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阅兵-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当回忆起这一幕,俞占武老战士的脸上总是现出欣慰笑容。他认为,自己的骑兵生涯中,最光荣、最自豪的一刻就是参加了开国大阅兵。驰骋疆场万里,挥刀所向披靡,革命战士的青春,一刹那在天安门广场浓缩升华,这真是无比的幸福。
    继开国大典阅兵后,俞占武老战士又于1950~1952年连续三年参加了国庆阅兵。而这三年的阅兵,一年比一年要求高、一年比一年要求严,人员、马匹的装备也一年比一年好。从1950年以后,战马全部挑选骟马,由黑、红、黄三种颜色的骟马组成三个骑兵方队;淘汰了破旧的木鞍,换上了牛皮制作的新装备;参训人员的装备也逐年提高,武装带,子弹盒,马靴都是牛皮制作,枪支全改为〃7。62〃步骑枪。1951年和1952年,俞占武也由骑兵方队的班长升任骑兵方队的带队指挥员。1952年国庆检阅完毕,阅兵总指挥部又给参阅人员每人颁发了一枚毛主席头像纪念章。两枚纪念章与四次国庆阅兵成为他戎马生涯的最好印证。
7。脚踏着祖国的大地(6)
         13.未能参加开国庆典的国徽
    国家必须有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是国家的象征。然而,在世人瞩目的开国大典上,人们听到了雄壮的国歌,看到了高扬的国旗,却没有见到庄严的国徽。原因是国徽没有按时设计出来。
    其实,国徽的设计工作也是早在建国前的1949年6月15日,由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承办,同国旗、国歌等项方案一起发布征集启事的。征集启事不仅简略阐释了国徽的重要意义,还对应征的国徽提出要求:
    (甲)中国特征;
    (乙)政权特征;
    (丙)形式须庄严富丽。
    同时,要求应征者必须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征集日期截止至8月20日。
    征集消息很快传遍四面八方。仅一个多月,筹备会负责此项工作的第六小组就收到国内及海外华侨应征的国徽稿件112件,图案900幅。图案千姿百态,林林总总,各有千秋。其中,清华大学营建系的10余个方案和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后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周令钊、钟灵等先生的方案有一定特色。
    此间,朱德总司令也参加了征稿,在8月中旬让秘书也送上了他精心自画的国徽草稿。朱老总胸怀祖国大地,他制作的国徽草稿强烈地表现了以水脉养育中华民族的特色,而且兼顾了四面八方。图案的底边为四条黄色曲线,分别代表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这是横贯中国的主要水系,黄线的上面飘扬着一面红旗,左上方一颗黄星。
    然而,不知是说明不当,还是认识误差,许多投稿者将国徽误为国标,或想像成普通的证章和纪念章。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致使所有投稿者绘制的所谓国徽图案均不足以表征国体。
    负责此项工作的第六小组成员和专家顾问审阅后,认为绝大部分不能采用。朱德总司令的图案也不能采用。
    这种结果是筹备会所不曾想到的。
    开国大典在即,如果没有合适的国徽似乎说不过去。尤其对一些颇有名气的艺术家们,不少人既是国徽图案的应征者,自己也做了多幅国徽草稿,同时又是审选国徽草案的专家。这样的结果于情于理都无法接受。
    于是,大家围绕900多幅国徽图案草稿进行热烈的讨论,决定请张仃、钟灵俩人综合现有图案的优长,重新设计了几幅国徽图案,并印制成《国徽图案参考资料》,报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审阅,提出修改或设计意见。
    到底用什么方式表现新中国,专家学者们绞尽了脑汁。许多人都提出了系统的意见,还有人形成了专门的论证报告,但大家的意见相去较大,谁都难以说服谁。为此,第六小组的成员和专家又专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修改意见。
    最忙的要数张仃和钟灵了,一有新的意见,他们就要认真研究,尽量在设计稿上体现出来。具体形成多少样稿,修改了多少遍,他们自己也记不清了。
    然而,还是没有设计出大家认同、满意的国徽图案来。
    距离开国大典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新政协会议马上就要召开。国徽评选委员会考虑到国徽事关重大,草率不得,马虎不得,而眼下又确实没有比较理想的图案,便建议在新政协大会上暂不决定国徽。
    这个建议得到了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的同意。
8。脚踏着祖国的大地(7)
        然后,这个意见报到了毛泽东处。
    9月25日,毛泽东在新政协会上表态:〃国旗决定了,国徽是否可以慢一点决定,原小组还继续设计,等将来交给政府决定。〃这是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事情也只能这样确定了。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新政协大会主席团的决定,仍由马叙伦、沈雁冰和原新政协大会国旗、国徽、国都、纪年审查委员继续担任制定国徽的任务。周恩来直接领导这项工作。
    国徽的使用虽然可以拖后了,但质量要求反而更高了。为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周年国庆时使用上高质量的国徽,周恩来指示要多吸收一些专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设计。
    为此,清华大学营建系专门成立了国徽设计组。组长由梁启超先生的儿子、营建系主任梁思成亲自挂帅。参加成员主要有建筑学家林徽因、画家李宗津、建筑专家莫宗江、建筑设计教师朱畅中、汪国瑜、胡允敬、张昌龄以及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者罗哲文、高庄、张仃、张光宇、周令钊、张正宇等人,由钟灵负责联系。
    中南海的待月轩,是专家们经常讨论和修改国徽图案的地方。他们常常为一些设计思想展开热烈讨论,有时还发生争论,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好在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争论过后,感情依然融洽。
    在设计和制作国徽图案的过程中,他们还广泛地吸收了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查阅和参考了国内外大量资料,最后形成了以三类内容为主体的一批草图。即:
    张仃等人设计了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的图案;
    周令钊等人设计了以天安门为主体加国旗五角星的图案;
    梁思成等人设计了以民族形式〃璧〃为主要内容并以绶带连接齿轮和麦穗的图案。
    三类图案共二三十个方案,最后全部送交到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会审定。
    常委会极其认真地进行了讨论研究,反复比较了各种方案,结果认为仍然都不够理想,不够恰当。这有点始料不及,也使国徽的制作一波三折。最后,常委会多数人觉得周令钊等人设计的图案有可取之处,可以以此图案为主进行修正。
    根据常委会的意见,梁思成、张仃、周令钊等专家在一起进行了反复研究。大家感到,1950年的国庆日益迫近,为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在国庆时把国徽挂上天安门城楼,还是要设计两套方案为妥,以保万无一失。于是,专家和学者们分成了两个设计组对各种构思和设想认真推敲,精心设计。梁思成、林徽因身体出现了不适,但他们坚持抱病参加设计工作。
    每个人都怀着兴奋的心情,决心拿出最美好的设计,为祖国争光。这一次,专家和学者们冷静地把国徽图案设计以来的所有方案、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形成了设计的主体思想,并对图案应包括的基本构件进行了研究。最后,两个国徽图案设计小组确定了国徽图案必须体现的核心内容。
9。脚踏着祖国的大地(8)
         紧张的设计工作一刻都没有停息,也不敢停息。很快初步方案又形成了。一个小组的设计内容是:用齿轮、麦穗、五星、绶带作为题材,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政权和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另一个小组的设计内容是:把天安门作为题材的一部分设计进去,用以代表〃五四〃民主运动的发祥地、新中国的诞生地,以天安门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开国纪元的象征。
    两个方案比较起来,各有千秋。仔细品味,均含深义,各有道理。
    两个小组都没有停留在核心设计内容上,他们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发。
    清华大学设计组,坚持以〃中国特征〃为主旨,从这一要求出发,在图案的色彩上动了不少脑筋,他们选定了使用红色和金色作为图案色调的基本组合,充分接近中国民族传统的色彩情素。
    从中国人的传统意识看,红、金两色是中国人眼中最高贵的颜色。红色体现我国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传统,但凡喜庆,大红灯笼高高挂,或者大红彩幅耀庭前,红色可以最充分地显示热烈、生机与活力。金色体现华贵富丽。在封建时代,老百姓连穿黄色调服装的资格都没有,只有王公大臣才有条件做一点带黄边的服装,真正的黄袍加身只有皇帝一人。由此可见,金色亦即金黄色表现着高贵。金红相间,互为衬托,也确实可以增加图案的瑰丽多彩。
    为了使国徽从形式上更为庄严,清华大学设计组决定把天安门画成正立面图,把象征我国政权的五星红旗作为天空背景,端正地放在国徽图案的正中轴线上,左右对称,用以体现中华民族庄正、坦荡、轩昂的气质。
    在造型上,两个设计组在设计过程中还参考了各国国徽图案,并对我国古代的铜镜、玉璧、玉环等礼仪文物的装饰纹样及工艺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借鉴。
    国徽的设计,成了中国当代美术水平的考场,可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美术大融合,这是中华民族美术史上一件值得大书的艺术盛事。
    两个组的专家、学者,经过将近半年的辛勤努力,对数十个设计图案反复比较、精心研究,最后各自完成了一幅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图案,一幅穷尽了当时艺术大师们智慧的图案。
    送审前,梁思成先生久久端详自己领导设计的图案,心中感慨万千。他觉得,一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千万般辛苦化作了结晶,图案可以堪称绝世精品。
    1950年6月,新生的共和国,气象万千。夏日的北京城,生机勃发。6月20日晚,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最后一次讨论国徽方案。这次讨论是周恩来亲自主持的。
    当时送审的两个方案,即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设计的国徽方案用放大模型并排挂在一侧的墙上,让政协委员们审定。两枚国徽图案的边沿部分大致相同;中心部分,中央美术学院方案的天安门是透视图,红墙绿瓦,大圆柱,前面是金水桥、鲜花,上面是蓝天;清华方案同样有天安门,不过是立面图,而且推得很远,天上是国旗的五星图案。
    两个成果,两幅图案,两般寓意,两种风格。参加审定的委员们也很快分成了两派,一派以田汉为首,赞成美术学院的方案。认为〃中国特色〃鲜明,民族色彩浓重,表现直观,意境深远。一派以张奚若为首,赞成清华的方案。认为构图简洁,表征突出,国体特征明确,大气庄重,有时代特点。
    周恩来认真地听取大家意见,并不时向专家们询问一些细节问题,鼓励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便使国徽的定型达到完美的境界。他见李四光同志坐在大沙发上,凝视着对面墙上的国徽模型沉思不语,知道这位世界知名的地质学家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便点将要李四光表态。
    早已深思熟虑的李四光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