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谍海猎影-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切安排就绪,就等赵世锐和郑世飞的调查结果了。
方不为征用了莫愁湖公园管理处的办公室。
这里有莫愁湖公园唯一的一部电话。
一个小时后,郑世飞这里有了第一条消息。
三月初四,下午五点多的时候,清凉门守城门的宪兵闻到过一股粪水的臭味。
宪兵当时还以为是粪帮的粪城出城时翻了,但找了一圈也没找到,然后气味就散了人,宪兵便再没有理会。
郑世飞以此为依据,问了石头城沿岸的渔船,有好艘船上的渔夫都声称,确实闻到过臭味,是从一艘录皮灰顶的火轮上散发出来了。
只是鼻子没塞,肯定不会闻错。
三月初四?
方不为呵呵呵的笑了起来。
不就是近卫正雄坐船去下关拉粮的那一天么?
也是因为船上剧烈的臭味,引起了码头工人的注意,加深了对近卫正雄的的印象,所以后来拿着照片排查时,才会轻易的认出来。
估计是装船时或者是运到半路的时候,不知什么缘故,粪桶倒了,然后撒了一船,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味道。
绿皮灰顶,火轮的颜色先对上了。
其次,还有船上特有的粪水的臭味。
最后,时间也相附合。
清凉门的宪兵闻到臭味,河上的渔夫看到火轮的时间是下午五点多,而近卫正雄到下关运粮的时间是黄昏时分七点左右,装好粮再到莫愁湖,至多八点。
之前从莫愁湖出来到清凉门的时间,方不为再给他加上半小时,前后一相加,正好超过三小时。
基本上可以断定,宪兵和渔夫见到的火轮,就是近卫正雄开到下关接过粮的那一艘。
就是再巧也巧不到这得程度。
同样的颜色,同样有臭味,在相附合的时间段里出现在同一条河道。
方不为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从莫愁湖开始,截止到石头城。
现在可以断定,当天的近卫正雄出莫愁湖以后,是顺游而下的,到过下关,甚至还到过下关以下,可能还出了江。
但方不为不敢确定,火轮是不是每次外出,行进的方向都是下游。
毕竟炮台还藏有一个军火库,不排除近卫正雄是到炮台去拉武器军火了。
而且下关的信记粮行也在下游,近卫正雄坐船去接头也很正常。
方不为看了看表。
现在是下午四点,离明天天亮还至少有十四个小时,应该够用了。
但这一等就是三个小时。
不管是上游的赵世锐,还是下游的郑世飞,都暂时没有查到线索。
方不为半躺在沙发里,双脚搭在荼几上,像是睡着了一般。
没消息,不等于就一定是坏消息。
毕竟拿火轮拉粪的,抱月楼是整个南京独一家,为了不让人起疑,小心一些也不为过。
两天一次,那么多的粪水,也不可能是让日本人给吃了,肯定是倾倒在江里了。
秦淮外河就不用说了,一直到出江口,都是商业繁华地段,既便出了河下了江,虽然两岸也有不少荒芜的地段,但江上的行船却不断。
方不为不相信就一次都没有人发现过或是闻到过异味。
这么久还查不到,说明地点很隐弊,有可能还固定在某一处。
这样的地方,南京周边并不多,再加上用的是船,范围又缩小了一步。
找到这个地点,大致上就确定了火轮停靠的位置范围。
叶兴中没敢出声,轻手轻脚的出了门,半个小时以后,他端着两大盆饭,身后还跟着两个伙计打扮的小厮,也是一人端着两个大盆。
两只黄泥煨鸡,一盆蟹粉狮子头,一盆酱猪头肉,还有一盆烩刀鱼。
全是荤的,没一个素菜。
方不为和叶兴中口味都差不多,重油喜肉,不爱吃素,所以叶不中一个素菜都没要。
装饭和装菜的每一个盆,都有叶兴中的脑袋那么大。这四盆菜两盆饭,若是给一般人,六七个人都够吃了。
但换成方不为和叶兴中,也就刚刚能吃饱。
叶兴中推门进来的时候,方不为就坐了起了,眼睛盯着叶兴中和伙计摆着饭菜,脑子里却想的是金库油轮的线索。
伙计盛好了饭,提着拖盘出了办公室,叶兴中给方不为递了一双筷子,指了指茶几上的几样菜说道:“都是从云烟楼要的,特别是这烩刀鱼,金陵一绝……”
方不为瞅了一眼,这么大的一盆长江刀鱼,里面有六条,每条至少都在一斤两左右。
这要放在后世,这么一盆就得十万往上,和吃黄金差不多。
而且还无污染,纯天然。
前世的时候,他别说吃,见都没吃过,这一世却吃了不少。
现在是农历三月,好鱼蛔游不久,正是准备产卵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刀鱼最是鲜肥。
方不为刚要下筷,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这刀鱼肯定是从长江里捞的,还这么鲜,也绝对没过夜……
他又想到了火轮每天都要拉出去的粪水,顿时一阵反胃。
“算了,你吃吧!”方不为的筷子拐了个弯,叉起了一颗狮子头。
嗯?
叶兴中狐疑的看了看方不为。
他跟着方不为又不是第一天,方不为什么习惯他还不清楚?
有肉就行,不管是鱼还是鸡……
叶兴中夹起了一条咬了一口,又吧叽了两下嘴:“挺好吃啊?”
第六五三章 长江刀鱼(二)
“万一是这些鱼是吃日本人的粪水长大的呢?”方不为坏笑道。
叶兴中小声反驳道,“你没看抱月楼的后厨,这玩意屯着一大缸,日本人怎么就不嫌弃?”
嘿哟,还学会顶嘴了?
方不为刚想敲叶兴中一筷子,脑子里突然一亮。
日本人也吃刀鱼?
呸!
方不为真想啐自己一口。
日本是海岛,多的就是鱼,日本人吃鱼和中国人吃米是一个性质。
抱月楼的米粮是从下关的信记粮行运来的,鱼肉鲜菜呢?
以方不为的了解,日本间谍大多谨慎,既便极小的细节也会反复推敲并防备。
比如抱月楼,本来就是酒楼,油粮米菜让人送进来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日本人怕暴露,宁愿自己去买,还不惜在下关设立一个据点。
那藏在抱月楼的这些间谍,平时吃的肉和菜是从哪买的?
再专门为些设立一个据点不现实,那就只能去集市。
还有,抱月楼的水缸里的鱼是活的,说明不是从集市是买来的。
从江里捕捞,再运到集市上的刀鱼,要么是死的,要么是半死不活,买回来来根本养不活。
那抱月楼的这一缸鱼,要么是江边,要么是直接在渔船上买的。
而且八九成是顺路。
听到“咣”的一响,叶兴中看到方不为扔了筷子,猛的站了起来。
叶兴中打了个激灵,下意识的往后一躲。
他还以为方不为要打他?
怎么突然脾气就这么大了?
平日里私下相处,比这过的玩笑也经常开啊?
方不为却理都没有理叶兴中,直接冲到了办公桌旁,一把抄起了地图。
肯定是方不为突然想到了什么。
叶兴中暗暗的想着。
方不为想要画线,才发现笔被他拿到了沙发上。
“把铅笔给我!”方不为喊道。
“哦!”叶兴中应了一声,把铅笔送了过去。
方不为接过铅笔,用力的拍了拍叶兴中的肩膀。
“好样的,你不提醒我,我根本想不到这一点!”
叶兴中不明所以,只能呵呵的干笑一声。
方不为还真不是有意恭维叶兴中。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方不为进到抱月楼,确实看到后厨门口立着一口缸,里面有活鱼。
但抱月楼本就是酒楼,后厨有鱼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说不定就是从后厨后门的湖里捞上来备用的。
再加方不为前世是北方人,草鱼鲤鱼鲫鱼见的多了,哪见过什么长江刀鱼?
这一世虽然了解了一些,但印像不深,当时根本没想缸里的是刀鱼还是什么鱼。
一时疏忽,差点把这一条重要的线索给漏掉了。
秦淮河里偶尔也有刀鱼,但大部分都被两岸的住户给捞的差不多了,少之又少,渔夫根本不会费那个功夫在秦淮河里捞鱼。
日本人能屯这么一大缸,总不会是从沿河岸的住户那里一条两条这样买来的吧?
加上这一点,方不为已基本能够确定,火轮出了莫愁湖,然后顺流而下,直接下了江。
而且也不可能专门开船下江去买刀鱼,只会是顺路买的。
倾倒粪水一方面,那会不会金库的位置就在沿江两岸,火轮还要去送饭?
他之前反复推算,猜测日本人肯定能想到实行币改的时候,国民政府会耍流氓。
国民政府公布币制改革的公告之时,肯定会怕大量的黄金被偷运出城,绝对会戒严全盘,严查进出物品。
民国政府也更怕一经公告,会引起民众恐慌,可能会发现民众不兑法币,而用快要保不住的金银挤兑英磅债券的现像。
民国政府怕无法及时兑付,从而在公而币改之前,会不会变相的清查摸提成一次,更甚至会对大宗金银予以暂时查扣,或是直接给兑成法币?
以方不为对国民政府的了解,这不是可能,而是绝对。
虽然不管哪一种都是很流氓的行为。
如果日本人的黄金藏在城内,就有可能会发生如这一次一般的戒严排查,如刮地三尺一般的搜捕,日本人能不能藏的住?
如果藏在城外,一旦时机把握不对,日本人的黄金就有可能运不进城,或是进城的时候,会被查出来。
不管哪一种假设成立,阻击法币改革的计划都得流产。都不是日本人愿意看到的。
所以方不为有很大的把握确定,日本人藏若金银的地方既便不在城内,也绝对在交通便利,可以及时入城的地方。
狮子山防空洞内修建了一半的金库也能证明这一点。
查到抱月楼,找到火轮之后,方不为又猜测火轮最大的作用,是用来给看守金库的日本人送饭的。
这等于近一步缩小了范围,金库要么在秦淮河边,要么在长江沿岸。
但自古以前,秦淮河就是南京的护城河,够长不说,叉道还多。
一半在城里,另外一半绕着大半个外城的城墙。
上了岸就是城门。
所以方不为才转移重心,开始排查外郭城。
但要是能根据抱月楼里的这一缸长江刀鱼将秦淮河排除,鑫库就在长江沿岸的话,大致的范围缩小了十倍都不止。
因为越是向南,江岸便离城门越远,哪怕是与离莫愁湖最近的夹江,离城门也要超过二十里。
而且一路至少要经过三道关卡。
沿江码头一处,外城城门一处,内城城门又是一处。
要是哪个环节打点不好,或是出了岔子,日本人的计划只能破产。
与其如此,还不如再在莫愁湖买一处酒楼,在地下秘密改建金库,不管是用船,还是用车,只会经过内城墙这一道关卡。
日本人不会多此一举,更不会舍近求远。
以大胆假设的原则,方不为认为,金库的大致范围,就在草场门以北,外金川门以南这一段江岸。
整个下关都在这片区域内。
这一段不但没有外城墙,而且南北两头的江上都有关卡,已经收过税了,码头也没有设卡。
如果要进城,只需经过内城城门或水关这一道关卡。
再大胆一点,加上隐秘,安全,周边人烟要少这几个因素,狮子山以南的下关区也可以排除了。
第六五四章 大胆假设
下关既是南京的商业中心,又是最大的棚户区,人流密集,龙蛇混杂。
若是在这里设立据点,潜伏特务,自然是上佳之地,但要用来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