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修仙宅斗两相误-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美人多了,儿子多了,死几个不要紧,太祖虽然也爱美色,但对元配长子,是无条件的看重,何况总有些听话的妾室所生的庶出在眼前,俱被元氏养育的白白胖胖,被常氏调教的听话懂事,太祖自然也就更信重元氏,觉得元氏照顾孩子们十分尽心,那以后,更放心将所有的妾室都交给常氏管理,将所有的子嗣都交给元氏带着,直到太祖得了天下,当了皇帝为止,长子已经15岁了,长女也是12岁,其它庶出的儿女,在太祖心里,根本没有人能越得过他们,当然,做为回报,太祖的后宫和谐异常,根本没有任何人感对常氏不敬,主母权威立了起来,那些后宅的糟乱事自然就没有了。

    太祖得了天下,大封功臣,好多当年早早跟随他起事的同乡,都封了公侯,就有些人早死了的,太祖也俱封了其儿孙。

    然而该怎么封王家,太祖就很犯了愁。

第313章  天命三劫

    按说王家兄弟与太祖幼时最亲,可是这位兄弟却早在太祖起事前就死了,打天下一点功劳也无,封他,实在难服众人。

    元氏一直在常氏身边,当帮着带大了太祖一群孩子,在太祖眼里是实打实的功劳,可是讲白了就是个老妈子,为了这个封王家,也封不着。

    但王家兄弟与元氏,与太祖夫妻相知于幼时,情份非常,当年王家家富,迟家家贫,说不好听的,太祖能娶回常氏来,银钱上都多得王家帮忙,元氏为了送常氏到太祖身边,散了家财,元氏的婆婆临终,也不能在身边服侍,元氏对太祖夫妻可以说是真正的鞠躬尽瘁,而且守节尽忠,为了王家也一直没有再论婚嫁。太祖无论如何,都想要给王家夫妻一个名分,哪怕是个空爵都好。

    太祖最终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请出了当时已经将道观改名升龙观,被封了国师的师尊浮云真人,请他老人家发话。

    浮云真人就说,原来这位王家兄弟不是凡人,而是天上北斗星转世,与太祖的前世紫微星君,在天上就是好友。

    紫微星一向是天子正星。

    浮云真人说,太祖命中有三劫。第一劫就是命劫,王家兄弟为了护持紫微星,也从天上转世,当然他死在军中,而太祖隐身升龙观,才观天意而起义,就是王家兄弟替他挡了命劫。第二劫是生劫,太祖起义,前半段一直不是很顺,真人说,这是前朝帝星未落,太祖的紫微真身未显,本来还有40年的新旧交替期,王家兄弟归位,在玉帝面前替太祖说情,玉帝才决定速战速绝,让两个王朝早点交替,免了天下人40年的苦楚。第三劫是子嗣劫。浮云真人算到太祖身后,子嗣有乱,想来那北斗星君也知道事劫,于是决定再入人世,转世为太祖之子,以扶助太祖嫡支渡过灾乱。

    这话是浮云真人主动说的,真人是太祖的师尊,太祖以前并不知道自己的兄弟对自己这么好,听真人这么说,太祖感动的痛哭,当即做出了三个决定。

    一来,王家兄弟替他挡了命劫,他的命就算是王家兄弟救的了,那别人救他什么待遇,王家救他就得什么待遇。济安侯钟家为了跟随太祖,几乎一门死绝,封得是侯,王家封的伯,这样,就谁都说不出什么了。太祖登基时,元氏的婆婆已经死了,家乡里还有一个小叔子,于是被封了天恩伯。明面说的是太祖谢上天之恩,其实是指太祖天恩浩荡,不忘患难旧情。

    二来,是常皇后的提议,王兄弟免了天下人40年的浩劫,此大功德,可以配享太庙,所以决定不但王兄弟的牌位放太祖边上,元氏的牌位也可以放常氏边上,让夫妻两个死后也能服侍帝后。一个老妈子的牌位,跟着皇后牌位放,也算是闻所未闻了,不过太祖不管,反正他大老粗一个,常皇后喜欢,他就同意。

    三来,元氏没有子嗣,浮云真人说,王兄弟还要再投胎回来,保太祖嫡支江山,太祖就发了话,之后再生的男孩子,就给元氏当养子。反正太祖孩子,都是常氏主管,元氏带大,分一个给元氏当养老的孩子,也很简单,之所以不从已经出生的庶子里挑,一来是这些孩子生时,浮云真人还没有说这话,理论上不好操作,二来也是长祖和常氏对元氏的一点关怀,元氏要养个养老的孩子,当然是从婴儿养起最好,容易亲近,以后才有真感情。

    太祖自觉得想了个不错的办法,不过其实满朝也都猜得到他那点意思,一来帮扶帮扶旧交情,二来也是借浮云真人的口,奠定皇权天授,他是紫微星转世的真相。

    反正王家这天恩伯,只有皇恩没有实权,武将勋贵们也没有眼热的。文臣们倒有些不满,可是太祖这故事太玄乎,你要反对吧,感觉就好像在否认太祖是紫微转世,不是真的帝星一样。

    就这样,王家的爵位定下来了。

    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太祖说了这话,之后好几年,后宫只有公主出生,没有皇子了。也是怪事,太祖登基之前,庶子们一个接一个下饺子似的,二年抱三,现在登基了,天命所在,反而生不出儿子了。好一段时间,大家都拿着太祖这三劫说,当笑话看,怎么着,你们不是交情好吗?人家北斗星怎么还不来投啊?

    谁都想不到,几年之后,年已40的皇后怀了孕,拼了一条命,生出来一个男孩,这果然是身份上再也贵重没有了。当初拿来当笑话看的人,反而都生出了几份相信之心。

    常氏皇后就这样过世了,临过世前,将孩子交给了儿媳和元氏,常氏是个很聪明的人,她知道元氏在太祖心里的份量也就是个让人尊敬的老妈子,想要这孩子长大,一定得有权力庇护,皇后是她挑的儿媳,一向同她亲近,元氏是她用了一辈子人的,管带孩子没有问题。这两个人都在她面前发了誓,一辈子保护帮扶这孩子,常皇后才合上的眼。

    迟四其实并不是行四,他前面亲生庶出的兄长13个,只不过他是常皇后亲生的第四个孩子,所以元氏一直叫他小四或四哥儿,这称呼连皇后也不敢叫,只有元氏这样的资格辈份可以叫,太子和长公主就也跟着元氏这么叫,其它的庶出兄长都是元氏带大的,也都明白自己的身份,自然就不敢多说。

    迟四就这样,一直在皇后的保护和元氏的抚养下长大的,虽然元氏此生没有生育过,更没出过奶谁,但是太祖的儿子们,谁见了她也得尊他是奶嬷嬷,皇后到了她面前,也得摆出后辈的样子。元氏在迟姓皇族的面前,就是这样的地位。

    迟四说完了元嬷嬷的大半生,钟晓欣简直要心肌埂塞了,她之前还想着要把元氏当亲婆婆一样供着,原来这种事,是人家皇后要做的啊,她都没那资格,她得把人当太婆婆一样供着……这事玩的,结个婚而已,头上就多了好几重大山,她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不过钟晓欣还真不后悔,想着迟四为了她,竟然连这种老祖宗级的人物都请出山了,还不是简单的请给她当靠山,而是请出来亲自指教……

    呵呵,想想以后,钟晓欣无论在哪,不管犯了什么错,只要言行上不涉及皇权,别人都不敢指责她,怎么说的,她的教导嬷嬷可是教过当今皇上和长公主的……,呃……这么一想,岂不是皇后都只能算她平辈?不对,皇后本来就是平辈的嫂子,钟晓欣刚刚被元嬷嬷波澜壮阔的一生给吓了一跳,下意识就把辈份给矮下去了。因为她以前听迟四说,是被皇后扶养大的,也是下意识将皇后当婆婆看,其实她和皇后还真就是一辈,谁让迟四是最小的兄弟,比长兄小上20多岁呢。

第314章  一个接一个

    钟晓欣问迟四:“那自你之后还有别的孩子出生吗?”

    “没有了。”迟四答道:“男孩女孩都没有。”迟四之前,至少还生过几个女孩,那之后,一个也没有了。就好像那几个女孩,也是为了给故事里的北斗星君准备着挑位置似的,迟四之后,太祖就没有过孩子了,大约是不会再有天星来投,不需要后宫嫔妃有孕,以致于好一段时间,太祖都差点相信了自己编出来的故事。

    最小的……亡妻拿命换来的……嫡出的男孩……钟晓欣想了想,都毛骨悚然,自己这哪里是啃得人家的小鲜肉啊,自己啃下去的这样黄金做的猪头肉啊。

    “那……”钟晓欣似乎有点理解迟四为什么先从元嬷嬷的故事开始说起了,这不是为了转移话题,是为了提升他的光辉度啊,真不要脸。人家一个金尊玉贵,天星转世的太祖嫡出的亲王,被自己一个没落侯府庶嫡的小姐给啃了,钟晓欣自己想想,都觉得对不起天下百姓的感觉,也真亏了当今皇上连人都不看眼,竟然还开开兴兴给下了赐婚的圣旨,皇后娘娘做为半个养母,竟然也不挑挑人选,就给指派了元嬷嬷这种老祖级的人物来教养她。

    以前钟晓欣觉得,皇上夫妻可真够宠着迟四,要什么给什么,甚至无条件抬高钟晓欣,现在想想,该不会这夫妻两个口蜜腹剑,其实是玩捧杀,正好拿个不太上台面的人来给迟四拉身份的吧?

    钟晓欣一脸的怀疑和阴谋论。

    迟四看的嘴角都抽了,姑娘你真的想多了,他这不是故意要给自己脸上贴金,要不然他也不会说出来,那个故事其实是太祖自己编的了。他这不是想找个突破口引入话题嘛。

    看着再说下去,钟晓欣都要疑心到天家身上了。迟四也就只能立刻进入话题:“我14岁时,皇嫂给我相看的是安国公府的嫡长女。”迟四忙解释道。

    皇上和皇后,对他是真的好。

    皇上且不说了,是他同父同母的兄长。皇后的出身,据说也是是早年跟随太祖打天下的人,只是死得早,没人知道罢了。皇后小小年纪没了父亲,就被常氏带到了身边,可以说,皇上和皇后青梅竹马,是一起被常皇后和元氏抚养长大的。

    皇后姓卫,卫家只皇后一个,也面临了,太祖想封其家而无功可封、无男丁可封的情况,于是当时的常皇后做主,将卫氏许配给了太子,一来是知根知底,二来卫氏仁爱恭顺,三来就是卫家只此一女,没有外戚。

    卫氏其实容貌普通,当初这门亲氏就不是很得太子喜欢,常皇后一力主之,为了卫氏所生的嫡长子,还将太子几个受宠的妃子管制的很严,以至于皇二子皇三子的年纪,同嫡出长子差了三岁,卫氏感激婆婆的恩情,这20多来,真的对小叔子比对自己亲生的儿子还好。

    后来太祖崩,今上继位,卫氏升了皇后,所出嫡长子成了太子。

    往前数七八年,当年有两年婚事,轰动京城。一件是卫皇后给太子挑太子妃,另一件就是给迟四挑端王妃。两件事前后脚差了三两年,两次轰动了整个京城的适龄贵女圈。

    实在是这两个人选都太出挑。

    长子不用说,也同当今一样,是唯一嫡出皇子,嫁过去未来就能母仪天下,不过有资格坐这个位置的人还是少的,背景也不能小看,所以也只是几家公府、侯府在暗地里竞争。而又过了两年,太子收完了上一岔韮菜,到了迟四再收下一拨韮菜时,那可了不得了,因为迟四随口一句话,说要个最漂亮最优秀的,卫皇后几乎是将相亲挑成了大选秀,挑容貌、挑才学、才家世、挑品德、挑八字、挑交际、还要挑家中长辈里有没有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