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管家婆在八零[穿书]-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她心大,实在是这个身体耗损太过,太累了。
  早上四点多,公公李四公就在外间厨房忙活,抱柴禾、烧热水,打水。北方的冬天,四点多,还黑得很彻底呢。房子里特别的静,有一点儿动静里间就能听到。
  雪雁刚到了陌生环境,心里本来就不踏实,很容易惊醒。等她公公忙活完那一套活计回前院儿,刚要再补一会眠,孩子又哭闹,雪雁妈起来热米汤,换尿布。忙活完这些,婆婆又过来做早饭了,一直就没睡实。
  早饭还是老一套。
  吃完不久,胀奶,有了些奶水了。又要喂孩子。
  之后就再没法睡整觉了,奶水少,就要勤着喂,折腾的呀。雪雁一天就没好好休息过。还一直饿,一直饿。就得一直吃一直吃。半夜也得起来喂奶。
  这么折腾了才一天,雪雁身心都就要崩溃了。
  太折磨人了。再看那小丫头,长得也不好看了,越看越像小恶魔,专门来惩罚她的。
  白天的时候,两个儿子也来后院看她还有妹妹。大的领着小的。
  不得不佩服这年代的安全性。一个三岁的娃领着个两岁的,就自己回家了,老人也不惦记,看都不看,全是散养。
  老大李慕风长得是真好看呀,特别像他爸,还要再精致一点,看着萌得不行,既便是穿着大花棉袄花棉裤花棉鞋,还都带着补丁,脸上带着红脸蛋,都有龟裂了,耳垂也有冷伤,也没影响人家的颜值。伤也没看他有什么感觉,大概是习惯了。
  老二李慕言长得比他哥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就是一普通的不怎么漂亮的孩子。走路还不太稳呢。一身棉衣明显是捡的哥哥穿旧的衣服,破破烂烂,脸上也是冷伤。
  俩小子回到家,看了雪雁和小丫头两眼,在炕上玩了一小会儿,觉得没意思,就又跑走,出去野了。
  整个过程就老二跟雪雁说了两句话,问她还疼不疼,问妹妹咋不起来跟他们玩儿。老大全程都没说过话。连姥姥问他们爷爷奶奶家晚上冷不冷,吃了什么饭,都是老二回答的。
  白天还是婆婆管饭,吃也吃不好,只等着晚上亲妈再给开小灶。
  产后第五天,按这边的习俗,直近的亲戚朋友可以开始探望产妇和婴儿了。还有专门的叫法,叫下奶。除非有特殊的原因,要不然都是在第五天上门的。
  所以,婆婆这天来的更早,五点多早饭就做好了。说早吃完早收拾好,看有客人上门堵饭桌子。雪雁这一天唯一的工作,就是收礼,然后记下来,以后好照着回礼。
  大姨婆跟她大儿媳妇苏玉梅是第一个上门的。
  大姨婆又给拿了五斤挂面,还有十块钱,算是把礼走到明面上。苏玉梅单独又给了二十个鸡蛋,五块钱。
  “你也是,跟我还客气什么?搞这些行式化的东西,咱俩什么关系。”
  李立海比罗刚大两个月,雪雁是嫂子,因着两个人都是外向的性子,向来跟苏玉梅关系处得最好。要不然她不会挺着大肚子拼死命的去帮着罗家干活儿,苏玉梅也不会把自己闺女的奶分出来一半帮她喂孩子。
  “咱俩好是咱俩好的,老礼儿不能落下。我生晓静,你去下奶我说啥了吗?”苏玉梅嘴上说着,手也不停,直接上了炕,把孩子抱起来喂。
  雪雁也就不跟她再客气,这是真闺蜜。
  “下礼拜我家杀猪,给你留个后腿,好好补一补,长点肉,你说你瘦的这个样儿,能有奶吗?孩子也跟着你遭罪。对了,我都给忘了,成子这几天打了不少鸟,都给你冻着呢,猪蹄吃完了拿那个炖汤也能补。”边喂奶,苏玉梅还是碎碎念。
  她说的成子,是罗家的二儿子罗成,智力上比普通人差一点,二十二了,也没娶上媳妇。其实他远没到傻的程度,就是长得憨,人还过于实诚,显得傻。雪雁嫁到李家沟这几年,时不常的给他点吃的,撞上他衣服坏了啥的随手给补一补。那孩子就把她当亲姐一样,总帮着干活儿。雪雁生孩子,他没钱买东西,就天天在外面打鸟,多少也算是肉。
  雪雁就安静的听着,也不反驳。
  两个老太太在炕稍唠家常,也不管她们。
  第二个上门的,是住在隔壁,雪雁来了两天,却从来没见过的李立海的大嫂。
  “雪雁哪,家里就这么点儿东西,别嫌弃少啊。快过年了,鸡蛋都卖了买年货了。前几天儿我妈找瞎子给我看了,说来年就能怀上孩子,我跟你哥也没啥别的能耐,就会种地。地还少,一年出不了二百块钱,还得攒着点儿养孩子,实在是没多余的……”
  拿了五个鸡蛋,两块钱的礼,嘴上还一套儿一套儿的。
  “嫌弃啥呀,嫂子你咋尽说见外的话。我身上不得劲,不起来陪你说话儿啦。”雪雁应付回去。
  大嫂也不在屋里待,到厨房帮着婆婆切酸菜土豆啥的,雪雁娘家一边肯定要来人的,得留饭。
  从头到尾,没说看一眼孩子。
  这个时代,又是农村,结婚四五年了还没有孩子,那是要被人笑话的。大嫂就是这个情况,去医院看也没啥毛病,就是一直没孩子。有人劝说不行抱养一个吧,谁劝跟谁急,也就没人提了。天天做梦都是能怀上孩子,盼孩子的心全村没有不知道的。
  两厢一对比,她死活要不上,雪雁这边刚结婚就两年抱俩,这又生了三胎,她都要嫉妒死了,一点儿好脸没有,连表面功夫都不做了。
  紧接着老三老四的媳妇也来了。
  也不知道三个人有没有提前商量过,后来的两个弟媳妇,都跟着大嫂走。一人五个鸡蛋、两块钱。
  老三家有孩子,老四家刚结婚半年。一个说养孩子费钱,地少挣得也少。另一个说刚结婚还没挣来。话里话外也是地少,挣也挣不来多少。
  说来说去,这三个就是拿话点雪雁呢。无非就是爷爷奶奶老两口的地给雪雁种了,她们不平衡了呗。平时就到处说公婆和祖公婆偏心眼,李立海打雪雁的时候,一个院子里住着的大哥大嫂都当没看见,拦都不拦。两个弟媳妇,也都是一路的货色,平时老婆婆多给哪家孩子一口吃的,都能扯着嗓子指桑骂槐的在院子里骂半天。
  如今的雪雁能把她们那点东西看在眼里吗?跟她们计较还不够掉价儿的。还是一样以身子不舒服为由,应付两句就算。
  然后那两个也去厨房帮忙了,把个半间的厨房挤得满满当当。不是她们乐意帮着干活,不过是怕人家笑话罢了,做个表面功夫。
  之后同屯的人,陆陆续续的上门。一个屯儿的,怎么都能扯上点儿亲戚关系,加上雪雁平时人缘确实也还不错,就都来走个礼。更主要的,其实是冲着她丁副乡长亲妹妹的身份。都在镇上过活,谁能保证自己有一天不会用得到人家呢。用的时候现交可来不及,这会儿结个善缘总比现用现交强。
  你一块我两块的,外人拿东西的少,一般都是直接给钱的。也是都知道,这年头下奶就那么两样东西,不是鸡蛋就是挂面,人人都送也吃不完,还不如直接给钱实在。
  快十点的时候,丁文强驾着马车,拉着他媳妇和丁大嫂过来了。
  丁大哥和丁老爹上班走不开,都没来。
  丁大嫂大手笔,给了二十块钱,还拿了十斤挂面来。
  文强媳妇掏了老半天兜,拿了有分有毛的零钱凑出来的两块钱。屋里还有大姨婆和屯里的几个婶子在呢,她来这么一出儿,直接给文强闹了个大红脸,雪雁妈也尴尬的不行。文强起身就去外面,找了斧子,劈柴去了。雪雁妈和丁大嫂特别默契的开始给孩子换刚换过没多久的尿布。
  忙起来,省得尴尬。
  当事人可一点儿没觉得,大喇喇的跟屋里其他人搭话,唠起来了。
  原本人来人往的,就闹腾的雪雁头疼。再一看这些个魑魅魍魉,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都他娘的什么亲戚!


第4章 
  这人哪,都不是扁平的。
  文强媳妇抠得能把一分钱搓成沫吹着花,甭管多大的场合,一说到有关钱的事情上,丢脸也是一回两回了。为啥丁家的人,都还能忍着她呢?
  因为她也不是没有优点。能干,能吃苦,不馋不懒,最主要的,孝顺。人呢,长得也是中等偏上,家里三个姑娘一个儿子,她是老大,家庭条件在农村也算是上等人家,没什么负担。
  丁文强这人吧,算是农村的社会人儿。兴隆镇街面上,没有不知道的。上初中的时候就是镇上的孩子王。毕业了,家里也不是没给安排工作,丁老爹给安排了进砖瓦厂当工人,可他不干。就喜欢种地,种地多累呀,可他就乐意,说特别喜欢秋天时候收获的那个成就感。
  这样的人,那媳妇儿肯定中自己混来的。十里八村的人都是在镇上上初中。就没有他不认识的,早把女学生扒拉得明明白白的。谁家庭情况怎么样,家里几个孩子,都清清楚楚。是他自己选的孙兰英,主要就是图着人家三代孝顺远近都有名儿,家风好。求着他妈托婚人上门求的亲。孙家一听是丁家,那还有什么说的,当场就乐意了。文强虽然浑点儿,可他又没为恶,厉害点儿不是大毛病,至少不吃亏,也没听说他有跟大姑娘小媳妇牵扯不清的事儿,人品还是过得去的。农村的老人就喜欢这样的女婿。
  结婚之前,也不是不知道孙兰英抠,那时候还都觉得会过挺好的,总比大手大脚的强。
  再加上他们小两口一结婚,丁家老两口的地还有丁大哥家四口人的地都给他们种。三十多亩呢,丁文强街面上朋友多,青山县里也有人脉,三分之一的地都种的菜,往县城的饭店、菜市场送都送得出去。一年不少挣的。外面交际的事儿都是丁文强,平时家里开销也是他出,只要不让她出钱,那孙兰英还真就没挑的。
  丁大嫂能这么大方,也是有原因的。就是老人跟文强过,以后也是文强两口子养老。
  老大家两口子都有工作,挣工资。大嫂是小学老师。家里不养家禽,也用不上粗粮,平时又是拿红本吃细粮的。也没时间种地。还不如给文强两口子种,双赢。他们没损失什么,文强媳妇心里高兴,跟老人一起住,伺候老人心里还平衡,挺好的。
  还不光是这样,平时两位老人的穿戴也是老大媳妇给买,一年三套新衣服,春秋的单衣,夏天的短袖,冬天的棉衣,从来不差。
  文强家的闺女丁晴生下来就没奶,一直吃奶粉,一多半都得是她大伯娘给买的。
  丁大嫂这个做派,不光自己赚了名声,全家满意,满兴隆镇没有不给她传名儿的,丁大哥的工作都跟着受益。最重要的,平时他们两口子工作忙起来,顾不上孩子,俩孩子差不多要长在文强家了,文强媳妇从来没二话过。
  文强媳妇对老人也是真好,有一口吃的都得先紧着俩老人吃。文强农闲的时候总不着家在外面混,时常能拿些好吃好喝的回家。从来都可着老人吃,还常把大哥家的丁雪丁雨叫过去。两个孩子跟他们婶儿最亲。
  “姐,我这样儿的,能找个不管着我,不想着把我绑在家里的,就行了。妈不是也说,看人往好处看,别盯着人家短处。咱也没啥挑捡人家的条件,慢慢磨,慢慢教吧……”
  以前,雪雁也因为孙兰英一毛不拔,只进不出,文强在县城里找了个倒腾化肥的门路,来跟她借钱进货的时候,挑过孙兰英的理,文强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