑞典社会也文明高雅起来。于是她创办了瑞典第一份报纸,同时邀请了欧洲大陆的许多知识分子,特别是哲学家,来到她的宫廷,共同参详改革社会的良方。  这样,克里斯蒂娜周围,形成了一个人文荟萃的知识***;这是些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作家和艺术家。她又高价从意大利购买了六百件艺术品,用以提高整个国家的艺术鉴赏档次。在克里斯蒂娜女王的宫廷中,最著名的,自然是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儿。  克里斯蒂娜很早就被笛卡儿的《哲学原理》所吸引;因此通过法国大使,得以认识了这位哲学大师,并且长期和笛卡儿通信,探讨哲学问题。几年以后,这位瑞典女王成功地说服了笛卡儿,前来瑞典宫廷,参加她的人文***。一六五零年,笛卡儿到达瑞典以后,克里斯蒂娜女王果然对他非常器重;最突出的器重之处,就是要笛卡儿每天给克里斯蒂娜女王上课,并且讨论哲学问题。  从小开始就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学习的克里斯蒂娜女王,亲政以后并没有改变这个习惯。她坚持要笛卡儿每天早上五点钟到她的宫中来上课和讨论哲学。可怜的大哲学家每天早上必须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冰天雪地里走到克里斯蒂娜的寝宫,然后在冻得半死的情况下,和精力旺盛的女王陛下大谈哲学,经常要长达数小时之久。仅仅几个月以后,笛卡儿就得了严重的肺炎,死在了瑞典。  开始亲政的女王克里斯蒂娜,同样陷入了爱情的烦恼。瑞典军队的大元帅有个叫拉嘎丹的儿子,是个非常风流的年轻人。这个拉嘎丹年轻英俊,风度翩翩,对任何女人都有非常强大的杀伤力。这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却也让年轻的女王十分动心;女王数次亲自为他还清债务,帮他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也不断地帮助他,甚至向他讨好;但是终于是一片芳心成了落花流水:拉嘎丹最后也没有对女王付出真爱。  【五】  长期以来,瑞典信奉新教或者叫路德教作为国教;古斯塔夫国王挥师参加三十年战争,也体现了欧洲信奉天主教和信奉新教的不同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作为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自然从小就信奉新教,并遵守新教的教义。但是,克里斯蒂娜是个独立思考的女性,也是一个沉湎于哲学思考的人。更加可能的是,她是一个怀疑主义者。  根据克里斯蒂娜没有写完的自传,她大概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觉得新教的教条十分呆板,毫无生气;相反,她觉得罗马天主教却相当要亲切得多。她甚至和她的主导教师提出了要改信天主教的。但是,在瑞典信奉天主教是一件违法的事情。年幼的克里斯蒂娜女王只有把疑问留在心里,照样要去参加新教的宗教活动。  一六·;四七年,已经亲政数年的女王开始研究世界上的各种宗教,并且和她周围的那些知识分子探讨宗教问题。但是研究的结果,引起了克里斯蒂娜对新教的进一步怀疑,她实在无法决定自己到底应该信仰什么。这种怀疑,最终使得克里斯蒂娜开始秘密约见天主教会的传教士,并且和他们讨论天主教的信仰问题。既有知识,又有怀疑主义精神,瑞典女王居然秘密地改变了她的信仰。  作为一国之君,而这个国家的国教是新教,如果女王改信天主教,自然是一件比天塌下来还要可怕的事情。克里斯蒂娜女王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违背自己的信仰,继续当这个欧洲强权国家的女王,要么就要退位,放弃王位。有资料说,克里斯蒂娜在她正式亲政时就计划了退位的事情,但是毫无疑问的事实是,女王为了改信天主教,决定退位。  一六五四年六月六日,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宣布退位,由她的大表哥卡尔继承瑞典王位,后者就是瑞典历史上的卡尔·;古斯塔夫十世。退位仪式在乌普萨拉城堡的议政大厅举行;大厅里挤满了议会的成员,无不强烈表达对女王退位的不满。仪式进行过程中,那个首辅大臣阿克萨,颤颤巍巍地走到女王身边,实在不愿意,也无力把王冠从女王的头上取下。克里斯蒂娜平静而微笑着,自己从头上取下了王冠,然后戴在了曾经的心上人,青梅竹马的大表哥卡尔的头上。  瑞典贵族潘·;步洛赫(PerBrahe)生动地记载了这瑞典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一幕。女王给卡尔带上王冠以后:“她站在那里,开始流畅而优美地讲话,中间几次让人感到她的热泪就要喷涌而出;女王陛下的讲话,感动了所有真诚的男人和女人,而所有在场的女人都已泣不成声。人们无不感动惋惜和痛苦,女王陛下居然在上帝允许之前,就中止了她君临天下的职责;而她在那个时候,美丽如同天使!”仪式刚一结束,克里斯蒂娜就离开了大厅,立即骑上了一匹白马,女扮男装,仅仅带了几个男性随从,快马离开了瑞典。她的退位,结束了瑞典历史上最为风云激荡的瓦萨王朝(一五二一年至一六五四年),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的王朝。她退位以后不久,忠心耿耿的老臣阿克萨完全心碎了,数月之后便一病不起。  瑞典女王的退位,惊动了整个欧洲。当时这个国家的女王,是欧洲几个最强大国家的统治者;但是更让整个欧洲惊讶的是,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就会见到那个年轻的女王,女扮男装,骑着白马,带着几个男性侍从,穿越整个欧洲。在十七世纪的欧洲,这大概是最吸引眼球的一桩事情了;整个欧洲的上流社会,都在议论这个退位的女王,她的惊世骇俗的行为,和独行特立的风格。  【六】  经过长时间的旅行,克里斯蒂娜来到了天主教的核心,罗马教廷。当时的教皇在她受了天主教会的洗礼以后接见了她,并且把她安顿在梵蒂冈的一栋房子里。但是,闲言碎语也随着克里斯蒂娜的到来,来到了罗马。各个角落都在议论这位前女王的绯闻。克里斯蒂娜失望了;罗马天主教会既不象她想象中的那么崇高,而无休无止的流言蜚语,也是克里斯蒂娜前所未遇的麻烦。  很快,克里斯蒂娜多少是为了躲避这些流言蜚语,来到了法国。她在那里主持了一个学术沙龙,专门讨论爱的本质。克里斯蒂娜天生是个活跃的人,在那里她又形成了一个朋友***。但是,她又参与了一项政治事件,甚至成为这次事件的一个核心人物。她和法国宫廷密谋,准备夺取西班牙的领地,多少是独立的那不勒斯(现为意大利的著名港口城市)。据说她有心想当那不勒斯的女王。  这时候,最古怪的事情发生了。克里斯蒂娜的仆从当中,恰好有个那不勒斯人,而且是那不勒斯的坚定的爱国者。这个仆从将克里斯蒂娜和法国宫廷密谋的情况,很快地透露勒出去,使得这个计划再也无法实现。克里斯蒂娜得知自己被仆从出卖以后,不免怒火中烧,于是,她竟然在枫丹白露宫门前,当众处决了她的这个仆从。  新的一轮对克里斯蒂娜的舆论攻击开始了。整个欧洲舆论大哗。这个刚刚改信天主教的前女王,如此地残暴和野蛮,自然使得那些贵族们大大地鼓噪一番。各种传言不胫而走,最流行的说法是,克里斯蒂娜和她的仆从通奸,然后在厌倦了他以后,居然当众处决。以讹传讹,长舌妇们说,天知道这个女人已经杀了多少个情人了。舆论席卷了整个欧洲。一六五八年,克里斯蒂娜回到罗马之后,这个曾经热烈欢迎过她的城市,对她持明显的敌对态度。一位天主教历史学家这样写道:“那个女王,她的门庭,曾经是挤满了高级主教和公爵们的地方,现在完全象是一片沙漠。”克里斯蒂娜完全被孤立了,困顿于一片舆论的泥谭之中。  这个时候,唯一坚定地站在她身边的人,是红衣主教德乔·;阿佐利诺(DecioAzzolino)。他也是克里斯蒂娜退位以后,终身相爱的人。尽管克里斯蒂娜女王去世的时候,仍然是处*女之身,但是她和这位红衣主教的爱情生活,贯穿了她下半生的生命,也许正是爱情的力量,陪伴着克里斯蒂娜渡过了这困难重重的岁月。  还在克里斯蒂娜前往罗马教廷的时候,当时的教皇亚历山大十世,认为有必要给这位来自野蛮国家的野蛮女王,配备一个合适的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