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荣做为儿媳,按说应该侍疾。
可皇太后有话,让免了。
她喜欢了清静。
所以,哪怕不侍疾,这常去寿康宫探望,还是必需要的。
寿康宫。
皇太后刚用了药汤,乃是娘家的侄孙女武秀秀侍候的。
就是漱了口,又是坐了小榻上,准备养养神时。
有宫人禀了话。
“皇后娘娘来了。”
皇太后听了禀话,就是笑道:“请皇后进来吧。”
“秀秀,你去替哀家迎一迎。”
皇太后还是给侄孙女创造了机会。
对于皇太后而言,若是武家想推了女儿进宫。
还是想做了皇后的儿媳。
那么,自然要讨了皇后的欢心。
若不然,这皇后做为婆母,有的是法子收拾了不合心意的儿媳妇。
“秀秀遵旨。”
武秀秀应了话,福一礼后,便是离开。
在殿门外。
武秀秀见到了皇后。
她福了礼,道:“臣女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对于皇后,武秀秀的耳中,听了许多。
其时,关于皇后跟武家的渊源,武秀秀更是知道的。
皇后的嫡母,乃是武氏女。
皇后上位,有皇太后这一位姑祖母的支持。
皇太后还是抚养了,皇后所出的三皇子。
总归,皇后与武家的关系可是谓是错综复杂。
倒是关于四皇子的哑巴一事,在宫里忌讳很深。
可一事,武秀秀同样得了武嬷嬷的指点,知道这里面有她的姑母掺合。而她的姑母武嫔也是因为这里面犯了错,以致于给圣上留了不好的印象。
后来一步错,步步错,落一个不怎么好的收场。
想做了皇后娘娘的儿媳。
武秀秀当然想。若不然,她不必进宫。
便是她不想。家族给了她这样的责任,她就得担起来。
得家族奉养,有时候,家中的女儿没什么退路的。
“平身。”
玉荣淡淡的回了一句。
武秀秀是一个挺漂亮的小姑娘。
容貌很不错。
性子吗?
目前瞧着的,也是挺好的。
在讨好了玉荣这件事情上,这姑娘很努力。
武秀秀好不好?
依着玉荣观察所得,是一个挺好的小姑娘。
可有了礼哥儿的事情在前。
玉荣心中有一个疙瘩。
因为如此,玉荣待武秀秀的态度,就是疏远而礼貌的。
疏远,是不想处了什么感情。
礼貌,这是给了皇太后的。
“皇后娘娘,您里面。皇太后知道您来了,甚是高兴的。”
武秀秀恭敬的说了话。
她引了路时,态度摆得挺低的。
这小姑娘一直的做派,就是在皇后跟前小心且掬礼。
“劳烦武姑娘了。”
玉荣淡然一笑。
进了殿中。
玉荣见到了皇太后。她福一礼,笑道:“儿媳给母后请安。”
“皇后,不必掬礼,坐。”
皇太后指了旁边的椅子。
玉荣得了话,也便是起身,在旁边落了坐。
宫人奉了茶水点心。
玉荣没饮了茶,她只是拿了茶盏在手中把玩一二。
“母后瞧着气色好了许多,想是近日里,太医开的方子甚好。再是好好的调养,母后必然就痊愈了。”
玉荣捡了好话讲。
“一些老毛病了。你和天子就是大惊小怪了。不必在意,这点子小毛病本来就应该惊动了众人。哀家养一养,必然会痊愈的。”
皇太后看的淡然。
人老了嘛,哪能没点儿小毛病的。
“母后自然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玉荣也是陪了笑脸。
二人这话说些话。
皇太后就是讲了关于大选的事情。
“哀家也听说了,好些人都去坤宁宫拜访了皇后。你是受累了。”
皇太后提了话头。
“是啊,各府上也是关心大选。”
玉荣回了话,道:“就是大家伙关心的,还是国本。”
这国本指的什么?
自然是东宫的储君。
“她们都是一个个在富贵面前花了眼睛。”
皇太后轻轻摇摇头。
这话说的不寒碜。
玉荣听了,心中想笑。
莫说别人。
武家在富贵面前,不也花了眼睛。
若不然,当年何必送了武嫔入宫?
武嫔之后,现在又搭头了一个武秀秀入宫。
为了什么?
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当然,心里想归想,话可不能这般讲。
“母后说的是。”
玉荣笑回了话,她道:“只是圣上有吩咐,今年大选,不会挑了太子妃的人选。”
“对于东宫太子妃的人选,圣上甚是看重。儿媳这儿可不能插手的。圣上那边似乎都有打算了。”
玉荣淡然的提了提。
皇太后颔首。
“太子是国本,是应该天子一言而决。皇后你不管,想也是天子有决断。”
皇太后的态度,那是一如即往的,那是站位天子。
“儿媳就怕了,有许多人家要失望了。”
玉荣笑了。
“你这话,倒是实在了。”
皇太后也是笑了。
婆媳二人说些话。
然后,时辰便是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瞧着近了午膳的时辰。
玉荣才是起身,跟皇太后告辞。
“儿媳打扰母后这般久。眼瞅着时辰不早了,儿媳这便告退。”
玉荣起身福礼。
“去吧。你也是后宫之主,陪我这老婆子聊这些久,你肯定又是忙碌了事情。哀家就不留了你。”
皇太后给了态度。
那态度是亲切的。
“秀秀,替哀家送一送皇后。”
皇太后对着娘家的侄孙女吩咐了一句。
“诺。”
武秀秀应了话。
武秀秀亲自送了皇后。
待皇后要离开了寿康宫时。
武秀秀还是从旁边的小宫女手中,拿了一个食盒。
“此是小女亲手做一些点心,皇太后吃了,瞧着说好。小女这才大胆,备了一匣子呈给皇后娘娘。”
武秀秀的脸上,还有一点儿的小忐忑。
“武姑娘亲手做的。”
这真是亲手做的?
玉荣有点儿不相信。
不过,既然对方这般讲了,她全当真的就是。
不给武秀秀脸面,也要给了皇太后体面的。
“如此,倒是谢了武姑娘一翻美意。”
玉荣浅浅一笑,吩咐了话,道:“秋兰,收下了武姑娘的这一份点心吧。”
“诺。”
秋兰应了话。
然后,秋兰提步上前,拿了武秀秀的食盒。
这一匣子的点心收下了。
玉荣便是坐了凤撵离开了。
武秀秀还是等在原地。
一直到皇后一行人都是远远去了,背影也不见。
武秀秀才跟身边的小宫女提了一句话,道:“走吧,咱们回殿里。”
小宫女应了话。
寿康宫的殿中。
武秀秀归来。
皇太后问道:“哀家问你,你觉得,你做了皇后的儿媳。可有把握?”
“回姑祖母的话,侄孙女一定尽全力,必不负了家族所期望。”
武秀秀能如何?
她只能一直向前,她没有退路的。
“嗯,希望你不要辜负了家族的期盼。”
皇太后只能说这么一句。
“去吧,你还有功课,也不必在哀家这儿候着。你且用心,好好学习。想当一个皇家的儿媳,也不是那般容易的。”
皇太后这儿,哪需要一个小丫头的侍候。
更多的时候,武秀秀是有师傅教导的。
皇太后就是给武秀秀搭了一个梯子。她能爬多高?要看了她自个儿的本事。
“诺。”
武秀秀应了话。
等武秀秀离开后。
皇太后看了殿门口许久。
皇太后挥挥手,把侍候的宫人们,挥退了下去。
她此时,就跟心腹的武嬷嬷说些话。
算是聊天,也算是一些开解。
“嬷嬷,你说说,哀家这侄孙女能让家族的期盼成真否?”
皇太后淡淡开口问道。
“太后娘娘是觉得哪处为难了?”
武嬷嬷寻问道。
“皇后的态度,嬷嬷,你也看出来了吧。”
皇太后说道。
皇太后的眼神很好,耳朵也灵敏着。宫里的消息,皇后的态度又没瞒了人。
皇太后哪能不知道?
“这……”
武嬷嬷迟疑了片刻,才说道:“奴婢瞧出来了。皇后娘娘似乎不想要一位武家的女子做儿媳。”
“为什么?”
皇太后又问。
“怕是为了武嫔娘娘跟四皇子的事儿。”
武嬷嬷这时候不忌讳什么。在皇太后的跟前,也不必忌讳。
“是啊,哀家那一位好侄女,人殁了。却给家族留了一个麻烦。”皇太后一声的叹息。皇太后说道:“可越是如此,哀家才越想撮合了贤哥儿与秀秀这一对。”
“如此,才给武家留一条退路。至少,哀家百年之后,有秀秀这么一个儿媳在,皇后总要顾及了她与贤哥儿的母子情份。这里面就好操作了。”
皇太后不傻。
当初能扶持了。
当初会抱养了三皇子。
皇太后可是出力的,自然也要回报的。
没什么是白白的付出。
这世间没那等不求了收获的傻子。
“太后娘娘的意思是皇后不满意了姑娘,那么,让姑娘讨了三皇子殿下的欢心?”
武嬷嬷心中愰然大悟。
“儿大不由娘。”
皇太后感慨了这么一句。
武嬷嬷懂了。
坤宁宫。
玉荣一回来后,那武秀秀送了一匣子点心。
玉荣从秋兰手中接了过来。
她打开了。
点心做的精致,看着真用心的。
“倒是瞧着不错。就是不知道这里面……那一位武姑娘用了多少心思?别是挂一个名儿。”
玉荣声音里带着调坎的味儿。
“娘娘,奴婢差人打探过,这做点心时,腾房里就是让宫人烧了火,旁的倒真是武姑娘自己动的手。”
这事情挺传奇的。
这不,秋兰都听了几耳朵。
“哦。还真是自己亲手做的。”
玉荣有点儿兴趣。
她使人拿了一双筷子。
然后,夹了一小块点心,尝一尝味儿。
“倒确实不错。”
玉荣给了一个评价。
然后,这一匣子点心的结果,自然就是收起来。
继续吃?
不存在的。
尝过一口,玉荣就算是给了面子。
它们的命运,至多,就是搁坏了。
然后,报废的命运。
午膳。
玉荣又见到了贤哥儿、礼哥儿。
一家人用了午膳时。
把逸哥儿也是抱出来,还是在小摇篮里,那是让小孩儿一饱眼福的看着大家伙用膳。
午膳罢。
玉荣就是让两个大儿子们陪着弟弟玩耍片刻。
也算是让孩子们培养一下感情。
“等过些日子,你们弟弟会喊话了。到时候,可得叫他喊了哥哥、兄长。”
玉荣笑着对贤哥儿、礼哥儿说了话。
“那可好,我和四弟可等着五弟喊了哥哥。”
司马贤也是挺想快些听了五弟喊哥哥。
司马礼在旁边还拿了小玩具,在逗弄了弟弟玩耍。
六个月大的孩子,这会子,可不是爬着,那是伸了手,去逗闹了哥哥手中的小玩具。
司马礼是好兴致的。
这会子,跟小小的人儿,还是玩的开心。
“四弟瞧着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